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3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9/483

  就差那么一点点,杨辉就要被总理的机智所折服,也还好,最后又想了想之后,才没有表现出来,千言万语也只化作一句。
  “要不说总理您老人家目光如炬呢?这一下就猜出来我要准备说的了。的确,我承认对603那边是有些想法,但这也是形式所迫。而且,就算现在要求603自己做选择,我相信他们也一定会选择西南科工,这次重组不仅要讲求效率,同样也要考虑到当事单位的意见不是?”
  尽管有些不好意思,但也还是强忍着厚脸皮,承认了对603的野望。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要603所的总公司不是一家好公司,作为一家绝对的好公司,西南科工当仁不让地要把603划拉到自己的碗里来,这个是肯定要有的。
  就这样,杨辉看着总理,总理也瞪着眼睛看着杨辉,两人还真就是大眼瞪小眼的对上了,也不知道大概是过了有几炷香的时间,两人几乎是同时爆发出一阵哄笑。
  “哈!小伙子不错,都能够和我对视这么久,还真是有些胆识,不愧也是烈士之后,从小在帝都长大的,这一点我们倒是挺像的。”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给拨动了哪根儿弦,总理居然还给回忆了当年,然而,到最后却也只能是徒留地化为一阵叹息。
  转回到航空工业重组划分的问题上,总理也是给出了:“没问题,你说的联合客机公司不能有对手插手的机会,这一点我同意,毕竟这MPC-75项目来之不易,而且现在已经有六百架的总订单,绝对是一个能够赚大钱的项目,所以坚决不能够给人有任何机会插手其中,要不然最后就能给搞黄了,所以西飞和603这两单位,我全部划给你们西南科工。”
  就知道最后能够成功的,毕竟这603所和西飞虽然很不错,但也不是没法割舍、不可替代的。
  至少当年的西飞也好、603也罢,都是从冰城那边分出来的一支,要论技术能力,冰城那边同样也是不俗,只不过是那边这些年没有了大项目,才导致了表面看起来技术不怎么样而已,实际上人家在技术也是牛逼着的,完全是可以和603和西飞两单位加起来对抗的存在。
  往后,冰城飞机厂再加上012基地的运八,看来对手的实力也是不俗。
  但那又如何,只要这边把西飞和603稳稳地拉过来,首先在区位优势上就不是那边冰城飞机厂可以对抗的存在,长安作为共和国当之无愧的航空工业第一重镇,拿下了这一重镇最主要的两个单位,再加上联合客机公司,西南科工就可以在这里占据绝对的优势。
  得了好处当然要卖乖:“谢谢,谢谢总理的理解和成全,现在我们就要这两个单位,在固定翼大型飞机行业中就够了,以后西南科工在大飞机领域也一定会像我们在军用战斗机领域一样,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好,能够有你这句话就非常够了,就现在的情况看来,我这个总理大概还能够继续做到2000年之前,期间就看你好好干,一定要稳扎稳打地给我把航空工业带出来。国家政策原因导致早年乃至以后,都会更加偏向航天系统一些,这就更加考验你这位总公司的领导,你相比其它军工总公司领导要年轻很多,但是我看好你,你和他们不一样。”
  而后,总理则还有话没有说完,后面继续着:“其它方面我就不和你卖关子了,也免得你再狮子大开口,况且你这边也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我就直接给你下硬性通知吧。首先是洪都那边,他们生产着强五、初教六、练-8三款飞机,我原本是打算把这家单位划给北边儿的,但最后想了想觉得还是划给你们西南科工好了。”
  这一下倒是挺爽快的,直接是二话不说就把洪都这个历史悠久的单位划给了西南科工,却也是非常的不错,这意味着以后共和国的教练机业务将全部由西南科工垄断,北边在这方面完全吃不到哪怕一口肉了。
  从最最初级的初教6开始,这就是洪都生产,再往后就分成两种发展路线。其一是走大型飞机路线,有西飞那边正在预研中的轰运教七飞机,走喷气式战斗机路线的,有洪都的练8飞机,然后是高级教练机歼教七飞机,这就直接垄断了国内虽然不是多大,但一直都会存在的教练机市场。
  当然,整个国内的教练机板块中,其实一直都缺少另外的一种机型,那就是直升机教练机,那东西也绝对是有着大量的需要,但就现在的情况看来嘛,国内对这种直升机的需求很快也要爆发出来了。
  到时候,就得要看……
  “行啊!既然国家愿意把洪都划分到我们西南科工,这就是对西南科工的最大肯定,以后洪都一定会把教练机业务继续做好。之前西南科工和洪都的关系其实也很不错,练-8就是最好的证明,后来我们的18号工程,也同样有洪都大量参与其中,所以要把洪都纳入西南科工也同样不会有问题。”
