熬鹰航空业(校对)第4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3/483

  ……
  在另一边,也就是水沟对面岛上,一次轰轰烈烈地宣讲开始了:“……不仅如此,就连我们跳伞之后落水的飞行员,也被对面恰好路过的军舰通过而抓走,到现在我们已经交涉沟通了两天时间,但是情况毫无起色,这是黑暗的一天,现在我们必须要做出反击。”
  “反击、反击……”
  “打倒大路仔,反攻上岸!反攻上岸!”
  面对台下一阵阵面红耳赤,那真是人声鼎沸!满意地看看这些被自己煽动起来的傻逼,灯会表示这一切都在掌握当中,或许是需要自己给出新计划的时候到了,毕竟士气可用,现在就应该趁着这个机会转移民众视线,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没错,水沟对面的大路仔太嚣张了,还真以为他们的那些破铜烂铁很好,但是我说这些都是几十年之前的老掉牙,面对我们性能先进的幻影2000战斗机,还有技术一流的经国式战斗机;还有全世界最先进的隐形护卫舰。我们这次要用空军去把飞行员救回来,并且成功完成光复大业!”
  果然,逗逼病和妄想症都是会传染的,并且看现在这种情况,这两种病的传染能力还极强,才几句话的功夫,整个会场就开始癫狂,看整个情况应该是一片大好,果真是“一锅两智”不假。
第1017章
至少一个团
  水沟对面各种一锅两智的举动让人感到好笑,共和国这边当然也不会坐着让呆弯在国际上各种泼脏水,先是放出了一段关于幻影2000飞行员陈述的视频,接下来就是双方的各种嘴炮。情况很出奇的是,这次的美日两方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居然破天荒没有在这次事件中发表任何说法,想来可能是觉得太过于丢脸的缘故吧!
  整个大演习结束,期间中航西南生产的作战装备虽然只出现了一部分,但是也表现出了可圈可点之处,歼七五在之前大量出口的歼七四战斗机面前,其实一直是名声不显,甚至要是没有这次东海的空中大对峙,歼七五这款战斗机可能也就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毕竟歼七四的威名在外,在惊人的战绩之下,歼七五确实难以抬起头。
  其它的诸如闪电战斗机,同样也是自研制成功装备军队使用之后,首次以实战的状态出现在一线的作战,虽然闪电出现的时候已经有苏27抗下了大部分的仇恨和关注,但是这依旧不能完全掩盖住闪电的优秀性能,共和国军队由于对闪电的定位要求不同,只选择了低配的侧板型号,但是在同F-15对抗的时候,用闪电确实要比之前用歼七五轻松多了。
  要是就因为歼七五、闪电、苏27是在前线正面对抗,就以为这三款战机分走了所有的关注,那就是大错特错,首次正面亮相的空警100一出场就自带BGM,飞机的战场势态感知、作战指挥等能力都是一点也不少,全程无尿点同美军预警机正面硬刚,指挥着共和国的空军战斗机编队作战。
  可以说这次空中对抗,就算是全部检验了中航西南在整个八十年代所有的科研设计成果,不管是歼七五还是闪电,它们都是中航西南在八十年代的项目成果,之后的中航西南就不一样,不算十号还是歼18,这两款战机都是九十年代才定型的产品,到现在都还没有拿出来正式装逼,所以说共和国这边还算是有所保留。
  在实战中检验了装备的性能之后,虽然对稍显老旧的歼七五有些不满意,但是考虑到那东西本来就是过渡期的产物,并且本身空军也只装备了不到三百架的数量,以后主要还是看三代机的表演。
  “很好,我们感谢中航西南研制的各种军事装备,现在经过检验之后也证明了它们的价值和性能,特别是空警100的表现,让我们体验到了新时代空军作战的变化,现在我们也能更加放心中航西南的能力,你就回公司去等好消息吧!虽然我不经手军事装备的招标,但是我有权利根据这次中航西南所提供的军事装备,在实战中展现出的作战能力来建议装备招标采购方面更多地考虑中航西南。”
  不管怎么杨,对于装备的性能好坏,只有前线作战部队才是最有发言权的,虽然作战部队的要求不一定会被全盘考虑到,但是同样的情况下能够有作战部队的好评和支持,项目成功拿下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地增加,再说这次中航西南的军事装备所表现出的作战能力,本来也是相当不俗。
  对于现在这种情况,杨辉当然是求之不得,只要但凡有任何能增加中航西南拿下四代重战项目的可能性,这都是值得重视的。
  “我就代表中航西南全体,对司令表示感谢,并且保证以后能够拿出更好的装备来提供给军队。那么现在演习已经完成,之前借调的那些地勤、空勤机组成员,也是不是该让他们回去了?最近大家工作任务都不少,司令你知道今年下半年中航西南提速生产战机,现在每个人的任务都很重。”
  这个时候就不要想别的了,只要紧记着要把之前借出去的人要回来,就算是成功了,杨辉自己这也就当是看了一次演习就行了,反正中间是没有出太大的事故,就算有,那也和中航西南的技术能力没有关系。
  “放心,我们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况且要是我不还你们的人,最终影响的是战机交付工作,受损最大的还是我们军队自己,这笔账我还算的来,这次就让他们和你一起回去,由杨总经理你亲自己带着离开,这总总还没有问题了嘛!”
