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校对)第6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9/1314

  “你爷爷生平做过最大的事情,就是将西宁州卖了一个好价钱。面对这样局面,要善于舍,既然都保不住了,就要下本钱。而且你如果搭上于谦的线,岂不是搭上皇帝的线,其中好处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成败如何?就看你本事了。”
  李文听了缓缓的点头,说道:“孙儿知道该怎么办了。”
  老夫人心中叹息,其实她并不想如此。
  人越老见识越多,越是想求稳。
  在老夫人看来,就算你进了内阁又怎么样,你去之后,家族自然也不行了,但是土司这个官职不一样,世袭罔顾。西南很多土司,都是唐宋时期封的。
  如果可能,老夫人自然不愿意放弃这番基业
  只是事已如此,她又有什么办法,只能劝孙子别钻牛角尖,在各种办法之中,选择一个不怎么坏的办法去做了。
  李文知道该怎么做了,就当机立断。他立即与张文一并去见于谦,张文见了于谦当即跪下,说道:“李某乃大明之臣子,陛下所命,无敢不从,既然大人有此以,下官又怎么不从。只是我家世居西宁,搬迁需要一点时间。”
  于谦也知道李家多半要妥协的。但是也万万没有想到李文如此识趣。说道:“好。李大人不亏忠肝义胆。有什么不便的地方,只管说,我能帮忙的自然会帮忙的。”
  言下之意,就是你有什么条件也提出来吧。
  李文说道:“下官一家子都要去京师,这土官留之无用,而且朝廷不是说要改土归流吗?下官愿意响应朝廷,将我李家田地专为西宁州治下。”
  于谦听了,心中一动,暗道:“李文真是好手段。”
  朱祁镇确立了改土归流的原则,但是真正改土归流的也没有几家,毕竟而今朝廷主要精力都放在北方,对西南,西北地区,都是能不出事就不出事为好。
  如果不是因为茶马之事,李家在西宁横霸一方的情况,朝廷也不会多管的。
  也就是王骥在云贵总督任上,平了贵州好几处土司,建立好几个县,也不至于堂堂贵州布政使只有一个县。
  并与土司并处一城。
  除此之外,就没有了。
  但是并不是说改土归流这四个字在朝廷就不存在的。
  并非如此,朱祁镇在处理西南事务的时候,一直秉承着这个态度,如果有土司造反,一般情况下,都是改土归流,当然了,特别艰险的地方,也会保存土司,但也会将大土司拆分成小土司。
  其实李家并不清白,如果翻旧账的话,李家走私茶叶的数量,足够李家一家砍头。只是参与的人太多了,于谦也不敢轻举妄动。
  而今李家愿意去北京,并愿意以身作则献土归流,也给西宁州的建立开了一个好头。
  如此一来,于谦不得不赏,不能不安排好。
  不然让各地土司见李家下场极惨,谁还会主动献土归流啊?
  而且还要从朝廷整顿卫所方面想,各地卫所官员横行霸道,不下于土官,朝廷如果严苛处置李文,后面的卫所整顿就要难了。
  毕竟李文不干净,各地卫所中的军官有几个可以说自己的干净的。
  所以,李文真真正正将这好处发挥到了极致。
  但是怎么赏赐,于谦心中却在默默思索,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你家有人会养马吗?”
  李文说道:“自然是有的。”
  “好。”于谦说道:“我保举你东胜总兵官,镇守河套,为朝廷养马,如果你做的好,将领封爵之日,指日可待。”
  “李家一门两爵,从此之后也要修身养性,秉公守法才是。”
  于谦话语之中,有淡淡的警告之意。李文自然听得明白。
  于谦只是碍于局势而已,不是真不知道李家都做过什么事情。李文说道:“请大人放心,今后我李家定然实心为朝廷效力,再无他念。”
  于谦说道:“既然如此,就请李大人离开之前,再立一功如何?”
  李文此刻已经决定紧抱于谦的大腿,一副既然打不过,就加入其中的打算,自然要在于谦面前好好的表现一番。
  故而于谦话音刚落,李文立即说道:“请大人吩咐。”
  于谦说道:“各地土司这几日就会来西宁了,他们的马匹我自然是放心的,但是西番情形如何,朝廷就不大清楚了。李家久在西宁,可知道西番各卫,乃至乌思藏,西域等地的情况如何?”
