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3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3/483

  “首先,关于你说的两款导弹发动机的事,我们已经接到了科委的文件,只要资料一到岸我们就可以开始国产化工作,正好331厂的工艺技术力量刚解决了涡扇11的生产工作,可以腾出力量来。”
  从马达西奇得到的资料是全套的生产资料,这东西不需要做设计,直接就可以投入生产工作,而且小型发动机也不会存在材料上的问题,只需要首批生产一小批用作测试,能达到使用要求就够了。
  必须要明白的是,导弹发动机就是一次性的东西,使用寿命要求不长,到时候的生产不会有问题。
  看这边有了成熟的可行计划,杨辉当然也就不操这个心,要不然组建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是干什么用的?
  “老所长办事,那肯定要比我想的周到,这两款导弹发动机的事肯定不用我操心了,这次的两款发动机是来的最简单,马达西奇那边果然是苏联老大哥啊!”
  边说边笑着,杨辉同老所长一老一少在办公室内高兴的笑了起来,特别是老所长更是动作幅度夸张,看得出来他也对这次杨辉在马达西奇捡漏一事非常满意。
  “可不就是这样嘛!这两款发动机可算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啊,老大哥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啊,这次不还给送来了31F的大修线和31FN两款发动机吗。”
  老所长能这样看待苏联的行为,也算是风趣无比,而说道了31F发动机的大修线问题,杨辉这也就顺着一起说下去好了,反正这次也正好要说31F发动机大修线的事。
  “对对,苏联肯定能算是及时雨了,我们这次的31F发动机大修线就是明证,那边同乌法厂敲定了合作协议,现在需要我们尽快确定大修线建在哪里的问题。”
  大修线建在哪里,这是一件大事,现在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旗下也是有着好几家生产、维修发动机的工厂,黎阳、331、420三单位的技术都很不错。
  不过,这次杨辉是首先排除了331厂,那边工厂之前是做小推力涡喷、涡扇、涡奖之类的,之后也不会改变他们的性质,31F这种大家伙不适合他们。
  而且,现在他们已经拿到了两款发动机的生产任务,恐怕也没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投入到大修线中,毕竟杨辉是要求建立大修线的单位得要配套研究31F发动机的寿命问题。
  剩下的黎阳、420两厂之间到底选谁,这就有些不好抉择了。
  一方面是技术能力强大、并承担着国内生产数量最大的涡扇10系列发动机生长,同时还有涡扇12、CG2000发动机的配合试制任务的黎阳。
  而且从各方面来说,黎阳厂现在已经可以算是国内技术能力最强的航空发动机整机厂,即便是东北的老牌黎明厂恐怕现在都要甘拜下风。
  但在看但黎阳厂强大技术能力的同时,也必须要看到他们现在的任务之繁重,同时配合两款在研发动机的试制任务,这已经把它们的技术能力压榨到了极致,要再安排31F发动机这一摊子事,恐怕有些玄啊……
  考虑到这些问题,杨辉发现只能是最后的一个选择了,而420厂那边能够承担得了这任务吗?
  毕竟他们已经有近10年时间没有进行过发动机整机生产,虽然这次只是一条大修线,它没有整机生产复杂,但总还是觉得有些不太靠谱啊!
