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校对)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1314

  朱祁镇将这里的事情嘱咐过后,这才吩咐下面的人来见。
  首先来见朱祁镇的却是沈清。
  沈清是一员老将,乃是太宗老人,前燕山卫的出身,五从车架北征,又在宣德中从宣宗皇帝北征。
  也就是说,几次出塞之战,他几乎是无役不与。
  不过,而今却老了。
  在宣德年间主持过修缮北京城墙,这一次三大殿工程就是他负责组织施工的,但是同样,虽然以工代赈,于谦用得都是灾民。但是即便如此,也要有士卒维持秩序。
  沈清就派了下面的人过来为阮安调用。
  这一次听说皇帝过来了,自己连忙跑过来。
  朱祁镇见老将军虽然满头白发,但是气势昂扬,心中感叹,太宗皇帝留下的老将,还在支撑着大明江山,只是能支撑多久,就不好说了。说道:“老将军辛苦了。”
  沈清说道:“不辛苦,老臣还能为朝廷效力三十年。”
  朱祁镇说道:“只要老将军能辅佐于先生修好河北水利,朕决计不吝啬封爵之赏。”
  沈清一听,眼睛都亮了,说道:“此言当真。”
  “大胆。”王振听沈清如此一说,顿时恼火,训斥道。
  朱祁镇反而觉得老将军率性,一摆手,示意王振无妨,说道:“君无戏言。”
  沈清裂开大嘴,白色的胡须上下抖动,说道:“陛下放心,有臣在,下面这些人出不了乱子来。”
  沈清年事已高,他与张辅年岁相仿,甚至比张辅还大上一两岁。而今已经垂垂老矣了,让他再上阵杀敌,却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而且朱祁镇也听过沈清的名字。
  却是他虽然太祖北伐五次,宣宗北伐一次,他虽然无战不与,但是都在车架之前,没有独领一军,虽然立下不少战功。但是多是苦劳,却没有大功。
  而今年老,沈清最想的事情,就是后世争一个爵位了。
  只是沈清的功劳还差了一点。
  这就是沈清不辞劳苦,不在家里享清福,出来奔波的原因,就是想办法立功,让自己能封爵,荫蔽子孙。
  此刻得了朱祁镇的承诺,一时间兴致非常之高。
  紧接着过来的人,乃是通州同知李经。
  这个人于谦已经给朱祁镇推荐过了,于谦不日准备让李经成为第一任天津知府,主持天津与顺天府,河间府划界问题。
  这个人乃是于谦在顺天知府任上的老部下,治才出众。于谦不能一直留在工地之上,很多事情都李经主持。
  这卢沟河能在数月之内,修建一百八十里的河道,李经的功劳不小。
  朱祁镇倒是没有与李经多说话,只是将这个人名记下来而已,这个人虽然名声不显,将来未必不能成为一方青天。
  朱祁镇自然要时常注意。
  本来见过这些人之后,又顺着河堤走了数里,令侍卫以长矛向河堤上刺,这河堤上的土,全部是夯土,而且这些夯土在打夯之前,也全部煮过,让草木不能在这些土中生长。即便朱祁镇身边的侍卫奋力刺击,也仅仅刺出一个小坑来,根本插不进去。
  朱祁镇说道:“不错。”
  王振见天色有些晚了,说道:“陛下,而今不回城吗?”
