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魔哪里走(校对)第13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0/1344

  王七麟听了这句诗一个劲的皱眉头:“我怎么感觉哪里不对劲呢?你这句诗不应景呀。”
  胖五一低声说道:“到了晚上就应景了……”
  “咋了,你晚上准备炸了咱的船?要不然咱们能夜放花千树、钟声到客船?”徐大揶揄的说道。
  王七麟道:“别斗嘴了,现在最应景的一句诗不应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徐大说道。
  王七麟怒视他一眼:“徐爷,你现在翅膀硬了?”
  竟然不给我捧哏了!
  徐大拍拍他肩膀道:“七爷,你现在不是观风卫的卫首啦,大爷也不是你的下属了,所以你还指望大爷给你捧哏?天真!”
  胖五一跟着怒视他:“好哇,徐爷,你这是要造反!”
  海上时光过的很快。
  他们一路垂钓一路斗嘴,从北海一路奔驰到了南海。
  众人运气很好,几天下来竟然没有遇到大风浪天,更没有遇到海上大暴雨。
  这也与他们临近海岸线有关,他们一路从北往南行,不管白天黑夜去遥望陆地,看到的都是晴朗白天。
  对于百姓来说这不是好事。
  从北到南没有雨,那九洲恐怕是处于旱灾之中。
  这点从他们上岸去补充淡水便能看出来,他们一路南行,只有在河流入海口处和有渔民聚居处才能补充上淡水,其他时候上岸往往空手而归。
  于是慢慢的,船上的欢笑声和打闹便少见起来,众人时不时开始谈起九洲的旱灾。
  王七麟不想插手帝王的权力纷争,可是他更不想看到天下黎民百姓受苦受难。
  无奈的是,人力有时穷,他怎么能对抗天降旱灾?
  他苦闷了几天,终于碰到一次阴天。
  看着阴云从海洋深处涌来,他满心期望的抬头看。
  当初决定出海,他最期盼的便是不要遇到风雨,最好每天都是大晴天。
  毕竟道法船是小船,怕是遭不住狂风巨浪。
  但如今他的念想变了,他们遇到风浪不要紧,老天爷能下雨才重要。
  可惜阴云翻涌了一阵,最终云彩还是散去了……
  王七麟坐在船头简直要自闭了。
  谢蛤蟆走过来坐在他身边,道:“无量天尊,七爷,你想解决九洲的旱灾?”
  王七麟叹气道:“是啊,我想解决,但我没那个本事,把我整个人拆了也就是十几斤的血。”
  谢蛤蟆笑道:“你要解决九洲旱灾,岂能靠你自身那点血?”
  “那靠什么?”
  “靠接通九洲水汽,让各方的水汽通畅起来,让各地风生水起,这样风云汇聚,才有大雨倾盆!”
  谢蛤蟆接着说道:“还记得当初咱们进入蜀郡之前,咱们在沉一家乡降下的那场雨吗?”
  王七麟急忙点头。
  谢蛤蟆笑道:“无量天尊,你以为老道真有本领驱使风婆雨师让他们来起风降雨吗?”
  “不,老道只是御风顺开了当地闭塞的风道,风带水汽为云彩,阴云汇聚,才有雨下!”
  “另外你可知道为何自古以来就有龙能行云布雨的说法么?”
  王七麟隐隐猜到了他的意思,问道:“那道爷你是说……”
  “若有龙,则九洲风调雨顺!”谢蛤蟆说道。
第727章.718.金鳞拨剌跳晴空
  九洲的旱情是天灾人祸。
  玄龙身躯陨落、龙魂脱逃不是偶然。
  太狩皇帝得位不正,这些年来并没有真龙去为他所驾驭,这就导致了大旱出现,他这个皇帝一筹莫展。
  按照谢蛤蟆所说,若太狩皇帝身边有真龙,而不是龙魂龙魄蛟龙这些东西,那碰到九洲风水道阻塞,只要真龙去御风驾雨疏通开即可。
  但太狩皇帝面对旱情束手无策!
  解决旱情的法子很多,可多数是治标不治本,就像谢蛤蟆在沉一家乡的人工降雨,他可以帮助一个地方降雨、加上其他天师一起出动可以给好几个地方降雨。
  却也仅仅如此罢了。
  他们都没有办法去将全九洲的风关水脉给打通,术业有专攻,这是真龙的活。
  其实若不是在龙起山下小洞天里见过玄龙真身,王七麟很怀疑这天下是不是有真龙……
  现在他肯定是不怀疑这回事了,毕竟他是真的见过龙的人,而且还借助龙之元精精进过修为。
  天地之间有龙,那九洲无龙,真龙在哪里呢?
  谢蛤蟆说海外肯定有,如果他们能在海外找到一条龙将它带到九洲来,那九洲旱情才可以被彻底解决。
  得到这个确切消息,王七麟精神大振。
  他又有事可以干了。
  看着他振奋的精神,谢蛤蟆凝重的说道:“无量天尊,七爷你先别急着高兴。”
  “怎么了?”王七麟赶紧问他,“是不是龙很难找?找到后让它来九洲也很难?”
  谢蛤蟆说道:“不是难不难的问题,而是此行很危险!”
  “不难找,阿弥陀佛,老衲恰好知道哪里有龙。”金身罗汉起身唱了个喏。
  徐大说道:“大师啊,他们现在说的一条龙不是勾栏院里的那种,是正经的龙。”
  金身罗汉大怒:“徐施主,你这话侮辱老衲佛性了你知道吗?老衲说的便是真龙!”
  “哪里有真龙?”王七麟问道。
  金身罗汉说道:“归墟!”
  谢蛤蟆沉重的点头。
  王七麟便挥手喝道:“那咱们就去归墟!”
  谢蛤蟆怀疑的看向脚下的道法船,问道:“就凭这玩意儿?”
  他们本来出海是要躲避中原战乱,顺便见识一下海外风情。
  按照谢蛤蟆的计划,一行人乘坐道法船贴着海滨行驶,顶多离开海岸进入海洋个十几里,而这样也已经算是进入深海,有些危险了。
  归墟完全不一样。
  这是个传说中的地方。
  传说海中有无底之谷,谓众水汇聚之处,无天无底!
  王七麟知道这个地方,上古典籍中关于此地的记述极为多见。
  《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庄子·天地》:“谆芒将东之大壑,适遇苑风于东海之滨。苑风曰:‘子将奚之?’曰:‘将之大壑。’曰:‘奚为焉?’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吾将游焉!’”
  《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
  但随着时光流逝,关于归墟的记述开始减少,以至于到了当今年代,多数人不相信有归墟这地方。
  正如人们不信修士们的修为可以破除后天入先天境。
  王七麟知道,这些都是真的。
  修为在后天之上确实有先天,比如金身罗汉,比如谢蛤蟆,比如绥绥娘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0/13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