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4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4/483

  对MPC-75的优点之处,这位项目主管知道的很清楚,之所以选中MPC-75也是因为这款飞机内部宽敞,以及中航西南的特种飞机改装制造方面技术能力相当不俗,所有的优点都综合起来之后,MPC-75毫无疑问地胜出。
  至于说采购这飞机要安装些什么设备,也必须要同中航西南合计一下:“采购这款飞机,要安装‘爱立眼’机载有源相控阵预警雷达,这可能会在飞机的气动外形设计上有一些新的改变,但我相信以中航西南的技术能力,完成这些新的气动设计都没有问题。同样也是基于这些考虑,这次才会选择采用MPC-75,不知道中航西南公司能够完成这些要求吗?”
第918章
我帮你完善啊
  “请恕我直言,就瑞典的‘爱立眼’机载有源相控阵预警雷达而言,把它作为这次预警机的雷达系统使用,在探测距离扇或许能够满足需求,但是那前后各60度的探测死角是绝对不可能弥补的,这就导致它这并不适合作为预警机使用。况且,瑞典也没有一整套完整的机载预警指挥和信息处理系统,没有这些东西的预警机,我实在是不看好它能够对巴西空军战斗力提升有多明显。”
  杨辉自己这绝对算是说了大实话,爱立眼雷达系统本身的死角缺陷就不说了,这家伙重点是还没有办法实现机载数据处理和指挥作战,这样的一套系统就算装上了MPC-75这样优秀的机载平台,性能同样也增加不了多少。
  在杨辉看来,爱立眼系统仅仅只是比较适用于瑞典这个奇葩的小国装逼而已,这些都是由于瑞典的奇葩地理环境所导致,在这个国家还有很多和爱立眼系统相同的奇葩武器,比如没有炮塔的主战坦克,使用弹夹供弹的自行火炮,反正这都是各种让心“耳目一新”的东西。
  或许这些东西确实适合瑞典的国情,但是它放在巴西的时候绝对就行不通,因此杨辉这时候更愿意推销巴西使用另外的一套机载预警系统,也就正是中航西南为空警100所研制的一整套预警指挥控制系统,这东西改改之后用来做外销还是可以的,至少技术上也不算太过于落后。
  而且更加重要的一点问题在于,完全使用中航西南提供的一整套机载预警指挥系统,这就可以保证飞机机体和整套系统有最好的衔接,预警指挥系统也可以更加方便的整合现在巴西正在更新换代中的闪电战斗机,实现作战效果的最大化,真正实现战斗力倍增。
  杨辉愿意为巴西着想,但巴西自己明显是拒绝治疗的:“这个不行,政府之前已经同瑞典签订了技术引进合同,说是实话,我们军队其实是并不看好瑞典的爱立眼系统,但是这次的亚马逊监视系统是政府出资,现在资金都已经到了瑞典那边,这一整套系统肯定是必须的,也就是说现在我们只能在这套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这下都明白了?”
  此时的杨辉,心里面也是一万个草泥马狂奔而过,真的是万万没想到瑞典已经先一步同巴西政府敲定了技术引进的整个合同,这意味着巴西这边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还真的是要急着去投胎啊!
  各种恨铁不成钢之后,最后的结果也就只能是接受这种现状,既然巴西都已经搞成了这种情况,杨辉表示咱只能尽量帮着把没有完善的技术都带上,至少这次巴西用上了宽敞的MPC-75平台之后,机载信息处理、战场指挥功能是要塞进飞机里面去的。
  “好吧!既然现在的情况已经是这样了,那我们就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我相信这次之所以最终会选择MPC-75,那就是看中了这款飞机的机身宽敞,更进一步的意思就是说你们其实是想要往这款飞机里面塞更多的机载设备,从而让这款飞机变成真正的预警机,甚至是拥有更多的多用途功能,我说的没错吧!”
