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483

  这一刻,全场都是寂静的,不管是这边观礼台的特邀嘉宾,亦或者是其它机场附近的制高点的爬墙党,所有的目光无不是随着飞机一起移动着,就生怕下一刻这飞机飞到了自己的视线之外。
  “第一阶段任务完成,飞机成功飞过起飞高度,完成起飞工作,这是一个好的开头。”
  飞机的起飞通常都还是比较容易的,困难的是飞机起飞之后的飞行试飞过程,还有最后的降落阶段都是比较惊心动魄的,还好民航机在飞机的机动性要求上应该算是低的不能够再低,在飞上天空改平之后的下一刻,机长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想到后面的飞行科目,这又打起精神来,首飞必须在机场附近进行,按照要求甚至不能在地面人员的肉眼视线之外,因此飞上天空之后的飞行科目就定成了飞机绕机场上空盘旋。
  绕机场盘旋是飞机必不可少的一个日常任务,而民航客机就更是如此,你要说那一架飞机、飞机员没有玩儿过绕机场盘旋这等小游戏,这绝对是不可能的,只要降落目的地的机场有些繁忙,比如之前有过航班飞行延误导致积累在同一个时段,或者有飞机出事故占了跑道之类的,反正飞机在天上盘旋是再正常不过。
  “下面进行的是绕机场盘旋飞行项目,一共会执行十分时间,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继续看看!”
  一直看飞机在天空中盘旋十分钟,是个正常人都没有这样的耐心,尽管这是飞机的第一次首飞,但大家依旧没有太长久的热情。就连首飞机机组的两位驾驶员也对这项目不太感冒,他们当然知道民航机平时动辄就是十多分钟半个小时的机场盘旋,但真要做这个项目的时候还是……
  一边看着时间,心里更是默默地计算着到底已经飞了几圈,当飞行时长够了之后,随即马上就联系到地面的塔台。
  “塔台,这里是02号试飞机,现以完成规定试飞任务,一切情况良好,请求引导降落。”
  “收到请求,可以降落,一号跑道!”
  按照之前模拟了过好多次的方案,又根据飞机的飞行高度信息,开始小心地校正着飞机的航向,操纵这架巨大的飞机对准跑道,又再次调整了襟翼和平尾,控制着飞机以预定的下滑线轨迹降落高度。
  驾驶着飞机高速接地,这需要飞行员做到绝对的聚精会神,不能放过哪怕是任何的一个微小细节,特别是首飞这样的大日子。在两位驾驶员的熟练操作之下,飞机和地面有了一刹那的冲击,虽然机翼左右有些轻微的晃动,但下一秒便安全的做到了后主起落架着地。
  主起落架接地之后,最危险的一段已经过去,只要稳住继续滑行下去,这次这的首飞就是一次完美之作。
  飞机上的正副驾驶员是这样想的,但殊不知地面的观礼台人员刚才心里已经是捏了一把汗,别看刚才飞机上的飞行员没有有感觉到任何的问题,那是因为刚才主起落架接地的时候的巨大冲击力掩盖了其它的动静,让飞行员感觉到的只有起落架接地的冲击。
  但他们又怎么知道就在刚才降落的时候,飞机的机尾已经擦地了。
  飞机的机尾擦地,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飞行事故,不管是军机还是民航都是如此,只要是前三点式起落架设计的飞机,统统都会存在着这种事故可能,这就如同早期螺旋桨飞机时代飞机采用后三点式起落架会容易导致螺旋桨擦地一样,这是结构设计固有的缺陷,几乎很难避免。
  这次飞机的首飞中出现这样的事,其实也不算太什么大事,也仅仅只是有些让人心惊肉跳而已,没看到马总师这时候已经在旁边向其他人解释着具体的情况了吗!
  总设计师不愧是总设计师,能够当上这一职位,不仅仅是因为经验丰富,见识广博,人家对飞机的设计知道的更是清清楚楚,在刚才飞机尾部擦地的事故发生之后,这边就有了初步的事故判断。
  “大家完全不用担心,正如刚才所看到的一样,这只是飞降落的时候进场仰角稍微有些过大所导致的小问题而已,这次是飞机的首飞,飞行员还对这款飞机的性能不清楚,出这样的问题不奇怪,大家作为业内人士想必也知道这种事故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况且,我们的MPC-75为了飞机的安全性,那是下足了功夫的,待会儿大家请随我来看看就知道!”
