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校对)第11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0/1314

  韩王一受伤,军心立即动摇了。说起来真正有能力的将领,都不愿意跟着藩王。
  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当初襄王就封。
  方家兄弟一个留在麓川,一个回到了京师。这么多年下来,方瑛固然是襄国柱石之将,不可获取,方家也是麓川之中,除却襄王一家外,还有麓川思家之外,第一大家族。但是比起方瑾封侯爵,主持枢密院相比,却是差太多了。
  所以,韩王军中将领素质,比起明军正规军差太多了。
  不过,即便如此大明士卒训练还是很有体系,在这种情况之下,且战且退回到了韩王城之中。
  只是伤亡非小,几乎个个带伤。
  韩王脸色苍白,身边的军医说道:“韩王失血过多,而今只能看他能不能挺过去了。”
  韩王虽然没有致命之伤,但是身上大大小小的伤口有几十个,一直不停的流血,虽然当初做过紧急处理,但是一直在逃命之中,半路之上,伤口又裂开了。
  韩王昏迷。
  马道南立即将世子推出来了,说道:“而今殿下不能主事,一切由世子做主。我等拜见世子。”
  马道南先行跪拜,其他将领见状,也纷纷下拜。
  韩王世子有些吃惊,看了一眼韩王,又看了一眼马道南,似乎刹那之间长大了,压着嗓子,努力让声音变得低沉沉稳,说道:“诸位平身。”
  韩王世子转过头来说,先看马道南一眼,又看向其他将领,说道:“而今局面当如何是好?”
  马道南说道:“殿下,而今当务之急是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守住韩王城,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派人去凌州向太子殿下求援。”
  马道南对守住韩王城,并没有担心。
  韩王城并不大,放在大明内部也不过是一个县城而已,是一座四方城,城中最中心,就是韩王宫,城的四角乃是军营所在。城中道路平直,如大明北方的一些县城一般无二。
  城墙乃是拆了淡目城,用淡目城的条石修建的,坚固非常。
  再加上韩王一直执行,内外有别的制度,即韩王城之中只有汉人居住,当地土著都在城外居住。
  这样做的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先说坏的一面,爪哇人的反击一来,城外的土著纷纷倒戈相向。而好的一点,就是当地土著对韩王城之中,根本没有一点渗透。
  只要关闭四个城门,以城中粮食体系,能自成一体。
  守上一两年都没有问题。
  守城可是汉人的天赋技能。
  马道南担心的却是去凌州求援的人马。
  而今太子就驻节凌州,兼顾八方,常驻有数万精锐人马。只要凌州兵马一到,纵然城外有数十万敌人,也不过是草芥之辈。
  只是,而今敌人已经开始围城了,此刻杀出城外,找到船只出海,奔赴凌州,却是一个高难度的任务。
  “末将请命出城求援。”却见一个皮肤黝黑的将领说道。
  他正是这次跟随韩王出征的黎将军,他是安南降将。
  虽然说,大明对降将一视同仁,很多鞑将也是能身居高位,如吴瑾家族,可以说是忠义满门。
  但是在实际操作之中,这种歧视是很难消除的。
  这位黎将军作为安南降将,投入大明之后二十年来,才升了一级。他而今年纪大了,没有多长时间就要致仕了。
  这才想在藩王这里找一个出路。
  藩王手下的将领,都是这种明军体系之中失意之人。
  而今黎将军也没有想到,他居然犯了如此大错,让韩王受伤。他当初也是全程参与了与明军的战斗,对失血过多,太明白了。
  韩王的样子已经是凶多吉少了。
  一旦韩王去了,他的罪过就太大了。唯有将功折罪才行。
  甚至他的将功折罪,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自己的妻儿。他们此刻也在韩王城中,大明律法之中,可没有祸不及妻儿。
  他只能冒险出击,如果成功,也算是有大功在身,如果失败,也算是死节之臣。
  韩王世子不明白他的心思,不过见他自告奋勇,也是很高兴,看了一眼马道南,见马道南没有反对,这才说道:“拜托将军了。”
第三章
韩王将薨
  第三章韩王将薨
  不去提这黎将军如此冲破重重关卡。才能到了凌州求援。
  其实这一件事情,即便不去做,一两个月之内,凌州也会得到这里的消息。
  毕竟爪哇与凌州商业往来还是有的,特别是爪哇岛乃是南洋各群岛之中,少有的粮食产地。
  单单说韩王世子在马道南的辅佐之下,稳定军心,十五六岁的年纪之中,披上有自己体重一半的铠甲,在侍卫的簇拥之下,巡城。
  韩王城的选址,是精心挑选的。
  等上城墙之外,却见居高临下,四野一揽无余,视线最北方,就是大海。再往南就是港口。而港口与城池之间,还是有一些距离,有一条人工河相连。
  而周围都是耕地。
  如果往南看的话,却被层层的山峦遮挡住了视线。
  这也是南洋各地的农业产业的特点,一般来说都是沿海的山间小块平原。
  韩王城的选址就在这一笑块平原的核心地带,如果将这些地方的土地全部开垦了,将要数十万亩之多,再加上气候湿润,一年数熟,还有火山灰作为肥料。
  恐怕产量之高,还在江南府县之上。
  只是,而今的一切都被无数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聚集过来的土著民所破坏了。
  依附在韩王城外的土民的房子,都是用竹子与棕树叶子建筑出来的,也就是用竹子,或者其他树木搭建一个架子,然后用这些棕树叶子从四面铺陈在一起。
  因为这里没有冬天的概念,更不用考虑什么保暖的措施。
  这样的高脚楼,最下层是用来排水,养牲畜,上面才住人。
  特别容易修建,也特别容易搬迁。
  不过,此刻这些建筑,全部被填平了。
  无数土著人在韩王城数里之外,安营扎寨。
  只是他们军队战斗能力相当差,这种差劲,就反应在安营扎寨之上,如果乍一看,看着些人黑压压一大片。人多势众。
  但是细细一看,就会发现。
  这些人根本没有什么秩序可言,几乎是这一团,那一坨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军队在陆战之上,对南洋各国的军队,从来是无往而不利。
  并非南洋百姓民风软弱。其实恰恰相反,在南洋贵族之中,还是相当有尚武精神,甚至还有一些国家保留决斗的传统。
  不能不说不尚武。
  也不是南洋军队对大明军队有武器代差。
  南洋各地最善于拿来主义。安南就有制造火器的能力,南洋各国有的有,有的没有,但是他们军队之中火器数量不少。
  或许没有重炮,这种杀手锏,但是一般火器从来不缺。
  而大明与南洋各国军队战斗阵战的时候,一般也用不上重炮。重炮运输太难了一点。
  最重要的是国家结构上的问题。
  南洋各国是一个贵族世界,国王任命的每一个官员大多都是贵族出身。而贵族们最大的财产,并不是金银,并不是粮食,并不是土地。
  而是人口。
  总体上来说,整个东南亚在这个时代,也不过二三千万人左右。其中安南就有几百万人之多,分散到其余各国,即便是大国,也不过几百万的弟子。
  国王征召贵族从征,贵族会将麾下所有的男丁都拉上。这也是各国人口这么少,却能动则几十万大军的原因。
  南洋的军队,几乎等于南洋各地的成年男丁。
  虽然这种人身依附关系,可以说成奴隶关系,虽然这个关系比绝对意义上的奴隶关系有一些宽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0/13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