  这时候肯定是不可能再推销出空警100的整套预警指挥系统,那杨辉就只能死命地想办法再捞一笔,只要是巴西军队这边感兴趣、并且中航西南能够出售的技术,这些都可以个毫无压力的出售。
  甚至是数着手指一个一个地计算着:“比如这个……;还有这个技术也很有必要,它可以保证……;而要说最重要的一项技术,也就是机载的雷达信息数据处理系统,之前瑞典的预警机不具备该能力,我相信出售给巴西的技术也肯定没有这项技术;既然它没有雷达信息数据处理能力,肯定也没有机载作战指挥系统、数据链共享等等,这些都是一款真正的预警机必须要有的技术,现在有了MPC-75作为特种平台,这些技术都可以全都装进预警机里面,从此成为名副其实的预警机。”
  说实话,这杨辉刚才自己仔细地给巴西这边一合计之后才发现,原来这巴西手中的爱立眼系统居然如此简陋,要是这次巴西愿意出点血把这些杨辉提的技术都装上的话,确实也会成为一款性能不错的预警机,除了头尾的死角之外,一款预警机该有的能力将全部具备。
  但话又说回来,要完全具备这些功能的话,到时候光电探测系统公司那边到时候就有活干了,首先是需要把这些技术同爱立眼系统进行整合,这至少会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这还是因为相关的技术都是从空警100上面拿过来使用才能够达到如此高的效率。
  杨辉给出的建议是挠到了巴西空军的痒处,这次巴西空军之所以一直主张要用MPC-75做平台而非是巴西自己生产的EMB-145,原因就在于使用EMB-145是很难实现加装上各种设备之后还不显得太拥挤。
  几乎是笑裂了嘴:“要,要啊,这些技术我们都必须有才行,不仅仅是这些,我们还要求飞机可以实现通讯中继功能,毕竟它以后要做的是巡逻整个亚马逊流域,要指挥、协调相应的巡逻直升机、巨嘴鸟等飞机,所以通讯中继能力不能少。”
  这一系列的能力对于现在的MPC-75来说都不是任何问题,甚至只要巴西愿意花钱,利用机载的爱立眼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想实现电子压制都可以做到,这将保证让MPC-75摇身一变成为EMPC-75电子战飞机。
  只是现在看来,巴西肯定还不需要如此牛逼的东西,这种级别的作战飞机要是给巴西才真的是明珠暗投,实在是没有任何必要。
  “可以,这些要求我们都可以满足,中航西南有专门的技术队伍会负责这方面的技术沟通,保证把这些技术都集成到预警机里面。只不过面对要监视整个亚马逊雨林地区的要求,是不是还需要装备一款遥感测控类飞机?这个我们中航西南有专用的无人遥感飞机,保证是同类产品中性能最好,使用成本最低的一款,要不就看看?”
第919章
把145挤出去
  既然是对整个亚马逊流域的监视系统,若仅仅是使用预警机来指挥巨嘴鸟、直升机进行巡逻,这肯定是不够用的,也许预警机的信息处理能力足够强大的话,对地面的汽车、水域中的内河船舶也会有不错的监视能力。
  但是有这些能力还远远不够用,对于整个亚马逊流域的监视要求中,不仅仅只需要监视人为的各种犯罪、走私活动,更要考虑到整个亚马逊流域作为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有着地球之肺称号的亚马逊雨林每年的水文变化绝对也是整个亚马逊监视系统的工作重点。
  后续不仅仅是水文变化的监控、雨林覆盖面积监控、甚至不同地区的气温变化等等,都是很有必要监控并把数据归纳起来的,而要实现以上的种种功能,这就必须要拿出中航西南现在的另外一种大杀器:安装遥感系统载荷的巡海者无人机。
  作为一开始计划的中的察打一体无人机项目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侦查型,海军的巡海者很早之前就已经实现了飞机的首飞工作,预计95年就能够定型交付,同样是很早就计划好的民用版本设计,这其中就有搭载了遥感系统的型号。
