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4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5/483

  那就是:“这不应该是找奉天那边吗?我们中航西南又没有这方面的业务能力,所以说就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话说回来,我们倒是可以提供一定的子系统方面的技术支援,前提是奉天那边愿意采购我们中航西南提供的设备。”
  中航西南确实可以为苏27的国产化提供很多的配套:雷达、航电、第三代铝锂合金、飞控系统的硬件设施之类的都可以有,而且这些都是国内乃至国际上最顶尖的技术,苏霍伊公司来看了之后恐怕都要说好。
  只可惜,就奉天沈霍伊的尿性,杨辉现在还真是想不出太多的办法来解决这几乎是一个大铁桶的大国企,这种吃独食的毛病是早就已经深深地植入到了企业的文化基因当中,要想人为的打破它虽然不是没有办法,但这种能力绝对不是中航西南可以具备的,主要还是看国家和军队那边。
  至于说这次还可以不可以延续之前的涡扇10的模式,比如像把涡扇10技术全部授权给奉天,然后换取一些所谓的利益之类的。
  那么对不起,现在的奉天所或者更进一步的中航东北来说,他们都拿不出中航西南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来了,要说置换技术的想法自然是不可能了,以后也只能是花钱买才行,当然设备成品、技术都可以。
  张司令不清楚杨辉所想的问题,并且他暂时也没有时间去想那么多,这时候的海军有着更大的计划。
  “这样说吧!现在我们海军虽然看好苏27,但是这款飞机的气动其实更多的是考虑到了三代机典型的中低空机动性和多用途作战,对于截击作战其实也并非专精,主要是因为在苏联有米格31执行截击作战任务,苏27可以忍受只有2.3马赫的最大平飞速度,但是我们不行。”
  一边说着,张司令的两眼就冒着精光,它清楚的知道苏27的截击作战能力并非是足够的优秀,为了保证海军对敌对势力空军来犯时的绝对截击,高傲的海军航空兵要的可不是什么简单的2.3马赫极速而已。
  只可惜,海军心里面的想法已经完全超出了杨辉在上一位面所知道的历史,现在面对着这种情况,也只能是暂时先大脑短路一段时间。
  还好这时候的张司令也正在高兴的劲头上,杨辉没有猜出他要表明的是什么情况,这反而在张司令看来是一种出于对于未知的迷茫,这种表情让他甚是受用。
  “其实啊!这次我们海军之所以对苏-27的2.3马赫最大速度不满,那是主要是因为我们所面临的对手实在是太强大了,主要是美国海军现在研发当中的F-14E/F超级雄猫和美国空军的F-22两款飞机,它们在机动和速度上都是非常变态,苏27那2.3马赫的最大飞行速度拿他们并没有任何办法,所以我们需要超巡,需要最低2.5马赫的加力冲刺速度。”
  这年头的共和国海军果然是够有想法的,要让国产的苏27战斗机极速飙到2.5马赫以上,并且还要求能够超音速巡航,你丫的到底是要做哪样啊?
  就苏27的那机体结构设计,你要让他飞到2.5马赫以上,这不是为难人家嘛!这还要考虑到过了2.5马赫之后的气动加热问题等等,这都绝对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解决的,这要求就算让苏霍伊公司来做,那也是很难解决的,除非要打算对苏27进行一番超级魔改。
  而要说到魔改苏27的问题,这倒是让杨辉突然想起了一种可能,或许是……
第862章
猫与侧卫几十年
  杨辉也实在是没有想到海军会这么有想法,而真要说能够满足海军所要求的苏27战斗机魔改计划,那大概也就只有一种办法可以达到要求:T-50。
  这时候的T-50就并非是韩国棒子同洛克希德公司之间合作搞出来的那款战斗教练机,而是说这T-50实际上是属于苏霍伊公司的内部工程编号,就比如当年的苏27在苏霍伊公司的工程编号就是T-10一样,所以T-50这个编号出现在苏霍伊公司的战斗机编号中也正常。
  至于说为什么这魔改苏27又会扯到T-50,这个问题就是属于各种尴尬了,作为一款一直都被称之为是拍扁的苏27的存在,把T-50划分为苏27的魔改虽然很牵强,但也不是不可以。