  马总师对这次的事故知道的清清楚楚,它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这次的小事故不会对飞机造成任何的损伤,所以才大着胆子要带着人去看看刚才和跑道发生了摩擦的机尾。
  杨辉在一旁也并不担心,它之前是到机库去近距离看过这款让飞机的,大概还是知道了刚才为什么飞机摩擦出如此火花之后,马总师却如此自信满满的原因,自然也就下了决心要相信马总师一回。
  “没错,若是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现在我们的试飞英雄已经把飞机停到了前面,大家请按跟我来吧。”
  这话说完,杨辉是率先起身离开的,走在坚实的水泥跑道上,杨辉的心理依旧是无比的踏实,这些小问题从来都不是问题,它对这款飞机的设计很有自信。
第627章
我们有自己理念
  当首飞机组两位驾驶员走下飞机的时候,他们也在第一时间就从地勤处知道了这次的情况,也不管其它的什么事,放下手中的文件就快步来到飞机的机尾处,他们要比杨辉带着的一群人快一些到位,但这并不是太重要。
  一群人围着飞机的机尾,看着刚才和跑道发生了剧烈摩擦的机尾,都是恍然大悟一般的表情,原来这飞机设计了这东西啊!
  唐昌红又跑到机尾的下方,摸着经过了刚才的摩擦之后已经不成样子的部位,仔细检查了之后才肯定地对马总师点点头,之后走出来拍拍上的灰,毫不在意地说着。
  “大家也都看到了,刚才和跑道发生摩擦的实际上仅仅只是我们设计在机尾的摩擦块,产生大量的摩擦力和冲击都被摩擦块吸收并释放,这次的机尾擦地不会对飞机造成任何的结构性损伤,甚至连涂装都没有一丝的刮擦,只需要花一百美元更换这块铁摩擦块就行了。”
  给飞机的机尾设计滑撬是一般的小型飞机才会有的设计,现在给设计到大型民航客机上面,这肯定是有它的原因,恰好这次事故能够不出大问题就全靠了这一设计。
  “给机尾设计摩擦块,用来减轻机尾擦地时对飞机结构的损伤,甚至还有可能做到完全抵消损伤。这是波音737上面有过的设计方案,虽然之前也有发生过很多次波音737机尾擦地的事故,但从来都或多或少的还是会对飞机结构本身造成损伤,能够像MPC-75今天这样,我还从来没有见到过。”
  汉莎航空是欧洲民航公司老大,世界民航也是排名第四,自然说话是非常有分量的。况且其它下单采购MPC-75的民航公司也不是没有遇到过飞机尾部擦跑道这样的事故,各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杆秤,在听过了汉莎航空方面的肯定之后,更是欣赏这次MPC-75的设计。
  同样的,也有人在思考这飞机的摩擦块到底有些什么不同?这不,马上就有人站出来的了:“这样的设计从刚才的实际效果来看,它比波音737上面用的应该还要更优秀不少吧,你们是如何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真的不会对飞机机体产生任何的损伤吗?”
  这样的问题简直就是没有任何的意义,还没等到杨辉说话,眼看自己的设计被质疑,MBB的总工程师已经迫不及待的冲了出来,这种事那绝对不能忍啊!
  “不不,你不能质疑我们的方案设计,这款飞机上使用的摩擦块设计之所以能够吸收了几乎所有的冲击、摩擦力,那是因为有我们MBB公司提供的一整套系统设计,在这表面的摩擦块背后是MBB投资800万美元开发的革命性成果,它有着类似起落架上面使用的油液空气减震器一样的设计原理,可以通过我们……”
  眼看这MBB公司的总设计师有一种要把现场变成学术报告会趋势,杨辉连忙开口打断了这位:“所以,这套MBB设计的防机尾摩擦系统是绝对的性能可靠,大家完全可以信任我们的技术。”
  这话都说到这种份儿上了,一般的人也都知道这事儿是基本靠谱了,都不会在刨根问底下去。但问题是这次这位来自沙特航空公司代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还真就不识趣的又问了下去。
  “我是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航空航天制造的,回国后在沙特航空公司任飞行机队技术主管,负责公司所有飞机的性能、安全、寿命评估。对于刚才说到的这种油液空气减震系统有些疑惑,同样采用这种技术制造的一套737客机的起落架都是一吨重左右,你们采用这种技术到尾部的防摩擦系统中,这套系统得到有多重?”
  嚯!杨辉就说这厮怎么这么装逼,原来是来自美国麻神理工的航空航天系高材生,这个时候要装一下逼、卖弄一下学识似乎也正常,毕竟能够在麻省理工学习肯定都不是常人,学了一肚子的技术回到沙特之后却只能做航空公司的机务管理人员,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相比之下,即便共和国很多学习航空专业的学生虽然可能在学校学的不多,但由于共和国有巨大的舞台可供他们施展,在之后的工作中可以飞速成长,这倒是沙特这种国家永远也给不了的,这样的国家即便培养了人才,也注定只能埋没、最后泯然众人。或者为人作嫁。
  此时,杨辉也不再感到不爽,有的只是一些淡淡的忧伤,这便是又才耐着心解释一番:“果然是麻省理工的高材生,一眼就能看出我们这套系统的缺点,没错这套系统的重量加起来一共有240公斤,这是整套系统唯一的缺点。”
  听到MPC-75上面装了一套这么重的东西,刚才还赞美有加的一群采购方则是各自有自己的想法了,这么重一套东西可算是……
  就连汉莎航空方面也开口了:“这一套系统有些太重了,相比之下已经抵消了它所带来的优势了吧?在波音、麦道、空客都想尽头办法要降低任何有可能降低的每一千克重量时,你们现在这样的设计是不是有些不符合世界潮流?”
