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校对)第11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2/1314

  而今财政虽然难了一点,但是朱祁镇也没有想过而今将这些藩王全部放到南洋,即便是朱祁镇想,南洋还没有这么多地方。
  而今朝廷控制,可以分封藩王的地方,不过是吕宋一部,婆罗洲一部,还有湄公河三角洲一部,能封几个就不错了。
  封多了,这些藩国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发展潜力,不过一城之地而已。
  这对大明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反正朱祁镇也没有想过,让那一个藩王有能力一统南洋,反攻北方。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却是藩王对大明百姓的摧残。
  明代藩王之害民,简直是罄竹难书。可以说大明百姓起来造反,很大程度都是藩王给压迫的,李自成抓住福王之后,将福王杀了,与鹿同煮,号称福禄宴。
  这固然残忍。但也看出来大明百姓对藩王恨意之深。
  别的事情不说,单单说一件事情。
  就是朱祁镇将藩王与勋贵除却皇帝赐田或勋田之外的土地都纳税。
  但是你以为这些钱是从藩王或者勋贵手中收上来的?那就是太天真了。他们只会对佃户加码,将朝廷的赋税转嫁给他们而已。
  朱祁镇对这种做法也是无可奈何的。
  让这些藩王去南洋剥削当地土著,朱祁镇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如果他们能镇得住场子,那最好不过,如果镇不住场子,放心朝廷会给你们收尸的。
  正如黄通对张懋所言,渤泥易破难定。
  南洋很多国家都是这样,也是数百年,上千年的历史,已经有自己的民族意识。军事力量薄弱,是容易灭国,但是之后怎么办?
  朱祁镇可不想想大明在东南亚待了数百年,然后灰溜溜的回来。有了藩王这一阶层,大明对南洋变成了间接统治。
  很难造成南洋皆反的局面,即便有那一家藩王镇不住场子,也是疥癣之疾。
  很多大事,真正要的不是种种条件上的问题,而是决心。朱祁镇从一开始都有。
  他并不是不知道这一件事情的眼中后果。而是他有意为之。
  韩雍当太久的首辅了。
  朱祁镇是有心要换掉他。
  但是总不能无故而换首辅吧?
  这如何能服天下人心。
  而且朱祁镇也不想对韩雍怎么样?
  汉代就有将相不辱的传统,朱祁镇也不想给后世的人开一个人坏榜样。毕竟张居正的下场,让每一个大臣都知道了明哲保身。
  韩雍下台,需要一个不轻不重的罪名。
  将这一件事情定为国策。自然是有功于国,但是会承受天下各路藩王的反对。
  虽然朱祁镇常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但在实际操作之中,却很少有皇帝犯错,即便是皇帝犯错了,大臣们都应该主动出来,为皇帝分担。
  此所谓英明不过陛下也。
  不过这些话,朱祁镇不好直接给韩雍说。
  朱祁镇说道:“这些朕都知道,计南洋战事,不出一二年间,孩子们在前线做事,朕总要先安排好。”
  “而且这一件事情,乃是朕登基以来第一个主张,朕当年没有落实,而今也是到了该落实的时候了。”
  “在京师的四王,也等待很久了。”
  前文已经说过,朱祁镇将河西四方安置在京师。是以韩王主动要求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河西之地,也就是甘肃宁夏之地,太过清苦了。
  河西四王乃是韩王,庆王,肃王,岷王。
  这其中也有不同,韩王,庆王,肃王,是真在河西,也就是甘肃。
  韩王在平凉,肃王在兰州,庆王在宁夏,都不是什么富裕地方,对藩王的待遇更是比其他各省等而下之了。
  而岷王就要特别说明了。
  他是先封在西北,后来西北苦寒,他向太祖皇帝哭诉,太祖皇帝封他到云南,但是到来了云南与沐英冲突,被沐英告了一状,被太祖皇帝下狱。贬为庶人。后来太宗皇帝上位,为了表亲亲之谊,才被再次封为王了。
  只是他的封地在湖广武冈。
  武冈三面环山。岷王连王府都没有。住在当地官府里面。可以说是所有藩王之中过的最苦的一个。
  所以才忙不迭的想回京师。
  另外说一下,朱总理就是岷王一脉之后。
  这里说一点,大明财政体系之中,藩王的俸禄是由各省直接拨付的。这就造成了后来西北几省所有税收,都不够养几个藩王。
  当时朱祁镇就存了这个想法了。
  只是当时没有那么地方封。而今有了就从这四个王爷下手。至于他们想不想愿意不愿意,就不是朱祁镇所考虑的事情了。
  韩雍说道:“陛下,此事干系重大,臣恐四方怨气沸腾,不利于陛下的名声,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之。”
  朱祁镇说道:“请先生放心,朕自有办法。还劳烦先生下去准备吧。该怎么做,先生给我上一个折子。”
  朱祁镇的语气之中,有一种斩钉截铁的意味。
  韩雍虽然不知道朱祁镇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但也只能答应一声。毕竟,他虽然算的上是一个强势的首辅,但也不能与皇帝对着做。
第九十九章
枣与梨
  
第九十九章
枣与梨
  朱祁镇的表态如此斩钉截铁。
  韩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只能先拖一拖,换一个时间再讲,或许能让皇帝回心转意。
  于是,韩雍就转化了话题。
  大明天下如此之大,除却南洋,还有很多事情要说的。比如赈灾。比如西南土司的乱事。
  赈灾就不用说了。
  至于西南土司,虽然大明有大兵镇压,但是还是隔三差五的出乱子。几乎有几年,就有一场土司作乱。
  朱祁镇也明白。
  这一方面是土司在自己的地盘之上,的确是嚣张多了。根本不将朝廷法度放在眼里。不晓得北京在什么方向。
  如果大明国力较弱,也就不说了。
  但是而今大明国力比之前强盛了不知道多少。
  单单云贵川三省兵力叠加就有一二十万之多,毕竟这些省份在枢密院的划分之中,依旧是边地。
  这二十万军队,固然不是全部都是京营精锐,但是列入京营序列的也有数万。
  在朱祁镇军事整顿之后,军中将领的地位大幅提高。虽然比不上开国的时候,但是地方军事指挥权却一直在武将手中。
  而且看着正统十四到正统三十年之间,大战连连,为大明增加了不知道多少个勋贵。而今的将领都是眼气非常的。
  一个个都盼着打仗。
  即便没有仗打,有的还想着要打的。更不要说这些土司一个个如果桀骜不驯,再加上朱祁镇之前改土归流的原则在。
  他们更巴不得将事情闹大的。
  所以,而今土司之乱,都是旋起旋灭的节奏。
  不过韩雍今日特别说明,这种擅起边衅的严重性,特别是大明正在南洋用兵,一旦西南闹大乱子。
  朝廷就两面大战,财政会支撑不住的。
  朱祁镇立即答应下来,说道:“这一件事情,我会交代给枢密院的。”
  其实,这种军队中的情况。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朱祁镇的纵容。
  在朱祁镇心中,下面的军队求战心切,主动出击,总要比畏敌如虎,甚至望风而逃要多了。
  这种军中士气,不可折损太过。
  虽然事后,朱祁镇都会派人查,如果查清楚是军中某些人有意为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2/13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