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校对)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1314

  朱祁镇听了,心中有一丝激动,想要答应下来。但是细细一想,说道:“孙儿还不行,还请奶奶多照看些吧。”
  朱祁镇之所以如此说,一方面是他真觉得,自己根本掌控不了大明皇朝,他虽然日日学习,上午学习经史,下午揣摩朝政,晚上又忙着宫中事务。
  但是了解越多,越发觉得当一个好皇帝,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天下无事,并非是真的天下没有什么大事,而是太皇太后都将这些事情安排妥当了。
  大明天下两京十三省几百个府,一千多个县,不知道有多少事情发生。怎么可能是天下无事。
  朱祁镇对太皇太后举重若轻,将各种事务都安置下来的本事,艳羡的很。但也很与偶自知之明。
  他是做不到的。
  太皇太后有如此老辣的手段,乃是她这么多年在政坛的经验,任何一封奏疏上来,她都能看穿上书之人的心思。
  该装傻装傻,该办的办,该拖的拖,该用雷霆手段的用雷霆手段。
  其中轻重缓急的拿捏,非有几十年功力,是做不到的。
  至少而今的他是做不到的。
  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即便他与太皇太后关系很好,但是不管是怎么样的亲情夹杂了权力的成分,都不能等闲视之。
  太皇太后说道:“所以,你可以提一个要求。可以关系到外朝的。”
  朱祁镇沉吟一会儿,一时间他大脑之中疯狂的转动,立即确定了。北京城,在北京城中安插人手。
  朱祁镇很明白自己的份量,提出一些太远的要求也是没有什么用处。
  唯独北京城却是他能干预到的。
  别的不说,他想在京师推行煤球代替柴薪,如果有顺天府的支持,就好办多了。
  朱祁镇说道:“奶奶这样说了,孙儿就却之不恭了。孙儿想做些什么,都绕不过顺天府,孙儿想让于谦担任顺天府尹。”
  太皇太后想了想,说道:“倒也合适,不过这事情急不得,而今河南的旱情虽然过去了,但是毕竟旱灾对河南损失很大,于谦在河南很得民心,总要缓缓再掉进京。”
  于谦在外,是以兵部右侍郎巡抚各地,在明代巡抚体制还没有规范的时候,于谦的品级与顺天府尹的官职差不多。
  只是顺天府尹重要在京师。
  算的上京官,京官比外官要高上半截,算起来,于谦也算是升迁。
  对于于谦这个人,太皇太后也是很了解的。不过在太皇太后毕竟不知道后世历史,她看于谦这个人,不过是后起之秀而已。
  多历练一番,或许将来能入内阁接三杨的班。
  对于皇帝想要一个顺天府尹。让于谦与皇帝多接触一下,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谢奶奶。”朱祁镇大喜过望。
  毕竟于谦在太皇太后的心中,与朱祁镇心中是不一样的。
  太皇太后说道:“去吧,王学士的功课松,却也不是让你有时间玩的,你既然要做这一件事情,就好好做,做好了,我自然有奖励,做差了,就还请李先生来当讲官如何?”
  朱祁镇连忙说道:“孙儿一定将这一件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
  于是乎,整个三伏天,朱祁镇大部分心思都放在石炭这一件事情上来。
  他不可能实地考察,也不知道,门头沟那边采煤工艺落后到什么地步。但是有一件事情,他却感受到了。
  真正决定煤的价格的,并非煤本身,大半都在运费之上,在门头沟,百姓从煤场弄些煤来自用一般来说,都不收钱的。
  这就说明了,当地煤就叫不上价。
  想要让煤价降低最好的办法,就是打通门头沟与北京的交通线。
  而这一条交通线又分为两截,一截就是永定河。永定河水,当初就是郭守敬专门修整过一段,用来运煤的。
  只是元大都故址就是明北京城之南。也就造成了运煤运到南边之后,还上岸往北运,从南门入城。
  这个关键就在第二段。
  水运的成本,在这个时代是最低廉的了。已经没有比这个更低廉的运输模式了。
  但是从从永定河上岸,多用驮马运入京师之中。
  虽然短短十几里路。却花费不小。
  这些运输的人自然要加钱了。
  朱祁镇不可能因为运煤路线,而修建一条水渠,如此一来,只能在原来的路线上想办法了。
  朱祁镇遥控曹吉祥,先是整顿门头沟煤矿,不少规划到惜薪司下面。然后又整理河道码头,增加通行量。
  然后想办法重修从码头到北京的道路。规划出一条专门的运煤路线。
  只是如此一来,其中有太多的事情,都要顺天府来办了。
  而今的顺天府尹,朱祁镇与他不大熟悉,不好办事。一时间朱祁镇对于谦调任顺天府尹之事,也变得期盼起来。
  只是,朱祁镇还没有等于谦从河南河北巡抚的位置上调过来,一件大事发生了。
第四十七章
西虏寇边
  第四十七章西虏寇边
  夏天在朱祁镇的忙碌之中,悄悄的过去。曹吉祥更是跑断了腿,在门头沟与京师之间来回。
  当秋天即将到来的时候。
  宫中很多地方炉灶都改了。
  改用朱祁镇提议的煤球炉。
  当然了,朱祁镇提出的仅仅是一个模板而已。在能工巧匠的发挥之下,这个模板变幻成不同的样子。
  甚至下面的人都抛弃了朱祁镇提出的圆柱体,中间十二个眼的煤球,而是用球形的煤球,将煤球这两个字,落在实处。
  原因无他,就是为了方便一点。
  当一切都安排好了,朱祁镇的生活就恢复到了往常一样。
  只是这一日,朱祁镇正在上课,却听王振来见,说道:“太皇太后召陛下去文渊阁。”
  朱祁镇一听文渊阁,立即意思道是去内阁。
  太皇太后与内阁倒不是不见面。
  毕竟不管太皇太后与杨士奇他们都老了,又有什么闲话好说。
  只是太皇太后平素不去内阁,一般仅仅是看折子而已。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太皇太后立即召他去内阁。
  朱祁镇立即起身,问王振说道:“王大伴到底是什么事?”
  王振说道:“西虏寇边。”
  朱祁镇听了一惊,立即向王直行了一礼说道:“先生----”
  王直不等朱祁镇说完,就说道;“陛下去吧,国家大事为重。”
  文华殿与文渊阁相隔并不远,朱祁镇从文华殿后门走出去。一边走一边问道:“到底哪里出事了?”
  王振亦步亦趋的跟在朱祁镇身后,说道:“大同。而今还没有一个结果。只是大同那边已经交上手了。”
  朱祁镇心中有些着急。正欲快些走,却见一个女官站在前面,见朱祁镇来了连忙行礼说道:“陛下,太皇太后有令,陛下需缓行。”
  朱祁镇一听,顿时明白了。
  大同虽然距离北京不远,但是这个时代,说不定那边胜负已分,不过是消息没有传来而已。而且不管是胜也好,败也好。
  他而今不管是着急也好,不着急也好,两边都没有任何关系。
  反而不如庄重一点。
  朱祁镇深吸一口气,缓缓的走了过去。
  区区一段路,就走了一刻钟左右。
  朱祁镇来到内阁的时候,外面立即有太监喊道:“陛下驾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13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