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4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4/483

  ……
  “不知道这次军队方面看中了C-818之后,要打算做一款什么类型的特种飞机,我们中航西南有机会参与竞标吗?”
  要说特种飞机的研制,中航西南一直也都是相当不错,整个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在技术上绝对不是吃素的,只要军队有相关的需要,这边绝对能够把项目吃下,因此杨辉才愿意来打听一下。然而,后面所得到的消息,却让杨辉大感到吃不消。
  可能是军队那边心里面他也觉得这说起来有些尴尬,但这说起来也没有办法,上面强制要求的项目,军队就算心里再不满意也没辙,只能一脸尴尬地把噩耗说出。
  “这次的特种机项目,可能你们中航西南是拿不到了,大概你们也还不清楚为什么前不久可以轻易地拿到魔都厂那边MD-11相关工装制造设备,这可不是魔都厂那边发善心,而是他们用那些东西和上面做交换,换取了这次高新机项目计划的主承包权。”
  后面的话甚至都不用再听,杨辉知道这次算是载了,之前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拿到了当年MD-11的所有设计资料,但是一架飞机仅仅有设计资料是完全不够,相关的生产制造工艺,甚至是一些专用的工装夹具形架等等,这些都是要花费好大力气才能搞定。
  而这些和生产有关的资料、技术,魔都厂那边拥有的还算比较齐全,因此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那边就试探性地向魔都厂要了相关技术,毕竟那些东西对魔都厂已经没有用处,再加上魔都厂之后每年还要仰仗联合客机公司的分包业务,想来东西应该可以到手。
  事实是东西确实在这边联合客机公司发出相关要求之后,仅仅不到一周时间就得到了那边的回应,愿意把所有资料、技术全部移交,当时的联合客机公司还为此高兴了好久,觉得魔都厂那边是终于服气了,但是现在听这情况,杨辉才发现事实远飞自己想的那么简单,那边魔都厂还真就不是什么善茬儿。
  至于说高新机项目的总承包,那整个项目所包含的东西就算是海了去,反潜巡逻机、电子侦察机、战场通讯中继、心理战飞机全部都能算进高新机项目当中,而且这些飞机正好也不属于整机制造,只能算是飞机的改进与设备安装,属于魔都厂可以做的项目范围,再加上魔都那白临海,拥有不错的就试验环境,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确实有优势。
  沉默没有持续太久,想通了之后其实也就那样:“也就是说,这次联合客机公司是只需要提供飞行平台,而特种机的改装设计都是由魔都厂那边负责,而这事儿都已经是在此之前就定下来的,没错吧?”
  对于这种项目直接内定的情况,在共和国也算是比较常见,只不过鉴于这些年很多军事装备都开始采用竞标的方式来确定项目主承包商,所以这次也算是有些不符合规则了,不过这事儿反过来看的话,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首先这特种机的机体平台肯定是没的说,肯定是联合客机公司的C-818,这方面算是能够赚上一小笔,其次是这次魔都厂那边的MD-11客机相关资料在现在看来,也就并非是免费拿到手,而是魔都厂那边出了条件之后交换所得,因此以后对魔都厂方面也就不会有什么心里负担,公事公办就行,免得欠人情。
  能够弄明白这一点,对于这次魔都厂拿到项目也就不那么抵触了,所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现在中航西南这样的巨头也并不是一两个项目失利之后就一定会怎么样,正好现在中航西南的相关人手都还不够用,也就免得分散人手。
  那边军队方面也是怕中航西南心里有芥蒂,以后有碍双方的合作,紧跟着又解释两句。
  “这次之所以将特种机项目给魔都,实际上是相当于把项目给了中航东北那边,这些年中航东北还是有一些改变和进步,加上他们那边也有一家特种飞机研究制造所,所以多方商量之后就把项目给了中航东北。实际上你们他也不要想太多,这次只是出于一些特殊原因才没有走正规的竞标,其它的项目肯定严格走规定的程序。”
