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1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483


第356章
突如其来的权力
  杨辉马不停蹄和贵洋市政府商量一番,最终拿到了不错的优惠政策、还有一大块贵洋市郊区地皮,并得到承诺:在西南科工之后,贵阳市政府开发区不再对西南科工拿下的地皮附近进行更多的开发,全部留给西南科工以后可能的扩张。
  至于三通一平,贵洋市政府更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做到最好,按要求是准备请工程兵部队前来建设,力求做到军工品质、坚若磐石。
  历时一周时间,杨辉和贵洋市政府商量完成,再次回到西南科工。消息公布之后,全公司上下无不为之轰动,西南科工的新厂区建到贵阳市,这发出一个信号:西南科工以后要搬出山沟。
  全公司男女老少无不为之奔走呼告,这样的大事足以载入西南科工史册,而力主公司新厂区立足贵洋市的杨辉,也再一次在西南科工广大干部、职工心中留下了:能做事,做实事。年轻有为的形象。
  在西南科工上下高高兴兴,期盼着美好明天的时候,西南科工高层再次召开会议,工厂位置定下来了,更加重要的人事问题摆在众人眼前。
  “人事问题的确不好办,大家也知道这次的钛合金加工基地建设时间紧迫,对工人技术人员素质要求高,责任重大,负责钛合金加工基地的厂长必须要是一位能镇得住场子的人。”
  要镇得住场子,这就要求资历老、技术好,全公司这么多的人里面,也只能是从几位大佬中选择。
  而这不到十人的大佬中,大多数都是技术型管理人员,各自在单位中都是技术带头人员,贸然调到新工作单位反而得不偿失。
  到最后,会议室十人中,分成两拨,一波看着杨辉、一波人则是看着白所长,其意思不言自明,新工厂管理人员的人选只有两个:杨辉、白所长。
  于总师把目光投向杨辉:“我看让杨辉去就好,让杨辉去把这钛合金加工基地搞起来,自然就能在西南科工建立起威信,对过几年接手西南科工总经理一职会有很好的帮助。”
  于总师这话说的非常有道理,杨辉前面表现出的能力都受到了所有人的看好,现在是时候给杨辉在西南科工内部建立起威信了,顺便也为杨辉培养一些班底。
  抱着和于总师同样想法的人不少,就连刚才把目光钉在白所长身上的几人也觉得于总师说的不错,按理来说这次的厂长位置就该落到杨辉头上。
  但白所长并不这样认为,他有着自己的想法。
  “杨辉负责钛合金加工基地看似是不错的选择,但也有很大的缺点,我们这次的钛合金加工基地为了赶时间,都是抽调的各厂骨干年轻人员组成,让杨辉去恐怕还真就不好开展工作。”
  看其他人还是不太明白,白所长继续深入地解释深层原因。
  “这些骄兵悍将若是没有看到杨辉,恐怕还对杨辉抱有神秘的感觉,不敢造次。若是杨辉直接管到他们头上经常出现,搞不好就容易出现问,这和能力没有关系,这是有能力的年轻人之间相互不服造成的。加上这次钛合金加工基地的事不容出纰漏,我看还是由我去坐镇最好。”
  白所长揽下了原本给杨辉准备的位置,这又是什么情况?以前都是白所长都是极力推荐杨辉,现在大家都接受杨辉的能力,愿意培养杨辉,怎么白所长就突然唱起反调……
  “老白,那你的意思是要由你亲自主持这次的钛合金加工基地组建,杨辉这边有该怎么办?这次机会难得啊!”
  于总师都有些看不懂白所长的想法,只能是站出来提醒一下,虽然白所长说的在理,但机会难得,于总师不愿意让杨辉错过这个机会。
  在于总师问出问题之后,其它众人也不解的看着白所长,似乎白所长不给出一个正当的理由,这一帮人绝对不会吝啬自己手中的反对票。
  看到杨辉现在已经如此深入人心,受到众多高层的认同,甚至不惜和自己这位总经理对着干也要力保杨辉入住新工厂,白所长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杨辉确实很不错。
  是时候打出自己第二张牌了:“这个我当然知道,机会难得,让杨辉去当这个厂长,若是可以成功做下来自然是很不错,但风险太大我们承受不起。不如换个更加安全的方案,我现在已经身兼数职:二所所长、黎阳厂长、西南科工总经理,再加工基地厂长就太累了,我需要卸下一些担子。”
  这才一脸解脱般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白所长要准备卸下一些职位,由杨辉来扛起。那么白所长又准备将哪个职位交给杨辉呢?
