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校对)第1059部分在线阅读
为了他生活上的方便,他其实做了很多的改动,如蜂窝煤一般。只是很多事情,由于成本问题,根本不可能推广开来。
但是流传到了江南富豪手中,反而更加被推崇,毕竟他们要的就是别人消费不起的事情。
朱祁镇本人的消费,其实并不是太高的。
毕竟每年维持皇宫开销的数目,也不过二三百万两而已。
听起来不少,却不知道而今的皇宫可不仅仅是紫禁城,紫禁城外面,还有一个比紫禁城大上数倍的宫城。
还有南海子的皇家别院,维持这些建筑本身就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
里里外外的太监宫女,也是要给钱的。
再加上宫中妃子,皇后,乃至给群臣的赏赐,有些宫廷大宴的开销,这种种算在一起的素质。
朱祁镇自己的衣食住行,真要算起来,也不过每年一两万两而已。
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对皇帝来说,不过是最基本维持体面的费用。
别的不说,就是衣服。
皇帝什么时候,什么天气,需要穿什么衣服。一年二十四节气,很多衣服只穿一两次,就不能穿,每年都要有新的。
而且很多衣服,特别是龙袍,一件龙袍不说材料,什么金丝银线,但是说时间,就要二三千个工时。
所谓天衣无缝,就是说龙袍上面根本没有缝纫的地方,都是直接从织布机上织出来的。
可想花费。
这个规矩,朱祁镇已经消减很多了。只留了四季常服而已。
所以真要算起来朱祁镇的花费,比起江南某些富户每年的花费都高不了多少。
而且另外一个原因,让宫样流行的原因。
就是刘定之改革的采购制度。
之前宫里要什么,都二十四监衙门下面有各种厂用来生产,但是这种官制的工厂,根本跟不上时代变化。
而刘定之改革之后。大明宫廷之中想要什么,都是京城各大商贾扑卖,宫里在扑卖价格上加上一成,然后采购。
这加上一成,乃是太祖皇帝当年定下的规矩。
就是为了不伤小民,宫里买东西,都是在市价上加一成。只是后来这就形同虚设了。
而今也是如此。
扑卖的时候,谁不将这一成加在成本之中。
这些事情,朱祁镇自然不管的,却是皇后在管。
皇后对这些事情,还是挺上心的,好像是每一个女人都购物欲,另外就是维持自己的贤德之名了。
不让下面人欺压百姓。
故而有皇后的监督,这种采购之中,从来是给下面的商贾足够的利润。
但是后来他们发现,皇室采购的广告效果,让更多商贾宁肯赔本,也要拿下宫里的单子,可以从其他销售之中找回了利润。
于是,依附宫中所需产生了很多宫样。
但是即便如此,苏州苏样也完全不惧宫样,甚至比宫样的影响力更大一些,甚至很多宫样的供货商,本身就是苏州商人。
这是从古玩,到家具,从丝绸,到衣服样式,从各种纸,到书画,书籍等等,各方面完完全全的时尚中心。
有很多工匠,时代相称一门手艺,可以说是精益求精。根本就到了艺术品的高度。
所以,如果说松江是因为时代的扩张,抓住了棉布业的极大的需求,而快速成长出来的,但是苏州,就是一个全方面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从最低蚕茧,丝绸,木制家具等产业,还有那种让人一掷千金。尚求不得的名家精品。
所谓人间天堂的苏杭,决计不是白给的。
这一切的一切,让人有一种纸醉金迷,不似人间的繁华。
陈钺越说越兴奋,似乎将苏州如此繁华,都当成了自己的政绩,要说给王恕来听。
只是王恕心中却越发不喜欢苏州了。
不是苏州不好,而是苏州太好了。
但是这种太好,与今年甘陕大震,朝廷掏空了国库赈灾,还有很多地方力有不逮,无数百姓只能离开家乡,跋涉数百里,只为有一口饭吃。
甚至有不知道多少死在地震之中,官府根本没有数字统计,只有在渡过这个灾年之后,从新入册之后,才能估算出到底有多少人死了,多少人不在朝廷的黄册之中。
陕西与河南的流民从各个到底进入湖广,宁肯在郧阳的深山老林之中,与猛兽为伴,只求一口饭吃。
这种各种情况,王恕或亲眼所见,比如郧阳的事情,他是赴京的时候,专门绕道去看看。有些事情,是他有所耳闻,比如陕西大震的事情。
这一切的一切,与苏州的繁华,都有极其鲜明的对比。
这让王恕心中怎么能放下。
苏州的富庶固然没有错,但是甘陕百姓想活下去,就有什么错了吗?
这样一来,就越发了王恕此行的决心,江南的商税如果没有几百万两,不需要朝廷,在他这里就交代不了。
第十七章
苏州
第十七章苏州
王恕的心意。自然没有流漏出半分。他有意无意之中,从陈钺的口中套话。
当然了,陈钺未必不知道,只是他却有意讨好这位天下闻名的王青天。
毕竟,辟雍之会之中,为朱祁镇所用的大臣,而今一个个都名传天下,如果商辂,丘濬都列为内阁。
而王恕而今虽然没有进入内阁,但是官场上的人大多都觉得,他进入内阁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无非时间早晚。
人与人是不同的,陈钺知道自己如果没有贵人提携的话,今后升官决计不会像之前了。致仕的时候,能做上几任尚书,或者一任总督,就是终点。
内阁大位,实在是难以触及。
但是也不是没有可能,前提是有一位贵人。
所以陈钺对王恕可以说是百般讨好,不仅仅是对王恕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纵然知道王恕是在套话,但是除却自己做下的一些阴私之事外,对江苏事务全部一五一十的交代出来。
还在生活上更是安排的无微不至。
当然了,王恕清廉的名声在外,陈钺不会安排什么太过奢靡的筵席。但是不奢靡的筵席,未必不是用心的。
可以说里里外外,都让王恕宾至如归。
只是陈钺并不知道,他更减少了王恕对他的印象分。
无他,王恕并不是傻子,刚刚开始不知道陈钺的想法,但是时间长,却是明白了。陈钺不是没有能力。
几乎不管是王恕问江苏那个方面的事情,陈钺都能文不加点,信口捻来,可以说江苏的基本状况都在陈钺的心中。
只是,这种态度实在不入王恕之眼。
儒家价值观之中,乃是小人如蜜,君子如水。
而陈钺的行为,正是诠释了什么叫做蜜。
只要王恕提出一个事情,陈钺就能上上下下的安排的妥妥当当。绝对让王恕满意。
但是大明朝廷大臣,是需要,有气节,有节操,有大臣体的大臣,如陈钺这样人,在下面办事还行,但是如果进入朝廷之中,只会奉迎君上,做一个谄媚之臣。
就在这样,他们乘船一路向南而行。沿着京杭大运河南段,经过了镇江,常州,然后到苏州。
一路上本来就是繁花似锦。
毕竟,运河沿岸,因为大运河的影响,本来就是大明少有的富庶地带,而江南更是古来繁华之地。
两者叠加在一起。
让人看得目不暇接,山水相连,屋舍相接。放眼看去,要么是水田,要么是桑麻,几乎是地无闲地。
这在后世看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中国境内,只要是能开出来的土地,岂能不被开垦出来,更不要说,江南一带,在太湖平原上,本来就应该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