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4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7/483

  但他却不知道的是,这时候的中航西南实际上早就不仅仅是只会看到国内的这一点裤裆大点地方,或者说是已经不仅仅只看中国内那一点狭窄地市场,大家秉承着中航西南一直以来走国际化路线的宗旨,整个总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们,那也是早就冲向了国外上市场。
  这不,这次唯一来参加苏27子系统竞标的就只有一个单位:光电探测系统公司,项目负责人听了总公司的大BOOS一番话之后,那更是苦笑着。
  “杨总您这话可算是冤枉大家伙了,这次大家之所以没有都前来参与竞标,一方面是因为知道这次的项目不好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那些兄弟单位们都没有人手前来。”
  接着就那一张苦笑的脸,还真是板着手指一个一个计算着:“先说起落架这东西把,这方面我们确实很有实力,不过据说那边公司的兄弟单位跑去竞标我们和德国合作的战术运输机起落架去了,加上之前它们又拿下了轻四的起落架研制合同,现在他们的人手已经不够用了,所以选择放弃苏27项目。”
  这还没完,紧接着又是:“这还有航电系统那边,自从历云总设计师前几年单独拉起了航电系统公司之后,现在他们主攻客机航电和飞行器模拟仿真技术,战斗机航电业务方面并没有大量拓展,加上杨为总师又要回611所那边工作了,所以历云总师就说了,已经是不再接三代战斗机的航电项目,现在就只是集中技术力量在攻关四代机的航电系统。”
  “还有……”
  这话真是越听越好气,这才过了几年时间啊!一个个的……那一个个都过的跟土财主似的,经过了世界级的航空工业竞争洗礼之后,这眼界虽然宽了一些,却不想倒是把心气儿也一个个也培养上来了,真是后生可畏哟。
  想到当年咱白手起家买航模的时候,那可真是苦哈哈惨了,而且再一想当年011基地的那些小而全,却丝毫没有竞争力的周边配套单位们,当时可算是把杨辉的头都快要憋大了。
  现在这些单位虽然经过惨烈的淘汰之后,已经不能保证100%地完全配套中航西南的战斗机子系统,但是在这些公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航空工业配套单位也绝对不少,并且一个个在国际上也都是小有名气了。
  “也罢,既然这些公司们都认为没有必要趟这次的苏27浑水,那就随他们好了,况且他们说的其实也都在理,大家公司拓展太快,技术队伍一时间还没有跟上,那么放弃一些鸡肋业务也算是杀伐果决,这都是在国际上混的大公司该有之气魄。”
  对这些放弃了苏27子系统竞标的子公司进行了一番中肯地评论之后,又转而说到这次唯一来参加竞标的光电探测系统公司:“那么你们为什么又和其它的公司不同,这次前来参与竞标可又是有不一样的原因?是你们对自己带来的雷达很有信心?”
第868章
雷达之谜
  中航西南旗下的子公司群体中,大家在技术上都还算是不错,并且在国际化的激烈竞争中也表现出了敏锐的洞察能力,这确实是可圈可点,但实际上光有国际性的视野也并不够,至少光电探测系统公司所面临的情况就是如此,他们现在有必要、也同样有能力去拿下这次的苏27国产机载雷达项目。
  一想到自己这次离开公司之前,同事和领导们所寄予的重托,就感觉此行责任重大无比,而现在一看到总公司的大领导关心也到了自己所面临的这次项目,这就是好事啊!
  也就一五一十地“从实招来”了其中实情:“这次我们公司之所以前来竞争苏27战斗机的雷达项目,这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叫我们现在很快就要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空警100的预警雷达系统已经研制完成,之前洪都那边的轻四雷达项目我们又输给了长红,这次要是再拿不到新的项目来维持科研团队,必将带来灾难性的结果。”
  这里面实际上也就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作为技术能力绝对不俗的中航西南公司旗下专门研制雷达的子公司,居然也同样免不了在公司内部出资支持的项目中竞争中失败的情况,这就很是值耐人寻味了。你要说技术能力的话,这光电探测系统公司的能力难道还不够强大?
  笑话,这能够完成预警机上面预警雷达研制的单位,技术上要是都还不够牛逼的话,这整个共和国就是真的找不出几家技术能够足够优秀的公司了,但这种情况下依旧输掉了项目,有意思……
  实际上,之前所以这次轻四的雷达系统最后给长红方面,这主要就是因为长红那边使用的技术太猛,这长红公司不仅资金充足,同时技术路线走的也是异常风骚,看了之后更是让人口水狂流不止,毕竟这九十年代能够承诺在轻四雷达项目中使用有源相控阵技术的,除了长红公司这异数以外,国内可没有任何公司敢吹这牛逼。
  看到大领导对于光电探测系统公司之前输掉轻四雷达系统的原因很感兴趣,这家伙索性在确认周围没有安全问题之后,也开始娓娓道来。
  也是挺光棍地说着:“之前输掉轻四项目的雷达竞标,我们那也是没有办法,长红公司那边也不知道是磕了什么猛药,向洪都提供了充足的技术资料证明之后,说他们可以在三年之内解决有源相控阵雷达的T/R组件生产问题,保证按时交付一款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而这一点我们绝对没法做到的。”
  这话一说出来不仅仅是说话的人依旧是有些不服,一旁听话的杨辉更是一脸懵比,这长红公司什么时候可以如此吊炸天,连有源相控阵上面的新一代小型T/R组件都能够三年之内给完全解决,这海口就连英法两国都不敢夸下啊!