  现在巡海者的整个遥感系统已经由国内的航天系统那边研制完成,同样是正在展开飞行测试工作,在共和国国内的国土资源部门造就已经把订单给了中航西南,而杨辉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到巴西来一趟,居然也还有机会从巴西这里拉到订单,相信依靠无人遥感系统的能力,要拿下这次巴西的订单是毫无疑问的。
  ……
  这位来自巴西军队的负责人名义上是负责整个项目系统的建设,但是作为巴西政府和军队合作的军民两用项目,现在具体的又是由巴西军队派负责人推进项目,这家伙的屁股肯定就是偏向巴西军队方面,这一点是不用担心的。
  所以听到杨辉说起了和军队关系不是太大的空中遥感测控飞机,那也是下意识地表现出了不耐烦的意思:“这个需求确实是有,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大致定下了以EMB-145为平台改装的计划,飞机加装上遥感系统之后还是很不错,所以我们应该是没有必要再继续谈这方面,整个亚马逊监视系统建设资金有限,我并不愿意在这上面花过多的精力和资源。”
  这时候的整个项目资金也就只有那么一点,巴西军队这边肯定要想办法尽可能多的把资源倾斜到军事方面去,这应该就是这位对杨辉提到的机载遥感系统不太感兴的根本原因。
  不过现在嘛!整个情况都已经不同了,这位来自巴西军队的项目负责人既然是想尽办法地要把项目资金用于军事能力的建设,那么杨辉带来的方案就是他必须要重视的,要知道一款一吨多的活塞动力无人机比起一款十多吨的涡扇动力有人机飞机而言,在采购价格、全寿命使用成本、人员后勤维护方面恐怕都是天壤之别了。
  这种情况下,来自中航西南的无人机完全有能力保证把之前计划好的EMB-145遥感测控飞机挤掉,至于说这挤掉了EMB-145之后,为巴西节约下来的部分资金会用到哪里,这个自然是毫无疑问的。
  “正是因为我明白现在这种情况,所以才带来了中航西南的遥感测控飞机,我带来的飞机型号相比起之前的EMB145改进方案,它可以大幅度地节省成本,而这节约下来的资金至少可以保证再采购一架预警机,所以我觉得这个应该是非常有必要听听的,对吧?”
  之前是因为觉得没有必要,所以才拒绝了杨辉提出的是不是看看中航西南带来的方案,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来自中航西南的方案居然可以保证大幅度地降低采购、制造成本,这前后态度肯定是得180度的转变啊!
  “按照你这说法,现在倒是非常有必要听听你们的方案,只要能够保证达到我们对遥感测控方面的最基本要求,而节约下来的资金足够再添置一架预警机,我这就按照你们的方案来做,现在就说说你们的方案,我听一下是不是可行。”
  能够接受这次的提案,杨辉知道这完全是因为可以大笔节约资金的缘故,那么只要这遥感测控飞机的价格不是高的太离谱,其实也不会存在任何的问题,甚至完全可以算是十拿九稳。
  这才高深莫测地拿出方案:“要说起来其实也挺简单的,这就是一款无人机改进而来,我们中航西南研制了一款中空长航时无人机,它的载荷能力足够安装机载遥感测控设备,无人机的机体采购成本甚至不到EMB-145的30%,后期的使用维护成本则会更加低廉,再加上对飞行员也没有硬性的要求,我们可以保证能够在这方面的采购费用中大幅度降低,所以要在这里面挤出一架预警机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杨辉已经大致计算过了,上一位面巴西一共采购了三架EMB-145改装的遥感测控飞机,这一位面想来大概也是这样,至于换成了无人机之后会不会需要多采购几架的问题,这个杨辉感觉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同样是保证三架无人机规模就够了,这并不需要维持多庞大的机队。
