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1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483

  随后是海军的两架飞机起飞,一前一后、双机编队向东方飞走,他们要到琼岛,那是祖国南大门。
  当然,巴基斯坦的三架飞机也不会落后,前后起飞之后,在空中完成三角形编队,翼下的两具副油箱表示他们要长途跋涉。
  唯有伊拉克的五架飞机被拖到一边,这些伊拉克的飞行员坐在座舱中,看着前面的飞机不断起飞,只能羡慕、嫉妒、恨。
  所有人看着这七架前后起飞的战机,不住的挥手告别,直到连小黑点都看不到,挥动的手依然不愿意停下来。
第295章
普通的边境摩擦
  巴基斯坦北方,这里是抵抗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桥头堡,无数的军事资源从巴基斯坦巴开始,通过各种手段交付到阿富汗反抗组织手中,包括在后世大名鼎鼎的圣战组织,现在正是西方国家的坐上宾。
  冒着危险向阿富汗反抗武装提供武器,巴基斯北方的国境线一直是岌岌可危,别看巴基斯坦在83年就到手美制F16,但这飞机的适应性训练一直在巴基斯坦后方进行,就连巴基斯坦已经到货多年的法制幻影战机,也没有部署在北方前线。
  难以令人相信的是,在巴基斯坦的北方边境,主力战斗机依然是老式的歼六飞机。
  从79苏联入侵阿富汗开始,北方空军重镇白沙瓦就装备着歼六,随后的第15、第23、第26中队不断的替换驻扎在此,但这些中队清一色的都是装备着歼六飞机。
  而随着八五年的到来,苏联对巴基斯坦领空入侵更加频繁,巴基斯坦在11月派出了地面部队到阿富汗境内支援抵抗组织,这样苏联人恼羞成怒。
  此时,历史上最大的变数来了,白沙瓦空军基地迎来来新战机的入驻,来自老朋友的歼教七A战机终于抵达,这款飞机不用适应性训练,十月份接收飞机,首批三架飞机直飞白沙瓦,披挂上阵。
  跑道上的534号飞机已经注满燃油,翼下两挂架挂上两枚响尾蛇,响尾蛇在巴基斯坦、英国都是制式装备,蓝狐雷达自然可以完美制导这款导弹。
  翼下还挂有两具副油箱,飞行员走进座舱,做好准备,启动发机,准备升空巡逻,这已经是第五次执行巡逻任务,有了比较多的经验。
  和塔台报告之后,白沙瓦基地最好的一款飞机升空,虽然是一款歼教机,但它现在的定位却是不折不扣的一款歼击机,可以直接投入作战。
  飞机满油,同时装上武器,一台落后的涡喷七只能发挥飞机七成作战能力,不过用来巡逻肯定是足够的,起飞后调整航向,向北方边境地区飞去,那里才是阵地。
  打开雷达,准备搜索一番,歼教七A的到来,终于使巴基斯坦北方边境有了一款可以在空中搜索敌机的雷达。
  巡视一番,安瓦尔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不仅没有看到一架军用飞机,就连民航飞机现在也不敢在这危险的战区执行飞行任务。
  巡逻任务一向无聊,安瓦尔以巡航速度、高度平飞,这样能最大限度降低油耗,增加留空时间,这是巡逻飞行所必须的。
  但这次,安瓦尔注定要当上一回英雄,位于边境地区的兰迪科塔#4084号地面雷达站发现了情况,地面早期预警雷达搜索范围要比天上的小口径单脉冲雷达强上太多,从阿富汗方向飞来的两个雷达源已经被发现。
  “534,这里是地面雷达站#4084,你机11点方向发现不明型号飞行器两架,请前往边境地区确认。”
  安瓦尔在巡逻的时候看起来无精打采,但地面雷达站传来的消息,却令人突然警醒过来,部署到白沙外基地半个月,终于有了情况。
  调整航向的同时,回应着地面的消息:“534号以收到,正向指定方向飞去,预计十分钟后能查明情况。”
  从阿富汗起飞的飞行器,毫无疑问,肯定是苏联空军部队,从往常拦截的情况看,无非就是苏22、25、米格23这些飞机。
  不管是哪款飞机,安瓦尔都对自己驾驶的这架飞机有着绝对的信心,对抗苏联那些战斗轰炸机以及所谓的第三代战机,并不会有传说中的代差存在。
  米格23被苏联划分为第三代战斗机,但这些飞机并不能和美国的F15、F16这些飞机抗衡,算起来也就是一款二代半而已,对上大改后的歼教七A还不知道最后鹿死谁手。
  事实也正如安瓦尔所猜想的那样,从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起飞的两架米格23,他们的任务是为苏22战斗轰炸机护航,低空飞行的苏22飞机要对阿巴边境地区的武器运输线进行轰炸。
  米格23现在是明面上要入侵巴基斯坦边境的两款飞机,他们大摇大摆的往巴基斯坦的飞来。
  在安瓦尔的雷达显示屏上,终于看到了两个小绿点,随着雷达的不断刷新,对面的两架米格23不断地向边境地区靠近。
  看对方的航线,明显是有意入侵巴基斯坦领空,这让安瓦尔赶到异常的愤怒,这些苏联人太嚣张,还真以为我驾驶的还是歼六飞机吗?