  要知道同样是九十年代的技术背景之下,英国为台风开发的雷达也同样只是属于脉冲多普雷体制的机械扫描雷达,虽然一直说台风这款飞机装备的CAPTOR雷达是属于末代机扫雷达中的技术巅峰,甚至可以日翻日本为F-2战斗机开发的有源相控阵雷达。
  但是,这也非常无奈地证实了一个情况:九十年代英国为台风研制的雷达也同样是难以用上有源相控阵雷达,虽然英、德、意三国在90年代也有过开展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研制探索工作。
  无独有偶的则是同为欧洲双风之一的法国佬,他们专门为阵风战斗机开发的雷达虽然不是机械扫描雷达,但是那坑比的无源性相控阵雷达只不过性更加水一点而已,其大概水平也就是和歼18所使用的雷达差不多,毕竟法国佬把阵风的机头雷达空间挤占地简直不忍直视。
  不讨论双风的雷达性能如何,这里也仅仅是通过欧洲的情况来做一下对比,以此引申到这次长红公司提出的三年解决有源相控阵雷达T/R组件研制生产问题的技术风险。
  事实证明,这时候长红厂若是真的能够解决他们所承诺的T/R组件问题,长红厂就是整个共和国微电子工业的一方大亨了,以后靠着这技术风光二十年起码是可以有的。
  当然了,实际上杨辉心里面也非常期待这次长红厂所言非虚,那么不仅是轻四的雷达有了下落,甚至就连重四的雷达也能够说可以大大地放下心来,毕竟这有源相控阵雷达只要T/R组件的大问题解决了之后。
  唯一还制约雷达性能的无非就是组件数量集成度而已,一台雷达集成的T/R组件越多,功率就越发的强大,而同样的T/R组件质量水平下,雷达口径就是限制组件数量多寡的最大因素,而这也就是造成轻型机和中型机之间雷达性能差距的根本。
  换一句话来说,只要T/R组件性能过关,重型机和轻型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之间的硬件就是单纯地加减法而已,对于雷达整体集成能力方面的要求倒是其次了,而后来在给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划代的时候,靠的也就正是通过给T/R组件性能、制造工艺之间进行对比。
  听了对长红那边技术的模糊介绍之后,这时候就有了太多的问题:“他们搞有源相控阵雷达?那么这个T/R组件的问题之前也没有听说过啊,而且我们国内制造的雷达大部分电子元器件都是我们公司和长红当年合资的一家公司进行生产,这家公司去年的财务报表中也并没有反应出他们大笔投入科研资金搞T/R组件之类的意思。”
  T/R组件这种军用电子工业中相当重要的一种电子元器件,绝对是中航西南公司在国内外都重点监控的技术,只要国内哪一家单位说对此技术有所突破,中航西南就绝对是第一个凑上去做评估,更何况是监控中航西南持有一半股份的电子元器件公司技术发展。
  所以这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这都是各种纠结啊!而下一刻却又是峰回路转,一切水落石出,只听到一句……
  “这个问题也同样是让我在之前非常纳闷的,大概都是前几天轻四的雷达系统竞标彻底尘埃落定了之后,这才由长红那边的一些内部消息传过来,好像听说他们的技术是从以色列引进,这个消息我虽然也不知道真假,但是现在这消息已经要求封口了。”
  好嘛!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居然是长红那边走了技术引进的路子,若是说这技术从以色列引进的话,那么一切都不难解释了。
第869章
有备而来
  要说这玩战斗机机载相控阵雷达的先驱者,美国算是绝对的第一梯队,特别是有源相控阵更是绝对领先,然后就要数苏联在此之前也算是比较溜,只不过苏联后来走上了无源相控阵的邪路,更是一去不复返。
  那么真要说九十年代除了美帝之外,还能够把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这东西玩儿的比较成熟,也就仅仅是以色列这一家而已,毕竟费尔康预警机项目对以色列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方面的技术拉动作用是非常大。
  整体算起来绝对是在技术上的先驱了,若是能够从以色列引进有源相控阵的T/R组件制造相关技术,长红那边说三年之内解决相关的问题,这似乎也能够说的过去了。
  至于说为什么都已经是引进到以色列的技术了,怎么还需要用上3年的时间才能够搞定,这就是涉及到了雷达波段的问题,作为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雷达波,这雷达波也是由T/R组件发射接收,那么T/R组件肯定也要分不同的波段。
  很不好意思的一个问题:以色列在费尔康系统上面的T/R组件是L波段,而这L波段的雷达一般是不会用到战斗机的机载火控雷达上面,至于说为什么就有些不太好解释了,这需要说到雷达波段的分类和各自优缺点等等,三天三夜也难以说完,可以自行摆渡搜索。