  洪都这家伙,生产很多的情怀级产品,750摩托车在国外是机车情怀党的最爱,而在飞行器方面,初教-6其实同样也是国外情怀党、或者说是固定翼螺旋桨飞机爱好者的好东西,上一位面2010年统计,初教六在美国保有量为120架、澳大利亚保有量50架,这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所以,别看洪都生产的飞机都是一些二线的飞机,但人家赚钱同样是不少,而且还是那种偷偷地赚钱,一点儿也不引人嫉妒的。
  至于以后洪都的定位,只要洪都进了西南科工的门,再怎么也不能让洪都没有事儿干啊。
  强五是注定会被歼-18代替,新一代的类似A-10、苏25这种强击机在共和国恐怕需求也不会太大,往后只能是把西南科工的轻型固定翼教练机业务全部交给洪都去做,再要等到新世纪需要发展新一代高级教练机的时候,那肯定就不可能再有L-15的一系列的问题,直接就可以全程无阻力的走完研发。
  只要有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在,不管是要走双发小推路线,还是单发中推路线,都可以让它没有发动机方面的后顾之忧。
  “固定翼飞机方面,能够分给你们的就只有这些了,而能够剩给你们对手的就只有012基地、奉天厂、冰城厂、魔都厂以及601所,算起来应该是你们的阵容要更强大一些才对,不过这些也无所谓了,差别其实也不是太大。”
第697章
彻底分家
  如果说固定翼飞机方面因为西南科工之前的各种原因,都已经打下了不错的基础,使得哪些单位被划分到西南科工阵营可以比较容易就猜出来,那么在直升机领域,西南科工在这方面就是完全没有任何的建数,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那这是不是就说明西南科工在直升机行业就要插不进手,就好像西南科工的对手没法插手教练机市场一样,西南科工真的就要和直升机行业失之交臂?
  恐怕也并非如此,共和国的直升机行业算起来是一共有两家主机厂,昌河飞机厂(372厂),以及冰城飞机厂,至于常洲飞机厂就算了把,那就是大革命期间的昙花一现罢了。
  冰城那边的飞机厂不仅制造固定翼飞机,同时还制造直升飞机,业务范围不可谓不广,而且是共和国在直升机行业资历最老的单位,从仿制米4直升机时代开始,直到九十年代,又生产着国内技术含量最高的直升机直9,到了新世纪则生产了直19武装直升机。
  各方面看来,冰城飞机厂依旧是一家能力相当不错的单位,在直升机领域绝对是国内的第一梯队,而现在的冰城飞机厂已经划到了对方阵营之中,那肯定就没法儿再打主意,这就只剩下一家单位了。
  372昌河飞机厂,这是位于共和国南方瓷器之都景德镇的一家直升机生产单位,别的就不说了,91年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快要完成直8大型直升机的仿制工作,这家伙可要比冰城那边的直9在起飞重量上要大了好几倍,摆明了就是要和北边儿差异化竞争。
  但不管是直8还是直9,它们都有一个问题,要不是太小、要不就是太大,刚好就避开了国内需求最大的十吨级通用直升机,这就不得不说是一个令人非常遗憾的消息,而这一位面最后的十吨通用直升机到底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而现在先不说直升机的型号,这个时候的问题是西南科工的直升机领域到底要怎么布局,是不是能够把372厂引入进来,而这一点,也是总理最后要说的一个问题。
  “现在,唯一还没有分家的就只有直升机领域,这一点比较容易解决,把372厂划归给你们西南科工,至于另外的一个常州飞机厂,那边已经完全转转行,不再从事飞机制造,所以就不用考虑了,以后国内就只有西南科工的372昌河厂同冰城飞机厂对抗。”
  终于是重重地松了一口气,国家愿意把372厂划给西南科工,就表明在直升机领域还是有打算引入竞争机制的,这一下就让人松上一口气。
  “372厂!这是一个好单位啊,那边刚好位于瓷器之都,并且又靠近了602所,这可是国内唯一的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是不是……”
  372厂和602所之间的关系,和601和奉天厂、611和132厂的关系一样,研究所和工厂是配套在一起的。这猛地听到把372厂划给西南科工,自然就要让人对602所想入非非。
  要知道,整个共和国也就只有这么一个专门的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即便是北边的冰城飞机厂,也只有工厂下属的设计科室,虽然双方在技术上恐怕都是半斤八两,但终归在地位上是不对等的存在。
  这一点,杨辉都能够清楚地知道,总理那边又是何尝不知道:“放心吧!602所就归你们了,不过以后它的名字就要改一下了,只能是叫做景德镇飞机设计研究所,而冰城飞机厂那边也会在他们的工厂设计科基础上,改为冰城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这一点你明白吗?”