  甚至连招呼都没打,安瓦尔迎头往这两架米格23飞去,必须要让这些苏联人看到巴基斯坦空军守护国家空域的决心。
  米格23装备的高空云雀雷达在安瓦尔搜素到米格23的时候,已经早一步搜索到了这一架巴基斯坦的飞机,对于混迹巴基斯坦边境多年的苏联老鸟来说,这都是再在正常不过。
  巴基斯坦的仿制版米格19,已经是落后的不能再落后的飞机,对上自己驾驶的米格23完全没有任何胜算,现在不过是再一次自取其辱罢了。
  “阿留辛,看到雷达上显示的巴基斯坦飞机吗?他似乎被我们激怒了,现在正向我们飞来,我们需要再去打个招呼,可惜这次又只有一架飞机。”
  单机巡逻有危险的边界地区,这即是巴基斯坦对于这款新飞机的充分信任,当然,也和现在只有三架飞机交付有关。
  飞机太少,双颊编队巡逻实在做不到,一架机库维修,一架待命起飞,一架空中巡逻是最低限度。
  十五分钟而已,转眼间双方就在靠近巴基斯坦边境一方进入目视阶段,得益于歼教七A的优秀设计,座舱视野得到了非常好的改进,安瓦尔首先看到对面的两架米格23飞机正迎面飞来。
  米格23座舱视野虽然不是多优秀,但前向视野是绝对能保证的,别连科夫作为长机,看到这架迎面飞来的新飞机,表示非常惊讶,这是什么新飞机?
  带机头雷达照,两侧进气,单垂尾,三角翼布局,正面看起来都是像法国的幻影3战机,仔细一想,好像巴基斯坦确实有这款飞机。
  “阿留辛,巴基斯坦的幻影3战机飞来了,看来巴基斯坦这次终于学聪明了,我先去试试款达索战机的斤两。”
  话音刚落,别连科夫就要加速迎上去,准备来一次普通的边境摩擦,这种事实在是太正常,对于可以在军队喝酒的空军来说,还有什么不敢做的事。
  别连科夫要往上冲,但阿留辛却看出了不同之处,这架飞机绝对不是什么幻影3,特别是这架飞机扔掉副油箱,并示威的摆动机翼,露出翼下的两枚没导弹之时。
  阿留辛看出这款飞机和幻影3的不同,虽然同样是两侧进气,但这款飞机进气道的布置和幻影3却是有着天壤之别。
  幻影3进气道布置在机翼上方,而这款飞机却是布置在机翼下方,并向内倾斜,这就是一款从来没有见过的新飞机。
第296章
同门相残(一)
  “发现两架米格23,对方有意入侵我领空,来势不善,534请求支援。”
  在发现对面的两架米格23之后,安瓦尔首先联系白沙瓦空军基地,同一水平的战机,一对二的风险系数还是非常高,歼教七A新机刚刚服役,作战必须谨慎。
  白沙瓦方面待命的535号飞机,在五分钟之前就已经起飞,安瓦尔能看出苏联飞机来者不善,地面雷达通过飞行轨迹分析,同样能看出这些问题,已经先一步通知了白沙瓦基地。
  “534,基地已经起飞535前来支援,预计五分钟之后抵达,请坚持、一定要驱逐这两架苏联飞机。”
  听到基地的535已经前来支援,安瓦尔一下就放心了,五分钟而已,肯定能坚持到队友前来支援,现在就要好好的和这两架米格23玩玩。
  将无线电频道切换,和前来支援的535号飞机建立联系,必须要提前将情报和队友共享。
  “卡马尔,我是534号,现在向你共享战场情报,我方遭遇到苏联两架米格23型飞机,目视发现对方携带P-60红外空空导弹,每架飞机携带两枚。”
  边境摩擦而已,一般不会带上笨重的中距弹,两枚格斗蛋是最好的配置,即不多同样也不少,所以双方的武器配置相差不大。
  卡马尔从分配到作战部队,就一直和安瓦尔密切合作,现在两人又要共同面对危险,但毫无畏惧。
  “535正在全速赶来,再有三分钟就抵达战场,我的雷达已经发现了你们,请坚持。”
  通讯在这一刻停止了,安瓦尔没有时间再回答,对面的米格23终于按捺不住,想必是发现了前来支援的535号。