  也就是说,这次长红公司引进的可能仅仅只是以色列的T/R组件生产制造技术,后续还需要对症下药把雷达波段改为战斗机雷达使用的X波段之后,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匹配上机载火控雷达使用。
  但只要能够引进到L波段的T/R组件制造技术,这对于后续战斗机机载X波段雷达T/R组件的研制肯定是一副大补药,三年时间搞定战斗机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关键部件研制,只能说长红厂还真是有两把刷子。
  遥想在上一位面共和国同以色列合作,那主要就是太过于明目张胆了,直接就要说采购或者更进一步干脆就是把机载平台飞到以色列去进行预警机改造,你如此大张旗鼓去装逼,美国佬要是不给你把手打断才怪事了。
  像现在这样就挺好了,在当年长红和以色列进行机载雷达合作的时候,杨辉就提醒过要低调行事,偷偷摸摸地引进点T/R组件的制造技术,又并非是直接就引进产品实物,一般还是有极大可能成功的。
  而这次洪都那边能够通过长红公司的竞标,这就说明长红已经是得到了相应的各种配套制造技术之后,这才有可能让他们拿下项目研制与供应合同,洪都现在全面贯彻中航西南项目供应商的资格评审,那是对国外引进的技术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想开了这么多,还是回应着一句:“长红公司很有一套,既然你们输了,那就认栽好了,正好你们之前也没有研制小口径机载雷达的经验,有的仅仅是当年从14所换过来的AWG-9雷达技术。而AWG-9雷达的口径却又也正好和苏27战斗的雷达口径相吻合,之前我就说过让你们对AWG-9进行现代化的深度改进,现在的情况是如何,有没有眉目?或者对这次竞标有信心没有?”
  稍微清楚了这次前来竞标苏27国产化雷达设备的情况之后,又得知了轻四的机载雷达也有一个非常大的突破,这突然又感觉到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未来距离重四的研制成功又多了一份保障。
  至于说这时候光电探测系统公司带来参加竞标的雷达,这就更是让人老怀大慰,毕竟中航西南这次是志在必得此次国产化苏27战斗机的雷达系统,现在国内绝对其他没有任何单位能够拿出更好、更成熟的雷达来。
  “杨总就放心好了,我们上次之所以在轻四项目中输掉,其实也并非是因为我们提供的雷达在性能上比长红提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更差,这主要是因为洪都那边考虑到以后轻四要对国外出售。认为四代机使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听起来会更加好看一些,所以这才把我们的机扫雷达放弃,但我们的技术是绝对的优秀,说起来长红、14所两单位也并不一定就比我们强,而且这次我们优势更加明显。”
  这话又透露出了一个新的情况,看来这洪都还是真的成精了,还都知道根据产品的销售定位来针对性地选择子系统,要知道这有源相控阵雷达是光听起来就感觉吊炸天的技术,特别是美帝在F-22上面首次使用了这东西之后,带来的示范和广告效应绝对不会差。
  洪都能够如此流氓,那么杨辉倒是放心了,虽然九十年代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末代顶级机械扫描雷达性能差距并不大,但是外销的时候相控阵雷达绝对是高大上的东西,再配上四代隐身战斗的身板,那肯定是泡妞利器。
  “不错,这次就好好地表现、竞争,国内在此之前也从来都没有研制过相同口径的大型机载火控雷达,大家都是同一水平线,而你们之前早就在AWG-9的基础上折腾了好多年,相信这将是一款性能足够让人惊艳的好雷达。”
  AWG-9雷达的年代确实是比较久远了,且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雷达也只是用的模拟信号为主,所以要说改进的话就需要动很大一番手术,但这绝对不是说不行,至少美国佬自己就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在AWG-9的基础上改进出了更加现代化的AN/APG-71数字式火控雷达。
  按照刚才公司来的这位竞标负责人所说,现在拿出来的这款雷达是同样对AWG-9雷达进行深度改进,甚至走的路线都是和APG-71相同,都是将雷达由模拟改数字,又优化了一些冗余的设计之后,新的雷达至少在对空作战中丝毫也不输APG-71雷达。
  至于说多用途作战能力,这时候的国内空军并没有对国产苏27有相关的要求,毕竟都有了更加好用的歼18,也懒得对苏27瞎费心思,那么这次雷达设计原则就是那一句。
  “我们着重关注雷达的空对空作战能力,甚至还按照AWG-9能制导远程不死鸟空空导弹的设计,又相应的考虑到了引进俄罗斯R-33远程空空导弹的制导问题,到时候只要能够得到这款导弹的相关接口数据,苏27飞机的机体能够发射这款导弹,我们的雷达就能够满足。”