  能够把中航西南的察打一体中空长航时无人推销到国外使用,虽然这还只是一款民用型号,采购数量也还少的惊人,但相信这将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开端,未来指不定就还有其它的国家也需要采购这种看似没有军用潜力的民用飞行器。
  至于说为什么杨辉没有多推销一些,比如用这款察打一体无人机顶掉巨嘴鸟的巡逻机地位,这个就需要涉及到另外的一些问题和,比如这需要考虑到现在是巴西本土作战,抢的还是人家巴航工业原本已经夹到碗里的肉。
  把EMB-145在亚马逊监视系统项目中顶出去就已经差不多了,不能太过于贪心了,况且这次察打一体无人机也仅仅是可以迅速完成侦查型的研制,对地攻击型恐怕还需要再等上几年,而巴西政府和军队就不见得能够有这耐心。
第920章
是该动起来了
  没有任何的疑问,当无人机遥感测控方案出现之后,肯定是以各种绝对的优势吊打EMB-145改进而来的有人遥感测控飞机,特别是考虑到无人机对飞行员的要求几乎为零,还要再加上中航西南在无人机控制系统上面的丰富经验,完全能够做到傻瓜式操作,让地面控制人员就像在打电子游戏一样简单、好玩、易上手。
  这种情况下肯定是很快就把情况定下来了,共计7架预警机的订单绝对不少了,虽然改装工作中为了避免巴统的限制,定在了巴航工业这边进行,但这次七架预警机的订单加上三架无人机一起,共计3.5亿美元的总金额还是让中航西南这次赚得盆满钵满。
  随后则是从共和国国内紧急赶过来的工程师,比如这次的王小莫院士就亲自出马,在对这次巴西的要求做了仔细的调研之后,很快就得出了结论,表示可以一年之内看到第一架飞机首飞,而且这种本身就有一定成熟度的机载系统,王院士甚至直接提出了首架原型机就是交付定型机的口号。
  那可真是好家伙,最终听得巴西军队和政府更是一愣一愣的,原来中航西南的技术已经强大到了如此地步,看来这次找的合作方果然没有错。
  最后送走杨辉一行人的时候,那更是各种期待着:“现在我们就拭目以待了,期待着未来巴西将建成一支世界级的空海军,我们有闪电战斗机、有计划中的双航母舰队、有一款准战略运输/加油机、要是再加上预警机之后,这才能让巴西成为当之无愧的拉美经济军事强国。”
  听了这话之后,杨辉才发现这一位面的巴西相比起上一位面已经强大了太多,不过鉴于这时候的巴西还是红红火火的金砖国家,这点军事装备的采购和维持应该还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
  ……
  拿到了订单之后,剩下的东西肯定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再次启程回国的时候也算是小有收获,不过可惜的是,回国的重要人士太多了,按照中航西南的规定,坐飞机的时候绝对不能多位公司重要人物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即便现在的中航西南上上下下都对MPC-75挺放心,这款飞机在安全性上面是值得信赖的,但是空中飞的飞机安全事故谁能保证,所以鸡蛋多了的时候放在两个篮子里面是很有必要的,这个不仅仅是中航西南的规定,其它但凡是制度完善一些的国际大公司、乃至国家都是这样的,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很多大公司会拥有多架公务机的原因。
  王小莫院士没和杨辉同乘一架飞机,就没法谈关于预警机的事,但是这飞机上要处理的事其实也不少,就比如关于这次中航西南参加即将到来的巴黎航展一事,按照之前的计划,这次中航西南需要派出规模庞大的参展团,还要把整个公司的可以对外出售的所有军民用装备、子系统都带上,定要有所斩获才行。
  “杨总,你看我们这次是不是有必要把十号的模型拿到巴黎做一下展示,毕竟之前空军也是同意了我们对外出售十号,并且还说了十号可以有限度的对外解密部分信息,所以我看要不就?”
