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483

  没看错,航空发动机的设计虽然都是一些复杂的计算,本来应该是要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不过这个时候想要计算机实在是困难,整个基地也才几台74年定型的DJS-130系列计算机,运算速度也就100w,采用的也还是纸带打孔式的输入输出方法。
  尽管计算机很落后,在整个基地那也是宝贝一样的存在,像杨辉他们这个不务正业的项目想使用几乎为不可能,所以在硬件上还真得是比基地正常的平均水平还低。
  所以这个时候还是大规模人海战术吧,手动计算对于这些大学生也还是能算算的,实在不行再找所长协调了。
  “杨组长,我们这个设计要怎么开始,是从哪个零件开始,这个发动机的零件应该不会有好多,一个一个的设计也还来得及。”潘文坐在座椅上,整理完桌面问道。
  在具体设计工作上面,杨辉也在想到底是该怎么开展,一个一个零件开展当然项目组的人是比较够的,不过要花费的时间就长了要在两三个月间定型还是挺困难的,所以这个方案也就放弃了为好。
  那么剩下的一个方案就是把整个发动机拆分成好几个部件,分配给每个人自己想办法设计,不过这就分散了研发力量,所以这个方案要发挥作用还是只有最后发动各个专业科室的一起开动,帮着一起设计,不过这事好像还没所里公布,所以嘛要实行起来是有些困难的。
  “这个问题,我看还是按照分配到每个人吧,这样要快些,一起一个一个攻关是赶不上进度的。”
  不管怎样,杨辉还是下定决心直接将发动分配开,实行包产包干到人,要是下面有人要向各专业科室求助也还是可以,毕竟现在所里也没什么事做,找点事做也不是不可以。
  至于还没正式宣布航模的事,倒是候让所长说一下就好了,毕竟这事也是没法保密的,一个所里的能有什么大秘密,况且这航模项目所里只是设计应该没什么问题,最大的问题和风险还是生产环节。
  杨辉提出的方法还是马上就被看出问题所在了,毕竟科研力量分散这一点是很容易看出来的,而项目组这个问题最为严重。
  龙德荣率先发问“这个,好像不太好吧,整个项目组就这么几号人,在分散就有点困难了,还是一起攻关来的好些吧。”
  不能怪龙德荣思想保守,毕竟这项目是指定到项目组的,所里也没说可以借用其他科室的力量,龙德荣还是没想到这里。
  “这个问题不用担心了,到时候各位领到自己的子项目后,可以到所里相关科室求助一下,现在所里也没什么事,还是能找到人帮助一下的,到时候所长应该会先帮我们向其它科室打个招呼的。”
  终于解决了这个众人都关心的问题,下面的人算是放心了,都点点头认同这个办法,毕竟能单独负责一个子项目还是比一起攻关来的好,熟悉一个子项目并不断深入这算是航空发动机研发的普遍做法了,毕竟一个发动机涉及的方位实在太广了,一个人要想做到全才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我们是不是要先确定各个部件的接口尺寸,到时候才能做好后能配合上。”作为基地子弟,自幼在工厂的环境中长大,加上大学的系统学习,钟建设提出的问题往往还是一针见血的。他所提出的接口尺寸问题也是杨辉想说的。
  “对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要确定下来,然后才能将各各子项目拆分完成。”
  拿出一张空白的纸张,准备记录下面却定下来的尺寸,发动机的零件拆分后,一些尺寸也就无非还是一些孔轴连接,键槽连接而以,叶轮的榫卯连接现在都是要减少的,后世大推力轴流都在向一体化叶轮发展,何况现在要求不严格的航模用的小发动机。毕竟这么小的发动机在做那么多零件完全算是多于的了,太麻烦,离心叶轮,涡轮都是直接一体化好了。