  杨辉不知道说这话是出于什么目的,但它是肯定是不会认同这一点的,为了飞机的安全,付出这些重量在他看来是可以接受的,也是必须要接受的一点。
  “这一点我们并不认同,之所以这样设计,那是因为出于我们的设计思想,是体现我们对民航飞行安全的高度重视,我们的设计团队承担着要设计最安全的民航客机义务,要为每一位乘客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
  如此,说话间则是异常的坚定,这对于MPC-75、中德两国新生的航空制造业来说,是必须要注重的一点,新生的MPC-75经不起任何安全问题引发的风波,稍不注意小船就是说翻就翻。
  在杨辉说完话之后,从联合客机公司的工程师、到603所的设计队伍、乃至MBB的德方总工皆是肯定的点头,他们用行动力挺这杨辉的话。
  又是沙特民航公司的代表:“设计最安全的民航客机的义务?似乎这在世界范围之内也并不存在吧!民航客机制造公司的义务应该是生产最具有经济性的客机,也只有这样才能拿到订单并实现公司的盈利,这一点你们不用否认,波音、麦道、空客等巨头都是如此,你们不必感到不好意思。”
  对于这种说法杨辉他也确实是并不否认,但联合客机公司还是有自己的坚持:“你也说了,提供最具有经济性的客机是波音、空客、麦道的宗旨,他们可以为了经济性放弃一些安全性,但我们做不到这一点。联合客机公司有自己的理念,在我们看来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我们永远践行以人为本的宗旨,现在是、以后也是!当然,我们的MPC-75在经济性上也不会比其它的飞机差,先进的高效节油发动机、铝锂合金材料、三级座舱布局都是我们为了经济性做出的创新性努力。”
第628章
用订单来砸我吧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我们沙特航空公司要增加二十架确认订单,如果再加上之前在迪拜航展上下的订单,这一共就是四十架的确认订单、三十架意向订单,这是我们沙特航空公司对MPC-75首飞的肯定,同样也是对整个研发团队履行你们义务的支持。”
  昨天还对MPC-75项目各种大放厥词的沙特代表,现在却是带头来增加了订单的持有量,使得最开始的看起来那订单还并不是太多的沙特航空公司一跃成为仅次于阿联酋航空公司的第二大采购方,一时间轰动不小。
  就从这一点来说,人家沙特还是挺不错的,刺儿头归刺儿头,但到了关键时刻还真是能够狠下心来花血本,这一点就是非常让人满意的。当然,最让杨辉看好的则是沙特航空公司人家确实够大方,按照这次提供的5100万美元的目录价格,沙特仅仅只要求降低了百分之三十五的价格,愿意以3300万美元一架的单价成交。
  别看这飞机的采购居然大跳水降了百分之三十五下去,但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这已经是超级土豪买家了,在这个几乎是无限风光的年代里面,所有人都看好民航飞机制造市场。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民航飞机最后成交价格通常都是远远低于目录价格的。
  举个最典型的案列,现在要比MPC-75基本型大上了半圈的空壳A320,按照空客给出的目录价格是7000万美元一架,但真正的成交价格永远不会有这么多,即便是在2010年的美元大幅度贬值之后,空客的A320的成交价依旧只能买到4500-5500万美元之间,这里面的价格差距就是这么大,大的让人目瞪狗呆。
  这种情况,它就好比在外面买衣服(可以讲价的那种),你看着衣服吊牌上几百上千的价格,但你问价之后老板会在这基础上少上很大一部分,然后顾客再砍砍价之后,最后的成交价格大多都可以低的更离谱,其往往都是远低于目录价(吊牌价),达到五折、六折的成交价就是比较正常的情况了。
  买衣服是这样,去买民航客机的时候同样也是如此,甚至就连最后的折扣幅度都相差不大,五折是比较常常见的,但一般都是在四-六折中间徘徊,现在销售给沙特航空公司的订单,仅仅减少目录价的百分之三十五(打六五折),这已经是赚得盆满钵满了。
  现实中,航空公司和飞机制造商宣布出去的采购合同,看起来一架737、320飞机都是在七八千万美元的价格,但那都是吊牌价好不好,要是真正的相信的话,那要不是门外汉、要不就是在忽悠人,真正的成交价到底是多少,这都是买卖双方秘而不宣的一点,甚至价格保密条约都是附加到了采购合同里面的。