  为此,杨辉也皱着眉头把他心里所担心的全部说出来,看看老所长是怎么看待,这种事该老所长这种专业的航空发动机行业领导人士来解决。
  而老所长的回答也让杨辉非常满意,甚至说出的理由让杨辉觉得无懈可击,似乎这条大修线就应该是420厂该有的。
  “你的担心看起来有些道理,但仔细看看420厂那边的情况之后,你就会发现他们现在的技术能力并不低,只是没有整机生产的经验而已。”
  这时候,也从背后的文件柜中拿出了一份文件袋,里面装的就是关于420厂现在进行中的项目,杨辉仔细一看这家伙还真是够厉害的,才纳入西南科工体系两年时间,就实现了工厂的扭亏为盈利。
  “首先,420厂承担着整个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几乎百分之三十的航空发动机叶片生产任务,这使得他们的生产技术没有生疏,其次,他们现在还承担了我们和通用敲定的CFM-56发动机后勤维修项目……”
  听到这里,杨辉倒是记起来了,这CFM56的国内后勤维修任务是西南科工在三年前,用一份关于F404发动机机匣失火的研究成果换来的,当时还一起换到了长寿命主轴的生产技术。
  也正是那次西南科工抢先拿到了CFM56发动机维修项目,让当时在420厂即将大显身手的左盟主功亏一篑,也还甚至还同西南科工结了梁子。
  这就直接导致之后西南科工合并420厂的时候,左盟主带着一帮被西南科工剔下去的原420厂的一些不合格工人、中层管理人员自立门户。
  也不知道现在他们过的怎么样,不过好像听说现在是跑到了红旗厂那边去了还是怎么来着……
第607章
居然是这样的结果
  虽然CFM-56是西南科工最后同通用方面合作,把420厂挤了出去,但之后的420厂被纳入西南科工大家庭中,自然就要给找一份工作,CFM-56发动机的大修任务交给420厂也就顺理成章,反正西南科工要的只是通过维修CFM-56发动机熟悉并进入到国际民用航空发动机行业中。
  现在明白了420厂有这一项目,自然其大修发动机的技术就不会弱到哪里,毕竟说起来这CFM-56发动机的核心机和31F的核心机是同一级别的,420厂干这事正好,所以算起来还真就是挺合适的。
  “这倒是没有想到啊,那这次就让420厂那边接下这条大修线的任务吧,正好他们也在锦官城,同132、611都是一座城市中,以后31FN发动机项目的大修也可以就近完成,也就不用让发动机长途跋涉,我看还是挺好的。”
  杨辉看起来觉得已经挺好了,但老所长对420厂承建这条大修线的理由都还没有说完,在420厂还有:“所以我们完全不用担心420厂的能力问题,他们那边还有FT-8燃气轮机项目,还有吴中华总师也在那边,技术力量一点儿也不弱,但就是这次还缺少一位可以统筹项目的领导人,按照你签的合同来看,就知道这次大修线不同于其它的普通大修线,它还要承担科研任务,所以……”
  承担科研任务,自然就需要一些有不错的科研统筹能力型领导,在420厂那边,杨辉看不出可以有谁能够承担这一任务,就算有也是被填充进了FT-8燃气轮机项目中,这次肯定得要再另外安排一位。
  而要说31F发动机大修线的领导,这还需要说吗?必须是向巧啊!
  “其实这样也不错了,就是不知道老所长对于我之前在电话中提出的调向巧从钛合金加工基地到420厂有什么想法?”
  将向巧从钛合金加工基地调到420厂去,这也是杨辉考虑了良久之后才想到的最好方案,一方面是420厂那边确实需要一位能够扛起重任的领导,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这边的钛合金加工基地确实没有必要再让向巧耗着了,这加工基地再好、再牛逼终究也只是一处零部件加工基地。真要想以后提拔重要向巧,在她的履历上就必须要有在整机厂工作、带项目的经历。
  而这次,31F发动机大修线一事就是最好的契机,说是把她调过去说是干实事也好、混资历也罢,但杨辉认为是两者都有,反正这是最好的一种安排,所以杨辉一早就和老所长说过,就看老所长这次的看法是什么了。
  “你说的我也思考过,调向巧同志到420厂那边去负责31F大修线的事我不反对,这里面的好处我们都明白,而且她在加工基地那边之前也确实做出了很多的成果,就比如涡扇10A发动机寿命比最初的涡扇10发动机1400小时又增加300小时的寿命到1700小时,都是她的功劳。这说明她在发动机寿命控制这方面也确实很有一套,同时她本人也有个意愿去那边。”
