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校对)第3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5/1314

  似乎担心什么就来什么。
  做出决断的时候,还是正统九年年底。随即就是过年,即便朱祁镇个人很重视,他也不能强行提高大明朝廷的运行效率。
  随即腊月底封衙。还不等开衙。情况就糜烂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虽然太宗朝有唐赛儿起义,但是朱祁镇登基以来,在外虽然有外患,但是内部还算安堵,虽然有水旱蝗灾,但多是天灾,即便是偶有小乱,也没有到失陷一县的程度。
  这突然冒出的叶留宗,简直让朱祁镇怀疑自己。自己到底能不能将大明江山管理好。
  朱祁镇立即召见杨溥,张辅两人。询问之前的安排。
  之前杨溥所言三件事情,第一件乃是罢矿监,第二件安抚好谢怀,第三件是派遣焦宏作为福建巡抚。
  杨溥说道:“矿监之事,圣旨已经颁下。焦宏也已经出发了,大概在有数日,就乘海船到福建了。”
  至于安抚谢怀这一件事情,杨溥都不提了。
  盖因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了,谢怀是一点利用价值都没有了,连福建地方官员都知道谢怀难逃此事牵连的。
  所谓墙倒众人推。
  谢怀此刻在福建说话,能有多少人听都是一个问题。
  朱祁镇心中余怒未消,道:“传令给焦宏,让他到了福建,立即捉拿谢怀,押回京师问罪。”
  杨溥说道:“老臣明白。”
  朱祁镇问张辅道:“京营人马准备如何了?”
  张辅说道:“京营人马随时都可以南下。”
  朱祁镇说道:“那么几月能到福建?”
  张辅算了算,说道:“大概两三个月。”
  从北京到福建,一路跋涉,两三个月时间也没有宽裕到哪里去。
  但是朱祁镇对此,还不满意,说道:“如果这样一来,朝廷兵马打福建,岂不是到了三月份了。”朱祁镇眼睛一亮,说道:“海运士卒南下如何?”
  张辅立即皱眉说道:“陛下,而今还在正月,海上浮冰未消,数千士卒在船上,吉凶难测,而且京营士卒多为北人,不习船桨。恐怕即便到了福建,一时间也难以动用了。”
  朱祁镇想了想,只能作罢。但是他依然不放心福建地方军队,他忽然看见杨信,说道:“从军中挑选骨干,从武学挑选一批军官,先行乘船到福建,让焦宏手下有人用。”
  朱祁镇心中想的却是,对福建卫所体系进行一次大清洗。
  将武学学生安排过去。
  这一场战事,朱祁镇虽然上心,但是上心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战事险恶,朱祁镇从来不觉得在军事上有什么失败的可能。
  他上心的主要原因,乃是担心叶留宗流窜打乱东南,此其一,其二就担心地方情弊,已经发展到他无法想象的地步。叶留宗不过是其一而已,天下之间,还有多少个叶留宗潜伏在荒野之中,潜伏爪牙忍受。
  这才是他担心原因。
  此刻也觉得用这种低烈度的战事,来锻炼这些年轻一辈军官,却是一个好办法。
  张辅听朱祁镇这样说,心中倒是松了一口气。
  其实虽然大沽港并非不冻港,但是也不至于到了冬天真的不能航行了。毕竟有卫河活水冲刷,再加上纬度不高,还是能航行的。而且而今也是春天了,最冷的天气已经过去了。
  但是对于张辅来说,海上运粮还好,但是海上大规模运兵,在他心中始终是有所担心的。粮食漂没一些,也没有什么,但是人死不能复生。
  总要谨慎一些。
  朱祁镇又问道:“而今情势不同,叶留宗之乱牵扯三省,朝廷该如此处置?”
  张辅说道:“臣以为,当下令浙江江西两省,紧守省界,将叶留宗堵在福建省内,不可让其扩大。”
  “而今福建省兵马羸弱,也不可能攻,只需将叶留宗困在群山之中,等威远侯方瑾大军到了,再统合三省兵力,围剿不迟。”
  朱祁镇听了之后,起身踱步。问杨溥说道:“先生以为如何?”