  这说法倒是很好,大家都是明白人,说话办事敞亮一些,以后怎么都好说……
  “杨总,这次我们回去之后,是不是帝都那边的就消息就要下来了,听说最近在进行发动机的竞标工作?”
  说话的人杨辉倒是认识,是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旗下0112所搞军用发动机的,这次正好没事就被军队借调去干活,倒是没想到这家伙的消息还挺灵通的,只不过现在对于他的这个问题,杨辉是断然没法回答的,应因为就连杨辉自己也同样是不知道最后的结果到底如何!
  “项目竞标才开始半个月不到,可能也是由于现在还没有完成全部审查评定工作的缘故,反正预计就最多再有半个月的时间就行了,到时候关于发动机的结果肯定就能出来。但是你先放心,现在公司有的是项目,你们肯定是闲不下来的。”
  对于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而言,现在的发动机项目是绝对不少,中推的涡扇12改进型,民用的CG-2000-3、新的民用超大推力涡扇项目等等,这都是需要大量耗费人手的项目,到时候就算四代大推项目失败,这些人也必须要工作、工作、再工作才行。
  那么回到中航西南,在飞机降落的时候,杨辉这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之前空海军都是把飞行员送到贵阳这边集中培训,因此所有的歼18不管是已经交付军队,还是刚走下生产线准备工厂试飞的,零零总总加起来已经快要有一个团的规模,这可真是了不得。
  原本贵阳航空城在修建机场跑道的时候肯定是修了足够的机库、机棚,甚至当时还考虑到了无人机的停放还多修可一些,而现在几乎是所有的机棚都停满了飞机,那就真是壮观无比,可能也就差把这些飞机全部拉出来一溜排队,然后摆出来拍几张了,可惜现在还不能这样做。
第1018章
太行的任务
  等待中的四代大推涡扇最终竞标结果还没有出来,倒是一个说不清楚算好还是算坏的消息先到了,同样也是涉及到航空发动机领域,依旧说的是四代机所使用的发动机,如果说重四是真正的亲儿子的话,那么中航西南洪都所研制的中四就是典型的庶子。
  不过好在现在的庶子要先一步胎珠暗结,并且庶子的外婆家也还是足够牛逼,现在有中航西南供应各种资金,并且也是在东拼西凑之后,才有了足够资金支持中四项目继续稳步发展,再加上这尽管只是一个庶子,但是你架不住人家各方面的能力都还不错,所以相对而言还是挺能讨人喜欢的,这才有了中四项目正式开始之后的空军方面全面考察,并且还给与项目一定的支持。
  正是因为有国内军队给与的部分支持之后,这时候的中四才定位的更加清晰,并且能够满足国内军队的要求,之后各种配套的项目才能够稳步推进到位,而这其中就包括了中四的动力系统设计方面,要知道没有一款好发动机,那么一切都是空谈误国的行为。
  “军队的意思是说,现在对洪都中四使用的发动机型号已经完全定下来了,战机的初始型生产将采用太行发动机的增推款,包括之后出口的中四都是使用增推后的太行发动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对吧?”