  别连科夫听到了阿留辛的呼叫,也确实有停下来仔细观察这架被自己误以为是幻影3的战机,但这并不能吓退别连科夫这位大胆的老鸟飞行员,反而更加激起了别连科夫的好胜心。
  不就是一架新飞机吗?这又如何,一款飞机到底好不好,都得要打过才知道,只不过别连科夫自己比较先遇到这款飞机而已。
  发现对方支援的战机已经高速飞来,别连科夫不再多想,嘱咐了僚机阿留辛注意战况,推杆给油,推背感猛地传来,这是R29发动机爆发出的12.5吨巨大推力。
  野蛮的发动机推动飞机猛然提速,往安瓦尔冲过去。当然,安瓦尔也毫不示弱,不就是摩擦吗?近身狗斗,新的歼教七A比起歼七有了相当大的强化。
  采用了前缘空战襟翼加双三角翼的配合,小F16的称号已经提前十多年到手,后世的歼七E就是有着小F16的称号,说的就是双三角翼加空战襟翼配合后超强的近身狗斗能力。
  虽然在发动机上还有些弱势,但这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开加力、油门推到底,迎着别连科夫冲过去,没得说,就是干。
  安尔瓦在战斗中表情变化丰富,这是他的最大标志,嘴角勾起,死死的瞪着极速变大的米格23,现在是考验胆量的时候,两架飞机都在快速的增加马赫数,突破音速就是几秒的问题。
  占据有利攻击位置在现在都是没有意义的,按照现在这情况继续,迎头撞毁是必然结局,就要看谁最先忍受不住,改变航向。
  飞机在空中飞行,和地面的汽车转向不同,飞机依靠气动舵面偏转来控制飞行,从飞行员转动舵面,再到飞机完成飞行员的指令动作,是有一定的延迟。
  双方需要马上做出决定,然而谁都不会改变航向,这是原则问题,况且这还没有到最后时刻,对方的心理防线肯定先一步崩溃。
  于是飞机不断加速,两飞行员之间坚守本心,丝毫不为外物所动,透过两块防弹玻璃,四目相对,战意快速升温。
  这一刻,唯有后方的阿留辛看得最惊心动魄,旁观者是最清楚这一动作的危险,眼看两架飞机距离越来越近,马上就要撞上了,在最后的改出时刻,双方依然没有任何一人退步。
  阿留辛闭上双眼,在无线电中大声的叫到:“别连科夫,改出……”
  尽管阿留辛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吼出了最大的声,座舱的防弹玻璃都被这声音震得颤抖,似乎马上就要裂开。
  但在闭眼的前一刻,阿留辛依然没有看到长机有任何的反映,这一刻世界都停下来,安静无比,只有发动机的咆哮声。
  这一刻似乎全世界都停止,安瓦尔、别连科夫两人中谁做出反应都来不及了,等待他们的只有撞毁,甚至连这两人都闭上了眼睛。
  但在下一刻,并没有预料中的爆炸声,两架飞机在这一刻都突破音速,甚至音爆云都重合在一起,但这长空中依然只有音爆声,没有预料中的飞机撞上之后的爆炸声。
  一切的原因都在于,在撞上的前一刻,原本你死我活的两位飞行员,却同时做出了向左的180度横滚动作,一次标准的横滚,使得两架飞机在相遇的前一刻堪堪避开。
  本来是必死之局,却险之又险的躲过,原因太多,若是两位飞行员哪一位慢半拍,没有做出横滚,就算另一位再怎么规避都没有办法,只能撞上对方的机翼。
  但这两飞行员就是这么有默契,或者说是出于对死亡的直觉,对死亡的规避。
  当然,若是两位飞行员在规避的时刻没有选着横滚,没有同样都向左180度横滚,那么,撞毁依然不可避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