  杨溥说道:“英国公乃国家大将,此乃老成谋国之言。”
  朱祁镇也明白,张辅的意思。
  区区几千乱军,对大明来说并不算什么。首先要做的是不能让起流窜,所以浙江与江西两省要做的就是封锁省界,将叶留宗限制在福建省内。
  其实而今福建省卫所各军精锐丧尽,江西,浙江省中还是有些能打的兵马的。
  但是碍于行政的问题,还是不要动用的好,否则江西,浙江客兵进了福建省,如果没有一个能镇的住场面的大臣在,下面真不知道闹成什么样子的。
  而且福建西北部都是一些什么地方,是穷山恶水,百姓也不多,将叶留宗困在这里,经济损失也不大。
  但是如果让叶留宗逃窜到其他地方,事情就不好说了。
  张辅对叶留宗所部的判断,与朱祁镇一样,觉得大军一到,就会灰飞烟灭。
  很多办法,看上并不漂亮,但是按部就班,可以成事。
  朱祁镇说道:“就按英国公的意思,内阁拟旨吧。”
  杨溥说道:“老臣遵旨。”
  朱祁镇深吸一口气,说道:“先生,朕有一些件事情,百思不得其解?叶留宗乱事一起,你就劝谏朕放弃采矿。朕有些不大明白,这其中到底是有什么关系?如果仅仅是叶留宗盗矿,而今朝廷复采,对百姓不是福祉,何至于一夫倡乱,数千景从,一至于斯?是采矿之中,有何情弊,还是朕得薄,不足以服众?”
  杨溥听了,立即说道:“陛下登基以来,大兴水利,救民水火,南征麓川,北平阿岱汗,与祖宗相比,亦不逊色,陛下切不可妄自菲薄,伤天下之望,采矿之中,其中自然是有情弊,请陛下允许老臣下情上秉。”
  朱祁镇说道:“先生请讲。”
第五十八章
矿税
  第五十八章矿税
  杨溥与张辅走了很久。
  朱祁镇还坐在龙椅上,双目无声盯着前方。好久好久没有回过神来。
  开采金银矿对不对?
  从决策上面来,朱祁镇并不认为自己不对的。
  既然朝廷将银两作为主要流通货币,那么增加银两的流通重量,并增加朝廷财政收入的事情,怎么能算是有错的。
  但是朱祁镇万万没有想到,下面弄成这个样子,或者说除却矿监这两个字是干净的,下面都是屎。
  矿税在万历年间闹得天怒人怨,不是没有原因的,是因为这个制度从根本上就是有问题的。
  这问题还大了去了。
  首先,朝廷开矿乃是无常役使百姓,前面也说过,百姓无常为官家干活,属于徭役,这是一非常普遍政策。
  在采矿之上,表现的尤为有问题。
  因为按照太祖制度,服徭役乃是十年一轮换,也就是有时间期限的。但是你给官家开矿,这活是没完没了的。想服完徭役回家,做梦吧。
  太祖皇帝在的时候,就是用事开矿,无事则罢。
  固然有太祖皇帝小农思想做祟,但是根本上还是太祖皇帝爱惜民力。
  但是太祖之后,大明的吏治是远不如当初了。
  既然后来都是长期开矿,这个制度就运行不下去了,自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定额包赔制度就应运而生了。
  如果给承办的百姓,一些利润空间,未必不行。
  但是督办矿场的官员,未必乐意分利,他们凭本事贪来的钱,为什么要分给这些穷哈哈了。
  最多是给一些粮食,让他们不饿死而已。
  但是采矿本身是有技术含量的事情,这样的情况下,不要说是技术改革了,就是保持原来的技术水准也是很难的。
  更不要是采矿本身,也是风险的事情。遇见矿难,即便没有矿难,平日一个不小心,也是会死人的。
  这样残酷的局面之下,百姓哪里愿意呆在矿场之中。
  要么想办法走关系,塞一大笔钱,免了此事。这又是矿场官员的一笔外快,要么就想办法逃走。这样就遇到了官员残酷镇压,锤死百姓不知其数。
  当然了,他们也是知道的上面所需要的银矿,还是要这些苦哈哈挖出来,只要听话,还是能给一条活路的。
  天长地久,他们也都放弃家乡的田地,只能在矿上生活了。
  这就是叶留宗这一帮人的来历。他们也算是太皇太后裁撤矿监的得利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5/13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