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2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8/483

  要做早期预警巡逻机,不仅仅是需要有雷达、载机平台这些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上同样不能弱了,一款担当部分预警功能的飞机,没有合适软件支持,功能将大大地降低很多。
  最典型就是苏联的A-50预警机,这家伙看起来牛高马大,顶着一个贼大的盘子,然而软件跟不上,不仅雷达本身的软件算法落后,预警机与作战飞机之间的联系方式也落后,庞大的作战指挥全部依靠预警机中的些机组人员人工通话指挥。
  这得要有多牛逼?诚然这是些问题是因为要指挥的作战机群太大才导致的问题,若是用在现在杨辉准备为海军开发的弱化版预警巡逻机上,语音通话指挥也不是不行。
  但杨辉就是接受不了这种东西,落后就是落后,没有太多的理由,现在的杨辉要准备做这项目,怎么也要有所改进,自动化程度还是得要有点看点才好意思拿出来。
  所谓要自动化程度,也不是太麻烦,至少在西南科工内部,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设计风格,歼七四的航电系统就是走的美系路线,而即将到来的AWG-9雷达也是典型的美系雷达。
  在歼七四的合作中,西南科工已经拿到了1553B数据总线技术,这至少意味着歼七四和未来即将搭载AWG-9雷达的预警巡逻有了最基本的契合可能!
  只有同样基于1553B数据总线的设计,两款飞机之间的数据交换才有可能,一旦实现了预警巡逻机与前方作战的作战飞机数据交换,不仅作战飞机有利,后方的预警巡逻机同样也能再次扩大作战感知范围。
  前方的歼七四雷达虽然不咋的,但好歹也有五六十千米的搜索范围,数据反馈到预警指挥机,对整个战场的事态将会更加清楚,信息更加畅通。
  这就是数据交互的好处,有了这东西之后的预警指挥还算是初步入门,没有这东西的预警机就只能算是简单的将雷达搬上飞机上而已,还没有深入得到预警机使用的精髓。
  这些搞定之后,雷达的来源恰恰是最简单的,共和国完全可以直接从伊朗购买F14的机载雷达,不管是能不能用,整个二三十套回来备着。
  伊朗的F14真正在作战中损失是非常之少的,大部分的F14都跪在了后勤维上,这些F14的雷达实际上都没有使用上多久,拿回来翻新一下就能用。
  当然这种翻新自然是要向美帝寻求帮助,但这不是问题,就算是到时候明说这东西是从伊朗弄到手的,美帝也不会有什么二话。毕竟这东西到了共和国手中,总比在伊朗这个邪恶国家手里好吧,而且通过这笔交易,也可以帮美帝评估伊朗空军实力。
  可谓是一举多得,美帝还能从这些雷达的翻新费用中小赚一笔,至少比烂在伊朗手中要产生的效益更多。至于说以后共和国会不会变得比伊朗更“邪恶”,现在的美帝还管不了那么多。
第378章
方案讨论
  果不其然,在杨辉给出了这个方案之后,海军一周时间的准备之后,一小队的装备调研人员就飞抵西南科工。
  调研科研军事装备这种事,光是海军肯定不够,这种相当重要的特种作战飞机的调研,军队最高层同样也要有人前来‘凑凑热闹’,总参也派来一些装备科研技术人员。
  眼看这么多的人都到了,看样子都对杨辉提出的这个想法很有兴趣,当杨辉带众人将装有AWG-9雷达箱子打开之后,硕大的雷达本体让人不得不感慨美帝技术确实挺牛逼。
  “AWG-9雷达,F-14雄猫战斗机标配,迄今为止最优秀的截击机雷达,纵是米格31的相控阵雷在有的方面也还是比不上啊!”