  要是这都还不明白,那就一头撞死算了。这无非就是要给北边儿一个正式的名分,才可以和这边的602所相抗衡,这或许在高层看起来是很有必要,但要是让杨辉来选择,他打死也不会让工厂里面的设计科独立出来成立单独的研究所,搞得和工厂同一个级别,最后导致机构臃肿。
  工厂和设计单位完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只要技术实力在那里,其它的有什么必要给争出个高下来吗?真心是让人挺无语的……
  不过,既然那边硬是要成立一个和602在等级上对应的设计研究所,和杨辉也没有任何的关系:“这些我都明白,只要不从602这边抽调走技术人员,北边儿想怎么搞就怎么搞,他们本来也有着不俗的科研能力,要成立单独的研究所也理所应当。”
  “你能够这样想就非常不错了,你们的611和北方601对应,603和他们的604所相对应,602所和北方新成立的670(冰城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对应,当然,还有一个605特种飞机设计研究所,这个被划分给北边,这方面的业务将会和你们的教练机业务一样,都是各自垄断,毕竟需求太小了,这样才能够相对应起来。”
  一切都是为了能够双方对等起来,这也真是足够的费尽心思……
  但不管怎么样,划分蛋糕的最重要的一步是走出来了,杨辉还是比较满意的:“这样也好,我们双方的主机厂就算是划分完了,那么其它航空子系统设计研究所,这又是打算怎么安排?”
  主机厂的划分方案,可以说是给了西南科工更多的便利,虽然双方都是有着对应的技术力量,但仔细研究之后就会发现,西南科工这边阵营不管怎么看要更占便宜一些。
  这也让杨辉不得不多想:在子系统的配套设计研究所方面,会不会更加倾向于北方?
  下一刻,当最后的结果宣布出来之后,还真就是验证了杨辉的想法,整个西南科工压根儿就没能分到几个子系统设计研究单位。
  “其它分给你们的单位还有610救生装备所、624的燃气涡轮研究院、625制造工程研究所、628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631航空计算机研究所、再给加上一个513厂,总共给你们的就只有这些了。”
  果真是没能够分到几个子系统研究设计单位,算算整个共和国航空工业子系统研究单位,至少得有二十多个,西南科工就只分到6个,这已经算是收获非常之小了,看来以后北边在子系统研究设计方面,是要大幅度的领先了。
  不过,分给西南科工的这六个单位虽然不多,却也是相当重要的,至少对于现在的西南科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救生装备研究所就不多说了,那是弹射座椅研发的唯一单位,绝对关系重大;燃气涡轮研究院就不用多说,是很早就定下来的;625制造工程研究所,这家伙则是研究航空工业的先进加工装配工艺的单位,一些先进的加工制造工艺,如3D金属激光烧结技术,这些都可以让625承担,之前的单晶叶片工业化也是这里大力协助下才解决的;至于计算机研究所,那肯定就是机载计算机方面的大拿;而513厂,则是做空降、机降设备的单位。
  而最让杨辉看中的则是628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这家伙听起来好像并不是搞技术的单位,更多的就像是一个养闲人、吃干饭的地方。但要是说到这单位的另外一个名称,那就不得了啦。
  人家对内是叫做“帝都航空科技情报研究所”……
  没错,就是搞航空科技情报的单位,有了这个单位之后,以后最一线的科技情报、技术,都可以通过这个单位,以专业的手法搞到手,特别是下一代战斗机方面,只需要在杨辉的要求下,就可以重点专注一些国外的好东西。
第698章
全新的格局
  “另外,这次的重组工作,630试飞院将会单独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它将不会隶属于你们两单位中的任何一方。在原630的基础上,会组建我们的国家试飞心中,以后这就是我们的莫洛佐夫试飞院,负责全国所有的军民用航空飞行器国家试飞工作,所有型号的定型取证,全部由630颁发,而这样重要的单位,自然是由国防科委和空军共同管理。”