  果然不出所料,调向巧过去负责这次的项目是没有问题的,老所长都同意了其他的问题也就好说,又比如向巧调走了之后的钛合金加工基地谁负责之类的问题,反正钛合金加工基地那边从建立之初就是群英荟萃,提拔一位加工基地的负责人想必是简单加愉快。
  ……
  暂时把31F发动机大修线的问题定了下来,之后又和向巧交代了一些情况,杨辉就先行和老所长两人一起前往420厂考察情况,至于向巧肯定先要把这边的工作交接出去才能到420厂上任。
  坐上火车之后,杨辉又再次享受着绿皮车所带来的慢节奏生活,同老所长两人在火车上也是谈论了很多,而最多的就是关于这次即将要在420厂谈到的一件事:关于FT-8燃气轮机的国产化的任务,这一点是杨辉这次要去重点解决的,能不能完成国产化任务,它直接关系到以后西南科工能不能进入到海军舰艇动力系统行业中。
  在杨辉的眼里,这次若是能够有关于FT-8燃气轮机项目完全国产化的靠谱计划,那肯定就得要大力支持下去,若是不行的话也就必须要及时考虑准备另外的备选方案,正好现在都已经同乌克兰方面联系上了,要搞到UGT-25000燃气轮机的可能性已经大大增加。
  一切就看手中的FT-8燃气轮机能不能争气一点,若是能够有一款燃气轮机军民两用,肯定就能扩大生产、装机数量,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有利而无一害的。
  要考虑到更多的装机数量,就意味着可以更快的积累型号运行小时数,意味着可以将生产成本更多的分摊下去,使得单机价格有效降低,而价格低了肯定也是有好处的,同样还有其他的诸如维持一款燃气轮机的生产线肯定要比维持两款燃气轮机的生产线简单太多。
  ……
  一路上在也是想了、沟通了很多很多,不知不觉就到了锦官城车站,在这里已经有420厂的工作人员等着接待着,也不多说什么题外话,两人直奔420厂而去。
  要了解FT-8的具体情况,就必须要和吴总师交流,整个西南科工、乃至整个共和国的航改燃型燃气轮机行业中,都必须承认吴总师的权威地位,为此杨辉也直言不讳地提到了这次的问题。
  “……所以,我们现在需要详细的了解FT-8燃气轮机国产化的可能,您也知道这款燃气轮机之前就有改为军用的方案,不过在去年那档子事情之后,普惠肯定不可能提供核心机给我们用于军队舰用动力,这要求我们只能选择完全国产化这款燃气轮机,而要完全国产化这款燃气轮机的话,不知道吴总师的看法是?”
  杨辉首先提出来问题,老所长则是在一旁肯定的点头表示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对这事也非常在意,但这种事真的能够如同想的那样完全国产化吗?对于这一点吴总师已经完全看明白了。
  甚至都没有做过多的考虑,吴总师就非常坚定的摇头,他之前也是经历过中推核心机的研制工作,深知核心机研制工作的困难,更知道逆向国产化一款核心机到底是什么级别的难上加难。
  “我也不瞒着你们,现在FT-8燃气轮机差不多已经完全成了一个民用项目,美国再次对我们启动军事技术封锁、禁运,普惠绝对不可能提供给我们FT-8核心机用于军事工业之中,而要说逆向FT-8的核心机就更不可能,这一点因为我从事过中推核心机的研制工作,所以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如果一定要逆向这款核心机的话,其工作量甚至不会比全新研制一款同级别的核心机少。”
  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杨辉想过吴总师拍着胸脯说五年之内就拿出完全国产化的FT-8燃气轮机,那样就是最好的情况,也想过在十年之内拿出全国产化的成品;甚至还想过国产化的性能、寿命比不上普惠提供的核心机,但就是没有想到吴总师会如此干脆的一口回绝,说完全国产化FT-8燃气轮机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
第608章
老一套并不合适
  实际上,杨辉心里也能明白于总师这样说的原因,核心机的仿制到底有多难,这从上一位面太行发动机的艰辛之路就能看出来,这次之所以还是要来420厂一趟,为的还是那最后的一丝希望。
  不过,这种工业设计上的事,从来都来不得马虎、也不会有任何的捷径,仿制FT-8燃气轮机这事,看来是完全没希望了。
  满脸颓废的杨辉又把目光投向老所长,同样,他也能看到老所长眼里满满的无奈,进军舰用燃气轮机市场,是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既定策略,现在这一路程却是路漫漫兮……