  海军对F14这款飞机不是太熟悉但,总参那队装备调研人员对F14非常熟悉,前几年共和国也对F14这款强大的战斗机截击机表示了极大的兴趣,那时候北方边境陈兵百万,毛子的TU22M2/M3一直都是共和国心腹大患。
  专门为拦截图22M2/M3开发的F14战斗机,自然是受到了共和国的广泛关注,但奈何共和国实在是四个兜一样重,怎么可能用得起这种吞金巨兽。
  要知道为了能让F14拥有极强的性能,美国佬直接把飞机变后掠翼盒全部用钛合金制造,加上并不靠谱的发动机,以及那贵得离谱的AIM-54远程空空导弹。
  远了不说,就是AWG-9雷达,美帝自己采购都要300万美元一部,这已经是共和一架歼七的采购费用相同了,遇到这种贵得吓人的东西,就是再好共和国军队也用不起啊!
  更别说F14那超垃圾的可靠性、后勤维护性能,这年头的土鳖要真像把这东玩儿转恐怕比起伊朗也好不了多少,自然最后共和国采购F14这种想法也和采购幻影2000、F16一样,只能化为泡影。
  最后虽然没有引进到这飞机,但对这飞机的大致性能,共和国有关人士还是有了比较清楚的认实,总参贺词派来的调研小组其实就是几年前考察F14的那队人马。
  看到熟悉的雷达,这些人表示非常亲切,想起当时美帝给的F14雷达官方数据,现在对比着这台实物,越发地觉得这东西确实太优秀了,绝对是远远甩共和现在所有机载雷达一大圈。
  杨辉又不失时机地介绍着这些部雷达的来源:“这部AWG-9雷达是XX进出口公司从伊朗购买到的,按照他们给的说法,在伊朗已经至少30架次F14战斗机因为后勤部件不足而趴窝,而这里至少有25部AWG-9雷达还有翻新使用的可能!”
  早就听说西南科工这家公司神通广大,总是能给人不一样的惊喜,现在的二十多部没有了备件的AWG-9雷达就是明证啊!
  “那么伊朗是愿意将这些已经没法使用的雷达出售给我们?若是能将这批雷达搞到手,关于这次的预警巡逻机项目我们海军就敢要!海军对西南科工的能力还是非常认可的。”
  有了歼教七A/歼七四两款飞机的经历,海军现在对西南科工已经是非常认同,现在的西南科工也算是难得的一家靠谱的军工装备提供单位,歼七四首批的四架飞机已经飞抵海楠岛某海军航空兵基地,部队初期反映良好。
  现在又有了好东西,海军表示出强烈兴趣,这时候就要看西南科工的表现。不仅海军对时间要求紧,杨辉同样也知道时间的紧迫,要知道这都已经是87年秋季了,距离89秋季也就两年时,不赶快把事情整顺利,这项目就的黄掉。
  “对,伊朗反馈的消息来看,他们也是非常愿意把这些多余的雷达出售给我们,而且因这些雷达在他们手中几乎就算是废品了,要低价买上二十、三十部雷达也不是问题。”
  这当然不是太大的问题,要拿到这些雷达的方法有很多,总参甚至有比杨辉更绝的一个招数。
  “对,拿到这些有问题的雷达不是什么大问题,甚至我们可以用一些伊朗需要的军事装备去换也都行,完全不需要动用任何外汇,还可以养活国内这几年比较吃紧的军工单位。”
  总参要负责评估采购的军事装,对国内军工企业实际情况知道的挺多,一来就给出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建议,让众人听过之后只能自叹不。
  “如此看来,从伊朗搞到这批雷达的问题是比较好解决的,那么翻新这些雷达的任务又该如何做?西南科工想必也有自己的想法,要不就赶快说来听听。”
  翻新这批雷达确实不是什么大事,杨辉早就有了计划“……具体就是这样,我们可以直接找美国人合作,他们因该也不会对这事横加阻挠!”