  “那好我们就确定一下尺寸了,像这个主轴到时候应该是要经受很高的转速,高转速导致高温,主轴受热肯定有一定的膨胀,作为高速旋转的两个配合,应该还是选择间隙配合来的好。”
  点点头,算是认同这个说法,不过现在还不需要做的这么细,公差配合这些还是最后确定生产工艺时再做。
  “嗯,这个算是经验之谈了,继续吧,再确定下公称尺寸,这个才是现在主要的,公差配合这些问题得要最后再来做。”杨辉连笔都没动,现在没必要记些无关的数据。
  拿过一个演草本交给旁边的谢连发“来,你根据我们这一系列发动机的最大推力和转速综合计算一下我们用SUS304不锈钢需要多大的横截面,来保证强度。”
  听完吩咐,谢连发马上起身到自己办公桌去计算,计算这些东西可不是数学题可以直接计算,具体工程力学计算上的问题,查表是不可少的,各种材料的性能也是千差万别的。提笔开始计算,头也不抬,这时候才是开始工作的样子,这才是科研院所该有的气氛。
  “先不管这个,要计算出这个问题还要一定的时间,我们继续讨论其他的问题,看一下这个机匣方面,它……”
  “对,那就这个。”杨辉将数据记下,继续向下面深入。
  “好了,就是这个了,计算出来了,尺寸都在这里了。”将写满了各种密密麻麻的计算过程的草稿纸就直接拿来了,看来是挺心急了,不过这种将一个问题解决后的成就感的确是无与伦比的,谢连发激动点也是可以的。
  在满是各种字母和数字中找到最后的成果,一看就知道是不是正确的了,这种工程上的数据一搬的错误都是比较明显的。
  “嗯,不错,按照刚才的数据来计算应该就是这个数据了,不过到最后这根轴肯定是根阶梯轴,现在这个数据是不够的,等后面的数据计算出来你就可以大概按照材料的力学性能计算出完整的尺寸数据了。”
  看到其他人也在埋头计算,而且杨辉面前也是有着好几张满是计算后的数据的草稿纸,谢连发笑着应到。“嗯,看起来这就是阶梯轴,我刚才计算的时候就知道了。”
  “那好,你先过去等着吧,我这里还有点没计算完。”
  说完杨辉继续低头计算到,其实杨辉要真的计算起来还是没有其他人计算的快,他自己很敏锐的早就感觉到了,看到其他人都有人算好了,自己也不多想继续计算到。
  终于杨辉最后一个计算完,不过时间相差都不大。不得不感慨的,没有计算机真的是一点也不适应,就这么点数据也要这么久。
  这计算机真的是使人蜕化了,实在是害人匪浅啊,不过现在马上给他一台计算机,杨辉还是会用,毕竟这是以后的趋势,其好处实在太多了,不能因为一点坏处就不用了,再说这也不能算坏处,毕竟是解放生产力。
  将所有数据收上来大概检查一下没问题后,将谢连发需要的数据再抄写一份交给谢连发,继续将主轴的数据完善。
  “好了,这些基础数据都出来了,来潘文把这些个数据拿去,将最后的燃烧室的进油口位置算出来,钟建设你把这个……”
  安排后杨辉发现到最后居然他不需要再算其他的了,因为几个尺寸都在计算了,或者已经计算好了。
  无奈,只得坐在一边整理各种已经算好的数据,便于观看。
第35章
分配项目
  终于在当天天黑下班之前将所有的数据大概定出来了,看道满满的好几页全是各零件之间的结合处的尺寸,都还是感觉一天时间没白干。
  这就是想要的研究氛围,虽然相对于所里的那些‘大推力的航空发动机’而言,现在项目组的项目感觉上不了台面,但是这项目对于所里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低。
  现在就要将几大部件分配给项目组的六个人,杨辉当然也是不能列外的,毕竟也是一个重要的研发力量,最重要的是,在科研院所最然官职大就是老大,但是真的要服人最终还是要靠手中的真本事,杨辉这时候当然是不能落后的。
  “大家都看看自己要选哪个子项目,有燃烧室及供油系统,机匣及导流锥,轴承及轴套,压气轮及扩压器,涡轮及导流器,以及发动机启动系统!”