  要说上巴黎航展去装逼这种事情,实际上杨辉是非常愿意的,但是仔细考虑了情况之后,终究还是选择了先忍一忍,再有12个月时间不到就是海峡危机到来的时候了,现在提前一年时间把十号半公开的在巴西航展曝光了,那明显是不划算的。
  在杨辉看来,十号的最佳曝光时间应该是96年上半年的共和国帝都防务与航空展上面,那时候正值海峡两边危机最鼎盛的时候,若是能把十号公开出来,那家伙起到的效果绝对是要更大一些,而且借着海峡危机的时候来公开十号,同样也能够给十号带来更多、更大的关注度,毕竟那时候的世界各国肯定都关注着共和国的一举一动,公开一款之前从未公开的第三代战斗机,无疑是可以吸引住所有人的眼球。
  背靠着舒服商务座,也给出了一些想法:“现在先不必忙着公开,我们的十号现在反正不急着出口,国内的订单都还来不及生产,哪里有时间顾及到国外的订单。”
  不仅如此,之所以选择不在巴黎航展公开十号的消息,这还涉及到很多方方面面:“况且现在的情况也不同了,想我们当年之所以选择在巴黎、范堡罗航展上公布我们的各种大项目,那是因为我们国内没有影响力足够大的防务展,而且项目也大都依靠外资盘活。但是现在我们变了,既然我们不缺钱,又不急着出口,国内也有了自己的大型防务展,那么十号对外公开这种事,肯定是在咱自己的地盘上更合适。”
  这已经是杨辉想好了的计划,到了96年帝都防务展的时候,不仅1:1的静态模型要拉出来展示,天上还必须要来两架十号进行多次飞行表演,只有这样才足够刺激,但要是这次选择在巴黎航展公开十号,就算打死共和国也不可能允许它飞到巴黎去浪。
  巴黎航展虽然不适合公开十号,但是如此大规模的盛事也不能够等闲视之,想了想之后还是选择妥协了一些东西:“我看这样吧,这次航展不正好是巾帼表演队要去进行飞行表演嘛,没问题,公司这次军用产品就以洪都为主。正好他们现在计划L-8的航电升级改进,可以把升级后的L-8拉去地面展示,这个不涉密,然后把我们的轻四项目效果图放一张出去,吊一吊胃口看市场反应如何。”
  轻四反正是属于要对外出口的战斗机项目,杨辉可从来都不觉得它还需要等到飞机定型了之后再公开,那就真的显得是太没有意思了,好歹之前的闪电战斗机模式也算是大获成功,那肯定要继承优秀的经验啊!
  至于说95年的时候,美帝的JSF项目有没有开始对外招收小弟什么的,杨辉表示这干我屌事儿啊,我这只是一份PPT而已!
第921章
新马车
  95年的春天并没有太多的不同之处,伴随着MPC-75公务机的快速抵达贵羊航空工业园区,杨辉这也带着一行人洋溢着满满地喜庆之色,毕竟这次回来没有空手而归,光是这次涉及到了YC-320通用运输/加油机项目所配套的几百套空中加油吊舱设备,也就把此次出行的“油钱”赚到手了。
  至于说后来接到关于亚马逊监视系统的相关订单,那家伙就更是意外之喜,特别是现在光电探测系统公司刚好完成了空警100的定型设计工作,正需要有一个大的预警机项目继续做下去的时候,巴西这简直就是瞌睡来了送枕头一般。
  加上这三架遥感测控无人机订单,其实同样也属于光电探测系统公司旗下的产品,要知道当年在划分子公司的时候,无人机、预警机、预警雷达系统就是全部捏合到了一起,那么现在看来应该也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至于当时杨辉计划的后来要等到无人机项目做大做强之后,可以考虑把无人机单独拉出来成立一家公司的打算,伴随着多次枕边风之后,其实也就没有了必要,因为按照杨月代表整个光电探测系统公司所传达的意思来看,他们似乎是有打算要更加进一步发展的想法。
  这时候再看看光电探测系统公司提交的申请书,才发现事情早已经水到渠成,良久之后才默默地拿起旁边的钢笔,思索了该如何批示之后,这也就笔走龙蛇于纸上。
  “准!公司从事无人飞行器、大型预警飞机的制造工作,都是特种飞机范畴,可批准改名为‘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具体公司人事依旧保留原有构架不变。”
  没看错,整个中航西南作为一家专业的航空飞行器军工巨头,主要业务其实也就是各种飞行器的制造工作,因此公司的骨干力量从来都是几大飞行器设计研究所和主机厂,当然还要加上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这样的变态。
  现在的光电探测系统公司既然已经事实上拥有了飞行器制造业务,而且生产线上产品还不少,那么改制成一家设计/制造公司就名正言顺了,至于说之前从事的各种光电探测系统之类的设备,这些继续在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期下生产就好,这并不存在任何的问题和冲突。
  现在杨辉批准公司旗下的又一家飞机整机设计制造公司成立,这其实也意味着中航西南高速膨胀的发展之路中,又一匹强大的战马成长起来,之后则会加入到贵飞、成飞、西飞、联客、洪都、昌飞这些一起,拉动中航西南这量重型马车高速奔驰在世界航空工业的快车道当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4/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