  完全就没有这必要的,在杨辉的提示之下,雷达翻新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当有了还算靠谱的雷达来源之后,载机的选择反而且简单了起来,海军对这项目有自己的想法,对于这种预警、巡逻机,还是用小型机载平台就够了。
  “我看这飞机最后研制出来也就和美国的E2早期型差不多,甚至只比E1好上那么一点,我看载机也没有必要使用太大的平台,用运七就行了。”
  没错,在海军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决定用运七做运载平台,本来这就只是一部半路出家的预警雷达,相比专用的雷达还是有些不够格,用运七为载机就够了。
  实际上这种平台运八最好,但实际情况不允许,一是运八现在只能生产非气密舱型,也就是说后舱只能运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现在的运八飞机的气动并有完全吃透。
  要装上一大块儿的“肿瘤”这对整个飞机的气动外形改动会非常大,以现在汉中012基地的技术能力绝对玩不转这么大的改进。
  君不见上位面中都已经到了2000年之后,以运八为平台改进空警200,都在试制中摔的人仰马翻,整个预警机研制对于可谓遭受重创。最后调查事故原因:飞机除冰系统问题,一切还得归到运八在技术上没有吃透,最后还是找到安东诺夫来帮助。
  2000年的时候情况都是那样,现在的运八飞机,海军能信得过?因此,用运七为机载平台是比较安全的选,有技术能力强大的西飞为后盾,运七改进会简单很多。
  至于轰六,这种想法空军是最早被毙掉的,这东西太不划算,轰六使用成本高,对机场要也是一点儿都不低,以海军的打算是要准备在沿海地区各大驻地都驻扎上几架,轰六是没法做到这一点的。
  至于说运七的航程问题,这的确是一个硬伤,但完全可以使用内置可拆卸软油箱解决这个问题,加上本来就是前线机场布置,航程短的问题还算可以忍受。
  当然,还有一个不算理由的理由,人家运七飞机也是当过客机使用,87年刚定型不久的9运七100飞机,也过最高50架次的市场保有量,舒适程度还是有那么一点儿的。
  虽然这款飞机的后勤维护、使用成本比较高,但这都是因为这飞机在民航中的高频率使用才造成的,需知民航业务和军用业务的差别是非常之大的。
  换成军队使用这飞机,使用频率可以降下来好多,加上军队的专业维护队伍,这些问题都可以忍受。再乐观一点来说,现在的87年运七100已经定型已经交付使用,一年多时间可以暴露出很多问题,在平台研制中还可以有所改进。
第379章
抓住最后的窗口
  既然海军要求用运七为平台,西南科工也只能就这样定下来,最合适的平台运八现在还不够成熟,杨辉也不能硬着头皮要求用运八。
  都说了方案要靠谱、风险要小、速度要快,那就只能是运七为平台。想想上一位面中,用运七这一级别直线客机为平台预警机也不算少,诸如瑞典的萨博340预警机,以及巴西和印度联合研制的预警机也是以EMB145支线客机为平台。
  这些挂着预警机牌子的家伙都用支线客机做平台,临时拉出来的简单成品货架预警巡逻机,用运七做平台也还算可以忍受,至少算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倒是总参有些不同的意见,他要考虑的就不仅仅是海军的需要,空军规模比起海军更大,北方防空压力一点也不小,同样也需要解决预警机的有无问题,空军要负责的空域那就实在太大了,运七这样的小飞机做平台,实在是太过于鸡肋。
  张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话到了嘴边却又被同时打断,无奈只有咽下去。总参都是聪明人,知道通盘考事情,首先运八现在是没法考虑的,唯一的好东西就是刚定型的大家伙:四发轰油六。
  这东西绝对是非常合适的一款机载平台,作为一款都快要接近波音707飞机的一百吨喷气式飞机平台,做预警机平台完全不在话下。
  甚至再激进一些,将下马的空警一号重新搬上四发轰六平台都没有任何问题,但这风险就太大,国家肯定没法认同。
  唯一可靠的方案就是将到手的AWG-9雷达整两台,学学英国佬的猎迷预警机,前后各两部雷达,实现360度无死角覆盖。至于说这样布置会导致本来就非常丑的四发轰六变得更丑,事实告诉你土鳖并不会嫌弃。
  看起来很有实现的价值,但却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AWG-9雷达对大型轰炸机最远搜素距离不过300千米,跟踪的目标也不过最多24个,这样的雷达就算实现360度无死角,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在加上这AWG-9雷达来源并不可靠,二三十台雷达能在满足了海军使用之后,空军还有多少余额,就算勉强上马,能供应几架大型预警机的制造使用?