  需知白所长身上现在兼任的哪一个职位都不比钛合金加工厂厂长一职弱了,甚至影响力有的还更甚一筹。所有人都被白所长勾起了胃口,大家要看看白所长对杨辉的支持力度到底有多大。
  于总师和白所长经常打交道,知道白所长的一些想法,他已经想到了些什么,不敢相信的看着白所长。
  对着于总师点头承认之后,白所长向着所有人你宣布:“现在涡扇10发动机正是从二所设计转到黎阳生产的关键时期,我还没法放下。倒是西南科工总经理一职我准备放下,将它交给杨辉来担任,他当个代总经理还是不会有太多的人站出来反对,大家说对吗!”
  说到最后,白所长的话拖得很长,声音也咬的很重,显得对这决定有一种不容反对的意味,就准备看看有谁不服。
  本来还有一人有些担心,但看到白所长一脸的坚定,还有于总师的摇旗呐喊,坚定的站在白所长的决定后面,其他几人都是一副我无所谓,你们定下来就好的样子。
  看到这情况之后一下就怂了,安慰着自己:杨辉的能力还是很不错地,大家有目共睹,现在是时候将他扶起来,正式站在前台也好。
  杨辉倒是被这突如其来的高位惊到了,让自己这么快就走上前台,这是不是有些……
  “不不,我还是先去钛合金加工基地去先历练一下为好,我对管好钛合金加工基地很有信心,一定能……”
  没等杨辉继续说下去,于总师就对杨辉摇摇头。
  “不行,刚才我还觉得你去钛合金加工基地干不错,但现在我觉得老白说的也有道理,你还是直接接手总经理职务好一些,现在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有一两年时间,会帮你坐稳总经理位置。”
  于总师说了,白所长也接着教育着杨辉:“要不然等两三年我们都退了之后,你再突然坐上来就显得很突兀,你要坐稳位置就只能靠你自己,少不了要经历一番风波,西南科工这时候可经不起内耗!”
  前面的杨辉都不觉得是什么问题,杨辉从来不觉得以自己的能力在建立起钛合金加工工厂之后,和其他人在正面竞争总经理职务会落于下风。
  但听到最后一句“西南科工经不起内耗”这句话,就说到了杨辉的心坎里,西南科工确实经不起这内耗,既然有办法无损完成权力过渡,杨辉自然愿意这样做。
第357章
验证机首飞
  86年的最后一天,西南科工却依然是忙绿无比,位于贵洋的钛合金加工的基地落成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目光,在白所长的带领下,整支接应队伍已经从黑龙河边境口岸完成交接。
  钛合金加工工艺设备的到来已经八九不离十,苏联的设备安装人员、技术培训人员也是再一次踏上个共和国的国土。
  唯一值得一提的则是苏联得到情报内容时的表情,简直就跟火烧屁股了一样,啥也不管拔腿就跑,看样子是去核实情报处理这些麻烦事去了。
  当设备装上火车皮之后,整支队伍再次出发南下。一部分往西南科工,一部分则是往洪都走,莫罗佐夫试飞院的罗伯斯副院长有主持试飞L39教练机的经验,这次也被光荣的派到共和国南方渡过严寒的冬季。
  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的洪都又比两个月前石屏去苏联访问的时候情况要复杂很多,北约情报网络在苏联撒下了巨网,莫罗佐夫试飞院这样的重地自然是没有错过的理由,对于共和国开始和苏联接触的消息,北约国家已经做出了反映。
  意大利马基公司已经有所让步,虽然还是不愿意在反尾旋试飞中合作,但为了不让共和国和苏联走的太近,马基公司派出大批技术人员到了洪都厂,在陆总师的带领下对强五进行现代化改进,同时也监视共和国和苏联的合作进程。
  到时候莫罗佐夫试飞院、马基公司之间,又会在洪都这块异国土地上爆发出怎样的龙争虎斗,在共和国又能受益多少呢?
  这都是一些后话,由于偏移了历史轨迹,杨辉也不知道最后成什么样,杨辉现在正眼巴巴地看着被命名为YZ1的大边条翼技术验证机,这款验证机已经首飞了有一个月半时间了,但现在这次试飞的意义又不同。
  前几次是对飞机本身进行出厂试飞,飞的很保守。现在不同,这次将会更加大胆地针对性对大边条翼带来的优缺点进行测试,也就是说现在的试飞才是这款技术验证机真正要做的活。
  “厉云,前几次的试飞都很保守,对电传系统的要求不高,甚至就没有做过大幅度的机动动作,这次要做一些我们从来没有做过的大仰角机动,对电传系统的要求很高啊!”