  刚好分成六个子项目,六个人刚好够分。目前来看工作量应该都差不多,但实际上研发起来肯定是有一些困难的,就是不知道谁能遇到了,到时候若是更不上进度,肯定要进度快的支援一下。
  看到没人率先选择,杨辉想了想觉得这时候只有自己带头了,不要选简单的了就好,毕竟是项目负责人。
  “那好,我就带个头,我做燃烧室及供油系统吧,其他的大家自己按自己的意愿选,慢了最后就只能做选剩下的了。”
  先选了一个关键的子项目,燃烧室难度系数这个就看杨辉自己了,选保险点的环管型管应该问题就不大,但要是选环形燃烧室那就有难度了。
  既然有人带头了,自然下面就好说了,各自选了自己的项目,刘旺选了机匣及导流锥,潘文选了涡轮及导流器,钟建设选了比较有难度的离心式压气轮及扩压器,谢连发把轴承都计算的差不多了,当然是直接选了轴承及轴承套,最后的龙德荣只能是做了个启动系统。
  个个项目看起来是比较简单,比若说发动机启动系统就是太简单了,所以没人选最后落到了龙德荣头上,但是到最后没想到的是还是启动系统的难度大。
  抄写下来各自项目所需要的一些规定的数据,都埋头开始干活,争取早日定型。
  看着时间还挺早,也开始做自己的项目,杨辉倒是完全可以自己做完,毕竟在试飞院做了那么多年,什么发动机没见过,就他看过的那些各形燃烧室,在试飞时都是要向设计方咨询过设计思想的,根据这些不同的设计思想,杨辉可以很容易的做出自己的项目:环形燃烧室。
  其实早期四五十年代时离心式涡喷多数使用的还是分管型燃烧室,使得发动机看起来其实挺难看的,不过那些都是时代所限,只能那样做,不过现在在环形燃烧室的作用下,离心式涡喷的样子将不再是丑陋的,光滑的环管燃烧室将为发动机挣得不少的眼球。
  确定为环管燃烧室,再根据离心式发动机的特点只有一级离心叶轮,因此比较短粗,但是给燃烧室却留下了挺大的空间,那么燃烧室就可以做长一些,这样技术难度将有效降低。在后世环形燃烧室的进一步发展就是不断的变短,所以有了短环管燃烧室一说,不过现在倒是不用担心。
  既然长度放宽了,下面就好说了,整个发动机为了保证有效运行,直接选择将燃油喷嘴在火焰筒内六孔均布,而火焰筒就直接安装在燃烧室内。
  不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杨辉始料未及的大问题,常规发动机在将燃料喷向火焰筒时,必须将燃油雾化,而常规的叶片式涡流雾化器,在结构上就比较复杂了,是肯定不适合航模级涡喷使用的。
  摆在面前的就是燃油必须雾化才能有效燃烧,而航模级发动机又不能用太复杂的雾化器,所以现在就要求重新设计一个简单有效的使燃油能达到燃烧标准的雾化器。
  这下可就不一般了,简单有效,这四个字说起来倒是简单,但要实现还真就不简单,要是真能设计出来早就装上航空发动机了,而现在还在用涡流雾化器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实际上航空发动机燃油细化一直就两种主要的方式:叶片涡流雾化喷嘴,燃油蒸发两种,其中的涡流雾化是一点也不简单,做出来挺复杂。航模级涡喷用起来也都是挺麻烦,最主要的是现在两个月定型的话,赶进度是没法实现上面的涡流雾化的方法。
  所以这时候歪门邪道的办法就有了,当然也可以说是偷工减料。在后世自制航模的大军中,为了简单,有人就想出了直接在地面预热点火,可以直接省掉雾化喷嘴,做一个简单的蒸发管就好了。