  对于军队给出的说法,按道理来说,杨辉还是比较认可,也不用存在太过于担心太行会不会像上一位面那样坑爹,至少从杨辉现在所得到的消息来看,这一位面的太行还是比较靠谱的。
  首先是这一位面的太行直接在核心机的设计上就相比起上一位面有了很大的不同,并且共和国的航空发动机研制体系也有了更加全面地发展,虽然这些发展大多数是来自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各种经验,但是诸如发动机的设计方式、军规标准等等,这些都是中航西南通过涡扇12发动机项目才完成的全过程,而这些都是在之后变成了硬性的设计指标,并且推广到共和国内所有的航空发动机设计当中。
  从设计思想到军标规定,都有了一整套成熟的体系可用,并且还有为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发动机研制生产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供应商体系,这些硬件、软件方面的成熟,都将会对这一位面的太行发动机研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承认上一位面的太行确实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也必须要明白上一位面的太行发动机所起到的开拓性作用,至少在上一位面的太行发动机之前,几乎共和国就没有过一款完全走完了全部研制过程的军用涡扇发动机,所以作为开拓者的太行发动机确实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并且进度、可靠性方面一拖再拖,而这些都是太行在上一位面初期表现不佳的原因。
  现在这一位面的太行发动机就不再是开拓者的角色了,面对现在共和国的具体新情况,太行已经不再是开拓者的角色,反而是变成了一个沿着前辈已经走过的道路向前的后人,是属于后人乘凉的感觉。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造成了这一位面的太行发动机研制是一路上顺顺利利,甚至再有几年时间就要完成初始型号的设计定型工作。
  初始型号的设计定型工作在2000年之前肯定能够完成,这样一来太行就是未来几年之内共和国唯一能够用的一款自主研制的大推军用涡扇,而中四作为一款本来就比较赶时间,而且还要准备在2005年左右推向市场去和欧洲双风争抢市场的型号,肯定是来不及等待四代大推的成熟。
  没有四代大推力涡扇,这并不意味着中四就要死等,使用性能增强版的三代大推太行作为动力系统,这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反正到时候的中四是同欧洲双风去争夺市场,用低配版本的中四去和高配版的中型三代+竞争,这完全没有问题。
  杨辉作为中航西南的掌门人,能够一下子就明白上面的意思,这样就不用再过多的解释了,点点头之后也没有其它任何的多说,直接就接着话题继续谈关于中四的事。
  “没错,军队和装备科研论证部门也都是这个意思,经过之前东海的空中摩擦对抗之后,空海军上下一致认为重型战斗机是对我们未来极为重要的一个项目,现在宁可放慢重型机的研制进度,也必须要保证能拿出一款真正的好飞机,要有当年苏霍伊研制苏27的精神,是绝对不能盲目而片面地赶时间。但是考虑到这样一来,我们考虑到未来的海空军也确实不能没有四代机,所以就决定现在先集中资源把洪都的中四研制出来。”
  说一千道一万,杨辉算是明白这次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情况了,国家和军队已经改变了对重四的看法。要知道之前国内空海军的想法和要求是:加快推进项目研制工作,保证能够尽快拥有自己的重型四代机,并争取能在F-22服役之后的不久就能够服役,以保证在对上美国的重型四代机之时,也不会束手无策。
  但是通过东海空中摩擦之后,国内就发现了美国实际上也并不是完全就会被呆弯牵着鼻子走,很多的时候美国还是更多的考虑自身的利益,这说明实际上中美之间真正要在短时间之内展开全面对抗的几率很小,而正是基于这样的国际安全局势判断之后,肯定就会影响到重四这种重点项目的研制。
  那么从中航西南的角度来看,这其实就是百利而无一害了,重四需要走精打细磨的模式,这意味着以后重四项目的时间会很长,甚至中间留给四代大推涡扇的研制时间也会有所增加;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主要就体现在中四这次是被军队正式扶上位,也算是拿到进了军方的准生证。
第1019章
论备胎的重要性
  “先集中力量完成中四项目,若情况是这样发展下去的话,那倒是挺不错。军队打算先完成中四的研制工作,这意味着中四可能会更快的完成设计定型工作,它的地位大概我感觉有点像苏27服役之前的米格29战斗机,都是为真正的主力战斗机研制争取时间,并且提前让军队熟悉四代机的作战,并且迅速填补空白,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我说的没问题吧?”