  杨辉现在没有去打搅试飞员,他从最开始就关心大边条翼的研究,这是西南科工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现在杨辉对验证机本身气动设计已经没什么担心,唯一还有不放心的也就仅仅是这架验证机所使用的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
  作为这次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研制中的一员大将。厉云虽然只是一位跟随导师来参加项目的学生,但架不住他在电传飞控、软件编程中的多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在这次的项目中大放异彩,就连诺斯罗普的技术主管都对厉云表现出的能力刮目相看。
  以至于这次参加电传飞控攻关0611、洪都两大单位都抛出橄榄枝,要准备把这人才招揽到麾下,好在杨辉早就有了准备,厉云这位表现出非凡能力的潜力股早就是西南科工阵营的一员。
  起飞之后做了一下热身,马上就要做大幅度机动测试,杨辉自然是和厉云站在一起,有啥问题都可以第一时间提出来。
  厉云作为这次飞控编写中的主力科研人员,对飞控中的飞行控制率很有信心。
  “只要飞控的硬件方面不出问题,那整个飞控就不会有纰漏,飞行控制率是不会出大问题的,我们模拟运行了很多次,一直都是运行顺畅无差错。”
  厉云对这次的飞行控制率编写很有信心,甚至他的自信感染了杨辉这位总经理,现在的验证机试飞是杨辉上任之时开始的,容不得出什么纰漏。
  试飞员将操纵杆拉起,飞机进入大仰角飞行阶段,这就明显看出了大边条翼的优越之处,和歼七四试飞中的大迎角爬升相比,实在要好上太多、太多。
  两款飞机都是同样的推力,大边条翼设计仰角可以做到更大,维持大仰角爬升的时间也更长。随即是试飞员对下一个试飞项目做出试验性的动作。
  迅速蹬舵,飞机进入现代空战中非常注重的盘旋飞行性能测试,要测试的不是稳盘旋性能,而是瞬盘性能。
  瞬盘性能是第三代战斗机的研制中是非常重视的一点,在第三代战斗机中,高性能导弹的出现,需要的就是先敌人发现、先敌人锁定,然后发射导弹。
  为了抢先发现敌人,就需要雷达抢先照射敌机,需要机头先指向敌机,需要更快的机头指向速度。机头指向速度就是指:瞬盘。
  空中飞行中的验证机就做着这个动作,伴随着大边条翼的气动改善之后,试飞员和地面的测控人员惊讶的发现,采用了大边条翼设计的飞机瞬盘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于总师,你来看看这份测控数据,这是我们最开始风洞试验中都没有发现的新情况,大边条翼设计对瞬盘能力有很大的一个增幅,这一点的出现再次将大边条翼技术的重要性提高一个档次。”
  说着,刘军就把刚才拿到手中的测控数据递给于总师,尽管飞机还没有降落下来,但地面已经产生的巨大的轰动。
  紧随而来的杨辉也得知了这一重大利好消息,大边条翼对瞬盘能力有增幅,这又是一个新情况。
  围着一大群人在这里,不仅有西南科工的科研人员,诺斯罗普派来的技术人员也喜不自禁,当时诺斯罗普研究小边条翼的时候还没有注意到这个情况,现在一试验就出来了新的情况,真是实践出真知!
  “的确是新情况,这说明我们对大边条翼的探索还不够,现在我们需要再进一步对大边条翼的研究加大投入,争取在87年年底之前将大边条翼的试验做完,彻底掌握这一技术。”
  杨辉首先表态要加大对大边条翼技术的投入,诺斯罗普技术主管也紧随其后的表示会要求美国母公司排出更多的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科研设备。
  离开激动的技术人员人群中,杨辉来到跑道旁边,就等着试飞员将飞机平安的开回来,只有飞机飞回来,才能保证后续的试飞、科研进度才能有序开展。
  亲自将登机梯搬到试飞机旁边,又上去帮助试飞员打开座舱盖,第一时间和试飞员握手表示祝贺。
  “感谢,这次试飞让我们得到了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数据,有了这数据的佐证,我们对大边条翼气动性能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以后还要看你继续试飞!”
  试飞员虽然不是西南科工的主力严修福队长,但也是经验丰富,从歼教七A开始就一直驻扎在西南科工执行试飞任务,对西南科工研制的歼教七A,歼七四飞机都有深入的了解。
  刚才做瞬盘试飞的一瞬间,就感觉到了这款大边条翼试验机的不同之处,瞬盘能力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简直和老式歼七飞机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区别。
  “一定、一定,这次新情况我也没有想到,到现在都还有些难以平静,以后的试飞我会全力以赴的。”
  能不高兴、刺激吗?做个形象的比喻稳盘是地面汽车的小半径转弯,瞬盘就是更牛逼的漂移,正常的转弯肯定没有漂移来的刺激啊……
第358章
遇到宝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