  说T-50是苏27的魔改,其实同样也可以说F-22是菱形折边拉皮之后的F-15,歼20是十号的双发放大,这些三代机和四代机之间总归还是有那么一丝丝的牵绊,这主要就是涉及到国家航空工业的科技树到底怎么走的问题。
  把话题继续扯回T-50上面,这时候就能够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T-50几乎是完全可以满足海军所要求的超巡、2.5马赫冲刺,空战中的机动性同样也是绝对的不俗,那么也难怪杨辉会第一时间想到这东西来。
  只是可惜了,这时候的T-50恐怕连最基本的设计想法都还没有出现,90年代的苏霍伊还把重心是放在苏30系列和苏47这两款飞机上面,在苏霍伊公司的计划中,苏47才是苏霍伊公司主打的下一代战斗机。
  也就是说这时候除了杨辉以外,绝对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可以对苏27魔改之后满足海军的要求,甚至就连海军都没有一个稍微清晰一点的设计方案出来,实在是他们也知道这种要求有点强人所难。
  而也正因为如此,这时候的海军才会找到中航西南这里,至少在海军看来中航西南一直都是能够创造奇迹的公司,现在海军提出看似难以做到的指标,说不定中航西南就能够解决。
  到时候虽然中航西南还是不可能拿到苏27系列的国产化项目,但是以技术咨询公司出现,将这套技术解决方案出售给海军或者中航东北都是可行的,反正海军要的只是高性能的战斗机,至于这款战斗机在国内是怎么搞出来的,那就不关海军的事了。
  也不清楚到底是沉默了多久,这时候思考了各种可能之后,杨辉才给出回答:“要想实现超巡和最大加力推力速度2.5马赫的要求,这对于苏27战斗机而言实在是有些过于困难,除非我们对飞机进行全面的大规模改进,就类似图22眼罩改进到图22M3逆火那样,要不然就不可能实现这种高指标。”
  既然海军咨询到了这里,杨辉肯定要给出一个靠谱的答案,至于这个答案是不是可行、实用,这就不是他所需要考虑的问题,要是海军认为可行,后续就让奉天那边给出方案,要是海军忍受不了这么大的改动,那就另外想办法。
  只不过就单以杨辉看来,对苏27魔改、蹂躏之后整出T-50战斗机明显就是不大合适的,这种几乎算是重新设计的一款三代++战斗机,在90年代中期上马,那么以奉天方面的技术力量来看,没有十余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实现交付使用,而真要等这十年时间过去之后,中航西南四代机也要研制成功了。
  T-50在上一位面俄罗斯的宣传中是属于四代机的范畴,除了隐身能力以外各方面都还算勉强不错,但要是给整到共和国来就是各种尴尬无比,它丫的又如何同中航西南研制的标准隐身四代机抗衡?
  这些问题杨辉清楚,海军司令想必也同样深知其中的奥秘,那么海军为什么又会有这种魔改苏27的计划。这一点问题最是让人头疼,也只能是海军自己才能给出结论。
  “真的要做如此大的改动才行?”
  “必须,否则是绝对没有可能达到要求,这一点就是让苏霍伊公司来做也没法避免。”
  ……
  伸手小心地扶船舷,轻轻拂过那冰冷的钢铁:“好吧,这确实和我们海军之前内部所预计的结果差不多,甚至奉天那边前不久递交过来的方案书中的改动也确实不小,说实话我们对研制这样一款几乎是全新的重型战斗也并没有太大的信心,但我们又确实是需要这样的一款战斗机,它的定位就是能够在对抗中不落后于F-14E/F超级雄猫战斗机。”
  我勒个去,这下终于算是明白海军为什么会突然搞出魔改苏27的调调,原来是受到了这一位面的超级雄猫战斗所刺激,这一下就终于说得过去了,海军使用歼18战斗机确实在空战中很难敌得过超级雄猫,这一点是该要承认。
  然后海军为了对抗超级雄猫,才有了魔改苏27的想法,而且这听起来好像也确实有点味道,T-50和F-14E/F战斗机之间,到底谁又会更加牛逼一些,毕竟这都是属于对一款经典的三代重型战斗机进行魔改,而且都是属于放弃了隐身设计的3S战斗机。
  想一想T-50真的对上F-14E/F的时候,到底谁胜谁负大家还真不好说,这绝对是一场因为杨辉和中航西南的出现,才有的一次跨越时空的互相伤害,真是想想就觉得好刺激啊!