  军队能够把中四的重要性定位到这个级别,相对而言也算是比较合适了,并且也还是充分发挥出了中四项目的作用,这对于国内的军方、中航西南、以及国外的采购方来说,都是一颗很好的定心丸,毕竟这款飞机是有了项目开发国军方的认可,所以大体上就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购买使用也能更有保障一些。
  对于中四,实际上杨辉是没有什么太多要说的,现在既有国内军方的订单承诺,又有阿联酋挥舞着美元在一边眼巴巴地等着,只要项目不出太大的问题,就现在看来,已经有很大的可能会成功。
  要说太行的增推版性能可以达到什么级别,这一点杨辉还不太清楚,但是这款发动机达到14吨的推力肯定要保证的,要不然到时候的中四恐怕连F-35级别的伪超巡都难以达到,那个时候就是各种尴尬无比的情况了。
  以增推后的太行发动机作为中四的前期动力系统,但是除此之外中四也并非就没有了其它的发动机选项,比如同俄罗斯合作,开发性能增强版的31F发动机,不管是走99M1-M3路线,还是走117S路线都行得通,反正31F发动机是完全有能力实现推力增加。
  而增加了推力之后的31F系列发动机,这就可以暂时满足中四的动力系统需要,所以用31F的增强版发动机做一个中四动力系统的选项,这是完全可以的,只不过真要用了31F发动机作为中四的动力系统,那么出口国外的机会就很渺茫了,这一点对于中四来说就并非是一个好的选择。
  当然,要说中四最好的选择,肯定还是使用四代大推力涡扇做动力最好,也只有这东西才是中四该有的标准配置,只不过现在出于各种原因才无奈地选择三代大推的改进版而已,至于这其中的原因肯定就有很多了。
  比如说,首先是考虑到四代大推的研制进度肯定跟不上,因此中四早期只能使用太行的改进型;又比如考虑到外销的需要,也不能把最好的发动机拿出去出售,这就好比美国在七十年代出口F-16的时候,并不出售使用F-100发动机的版本,而是只出售使用J-79发动机的F-16-79型号,这就是为了能够保证更先进的发动机技术不被外泄。
  又或者从太行发动机本身来说,现在既然军队已经确定了由太行发动机来提供中四的动力系统,而并非是之前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所提出的加上俄罗斯乌法一起,由双方合作提供一款基于在共和国设立生产线所生产的31F发动机增推型,这也就证明了国内是在给中航东北旗下的涡轮联盟公司找一个能够把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项目维持下去差事。
  之所以如此,可能就是要打算把这次的四代大推涡扇发动机研制交给中航西南,毕竟中航西南这次提出的四代大推涡扇的性能足够先进,而且现在重四的研制已经不再那么紧迫,相对而言就要把性能排在第一位,这包括在发动机的竞争中也是以发动机性能指标更好的一款获胜。
  中航西南赢得了四代大推涡扇项目,这是一个大好事,但是对于军队方面来说也是一次赌博,四代大推力的性能指标太先进,这研制的是一款要媲美F-119发动机的好东西,要说担心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会不会跳票是肯定的,因此这个时候为重四找一个国内的备胎也是顺理成章。
  在这种情况下,增推之后的太行发动机同样也是不错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太行不仅仅是一款标准的三代涡扇发动机,现在的改进型还要关系到四代机的动力系统,所以有的时候备胎就是这样的角色,无奈的同时其实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万金油,广散网……
  其实当年美国军方也是这样干的,在普惠赢得了F-119发动机项目之后,美国同样授予了通用大改三代大推涡扇F-110发动机的合同,最后是催生了F-110-GE132/134等发动机,而这都是推力高达14吨的大家伙,比起毛子整天宣传的99M3/117S发动机甚至更好一些。
  F-100-GE132/134发动机是F-119的备胎,这个是没有问题,强如美国这样牛逼的国家都需要给自己的战机准备一款正牌发动机之余,还要再准备一款备胎,共和国这种在航空发动机研制上跳票更严重的国家,就更没有可能不准备一款备胎。