  杨辉当然也是打的这个主意,这么做的原因很多:第一就是上面说的赶进度,时间要求紧;第二就是为了尽量减少零件,使发动机简单些;第三就不是技术上的问题了,谁见过一款新产品一上来就直接把最成熟的设计放出来的,奸商们哪个不是要把每一代技术都的盈利能力都榨干了,才推出早就在资料室落灰好久的‘新技术’。作为航模级涡喷开发商当然是得要,细水长流慢慢的把该赚的钱都赚到手。
  想到这里奸商杨辉阴险一笑,这些可都是跟国外奸商们学的,改革开放后国外奸商们哪个不是把落后国际水平一代的产品拿到共和国来,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谁要你没有技术啊,现在杨辉就是趁着国外还没人做这个技术先赚一把,等国外研发出同一代技术后在放出新一代技术,简直不要太爽。
  想到这里,再一看自己的草图,不用燃油雾化一下就简单多了,就是一个燃烧室里面装上一个火焰筒,加上简单的供油线路,然后是蒸发管和点火器。
  到时候初步设计出来后,在找武大波,武大科长一起再看看就搞定了。
  不过现在是的要先计算一些必需的数据了,特别是燃烧室的一些曲面上那些是有着严格的要求,也许就是这里曲面度弯曲大了一些,就会严重影响燃烧稳定性。严重的会受热不均直接烧坏燃烧室。
  各种办法齐上阵,各种公式,包括后世才总结出的一些理论公式一起用上,密密麻麻的开始计算,各种矩阵,函数,极限,一起上阵。一般人看了这些反正就是头皮发麻而已,不过对于这些专业人士倒是无所谓,这些就只是一堆工具而已。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早已过了下班时间了,天色都有些黑了,杨辉抬头放眼一看都是埋头苦干,没有人在乎是不是下班了,看着各种姿势坐着的,以及落在地上的几张草纸,笑着站起来过去门边开灯。
  至于什么叫大家下班这种事,在这个时候是很讨厌的,一不小心就会打断思路,所以杨辉是断然不会做的。
  刚走到门边的开关边,灯已经先开了,诧异的一看。来的居然是所里的刘书记,已经五十来岁的刘书记看着所里唯一还没关门的一个科室比较好奇,过来一看正好看到杨辉起来开灯,当然就顺手先打开了。
  看到是书记来了,当然是要打个招呼。虽然这位书记有点腹黑,而且在研究所这种地方书记的职权大幅缩水,但毕竟还是所里的巨头之一,起码的尊重还是得有的。
  “书记,你怎么……”
  杨辉话还没说完,书记就打手势要求杨辉不要说话,还指着办公室里埋头的众人,笑着点点头,随后让杨辉过去继续工作,摆摆手转身离开。
  转过身后,刘书记很是感触,触景伤情啊。杨辉他们加班加点工作让刘书记想起所里以前满负荷工作的时候,也是这般如此。在想想现在实在是,虽然刘书记只是一个政工人员,但是看着所里这么多年过来的,怎么不伤感,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对航模项目更加支持了,这个项目承载着所里复兴的希望。
第36章
我来做
  今天是个比较闲的日子,没有什么需要处理的事,所里就是这样子的,白所长决定到一所那边去,和于希明总师商量一下新的模型机体的问题,几天前听了杨辉的建议,怎么想觉得怎么好,趁着今天没事去一所再沟通一下。
  一大早就找了个过去一所的车,直接就搭便车过去,能节约还是节约些,所里那吉普还是继续趴窝吧。
  终于在中午十点办到了一所,如愿以偿的在一所所长办公室找到了于希明于总师,看到于大总师还在写什么,等了几分钟终于搞定了。
  “于大总师,我今天来麻烦你了,大忙人啊。”
  一所有个教练机项目算是还不错,至少现在还能过活,所里还算是可以。白所长是挺羡慕的,毕竟有项目就有钱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