  如此,杨辉突然也对T50这款一直被毛子宣传成四代机的家伙有了清新的认识,这尼玛明显就是一款和F-14E/F超级雄猫定位完全一样的战斗机,这一位面的十多年之后若是T-50还能够如约而至,那么口水战多年的“鹰与侧卫30年”恐怕就划上一个句号,取而代之的大概就是“猫与侧卫几十年”。
  “要对抗美国研制中的F-14E/F战斗机,把苏27进行一次大的改进之后或许是可以达到要求。海军的顾虑和出发点我也算是明白了,不过明白原因是一回事,但我个人而言则觉得这样并不好。F-14E/F战斗机只是出于美国海军的四代隐身战斗机NATF被砍掉之后,才拿出的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计划,未来的重型战斗必定是四代隐身机的天下,我们现在研制一款和F-14E/F差不多的三代++机是不划算的。”
第863章
你们好好准备
  研制F-14E/F超级雄猫战斗机同一级别的三代++战斗机,这确实就显得有些不太合适了,毕竟这时候美国的F-22已经投入了各种紧张地试飞当中,表明再过上一段时间之后,甚至就直接可以生产装备到美国空军。
  而这时候的美国虽然一直有风声说不会对外出售F-22战斗机,但根据以往的各种经验来看,美国一开始禁止对外出售的战斗在最后还不都是放开了限制,当年的F-16战斗机说的那么玄乎其玄的禁售,到最后……
  所以这时候还真没有几个人认为美国会永远把F-22捏在手里,到时候像F-15一样卖的到处都是的情况,那也不是没有可能。
  那么问题就来了:“司令,海军研制一款能够抗衡F-14E/F战斗机的改进型苏27战斗机,这想法看起来很有操作性,但我们以后要面对的绝对不只是F-14E/F这种战斗机,拥有隔代优势的F-22才是我们头等大敌,所以我们的目标要瞄准的是F-22,而并非是F-14E/F。”
  能够这样对中航西南的大金主说话,整个中航西南除了杨辉以外恐怕也找不出几个来了,除非是公司的那几位搞整机设计的总设计师,而且还要打着工程院院士的头衔才够。
  至于说杨辉这话到底有没有太多的可行性,这当然就属于是完全没错的,现在共和国的三代机布局已经是非常清晰了:苏27、歼18、歼10,三款主力战斗机摆在那里是绝对的合适。
  要是军队后期需要大量的低成本战斗机服役,以此来保住编制,那么不管是使用歼七四系列又或者侧板闪电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当然若是选择结合未来新一代的高级教练机一起,重头研制一款低成本的战斗教练机也不无不可。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要是还打算继续投资一款三代机的研制绝对是颇为不值,同样也是不智的,同时支持两款重型战斗机的研制,这也明显就是不可能的嘛!就这种情况对于共和国来说,是肯定不可能接受得了滴。
  ……
  随着双方交谈不断地深入,杨辉不断地把目标往四代上面扯,重头戏也终于来了:“未来的竞争中,我们不能还仅仅是局限于三代机领域,通过十号和歼18两款战斗机,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三代机研制经验,现在也是时候追赶更加先进的脚步,该准备一款四代机的研制了。”
  这话说的那叫一个慷慨激昂,只可惜海军早就看穿了一切,对于中航西南之前在四代机上面的各种准备也是早就已经清楚的很。
  “说了这么多,其实你们中航西南认为不能继续把精力投入到三代机上面,而应该是转而全力支持四代机的研制,主要是因为你们在这方面早就有了准备,只要军队这边一旦是召开竞标,到时候你们中航西南就可以靠着这次机会把你们精心准备的四代机摆上桌,顺理成章的又让你们拿到四代机项目,对吧?”
  对于中航西南这些年的各种举动,不光是海军,甚至就连空军也早就知道了,中航西南的四代重型战斗机预研计划在军种高层几乎是人尽皆知,至于洪都那边已经得到总公司资金注入的轻四项目,现在虽然也没有对外公开,但是那项目早就摆在了海空军头号领导办公桌上面。
  这时候的张司令能够直接一句话就揭穿杨辉的小心思,其实就不是什么意外了,这一点是大家都很清楚的。
  杨辉对此也坦然承认:“没错,我们继续在苏27的基础上做各种改进是没有什么必要的,现在十号马上就要定型了,歼18再有一两年时间也能够宣布交付,国内在战斗机领域的研制工作已经万事俱备,到时候几大单位有什么方案可以通通都拿出来溜溜,咱也算是走到了时代的前沿。”
  在上一位面的共和国,实际上也是在九十年代末期开始的四代机计划,不过上一位面九十年代末期开展的也仅仅只是技术预研而已,真要说开展型号研制的时候,那同样也都是2000年之后才开始的。
  而这一位面的型号预研甚至是在92年就已经开始了,虽然这里面没有国家和军队从中推波助澜,仅仅只是两大总公司之间竞争的产物,但是出于这些竞争而得来的技术预研效果,实际上比起上一位面国家项目的成果还要来的更加猛烈,要不然中航西南也不敢在94年就开始四代轻型的研制工作。
  这种坦然承认同样让张司令非常满意:“早就猜到这次我们之间的会谈最后会说到四代重型战斗机上面,那我们也就干脆来说说这四代重战好了,首先是你们中航西南真的已经准备好,这次可以拿出一款能够抗衡美国F-22的重型战斗机?”