  没听错,这次更是直接就给国产化的苏27考虑上了R-33远距离空空弹,这倒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到时候空军就不用去打本来就只能少量引进的米格31截击机主意,那东西让海军装备就好,也免得最后把空军的后勤搞得各种混乱。
  计划中海军后期就两款主力战斗机:米格31和歼18,空军则是三款:十号、苏27、歼18。
  以上这样差不多是完全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的战斗机专业需求,也算是有了完整的专业化战斗机体系构架,然后各种强五、歼六、歼七、歼八、侧板闪电之类的,一旦寿命到了之后就说换装好了。
第870章
从不缺项目
  能够把AWG-9往APG-7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这本身就说明了这次光电探测系统公司走的技术路线是没有问题,到时候把苏27早期原装的倒置卡格伦塞雷达换掉,那绝对就是一次非常大的技术飞跃。
  再随后也没有打算继续深入地了解这款为国产化苏27准备的雷达,毕竟这可并非是杨辉的专长,强制装逼要去了解一波的话就显得没有什么大的必要,还不如准备一下去找老同学叙旧。
  早就已经听说自己的老同学现在已经在601所算是崭露头角,这次已经是被定为苏-27国产化项目的总师,不过两人都知道这次的见面绝对不会涉及到苏-27的子系统招标。
  一方面是王永庆不会,并且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放水,他能够在仅仅三十五岁不到的年龄当选为苏27国产化项目总师,这601所背后还有多少熬资历的人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恨不得把人放到放大镜下面仔细观察,只要稍微有一个风吹草动,那就是呵呵……
  而要说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更简单了,杨辉是绝对不可能走关系拿项目的,先不说中航西南是不是一定离了这个项目就活不了,退一万步来说就算这次的雷达竞标也失败了,光电探测系统公司的科研队伍也绝对不会真的就无事可做,或者说是无米下炊。
  随便巴拉两下,项目总归还是会有的,比如这时候的中航西南无人机业务可一直都是在光电探测系统公司旗下,为巡海、地狱猫、田园猫几款无人机研制配套的合成孔径地形测绘雷达、遥感测控系统等等项目,反正随便怎么也不可能被饿死。
  又或者再把目光看长远一些,考虑到长红那边都已经引进了以色列的L波段T/R组件生产技术,要说那东西虽然不适合用作战斗机机载火控雷达,但是用那东西做回老本行,结合光电探测系统公司的技术优势,以C-818为平台研制出一款出口型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预警机,那性能肯定也是不俗。
  再或者要是觉得不用太早更新预警机技术,那么使用长红公司引进的L波段T/R组件为基础,完全可以展开共和国海军的神盾系统研制工作,而且这东西对于光电探测系统公司来说其实也并非难事。
  不过这时候的346海之星雷达似乎已经是完成立项了,中航西南这边应该是难以再插手进去,但要说进行这方面的研制还是很有必要的,至少以后海军神盾系统是双波段雷达的天下,好好研究一下还是可以在以后的双波段竞标中有些可能。
  要考虑到首先中航西南同海军的关系一直不错,要是说想要参与到海军的神盾系统竞标,相信以中航西南的口碑和关系,海军绝对是对此非常欢迎,而这还仅仅是拿到项目竞标资格。
  而且在技术上来看,其实也并不是没有可能,首先预警机的雷达天线面积绝对不比盾舰的天线小,那么这时候在预警机研制方面的硬件技术积累:电磁兼容、冷却等等技术都可以对神盾系统有非常大的借鉴。
  其实说白了,这神盾系统差不多就可以看做是相控阵预警机系统装在船上而已,他们两者需要处理的目标任务其实都是大同小异,两系统的复杂程度大概都是相差无几,所以说只要能够研制大型预警机,那么想要再研制神盾系统也是可以做到的,只不过神盾系统就是看需求而定。
  再考虑到中航西南之前已经拿下了052B型驱逐舰的数据链系统合同,对海军舰载数据链非常熟悉,后期的整个军舰各种数据与神盾系统数据结合就可以做到非常紧密,而这又是一大优势。
  所以也别看这时候的光电探测系统公司像是无米下炊的境地,那仅仅也只是表象而已,只要愿意,那分分钟都是大项目,所以说杨辉是真的犯不着去帮着走关系之类的,实在是没有任何的必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7/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