第988章
宏伟巨作
  事实表明C-818作为一款性能优秀的窄体干线客机,飞机性能各方面都算是相当不错,首飞的时候也因为之前已经有了多次的相关检测,加上MPC-75这款基础型飞机本身技术过硬,进行拉皮设计之后各种技术上的问题虽人也有,但是相关的技术人员也能够迅速解决,发动机那边进度则是首次让人感到完全满意,进度上算是足以保证飞机的首飞所需。
  虽然碍于一些原因没有能够大肆地宣扬C-818项目,导致这个时候飞机的订单依旧为零,甚至民航公司方面就没有任何的消息收到,所以这次C-818首飞也并不是多热闹,至少你要说它是民航客机肯定不对,但说它是军用特种飞机,好像军队方面现在也还处于对飞机的性能评估阶段,这次来的人也并不多。
  但是包括唐昌红在内的所有C-818客机研制队伍,几乎人人都对这款飞机抱有绝对的信心,未来这款飞机不管是参军还是进入民航领域,肯定也都是一等一的好飞机,因此飞机的整体设计都算是一流。
  首飞并非多么热闹,不过终归是顺利完成,甚至首飞的飞行员机组也都是理所应当的表情,看来大家对C-818还是很有信心,之后的情况就是不断地进行各种飞行测试,而有了之前MPC-75的试水之后,对民航喷气式客机的试飞和取证方面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后续的试飞工作应该也不会存在太多的问题。
  之后的几天,晚上的凌晨都有预定的两枚大烟花从东南某山区腾空而起,而杨辉也在完成长安后,会程的时候也途径涪城624所那边,马上八月份就是重四的发动机竞标,中航东北那边也不清楚到底是憋了些什么大招,现在是一个搞不好就有阴沟翻船的可能。
  624所,一家建立在涪城管辖之下的小镇上的国家级研究院,伴随着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并且相关的各种技术、资金到位之后,整个624所比起十多年之前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也是全赖624所这些年的经济拉动。
  这就好比罗罗公司带动了英国小镇德比的所有经济发展,至少按照英国BBC所出的纪录片所言,整个德比全部都是围绕着罗罗公司所发展、配套,除了制造业之外就是与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业。
  同样的,在罗罗公司的产业工人其实也有很大部分都是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关系,父亲带着儿子进行发动机的制造,在罗罗公司是各种常见,这些都是因为重工业制造的局限而导致。
  同样的情况其实也发生在共和国的重工业制造领域,不过尴尬的就是国内对这种情况有一种为了痛恨而痛恨的深恶痛绝,这里面到底是为什么,杨辉自己也不清楚,或许是共和国这边确实做的有些太过了,也有可能是有些相关的领导为了给企业效益亏损找出一个背锅的理由罢了。
  杨辉当然对这个问题并不认同,在他看来只要公司子弟同等情况下不是和竞争者差距实在太大,其实招内部子弟进入公司也完全可行,至少这样一来在员工的忠诚度上面就会相当高,并且老一代在确认了下一代后顾之忧之后,也能够安心下来继续为公司“卖命”,实际上很多时候工厂子弟也并不完全就是各种不堪,很多时候也能够出一些惊才绝艳的人物。
  走到小镇上,远远就能看到不远处研究院内的高空台还在运转当中,至于是在做一些什么测试,这一点杨辉倒还不太清楚,至少现在这个时候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还有很多的项目在研制当中,其中包括涡扇12B、CG-2000-3,甚至四代大推的核心机也依旧还在不停地测试。
  不过就在这高空台发出的噪音之外,似乎还夹杂着工程机械的开工的声音,杨辉心里一沉,这里有工程机械在工作,肯定就是涉及到各种建筑,再一想到之前624所报上来的要修建新的科研大楼,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这楼堂馆所还当真是止不住了吗!