  于谦始终记得自己的使命,他可不是单单的来处理茶马事务的,他作为三边总督要管理很多事情。
  而且朝廷现在财政紧缺,受海关的影响,如果西宁能大量贩卖商品到西番,西域,乃至乌思藏,也是一件大好事。
  最少这里关税就能收更多了。
  但是大明匆匆来是老德行,他们很少派人去其他地方,都是通过其他地方来的朝贡使臣了解情况。于谦对这些地方虽然谈不上两眼一抹黑,但也差不多。
  李文听了,说道:“大人,算是问对人了。”
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卫
  
第八十五章河湟四卫
  李文世居西宁,对西番各卫已经西藏等地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当然了,于谦来之前也做过功课的,只是总就不如当事人清楚。
  河湟四卫,就是西宁卫,洮州卫,岷州卫,河州卫。
  而西宁卫比起其其他各卫,更孤悬于外,单单看管辖范围就知道了。
  西宁卫归属陕西行都司管辖,而其他三卫却隶属于陕西都司管辖。前文已经说过福建都司与福建行都司的区别,这里就再赘述了。
  陕西行都司的管辖范围,就是贺兰山南北,甚至用习惯上来说,说是甘肃都司也不为过。
  其他各卫也是土流杂用,而且汉人世袭官员占据主导地位,如开国功臣宣德侯金朝兴家族就世袭洮州卫指挥佥事。
  在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明代年号起名水平,有宣德侯,有宣府,居然还有年号宣德?
  但是随着卫所制度的崩溃,世袭卫所官职的家族,也变成了类似于土司的家族。
  总体来说,朝廷在这些地方的威信还是可以的。
  而且重用土官,虽然迅速的平定安堵地方,这也是历代明朝君王的期盼。毕竟这一代从来不是明朝的热点地区。
  但并不是没有什么隐患的。
  在洪武永乐都有当地土司勾结外地叛乱的,而蓝玉,沐英都是以征讨西番起家的。所打的地方就是这一带。
  金朝兴就是从沐英出征此地,得了世职,而且死得也早,洪武十五年就去了,他儿子虽然牵扯到胡惟庸案中,但也仅仅是降职处分而已。
  这才保全了金家。
  如此一来,河湟四卫,就成为了各大家族得到了实际权力,而卫所几乎成为摆设的局面。
  茶马制度之中的金牌符信制度,自然不能继续下去了。
  金牌符信制度,说起来是一种贸易制度,其实并不是,他本质上是一种赋税制度。
  为什么怎么说?
  所谓的金牌的样式是这样的,金牌额上有篆字:“皇帝圣旨”下面左边为“合则差遣”,右边为“不信则斩”,后面又有,“藏于内府”。
  在河湟四卫总共有伐了四十三面,给各个土司,李家就有一面。
  平均三年征召一次,以金牌为信物,各土司贡马,朝廷以茶叶赏赐。
  看上去是公平交易,但是马价被压得极低。
  整个体系都是政府内部运行的,至于对西藏还有西域等地方客商,根本没有开放,而西藏一直以朝贡的方式,从大明得到货物,厚往薄来的朝贡,自然让朝廷苦不堪言。
  朱祁镇处于省钱的目的,不让乌思藏阐化王使者随从入京,他们带的货物在西宁就地发卖,但是厚往薄来的制度没有改变,陕西这边也是每到乌思藏朝贡的时候,就要亏上一笔钱。虽然这一笔钱,户部给勾销,在每年赋税之中扣除,但是对陕西来说依旧是一个负担。
  这也是为什么于谦这么看重西宁的原因。
  如果仅仅是整合河湟四卫,整顿金牌符信制度,将金牌符信制度,改为正常的交易,朝廷从中抽税的制度。
  西宁并不是合适的地方,但是如果将与藏地的贸易联系在一起,那么西宁就是最合适的地方。
  于谦问道:“想来我的心思,你也明白了。你觉得朝廷改茶法,下面的人都愿意吗?”、
  李文心中暗道:“不愿意也得愿意了。”
  于谦对李家开刀,而李家又是河湟四卫所有家族之中,李家是最显赫的。也是这些家族的风向标。其他各卫家族之中,虽然金家老祖宗也有一个侯爵,但是早就在胡惟庸案之中夺爵了。
  而且金家另外一支也在贵州开支落叶。这一支金家远远不能与李家相比。
  于谦将李家折腾的必须舍弃家业去北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9/13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