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2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0/483

  作为一款正牌的截击机,自然是以高空高速为底牌,加上现在的歼八二使用的是小函道比涡扇,在高空的推力损失并不大。
  相比之下,采用了F100涡扇发动机的F15并没有强化高空性能,在歼八二飞到高空去之后,F15也没有太大的办法。
  就算F15飞到同一高度去和歼八二狗斗也不会占据太大的优势,毕竟这F15在设计之初就没有太过于考虑高空性能,这倒是让歼八二保存了一些颜面。
  君不见,2000年之后的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的米格25靠着其牛逼的高空高速性能,依然是美国战机头疼的存在。
  当年的米格25依靠高空高速掠袭战术,还创下了击落美国海军F18的记录。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来人从各种蛛丝马迹中推出来的结果,当年的多国联军部队的说法中,那架F18只是失踪而已。
  依靠西方主流媒体的疯狂宣传,在那个西方军队战无不胜的时代,没有任何人会去怀疑是米格25击落了F18。
  但在这个时候,歼八二依靠自己高空高速的底子,虽然没有击败F15,但还能够自保的确是个非常不错的战绩,仅以现在的游戏对抗规则来看,双方并没有分出胜负。
  看起来,这歼八二好像还真的有与F15一战的能力,但共和国空军的脸都要绿了。
  说好是要往空优发展的飞机居然在最后依然不是F15的对手,跑到高空去就真的安全吗?
  共和国这个年代的作战要求是开始转变成御敌于国门之外,这种思想下的空优机不如说成是拦截战斗机的截击机更恰当一些。
  在作战中没法将敌人击落,纵使是你能够飞到高空保命,但依然是失败了。不是战术上的失败,而是作战目标的失败,毕竟说到底你没能拦截下敌人的战机。
  这种情况下的歼八二就显得犹为尴尬,在共和国的军事体系中,它并没能够真正的达到军队最开始要求的作战能力。这就只能在从新想办法,用其它的作战飞机来代替原本计划给歼八二的作战任务。
  恰逢军队里面有呼声要趁着现在中苏关系转暖的契机,要求引进一款苏系第三代战机,不管如何,空军抓住机会就将这声音放大,顺利的拿到了军委高层讨论。
  恰好海军方面将314海战、416海战以及空袭越南苏22驻地行动的作战总结报告提交,报告中明确表示海军航空兵需要一款歼七四的放大版战机。
  这款战机要能替代歼七四的作战任务:能对空狗斗的同时,还要能遂行远距离对海、对地攻击任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解决歼七四腿短的问题,为此,海军方面提出新机必须是双发战斗机。
  海军提出要求需要一款双发长腿战斗攻击机,空军提出要求要一款双发的空优战机。
  这种感觉怎么这么耳熟?直到被特意叫去参加会议的国防科委丁主任开口之后,这才让众人恍然大悟。
  “海军和空军的要求其实很像四年前研制歼七四和歼七五,那时的海军要求躲多用途,空军要求强化空中格斗,最后有了歼七四和歼七五两款战机。其实现在海军和空军的要求可以看做就是各自对歼七四、歼七五航程、载弹量的不满而提出的要求。”
  此话一出,瞬间就让军委的大佬们搞明白了,再一看海军和空军两方面的人,明显军队方面也是这个意思。
  这时候就有人站出来了,航程不够那就想办法加大航程就好了嘛,这就多大点儿的事。
  “既然是这样,那你们就应该找到歼七四和歼七五的研制单位,让他们想办法提高飞机的航程就够了,何必再花钱研制新飞机呢?这是浪费国家和人民的血汗钱,我们要时刻精打细算发展经济。”
  听到这样的说法,也是让军队和科委方面哭笑不得,若是可以通过在歼七四、歼七五身上改进就达到目标,谁会去搞什么新飞机项目,这不是撑着了吗!
第463章
双大推?