  当下更是加快了脚步,在进入了研究院大门之后,也不管一边引导参观的624所人员,径直寻着噪音的来源就摸了过去,杨辉就要看看这到底是在修建何等雄伟壮观的建筑,要说这624所虽然没有在大城市安家,条件确实有一点艰苦,但现在这个时候可绝对不是“大兴土木”的时候。
  随着耳朵里听到了的声音越来越清晰,杨辉距离最终的目的地也就越发的更近了,一直到了巨大的建筑工地之后,这突然就傻眼了。明显这和自己之前所想的有一些不一样,虽然大型工程机械也是在不停地工作,工程兵部队有条不紊地按照图纸进行开挖,但是杨辉很明白地看出了这不像是在建造大楼,似乎更像是……
  在这心里纠结的短短几个呼吸之间,随后624所安排的引导人员也终于跟了上来,气喘嘘嘘之下,手中的安全帽倒是不失时机地递了过来。
  “杨总,这里是建筑工地,为了安全考虑,施工方要求我们戴上安全帽,所以就把它带上吧,戴上了之后我先带您去看看这边的工地,原本这里也是一处这次计划中要来参观的地方,我们现在提前去看看也行。”
  又上下又仔细打量了这位年轻人,之后倒是自顾自地咧嘴笑了起来,这当真是一个很不错的年轻人,中航西南的年青一代要是都有这样水平,那么未来五十年之内是不用担心了。
  仔细整理着装,戴上了安全帽之后表情也就放松起来,远看之下倒是有一种中年包工头的味道,不过这并不碍事。
  “好,我们就去参观这处工地,你先给我说说这是在建什么工地,我看这如此大规模地搞建设,而且工地上挖的也是各种坑坑洼洼,可不像之前你们打报告要建的科研大楼吧?”
  说着,两人也来到了施工工地的边缘,杨辉直接伸手指着下面被挖出来的一个大坑,那绝对不是在打地基,同样也不像是在修建地下室。
  “杨总慧眼如炬,这确实不是研究院之前计划中的科研大楼,是五年前就已经论证上马的新一代超大流量高空台项目,这次的新高空台目标是至少能够满足我们未来50吨级的超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研制测试需求,现在设备制造方已经开始了机械设备的制造,所以研究院这边也同样是展开了新一代高空台的基建工作。”
第989章
积累、底蕴!
  624所建造超大流量的高空台,这是经过了公司内部好几年的争论之后,才最终确定下来的项目,早前超大流量的高空台是计划建造到贵羊那边的0112所,只不过后来成立了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之后,0112所作为公司旗下的一部分,在涉及到高空台建造这样的大项目中,肯定要综合考虑。
  此时再综合考虑了各方之后,624所的优势就太明显了,一方面是这边已经有了相关的高空台建造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高空台的集中建造使用之后,那么之前为SB-101项目配套的一些基础设施,实际上也可以共用,而这里面节约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现在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虽然有点钱,但也绝对不是这样花的。
  在确定了这一处建筑工地不是在修建楼堂馆所,而是在建造之后上马超大推力涡扇所需要使用的超大流量高空台,杨辉表示这样很好,只要这边624所能够把新的高空台建造工作跟上,其它方面虽然也需要再更新一些试验测试设备,但那些设备更新所需建造周期、耗资都会相对小上很多,可以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慢慢地做也行。
  仔细地看了这边建造中的施工区,再对比之前SB-101高空台的占地面积,这两者之间也确实有很大的区别,虽然杨辉没有去看过美国为研制超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所建造的世界最大流量的高空台,但是之前杨辉在访问苏联的时候,倒是去看过苏联解体之前建造中的超大流量高空台项目,那家伙的占地面积确实比一般流量的高空台要更大。
  把头偏过去问着:“项目计划什么时候能够建好,大概又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够正式投入使用,现在公司花这么多钱投资超大流量高空台肯定是要有大用,所以你们这边的高空台建造进度事关重大。”
  超流量高空台到底是干什么的,实际上搞航空发动机的人几乎就没有人不知道,反正军用带加力燃烧室的发动机是用不上,而民用发动机的涵道比只要不是到了7以上的超大涵道比,同样也不会用的上它,其它的中小推力发动机就更用不上这次新建的高空台,就SB-101便能完全满足要求。
  “杨总放心好了,我们这边的高空台建造进度是严格按照那边发动机项目工程研制进度所规定,并且所里还留出了两年时间的余量,以防止高空台的建造中出现故障,或者发动机的研制进度加快,反正只要不是出太大的问题,所里的高空台建造工作绝对能保证正常的试验与测试工作所需。至于说施工方那边的说法,我们所有的土木基建工作在明年的上半年应该就能完工,倒是设备的安调试工作可能会有点久,至少要98年左右才有可能完成,保守一点的估计可能会在2000年左右完成所有项目。”
  高空台的建造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当年SB-101项目一共前后是经历约二十年时间,后来624所又协助中航东北那边的涡轮联盟公司建造了一套技术上SB-101同一级别的高空台,所以现在的624所也算是有了充足的相关经验。但是这次建造的项目实在是不简单,作为世界最顶级的超大流量高空台,要知道就算强如当年吊炸天的苏联,一直到死也没有能够完全把整套高空台建造成功,后来甚至是差一点就成了烂尾工程。
  现在624所说再用5年时间就能保证高空台建造成功,实际上这并不算是耗时长久,考虑到新的超大推力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研制进度,2000年左右形成工作测试能力是比较合适的。
  “效率倒是不低,若是算上之前公司研究超大流量核心机项目的时间,再考虑到之前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等待相关设备工厂的重点项目研制,这次的项目开始时间至少要推到1990年,所以说这次的超大流量高空台项目总共将前后耗时10年之久!”