  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整个航空工业重组中,倒是630这边占了大便宜,从此独立于两大总公司之外,当个逍遥的裁判员,这才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
  高,实在是高……
  “所有能够给你们的也就只有这些了,你也别觉得这次改制分给你们少了,你们这边的阵容到底有多强大,国家是不是偏心向了哪一方,你作为西南科工的总经理,心里面绝对是一清二楚。”
  话语中,两人依旧是趁着夜色,就这样顺着长长的132工厂试飞跑道走着、走着,满眼都是夜航助降灯,周围则是一片死寂。
  对于这次的两大总公司划分,杨辉当然是一百个同意,遥想上一位面划分航空工业的时候,中航一集团、二集团之间,那家伙才叫坑的一笔,一集团集中了整个航空工业最优秀的单位、最好的资源、项目,而二集团则是沦落成一个“安置老弱病残”的存在。
  整个二集团,加起来也就没有两个国家重点项目,也没有人去管他们的死活。
  还好,现在这一个位面已经改变了很多,西南科工的强势崛起,注定了整个航空工业会发展出两方互不服气的单位,分家的时候自然就是变成其它的小弟弟自己去找老大,而不再是上一位面那样的死气沉沉。所以,西南科工的崛起已经是非常深刻的影响到了整个航空工业的发展格局,甚至是改变了行业气息。
  这是杨辉最为自豪的一点,而现在则需要彻底把这一点坐实:“这个我都清楚,这次分家最大可能地做到了双方实力一致,不偏不倚。西南科工从来就不需要私下的偏颇,要的就是对等实力的正面竞争。不过,我还有最后的几个问题要询问一下总理,新的两家公司各自的名称是什么,国家是否指定总公司的总部驻地,是否拥有进出口权?”
  既然是新的总公司,西南科工这样的老牌子肯定就不能继续使用了,挂上一个中航的名字,这也是理所应当。
  突然,总理下了脚步:“肯定要换牌子,西南科工从此将会成为历史,它已经光荣地完成了自己使命,新的总公司名字也已经批准了,你们这边就叫中国航空工业西南总公司,对手则是中国航空工业东北总公司,这样的命名我相信你们双方都不会有异议。”
  对于这样的命名,还能够说些什么,归根结底也只能是一个成语来形容:简单粗暴。
  不过,这样简答粗暴的感觉真心不错,杨辉他还就喜欢。哈哈……
  “中国航空工业西南总公司,简称中航西南,听起来还是挺顺口的,以后我们就这样对外了,不错、不错。”
  当杨辉正乐呵呵的时候,刚才提出的第二、第三个问题也都要有答案了:“公司的总部就随便你们,不过以前航空工业部在帝都的办公楼被划分给中航东北,原因你应该也知道。而就我看,你们好像也并不是多想到把总公司安家到帝都,所以也就准你们不把总公司安到帝都,只需要在那边有一个办公、下榻的地方就好了。”
  终于是不用把公司的总部安到帝都去,这可算是一个好消息,帝都那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再牛的单位把总部安到那里,都得要准备安心地接受各路神仙的剥削,在上一位面,好多的真正的大公司都是摆明了想要逃离那一片地方。
  现在好了,只需要在帝都有一个办事处就够了,这简单啊:“那可就太好了,我们还在西南科工时代,就确定了整个011基地全部搬迁、重建到贵羊市区,甚至连总公司的办公都是计划好了的,这些都在贵羊。这次我看就不用再折腾,继续把总公司建在贵羊的新区,至于帝都那边,这次不也是分给我们一个625制造工程研究所、一个628帝都航空情报研究中心吗?两单位随便哪一个扩建一下,就可以是我们的帝都办事处。”
  该大气的时候一定要大气,但该节约的时候就坚决不能铺张浪费,这次新公司成立,明摆着要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把所有的钱都花到刀刃儿上面去,帝都办事处就一切从简了吧!
  但就算杨辉想要一切从简,就625和628两个研究所,也没有足够的地方供整个中航西南总公司做帝都办事处,真要说起来,也就只有一个单位能够满足这个需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9/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