  对于张司令的疑惑,杨辉表示理解,毕竟这年头赶英超美的口号可并不是那么吃香了,大家也早就认识到了差距的存在。
  “这是当然的,我们要拿出一款可以抗衡美国F-22的战斗机,其实是早就已经计划好的目标,对此中航西南已经展开了至少五年时间的准备,从发动机到配套的航电、传感器、材料、制造设备等等,我们为此已经准备了很久,这是我们中航西南冲击世界顶尖航空工业巨头的绝好机会,肯定是不可能马虎的。”
  说到这话的时候,杨辉也算是感慨不已,就连他本人也没有想到就这短短十多年时间而已,中航西南就已经有了世界超级航空工业巨头的基本构架,这时候需要的已经不是什么公司的资本有多雄厚,更多的是看你有没有几款能够拿得出手的超级工程。
  中继卫星算是一项大工程,察打一体无人机成功之后也算是一种可以让中航西南名噪一时的大项目,但这些都还远远不够,代表着航空工业最尖端的战斗机研制,这才能够算是一家公司跻身超一流航空工业巨头的晋身之本。
  虽然不太明白中航西南这次项目背后的想法,但海军对于这种负责任的态度是非常满意的。
  “很好,既然是这样,那我们也就不用多说了,回去之后就赶快准备吧!要说奉天那边其实也有他们自己的四代机项目,大概明年的下半年我们海军就会联合空军一起召开四代重型战斗机的联合竞标,你们好好准备。”
  或许又觉得现在这样还不太够,应该解释的更清楚一些才行:“当然,这同样也就意味着我不会们再对苏27的大改有太多想法,马上也会采购一些歼-82来暂时弥补高速截击的需要,这款飞机虽然落后了一点,但截击作战也还算是堪用。不过放心,歼18的订单我们一架都不会少。”
第864章
大汉奸
  继续采购歼-82这款飞机作为海军的截击作战中使用,这也实在是属于没有办法的事情,这年头共和国能够提供最好的一款截击机也就只有这款,其它的没有。
  而实际上就在杨辉个人看来,一款性能更加优秀的高空高速截击机也不是没有,至少米格31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虽然这家伙是典型的二代机设计,但是那高达3马赫的最大速度换谁来都必须要流一地的口水,这也是为什么2000年之后都已经进入到四代机时代之后,俄罗斯还依旧花费大笔资金对米格31进行技术升级的原因。
  虽然上一位面的共和国到最后终究是没有引进米格31这款飞机,但是每隔上一两月之后国内或者国外的媒体都会帮俄罗斯销售飞机,加起来俄罗斯前前后后向共和国出售的米格31没有一万架也有八千,这在后世和俄罗斯向共和国出售图-22M3逆火轰炸机的消息一样,那都是经久不息的月经贴。
  杨辉不清楚为什么最后没有引进米格31这款把高空高速走到了极致的飞机,可能也主要是因为上一位面的九十年代中,共和国把几乎所有航空工业对外采购战斗机的资金都投入到了苏27项目当中,那时候共和国不像现在这一位面这样有自己的几款三代机可以使用,唯一能有点钱都投入到了苏27上面。
  现在就不同了,国内有十号提前定型服役,而歼18作为一款多用途三代战斗机也势必会挤掉几乎70%的苏30战斗采购订单,如此共和国军队应该也确实是可以从苏27系列项目中拿出一些资金来,转而采购一些米格31战斗机。
  至于这样一来所造成的苏霍伊公司苏30战斗机因为没有启动订单,是不是会研发迟滞进度的问题,这当然也就不关共和国的什么事了,在苏霍伊公司一家独大和米格、苏霍伊两家公司都苟延残喘之间的做选择的话,杨辉相信第二种选择会更加好一些。
  “其实,海军也并不一定就要采购歼-82战斗机,对于高空高速截击作战而言,就算能够达到2.5马赫的最大速度也没有太大的意思,真正的高空高速截击机我们还是要看北边,那米格25和米格31才是高空高速截击机中的王者,歼-82与之相比起来就显得有些太不入流了,它最多也就是苏15一个级别。”
  杨辉冒着风险提出这样的想法,其实在一些人看来是有些崇洋媚外的味道在里面,同样是作为高空高速截击机,你杨辉看到我奉天把歼-82搞出来之后就开始鼓吹军队不要采购,转而是进口米格31,这和当年云十搞出来之后,一大帮买办想办法把云十弄死之后转而引进MD-82项目完全就是一丘之貉。
  对于这种可能还真就别不信,这年头共和国只要想给你扣帽子,借口是绝对不会少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5/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