  作为世界最顶级的高空台,整个建造耗时十年之久,这甚至赶上了一款重点的航空发动机研制周期,而一款发动机的研制又要比飞机的研制提前大概五年左右,所以说航空工业真的是极为考验一个国家或者说公司的底蕴、积累,这一点可绝对不是说着玩儿的。
  相对于这次计划中未来的宽体货运飞机项目,需要在90年就开始高空台的建造,现在95年左右才能立项超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之后最快也要等到07、08年才有可能定型发动机,然后装上对应的双发宽体货机试飞,最终就算一切顺利也至少要到2010年左右。
  回头再看看,从1990开始准备相关的测试设备,到最后2010年才有可能推出最后的飞机定型型号,所以说航空工业真的要想大发展,没有二十年以上的积累是完全不可能,而且这还是基于中间项目千万不能出大问题,国家政策不能有反复,技术路上也走正确的道路,要不然稍不注意就是数十年时间的浪费,到头来就只能是差距越来越大。
  高空台的建造工作能够耗时十年之久,不过好在中航西南有整体的规划,这样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而这一点也是杨辉这些年存在的意义,看着标志着世界最顶级航空制造业科研装备一点点地建造起来,中航西南成为世界最顶级航空制造业巨头的时候也是指日可待。
  “走吧,现在这工地还看不出什么东西,我们也就不打扰施工方的工作,你带我再去研究所的科研中心那边看看,现在所里应该是只有一个项目,同样这项目也是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公司必须要争取到的重点,所以这次必须要慎重对待。”
  四代军用大推的相关预研/立项工作实际上并不比超大流量高空台研制进度晚,现在超大流量高空台已经加快了进度,算是步入了项目建设的快车道,那么四代军用大推的研制肯定也不能落后。
  杨辉原以为要到科研大楼那边去,却不想自己会被直接带着往旁边的SB-101高空走,一边还听人解释着:“四代大推的核心机在设计上已经解决了绝大部分的工程问题,现在核心机在高空台进行全面测试,所以我们这次可以直接到高空台那边。”
第990章
科研中心
  高空台还是之前的那个高空台,还没有走到近处就能够听到透平类压缩机运转中所爆发出的连续性噪音,那么实话实说,SB-101高空台是共和国建造的第一种高空台,各方面总还是有一些不太成熟之处,当年为了发动机的测试所急需,高空台是只要能满足使用要求就好,至于其他的维护性、噪音水平什么的,几乎就压根都没考虑过,所以这些噪音在听到的时候简直让人崩溃。
  还好几人走的比较快,绕过了工作中的高空台,进入到一旁单独建造的一处高空台测试控制中心,那边相对而言在建造中因为使用了一些隔音降噪的措施,总体来说工作人员在里面工作还是能够接受的,至少这里面所听到的噪音还在可以控制范围之内。
  控制中心由一扇巨大的铁门把内外隔开,不过要进入里面的时候还是相对比较容易,至少624所这边有着优先供应的电力,相对于高空台的用电的鲸吞牛饮,电动机带动铁门所要用的那点电量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进入到控制中心内部的时候,杨辉这才发现内部的设备似乎又进行了一些升级,至少这边的数据处理能力是大幅度地增强了,而且在大厅里面也坐上了好几十号人,咋一看之下倒是和后世的航天控制中心有些相似之处,不同点仅仅在于这里还并不是成群的个人计算机终端,大部分其实都是一些特定的数据显示器、控制总成面板之类。
  杨辉的到来虽然引起了一小部分工作人员的惊讶,但这惊讶也仅此而已,之后的控制中心该干什么还是继续干什么,不过现场的四代大推核心机总工程师江和甫起身走了过来,他倒是没想到杨辉怎么这个时候就到了高空台控制中心。
  一边的小房间里面,江和甫作为当年从0112所调出来到624所工作的总工程师,对于这位带领着当年的011基地一路发展到现在的年轻人很看好,不过岁月催人老,当年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也转眼之间就变成了中年人。