  “看来,我们只能另外再想办法了,正好我和乌克兰那边走通了关系,在那里是整个苏联的燃气轮机工业精华,而且他们有一款和FT-8同一级别的发动机,以后倒是需要重点留意一下。”
  也只是淡淡地说上了一句,而对于GT25000燃气轮机项目,恐怕还真就得要把它给整回来,你没有它确实不行。
  听到杨辉说要到乌克兰那边去打苏联燃气轮机的主意,老所长似有所悟了,鉴于已经有了从乌克兰搞到两款发动机的经历,现在说要去再搞一款燃气轮机,听起来好像也有点可能了。
  正当要点头认可杨辉方案的可行性之时,一旁的吴总师却皱着眉头了,他自己的确说了FT-8燃气轮机的国产化不太靠谱。
  但要说西南科工进军工业/舰用燃气轮机市场中,其实也并非一定要用FT-8这种28兆瓦级的燃气轮机,大家伙有大家伙的好处,但没有大家伙用的时候,退而求其次或许也有另外的惊喜也不一定。
  作为420厂的首席技术总师,现在又重回了燃起轮机行业中,综合考虑国内的具体情况,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而这也绝对是最适合国内具体国情的方案,同样也是最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项目。
  由于有了基于国内具体情况考量之后的方案,对于杨辉提出可以从乌克兰搞来一款舶来品的事,他肯定是要反对,现在420厂乃至整个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甚至于共和国都能支持一款军用燃气轮机的研发。
  这时候,就必须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方案提出来,以争取到最大的支持。
  “不不,我们现在并不一定就需要一款FT-8燃气轮机那样的发动机,他的功率远远超过了我们052舰上使用的美制LM2500燃气轮机,在052使用的柴燃混合动力系统中,使用的LM2500燃气轮机功率为20兆瓦,而你要知道这FT-8是一款28兆瓦的发动机。”
  杨辉听到这里,依旧对吴总师要说的看不大清楚,的确052A使用的Lm2500燃气轮机第一次改进型功率只有20兆瓦,而FT-8达到了28兆瓦,中间存在巨大的动力富余。
  但杨辉是知道以后海军的发展路线,从052A的5000吨级排水量,发展到052B/C/D高达6000,甚至最新型号达到了7000的排水量。
  这靠的可不是早期型LM2500那种堪堪达到20兆瓦的发动机,之所以后期型号能够达到完全不同于052A的排水量,就是因为引进的GT25000燃气轮机达到了26兆瓦级别。
  正式因为有这样的动力系统,052后续型号才能增加吨位,进而从容的装上四面相控阵大盾,发展出大名鼎鼎的中华神盾舰。
  这样的路才绝对是正确的,GT25000这一级别的发动机必须要有才行。
  “吴总师的意思是说,我们用FT-8这一级别的燃气轮机有些功率过剩?但我看这也不对吧,我们的052级若是用上FT-8,满排吨位就有可能达到7000吨,这样的驱逐舰才能满足区域防空的需要。”
  事实正如杨辉说的那样,052级要想过7000吨的满排门槛,就必须要有至少总计56兆瓦的燃气轮机总功率,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达到要求。
  “这个我知道,海军的确是有计划把052的吨位设计到7000吨的满载排水量,并且还要求能有30节的航速。要说装用两台FT-8燃气轮机的确是可以达到使用要求的,但世界上最普遍的驱逐舰动力系统从来都不是两台燃气轮机方案,最安全、高效的配置是四台分成两组布置的动力系统。”
  到这里,杨辉总算是听懂了吴总师在打什么主意,要让四台燃气轮机达到56兆瓦,那么仅仅只需要四台14兆瓦级别的燃气轮机就可以做到,要求更低一点,四台13兆瓦的发动机也能行。
  而这一级别的燃气轮机,共和国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当年涡扇9发动航改燃计划,这一方案在涡扇9的老家罗罗公司也有具体实施过,罗罗的斯贝SM1系列燃气轮机就是这样的存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3/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