  朱祁镇说道:“现在也回不去了,传令下去,朕今日就宿在大堤之上,于先生。”
  于谦立即出列说道:“臣在。”
  朱祁镇说道:“派人将附近各地的父老请过来,朕在这里延请他们。”
  于谦听了,心中一愣。这是太祖皇帝提倡的乡礼之一,地方官员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各地的父老,来治理地方的。
  只是于谦却不想朱祁镇这样来,心中也不由一叹,暗道:“当今虽小,却有圣明天子的气象。”
  随即心中又微微一热。
  既然皇帝圣明,岂不是大有作为之时。于谦建功立业之心,越发激昂起来。
  要知道,这个时代理学数日从民间到官方渐渐成为主体存在,但是这也是需要一个过程,如杨士奇等人,却是多受元末明初各大家的影响,如刘伯温,姚广孝,他们这些人很难说是正经儒家士大夫。
  于谦虽然儒家士大夫气质很重,并不妨碍他有慷慨激昂之心。
第二十四章
愿吾民无饥寒,愿此河永定
  
第二十四章,愿吾民无饥寒,愿此河永定
  朱祁镇的命令执行的很快,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几十位老者被请了过来。
  他们都白发苍苍,由儿孙搀扶着。
  朱祁镇亲自迎了出来,一个个将他们安抚在座位之上。
  只是这些大部分小心谨慎,似乎被皇帝的名头吓住了,但是还有几个老人,却是镇定多了。
  朱祁镇一问,这几个老人才说道:“我等乃是原来燕王护卫军中士卒,年老还乡。”
  朱祁镇一听,肃然起敬,说道:“原来是靖难功臣,朕敬几位一杯。”
  几个老人得了皇帝敬酒,一个个高兴的满脸通红。朱祁镇又追问,当初靖难故事。一个口舌好的老人,将当初跟随太宗皇帝,夹河大战之事,借着酒劲说得眉飞色舞在,口水直喷。
  朱祁镇也听的井井有味。
  夹河大战乃是靖难之中有名的一场大战,太宗皇帝险死还生,终于击退南军,获得了战略回旋空间。
  自从张辅喜欢给朱祁镇借古说今之后,朱祁镇就将开国以来的所有战事,一一过目一遍
  只是记录下来的,与当事人亲口说的,又有不同。
  只是朱祁镇听的明白,说到后面,这老者醉了几分,就开始吹嘘起来了。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样子。几个陪他来的人,面子很是尴尬,连忙拉他下去醒酒。
  朱祁镇自然不会与一个酒鬼计较。
  有这个人开头,酒会上气氛好多了。
  朱祁镇倒是没有喝多少酒,见大家都放松起来了,这才站起来说道:“诸位乡亲,顺天府乃我家发家之地,父老兄弟为我家效力良多,而今卢沟河为顺天府大害,朕想一劳永逸,根除此患,有什么想不到的,还请诸位父老教我。”
  一时间,这些老人都沉默了。
  人老成精,这些老人或许在其他方面有问题,但是涉及到自己利益的事情,却十分之精明。一个个都不说话。好一阵,一个老人说道:“陛下,小老儿见朝廷下这么大功夫整治卢沟河,心中很高兴,但是小老儿担心,朝廷之前也是大修过的,但是支撑不了几年。小老儿狂妄,觉得这一劳永逸恐怕不行吧。”
  朱祁镇一拍手,让阮安进来,随即让阮安将这束水攻沙之策告诉他们。,阮安最后说道:“长远不敢说,十年之内,这卢沟河绝无决堤之风险。”
  这些老人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就好像是乌龟一样,隔着桌子死劲向阮安靠近,似乎要将阮安说得每一句话,都死死的咬在嘴里。
  朱祁镇见此情况,心中微微一叹,暗道:“今日一过,顺天府民心就在我手里了。”
  朱祁镇之所以,召见这么多老人,甚至可以说是作秀。一来是为了上情下达,下面的情况,即便朱祁镇通过朝廷,通过大臣,通过锦衣卫,通过东厂来了解,但是总是隔了一层。总要是亲眼看看才是。
  其次就是要收拢民心。
  他在皇帝这个位置上越长,越发明白。
  中国皇帝身上的道德义务,未必比治理天下的义务轻。
  这就是太皇太后一定要嘱咐他修德。
  但是这德怎么修?
  朱祁镇却将他视为一种舆论导向,这几十个老人,都是附近村落的族长之类,今日一见,朱祁镇的好名声,定然要传遍顺天府。
  这名声平日看起来没有用,但是关键时候却是有用的。
  再次,就是想让他们查漏补缺。
  他虽然相信阮安,但是他对水利懂得不多。而这些老人却是一辈子与卢沟河打交道,他们虽然在治水方略上或许没有积累,但是经验丰富。
  在山东修建大运河的关键,不就是一个汶上村白姓老人提出的,一举奠定了大运河山东段格局,这汶上老人,之前之后,也不过一寻常百姓而已。
  阮安说完之后。
  一个老人颤颤巍巍的站起来,说道:“陛下,这卢沟河新河能不能浇地?”
  朱祁镇看向阮安,阮安立即起来说道:“是可以沿河灌溉的。”
  在阮安的计划之中,也考虑过灌溉功能。只是居于次要地位而已,必须要用大水车从河里提水才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13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