  “这种想法很好,但是从技术上来说完全没法做到,单发战机的发动机推力、飞机尺寸严重限制了飞机不可能再增加航程,若是单发飞机的航程能够很远的话,这世上也就不会有双发战机的出现。”
  军人说话很直接,直接点明在歼七基础上再打主意肯定是不行的,这时候也只能是重新研制。
  飞机只能重新研制,那也要考虑研制经费的问题,这年头的共和国军费那绝对是相当紧张的。
  “既然要重新研制,那就借鉴歼七四和歼七五的经验,两个项目先合在一起进行前期的研制,最后再根据海空军的各自需求开发各自的型号,最大限度利用所有的资源。”
  这话说的非常诱人,也深得海军和空军方面的认同,前面有项目走过这条路并表明这路可以走,那就肯定要利用起这些先进的经验啊!
  为此,海空军双方再一次坐在一起,要准备携手共同开发新一代双发战斗机项目。
  ……
  军委高层同意了开始对新一代双发战机的项目,但说到后面的战机具体性能要求,则需要海空军以及科委共同商定。
  吴老在离开帝都之前也就仅仅是打听到了前面说的这些消息,最多也就是海军方面透露了一点海军对新一代战机动力系统的想法。
  这才有了吴老现在借机会将消息通知给杨辉,但由于吴老离开帝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中间经历了涡扇10A、新中推核心机的评审,可以说他的消息已经算是有些落后了。
  话又说到海空军在吴老离开帝都之后的各种动作,由于两军中的作战要求、环境,立足的出发点不一样,联合项目一开始就显得硝烟不断。
  空军方面一直是共和国航空兵的主力,虽然这次海军航空兵打了一次漂亮地翻身仗,但在讨论新机技战术指标的时候,空军依然是抢先开口。
  “一款飞机的研制首先要看动力系统的选择,我们空军认为新机的动力系统应该采用两台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新机必须要达到F15同一个级别。”
  好家伙,空军的心倒是不小,一来就直接要款重型战斗机,这确实是目光远大。
  若是杨辉听到空军方面的这话,肯定是不会惊讶的,想想上一位面的空军不就是对双中推的米格29连正眼都不带瞧的吗,人家指名道姓的相中了双大推的苏27。
  由此而观之,空军方面对重型机的沉迷到了什么地步,当然这也并没有错,共和国广大的国土面积的确需要长航时的重型机。
  不过海军对于新机的动力系统却并不怎么看好用双大推,要说双大推好不好?
  对于这个问题,不管是海军还是空军都会说好,但好东西你要能研制的出来才行,以现在共和国技术水平来说,研制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还是有些不小的麻烦。
  海军经历过歼轰七下马的惨剧,知道一款战机的研制中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因此,对于空军提出的双大推虽然很流口水,但也不得不碍于现实……
  “双大推涡扇动力系统并不靠谱,我们现在并没有任何一款完成定型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发动机没有确切的落实下来,飞机研制就是空中楼阁。”
  海军直言不讳地指出空军提出的方案是不切实际的空想,随后又提出海军认为靠谱的方案。
  海军的方案那就绝对不是什么空中楼阁,而是有些强力后盾做支援,在说话的时候也显得相当有底气。
  将半个月前评审组发回帝都的关于涡扇10A发动机的资料拿出来,很是自信地将数据资料递给空军方面。
  “这是西南科工刚完成定型的涡扇10A发动机,虽然推力并没有增加,但通过各种改进措施,提高了发动机的推重比,减少了发动机推力损失,这款发动机是一款绝对够成熟的产品。”
  海军才说了前面的话,空军就马上炸刺儿了,还要用双中推发动机,没看到同样用两台涡扇10的歼八二被F15虐的不要不要的吗?
