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科技(校对)第485部分在线阅读
他安排人去接机,人肯定直接拉公司来了,作为半个东道主他起码得出面陪这些朋友们吃顿饭,那还不是浪费时间?而且会议的承办方对于一些名单上的大人物自然是会有专人负责接机的,所以老约翰非常的放心。
他只是通过邮件跟这帮朋友约好了第二天会议上会给他们一个惊喜,顺带可以在会议中午的时候请大家吃个饭,然后牺牲午休的时间,给他们介绍好好介绍一位大人物。
是的,这种友谊,非常符合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说法。
……
十月二十一日,京城,晴。
基本上二零一九年华夏政府开始推行青天绿水计划之后,京城的空气便好了许多。
承载着一代人记忆的厚重雾霾天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碧空万里的好天气。
尤其是十月的京城,秋老虎已经过去,正是秋高气爽的好节气,除了空气略微干燥了些,还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这次世界研讨会的地点定在了华清大礼堂内的中型会议室。
参加这次研讨会的世界物理学家共计大概两百余人,具体的筹办过程王宇飞并没过问,邀请了哪些人自然也没太关心。事实上在王宇飞看来这次研讨的规模还是稍稍大了些。
本来这次会议只是给让老约翰来华找个由头。
谁能想到华清却对这次会议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一来二去,就搞得有些大了。
不过对这种学术型的研讨会,王宇飞到也是有些兴趣的。
研讨会上的学术交流同时也是思维的碰撞。
说不定就能听到什么有意思的说法。
比如此时正在发言的科学家。
照着刚刚台上官方介绍的说法,这位来自于袋鼠国的物理学家名叫杰克森·西洛,今年不过32岁,但已经是世界知名的天才物理学家,据说是今年诺贝尔奖极具竞争力的挑战者。
当然这也只是据说,因为按照诺奖不久前公布的结果,毫无疑问这位天才物理学家并没有被选中,而且一般来说诺贝尔奖官方没事是不会公布哪些科学家被提名的。
同时这位天才科学家的履历也稍微单薄了些。
目前他在量子物理学方面所作的贡献是针对量子隐形传态开发了一种新的量子加密算法。
以他的年纪来说这也算是了不起的成就了,但发明一款量子算法够不够得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条件,这事大多数科学家都不太好说,更不好问。
所以学术界对于他差点获得诺奖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的。
反正大家说是就是吧,提名没选上,反正也不算拿奖。
总之这是件非常尴尬的事。
不过更让很多人今天感觉到尴尬的是,这位杰克森·西洛正在台上大肆抨击第三常数猜想,并逐条对王宇飞列出的七个方程进行批判。
这大概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这种世界级的研讨会大家集思广益,发表各自的看法到是没什么问题。
甚至认为第三常数猜想不可能存在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上台发言持这种观点一般都会拿出非常详实的论证过程。
就相对于证伪了。
很显然,杰克森·西洛的风格并不是这样,他的发言真要理解起来似乎是在为了反对而反对。
比如他王宇飞在微博上发的第一个方程,也被成为宇飞第一方程,本该是描述一个理想定态状态下,粒子基态、第一激发态、第二激发态关系的一组方程式。
但杰克森·西洛显然并不这么认为。
他力图从另一个维度来证明这个方程是错误的,且言之凿凿的认定大一统理论的荒谬之处。
效果很明显,有人听的津津有味,有人听的昏昏欲睡,还有人义愤填膺。
更完美的效果是,组委会这边已经派了两拨人到台下向王宇飞道歉了。
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作为组织方,没有尽到审核义务,对一些乱七八糟的发言没有做鉴别,还安排这位名声在外的家伙第二个上台发言,换了谁也得一身冷汗。
但换个角度说这事也不能全怪组委会。
毕竟这次研讨会的时间比较紧,而且还是王宇飞自己要求的。
事实上第一位发言的稿子组委会就详细审核过。
那是一位来自于英吉利的物理学家,理论基础非常扎实,给出的一些思考让人眼睛一亮。
这些学术性质极高的论文,审核同样需要极高的理论水准,如此短的筹备时间,组委会自然不可能找到足够的人手去一一审核所有要求发言科学家们的底稿。
杰克森·西洛就是钻了这么个空子。
如果组委会早知道这次研讨会竟然混进来一个找麻烦的,估么着怎么也不可能让这位上台。
毕竟虽然杰克森顶着一个天才物理学家的噱头,但真要说在学术界的贡献,真还排不上号。
换个人上台谁也挑不出来有什么毛病。
……
好吧,对于组委会接连招人来表达歉意,王宇飞只觉得很无奈。
事实上跟众人想的不太一样,起码他并没有因为台上杰克森的发言而恼火,毕竟他完全没有损失。
当时把方程丢到微博上,出气的想法居多,至于别人认同与否跟他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如果不是想把老约翰给挖到华夏来,根本不可能有这次研讨会。
是的,一直以来王宇飞的心态都是这么好。
然而他忘了,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一位粉他粉到忘乎所以的老迷哥哥!
是的,王宇飞一直表现的很淡定,但跟朋友坐在不远处的老约翰已经快被这货的胡言乱语给气炸了!
第519章
为偶像而战
有一种愤怒的情绪叫偶像被侮辱。
没有偶像的人很难体会这种情绪。
事实上约翰·马丁尼斯五十多年的生涯里,也是第一次体会到这种愤怒。
杰克森·洛西?
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学者?
什么时候诺奖变得这么大众化了?
这种水平都能获得提名?谁特么提名的?
作为一个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约翰·马丁尼斯非常清楚诺贝尔奖的提名程序。
首先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向3000名符合六类要求的合格提名人发送保密推荐函,这些提名人可以提交一个参选者的名字,但不能是自己。
随后委员会从这些提名中初筛出200-300人左右,将名单交给物理学各个领域的专家,有这些专家来评估这些候选人的成就。
接下来这些专家的评价都将形成报告,在所有委员会成员在报告上签名认可之后,报送到瑞典皇家科学院。
随后就是讨论然后投票,最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将从投票多的候选人中选出。
一般网上流传的谁谁谁获得提名,实际上就是初筛出的那200到300人。
因为根据诺奖官方的规定,提名和提名相关任何信息都必须保密50年,禁止在私下或者公开场合讨论,所以一般来说,网上流传的诺奖提名者,其实都属于违规信息。
由于评奖需要邀请专家评估,这一过程没法完全保密,所以的确偶尔会有些人被提名的风声在互联网上传播。
问题是学术界没谁会把这种风声当真。
先不说网上传言某人进入候选人名单就算是真实情况,也属于违规消息,就算真的进了候选名单,那也只有几百分之一的机会能在最后获奖。
这特么有什么好骄傲的?
更别提在约翰·马丁尼斯看来这位杰森克·洛西所谓的成就就是个笑话。
全息的量子加密算法?
听起来的确挺高大上的,但现在量子计算机、量子通讯都还在起步阶段,量子加密的使用范围有多大,这货心里没点逼数么?
提名他的人没点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