  “杨总果然还是最先到了我们发动机测试现场,我想肯定也是对这次我们的四代大推核心机还有些不太放心,这一点我们整个设计开发团队是完全清楚的,不过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我们的核心机研制已经再一次提速,这次我们测试的核心机已经改进了之前所暴露出的所有问题,最主要是那边新添置的第二个测试舱的投入使用,进度还能够再提高一倍。”
  航空发动机测试需要用到高空台,这个是绝对要有的,但是发动机的测试也要分不同的情况,比如这次四代大推的核心机就区区两位数的空气流量,这和整个SB-101高空台所能提供的空气流量数据来对比,那差距还有好几倍之多。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SB-101高空台所提供的空气流量可以供好几台四代大推的核心机同时进行测试工作所需,只不过因为之前SB-101的建造中限于资金的投入的不足,以及其它方面的一些影响,当时也就只建造了一个测试舱。
  实际上一整套的高空台从来都不是只配备一个发动机测试舱,正常情况下都会配备好好几个发动机舱,这样才能够充分利用起高空台所提供的性能,唯一的问题就在于这些实验舱的造价也并不低,虽然不至于要用掉整个高空台项目造价就的一半,但是四分之一的是要用掉的。
  就在杨辉有些惊讶这边624所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地搞出了如此大的技术性能升级时,旁边被安排来讲解的工作人员及时说清楚了这里面的原因。
  “所里不仅仅给101新增了个一实验舱,其实还有杨总现在所看到的控制中心也有升级,实际上这些都是今年上半年才完成,不过好在我们并没有花太多的资金,这次高空台性能升级主要是因为之前要给东北那边的涡轮联盟公司建造高空台,所以也顺便就把我们这边自己用的也一起升级。其中升级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是来自这次我们承建东北那边的高空台所产生盈利来承担,所以就没有向公司报备。”
  边说着,杨辉发现这身边几位624所的工作人员也都是洋溢着自豪之情,其实也还难怪,能够从死对头的手里把钱抠出来,并用于自己这边试验设备的升级改造工作,确实是值得624所骄傲和自豪。
  “不错,看来你们也很有两把刷子啊,现在这所里也发展的还真是挺不错,都没有向公司申请经费,自己就不声不响地把设备升级搞定,看起来624所也并不是说的那种没有对外盈利来源,有的时候还是能够‘小小地’发一笔,这个我看还不错,我代表总公司对你们这种精神表示肯定,另外……”
  话只说了一半,杨辉又仔细在脑袋里面思考了一番之后,也还是觉得有这个必要:“另外就是你们之前申请的科研大楼新建工作,我想最近一段时间之内是能够批准下来的,至于科研大楼的建造标准,这个就要看你们这次四代大推项目的竞标结果,要是你们能够带回好消息,公司这边肯定也会给你们更好的消息,说不定科研大楼就变成了科研中心。”
  624所的科研大楼还是当年建所的时候修的,如今已经是二十多快接近三十年的使用年限,不仅大楼本身老旧了,里面的配套设备也有些不堪使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研大楼的计算机终端之类的现代化辅助设计装备会越来越多,对应的很多设备等都需要升级。
  因此杨辉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承诺和激励,几位624所的工程师们都差一点跳起来直呼万岁了,他们知道所里计算过这次新的科研大楼造价,那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
  而这要是直接配置到科研中心的级别,那就更不一样了,要知道科研大楼说破天实际上也就只是一栋楼而已,但是做科研的研究所最贵的东西可不是大楼,而是楼里面的各种设备,也只有这些全套的设备一起安装到位之后的大楼才能够算是科研中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4/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