  想到这些,空军把头摇得更拨浪鼓一般,同样的错误空军绝对不会犯第二次。
  “那不行,仅仅双中推的动力系统还远远不够,歼八二就是前车之鉴,要想达到和F15同一个级别,我们就必需要有双大推。”
  话说完之后,空军怕海军继续在中推的坑中越陷越深,马上就对发动机的来源进行了解释。
  “发动机必须要大推力涡扇,至于发动机的型号早问题,其实这早早就在研制中了,86年开始的太行发动机项目就是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采用了F110发动机同样的核心机,太行一定能具备堪比F110的性能。”
  说到这里,空军方面是一副美好的向往之情,若是太行发动机这次能再次拿下新一代重型机项目,那绝对是大好事一件。
  以后十号工程和新的重型机都能使用同一款发动机,想必这对发动机的研制、军队的后勤都是一大好事。
  原本以为空军有什么了不得的发动机,这一听才发现是一款连核心机样机都没有制造出来的东西,海军那是绝对信不过这款发动机的进度。
  “不不,太行发动机现在的进度实在是太慢了,甚至于原本计划使用太行发动机的十号工程现在都转而使用苏联的AL31发动机。由此而观之,这款发动机的研制进度到底会拖到什么时候,我们谁也说不清。”
  海军这边是对发动机这东西彻底的怕了,没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把握的发动机,那是绝对不敢用的。
  为了证明太行这款发动机现在不适合用在新机上面,海军也是各种对奉天方面的发动机研制能力质疑不断。
  “我们可以来看看现在奉天方面的各项目进展,同样一款发动机,涡扇10定型的第一时间就从西南科工将全套资料备份到奉天。到现在西南科工的涡扇10A发动机都已经完成定型了,但奉天方面才仅仅将涡扇10发动机制造出第一批产品,我看这奉天方面的技术能力确实有些退步了!”
  海军现在的发动机大多都在转为使用西南科工的产品,对于奉天方面的需要也不多了,说话也就不再留什么情面。
  这话说的空军也是哑口无言,良久之后才底气不足地为奉天方面辩解两句。
  “这不是因为奉天方面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太行发动机的研制上面去了嘛!对于涡扇10发动机的进度自然也就拖的有些慢,反正这边的发动机肯定能赶到歼八二的生产需求。”
  把话说到这里,其实空军心里也感到有些恶心,要说现在奉天这边生产的涡扇10发动机,若是没有西南科工的涡扇10A,说不定空军也就高高兴兴的用上涡扇10了。
  但空军现在已经有了不一样的声音,对于歼八二使用更加先进的涡扇10A发动机的呼声是愈演愈烈……
第464章
一触即发
  海空军在帝都围绕着新机的动力系统是展开了各种论战,空军则咬定要想对抗F15这一级别的战机,就只能是基于同样的双大推设计战机。
  海军则是各种喷太行发动机现在的进度看不到服役的希望,反而是采用双中推设计要更好一些,现成的涡扇10A发动机性能也算是勉强堪用。
  空军之后又是各种理由一口咬定一定要双大推,反正是战况一度僵持不下,最后海军只能放出大招。
  “双中推怎么就不能对抗双大推的战机?看看欧洲的航空工业,人家早早就用上了双中推,狂风就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双中推战机,对地攻击、对空拦截那也是相当拿手!”
  为了说明双中推也可以对抗双大推,海军也算是想尽各种办法,比如欧洲航空工业主力战机都使用双中推设计,这就成了海军的论据。
  空军这边也是绝对的不甘示弱,这狂风能算什么论据,明显这就是两款定位不一样的战机嘛!
  “这不对,狂风是一款对地攻击、对苏联大型轰炸机进行拦截作业的战机,在空对空的格斗作战中,它并不合适。”
  空军的辩解也算是有那么一点儿道理,毕竟狂风战机的确没有侧重空对空作战。
  不过欧系战机使用双中推设计的可就不仅仅只是狂风,得益于欧系航空项目的公开程度较好。
  正在研制中的欧洲双风战机也有所公开,这也是海军的有力支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0/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