  所以说,这次沙特给出的3300万美元的采购价,已经是非常让人羡慕了,在九十年代空客A320拿到的一些低订单,差不多也就是这样子了。
  如今的MPC-75也已经隐隐有了一飞冲天之势,中东地区现在加起来就有170架的订单,欧洲那边则是因为有MBB等德国工业巨头的影响,加上德国政府也在支持这一项目,欧洲特殊的地理环境又决定它的确存在这一市场,要不然上一位面的A318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销量,大大小小的欧洲零星订单加起来也有一百多接近两百架。
  德国方面的汉莎航空是第一个给了MPC-75初始订单的航空公司,二十架确认、三十架意向也确实不少,但现在却是先后被阿联酋航空、甚至被小小的沙特航空公司超越,同样来参加了MPC-75首飞的汉莎航空代表在沙特航空公司宣布增加订单后过了仅仅有三天时间。
  “我们宣布,汉莎航空公司确认增加五十架MPC-75客机的确认订单,加上之前公司宣布的采购订单,现在共计有七十架确认订单、三十架意向订单,这批飞机将会被统一用于在欧洲中小城市间执行点对点航空飞行业务。”
  不愧是MPC-75项目的初始订单方,作为排民世界前五的民航公司,汉莎航空出手果然阔绰。即便是阿联酋航空也只能甘拜下风,虽然同样是100架的订单,但汉莎是70架确认订单,阿联酋却是70架意向订单,谁更能坐上第一订单公司的宝座,这已经显而易见。
  在汉莎航空宣布采购消息的时候,杨辉的心里却是在滴血啊!作为老牌的民航公司,汉莎航空精通采购谈判技巧,狠狠地将价格压到了2500万美元的价位,虽然这个价位也不算太低,还是有那么一些赢利空间的。
  再各方面除开之后,它依旧还是有每架次几百美元的盈利空间,同时还要考虑到汉莎航空的影响力摆在那里,这边下了大单之后,自然就可以带动起很多小航空公司的跟风,这对于还处于新人阶段的MPC-75来说,则是弥足珍贵的好消息。
  再往后、阿联酋航空在却并没有再增加他们手中的订单持有量,甚至连意向转确认的订单都没有,真的可谓是抠门道了极点。
  不过,仔细想来会发现这可能和阿联酋航空评估的市场需求有一定关系,毕竟也不是什么航空公司都可以像汉莎那样牛逼,中东地区是不是愿意接受MPC-75这款飞机,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正如杨辉所预料的那样,即便没有阿联酋航空的加码,在汉莎航空宣布了增加手里的订单之后,其它的一些原本有采购MPC-75的小航空公司都或多或少的增加了一些订单,加起来又是小二十架的规模。
  首飞结束,送走了各方大神之后,这才发现MPC-75的订单数量因为这次首飞的成功,又增加了近百架,总共加起来已经快有五百架了,这也是让所有人高兴不已,只要这些订单最后都能够完成,那么也就意味着MPC-75的研发成本是可以收回来了。
  这同时也意味着另外一件事要摆上台面上了,MPC-75项目现在的确是在联合客机公司总装,计划中的德国MBB公司总装线是要求这款飞机的确认订单超过600架之后,才会在德国设立欧洲总装线。
  至于说为什么要在德国设立欧洲总装线,这不仅仅是当时签订工MPC-75合作开发合同中明确的一点,同样也是杨辉个人看来很有必要的。
  现在即便是MPC-75的总装线不再MBB设立,或者杨辉想办法往后面拖时间,但还是阻挡不了德国人进军民航制造业,并在德国国内设立总装线的步伐,强入上一位面的空客公司在法国佬的一手遮天之下,最后都还是在90年代末期同意在德国设立第二条A320总装线:A318/319都是在德国工厂进行总装下线的,两国工厂几乎是每个月同样的十多架生产效率。
  相比之下,上一位面空客在共和国天津设立的A320总装交付中心就实在是弱爆了,每个月区区4架的下线数量,你如何去和整个A320系列可以平均每天一架的生产数量比?
第629章
我有三雕之计
  当然了,现在还是不能去和A320比的,定位于支线客机的MPC-75还需要先把獠牙收起来,根基不牢就想要摆明架势去冲击320和737的市场,杨辉有理由相信这样会死的非常非常的惨,甚至现在都已经有些隐隐的担心,随着MPC-75的横空出世,97年波音收购麦道之后,到底还会不会如同上一位面那样,要和魔都厂那边说分手快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