  既然是说到了备胎的问题,那么太行的增推型号就是势在必行了,而既然是势在必行,那就必须要考虑到万一四代大推各方面顺利推进,备胎要如何安置,这方面要是不能妥善解决,肯定会出大问题。
  同样的备胎安置问题,美国把F-110-GE132/134发动机最终给了F-16和F-15的终极改进型使用,算是给备胎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归宿,这样一来就不至于让通用方面给亏得血本无归。
  相对而言,现在共和国可能就要更进一步,把太行的增推型号装备给早期版的中四使用,可能还会给后续的歼11系列战斗机使用,反正太行的增推型号是有必要上马的,军队的安排在现在看来也应该是最合理。
  其实能够有一款备胎使用,对于中航西南来说也并非是什么坏事,毕竟中航西南要抢先定型服役中四,那么发动机就只能是配备太行的增推版,其他它就别无选择。
  “大概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关于中四动力系统的问题是军队各方面考虑之后给出的决定,你们不要想太多,而且马上四代大推涡扇的结果就要出来了,你们中航西南到底能不能拿下这次的项目,现在你应该也能够猜到很大一部分了,所以就好好准备吧,这次来向你们宣布四代大推涡扇项目的人,你们绝对意想不到。”
第1020章
外销型号
  到底是谁来宣布四代大推的最终竞标结果,杨辉还并不清楚,倒是提前接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好消息,来自巴基斯坦军方的消息已经到来,关于印度空军采购苏30系列战斗机的订单,现在这次是彻底刺激到了巴基斯坦,要光靠这之前巴基斯坦几十架老款F-16组成的三代机阵容,已经难以保证最低作战需求。
  新的采购计划已经批准到位,采购的飞机也主要是定位在单发三代中型战机,首先F-16已经不可能再进入巴基斯坦服役,那么能够满足巴基斯坦要求的就只能是现在国际上竞争最激烈的两款战机:JF-17闪电2、幻影2000-5两款型号。
  JF-17闪电2战斗机就不用说了,作为JF-17闪电的性能升级版,首先是动力系统方面换装动力更加强劲的涡扇12B,并增加空中加油能力,升级老的款雷达系统,全新的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飞控,以及更加现代化的航电系统,多样化的武器配置,虽然价格也相对增加了不少,但是闪电2的作战性能绝对是能够吊打巴基斯坦现役的F-16A战斗机,这一点已经不用多说。
  至于说为什么巴基斯坦这次还会考虑使用幻影2000战斗机,这就有些意思了,按照巴基斯坦官方的说法,原因是之前巴基斯坦采购过幻影3战斗机,而有了幻影3战斗机之后,巴基斯坦表示对幻影3很满意,觉得幻影2000可以成为这次战斗机采购计划的入选机型。
  现在既然是巴基斯坦采购新战机,那待遇肯定就要特殊一些,首先是关于中航西南成飞的十号战斗机出口问题,这同样也是有限度地向巴基斯坦敞开。现在这一位面的情况已经和上一位面有了很大的不同,同样是十号战斗机,还是采用31FN作为动力系统,但若是巴基斯坦有相关的需要,中航西南有的是办法把动力系统的问题解决,现在就看中航西南有没有这个想法去大费周章罢了。
  “巴基斯坦采购新战机吗?我看这次巴基斯坦应该是受到了印度的刺激才搞的如此隆重,现在就只希望他们能够拿出点真金白银出来,这样大家都好说话,倒是之前巴基斯坦的歼七四战斗机生产线,他们订购的歼七四战斗机已经完成了生产交付?”
  按照现在这个情况,实际上杨辉是比较建议巴基斯坦选择闪电2战斗机作为新的主力战机,闪电2绝对是一款性能优秀,并且可以在空战中和印度采购的苏30MKI扳手腕的好飞机,再加上巴基斯坦原本就有歼七四的生产线,对这条生产线进行改进升级之后,转而生产闪电2战斗机是完全没有问题,而且闪电2的所有子系统都不会被卡脖子,单是中航西南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3/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