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校对)第11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8/1314

  本来施南雄想停棺。但是南洋不比别的地方,天气炎热,各种昆虫众多,根本不可能停棺一年。
  只能先葬在院子里面,等大战抵挡之后,再迁坟不迟。
  于是就有了眼前的一幕。
  到了今日,施南雄才敢发丧。消息传了出来,整个旧港之中胜利的喜悦就不剩下多少了。
  毕竟旧港能有今日,几乎都是施长安一手一脚的打拼出来的。
  如何安葬施长安不提。
  只是发丧之后,旧港军队对三国军队并没有放松警惕,连忙派出人去侦查各国军队去向。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整个旧港城外的局面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
  前文也说过旧港城所在的地理位置,旧港城在一条河道的河口附近,虽然并没有在出海口,但是这一条河在出海口附近分流开来,分割出好几道河流。
  总体来说,这一片水多陆地少。
  旧港所在的地方,是一处高地。
  这里之前是三佛齐的旧都,更是有历代先人遗迹,遍布大量的水利设施,并不是只有中国古人才知道治水的。
  在东南亚这些地方,降水量太大,如果不想办法开渠引水,修建水利工程,很多地方都无法居住,都是沼泽地。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水利的工程都是为了灌溉,还有一些水利工程是为通航。
  但是而今全部都毁了。
  似乎一夜之间,旧港城外就变得原生态起来。渠道被填塞,大坝被倾倒。该有水的地方,没有了水,不该有水的地方,囤积了大量的积水。
  甚至连出海的数条河流都不能行船,或许小舢板能过,但是大船是决计不能过的。
  一时间,施南雄只觉得苦涩之极。
  这不仅仅是旧港船队不能追击的问题,而是施家在旧港的经营,毁于一旦。
  虽然,破坏比恢复容易,但是他们毕竟是仓促为之,很多水利工程的根基都无法毁坏,有根基在,维修的时候也比较容易的。但是这些水利工程,很多都是前人修建的,并不仅仅是施家的功劳,修复这里将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非数年不可。
  旧港很大一部分收入都是贸易,这样的情况,贸易自然不成了。经过这一场大战之后,施家又哪里有钱去修复这里水利工程。
  杨廷和只能安慰施南雄说道:“等朝廷大军到了,我一定上奏太子,对旧港多加抚恤。”
  施南雄说道:“但愿吧,我现在也不想那么多了,我只想城中这几万张嘴该怎么办?”
  一时间杨廷和也头疼之极。
  一年的围城下来,旧港的粮食消耗极大。已经接近到底了。
  而今三国虽然退兵了,但是旧港的情况并没有什么改善。
  之前所言的各国情弊于施家也是同样的,施家能控制的地盘,也就是旧港附近,至于稍远的部落乃至村落,只是要求他们缴纳赋税即可。
  而今施家船只根本没有保留多少,即便有所保留,也不能出海。
  至于稍远一点的部落,想必都不会给旧港粮食,毕竟怕三国迁怒,更不要说,三国顿兵于旧港,虽然攻不下旧港,难道不会扫荡周围各地?