  即使强制上马这项目,杨辉也绝对会阻止它,笑话,恐怕还没有等到这种大型预警机完成研制,美帝就开始制裁行动了,雷达哪里去找?像上一位面那样找以色列?呵呵呵……
  还是老老实实的来,做个符合AWG-9雷达身份的小型预警巡逻机,算是短平快项目,研制起来速度可以比较快的完成、难度也小,到时候在89年秋季之前多囤积一些备件,能让这些临时货扛到九十年代中期就够了。
  真正的预警机还得要看苏联解体之后有没有机会,在苏联解体的时预警机项目可不老少,大盘机有A-50的后续发展型,中小型的小盘机在雅克设计局、安东诺夫。随便搞到一个就算是可以开始真正的预警机之路了,到时候轰油六平台刚好也成熟起来,一切都正好。
  虽然其他人不知道这些,但他们有自己的考虑,对于AWG-9雷达的性能,明白事理的总参人员也能想到,跟踪24个目标的雷达需要大型预警平台?就凭借这一点大型预警机就不要想,留给海军做小预警巡逻机刚好合适。
  把人叫住之后,这位总参调研人员又问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光是有雷达、机体绝对是不够的,要做出一款堪用的小型预警机,我们还需要有一套合格的中央处理系统,这一点我们没法回避。”
  没有中央处理系统的预警机是不完整的预警机,为了以最快速度拿下这项目,杨辉只能是祭出最后的杀招。
  “我们现在的确没有这种能力,要最快速度拿出成品,我们需要有外援,不管是美国、英国,只要我们现在给钱都能请到有经验的队伍参与研发。”
  没错,若不乘着这最后的一个窗口期,赶快找国外的老师学上个一招半式,单单是西南科工自己来玩这项目,两年时间拿下恐怕还有些玄,而且还不一定能最高效率的做好整合。
  自立更生固然好,拿来主义也不能丢,优秀的团队就在于能够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只有在这次的项目中把西方的技术学到一些,才能在后面的大型预警机项目中做到更好。
  听到要请外援,海军有些疑问,什么样的外援可以请过来,帮助共和国自己研发预警机这种东西,这东西实在是有些敏感。
  “这两个国家的公司都还算是不错,英国下马了猎迷预警机,但就他们在猎迷预警机研发中积累的技术要参与我们现在这个项目也够了,但美国会帮助我们做预警机项目?还是海军使用的预警机,这应该是非常敏感的一个项目吧?”
  这就是海军想多了,现在的美国或许的确对共和国还有些防范,但前面共和国和苏联之间的媚眼不断,被上了眼药的美帝在这个时候要阻止的可能性实际上是比较小的。
  “不不,我们研制的不是预警机,是用于巡逻的飞机,再加上我们要的这款飞机的性能并不怎么优秀,其实也就是美国在50年代的C121预警星水平,想来阻力不会太大。”
  还有一个方面杨辉没说,就算说了这些军队的家伙也不一定能想明白,要知道现在负责美国预警机研制的格鲁曼公司都快揭不开锅了,虽然有F14项目还在支持格鲁曼公司。
  但格鲁曼在F14的研制时太早了,当时美元还坚挺,格鲁曼给出了一个比较低的价格,但谁知道后来美元萎了,格鲁曼可谓遭受重创,要不是有伊朗订单,恐怕都得给整破产。
  后来虽然面勉强过活,并靠着F14坑爹的后勤,还算活的不错。但自F14之后,格鲁曼就再也没有过大项目,科研队伍延续堪忧。上一位面中诺斯罗普在八十年代中期从共和国拿到两个项目:八二工程、超七工程算是勉强过活,但现在的两个项目都和格鲁曼没了关系,一个被麦道截胡,一个被诺斯罗普截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8/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