  这个时代的军队,很多时候都是有组织的强盗而已,指望他们有什么军纪,再加上各国在旧港损失不小,自然是要从其他地方找补。
  所以旧港想从其他地方获得粮食的可能性不大。
  而今旧港外几万亩水田也都被祸害了,南洋四季如夏,如果赶着种植三个月能种出一季稻米来,倒也能解了粮荒。
  但是而今大部分水田都不成样子了,只有少部分保留下来。要想恢复种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旧港的粮食支撑不了太久了。
  虽然南洋物产丰富,多有水果之类。没有了粮食,或许能想办法找些其他的食物,但是显而易见的是,他们要过一段艰难的生活了。
  对于这一件事情,杨廷和也没有什么办法。
  他虽然看过什么救荒本草之类的书籍,也就是指点人在荒年的时候,找野外能吃的植物,但是写这一本书的都是中原人士,比如本朝周定王所写的《救荒本草》就是写的中原风物,其他书籍多以本地为主,至于南洋植物大有不同。很多都派不上场。
  不过,杨廷和并不是帮不上忙,他毕竟是进士出身,虽然不能说内政属性点满,但是总比施南雄强上不少。
  于是,旧港剩下的人,虽然想办法向朝廷通报了消息。说明三国联军已经放弃旧港围城战,转道北上了,很可能有意于朝廷。但是他们能够做到也仅仅是这些了。
  其余的精力,就在粮食上了。
  至少两三年的时间之内,旧港就是一座废港,不管是经济价值,还是军事价值,都统统约定于零。
  这就是淡目苏丹拉登巴达的毒计。
  这两三年之间,不管战局如何发展,最少旧港再也不是他们所要考虑的烦恼。
  他们要面对的仅仅是大明的水师而已。
第一百一十五章
饮马西海
  
第一百一十五章饮马西海
  三国从旧港撤军的消息,并在在马六甲聚集大量船只的消息,很快就传播到了太子的耳朵之中。
  而此刻太子也在收拢大明水师各部。
  英国公张懋带着东路军的主力从渤泥而来,与太子所在西路军在大泥汇合。只留黄通所部镇守渤泥。毕竟张懋对渤泥这一片地方,也没有什么心思。如果满刺加分兵去打渤泥,对大明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如此在马六甲的明军,一跃有近十万之多,大小船只五六百艘,其中大部分是福船,小部分是从广州征掉的广船,大多都是战船。
  这个时候,大明的战船船型,都是福船,无非是大小而已。
  而广船大多作为运输船。转运物资于嘉定与大泥之间。
  这个时候谁都知道,有一场大海战即将来临,唯一的区别是这一场海战该怎么打。
  太子召集所有将领商议此事。
  以张懋,毛锐,陈锐,等大小将领。
  刚刚坐定,还没有商量几句,汪直去朗声出列,说道:“殿下,先下手为强。而今之际,无非一战,攻彼则权在我,待彼攻来者,权在彼。”
  太子冷哼一声,说道:“放肆,这里那里有你说话的份,还不退下?”
  汪直是汪氏的弟弟,向来深得太子宠信,年纪不大,却能在这样重要的会议之中列席,就能看出来,太子对汪直的看重。
  当然了,汪直也没有辜负这种看重,从军以来,所作所为也是可圈可点的。
  只是汪直还是太年轻了,他在军事上的眼光已经磨砺出来几分了,但是在政治上却差太多了,完全不知道太子是怎么想的。
  不过英国公张懋却是明白的。
  英国公张懋从少年就与太子一并在大本堂读书,说起来几十年的交情了,彼此之谈不上心意相通,但是彼此的心思,却也不难猜出来。
  太子这一次南征之中,绝不犯一次险。
  海上征战,变数太多了。
  就好像是元朝征日一样,怎么看日本都不是对手,但是一场风暴,就改变了一切。
  即便而今太子已经避开了风暴多发期,但是海上的气候,是很难判断的,而今虽然不是风暴多发期,但并不说没有风暴了。
  如果说大军兵临满刺加,将决战的地点放在马来半岛以南,一旦败了,数百里海路,败退的船只没有地方落脚。
  所以太子一开始就没有南下决战的意思。
  说起来作为一个将军,他固然觉得太子以本压人的战略有些窝囊。但是军事从来是服从政治的。
  对太子来说,百战百胜的光环的加成不过是锦上添花,但是一场败仗,却能给太子的政治声誉带来很大的危机。
  怎么选不可能变。
  英国公说道:“殿下,汪直所言有几分道理,只是他不知道以逸待劳的道理。此刻一动不如静。南洋各国都是岛国,陆上交锋不过是草芥而已,这一点南宁侯也是有所感受的。”
  毛锐见状点点头。
  他与满刺加陆军的交锋,在他看来,是比在大明剿匪还轻松的事情,如果不是这里气候太过炎热,那么是冬季,依然比中原的夏天都热。很多热带雨林根本不能进入。清扫残敌有些棘手,但是只要满刺加军队敢在开阔的土地之上,列阵而战,毛锐只是对手五分之一,乃至十分之一的兵力,就足以打崩。
  英国公张懋说道:“只需让南宁侯派出先锋,饮马西海,剑指满刺加,贼酋所能想的办法,也只有截断大明水师,断绝陆军的后路,殿下在此坐等就行了。”
  太子说道:“好,南宁侯你以为如何?”
  毛锐这几日已经数次请战了,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满刺加兵马太过鱼腩了一点。毛锐觉得不必等大军到来,只需派一两个营,就能势如破竹的打下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8/13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