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承(校对)第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385

  “好吧,其实仔细想想你的要求挺有道理,其实我也累了,大家一起去休息吧!”说完,唐森耸了耸肩膀站起了身,走到门前又转过头嬉笑着开口道:“话说你们两个这也算经历了生死别离了,你就不考虑回国后就直接把你家小夕给收了?要不要我提前帮你订好房间?”
  “快滚!你以为所有人都跟你一样是个人形自走炮?”王世子没好气的瞪了唐森一眼,“出去把门带好!”
第271章
神奇的Regedit
  唐森丢下这句话后便大笑着走了,却真的让王世子乱了心情。毕竟正是十八、九岁的少年,被撩拨了起了情绪,哪是那么好静下心来的?也就是王世子本身意志被锤炼的比较坚定,恍惚了一阵,这才收敛了心情,开始研究正事儿。
  正事儿自然是体内那颗智能生物芯片,在发现了这枚芯片能够通过WIFI等无线互联技术接通网络后,王世子便开始尝试着让自己脱身,自然没有对这款芯片其他功能多做研究,现在好不容易闲下来了,自然得要搞清楚这枚芯片到底还有些什么其他功能。
  不过一番研究下来发现除了能够让他不需要电子设备直接接入网络外,也没太多新功能了,比如细胞深层记忆跟肌体调节功能,已经是他享受过了的,他能够在认识颜晓夕的第一天,光看两遍钢琴师的弹奏,就完整复制下来,靠的就是智能生物芯片的辅助能力。
  当然,王世子花了这些功夫也并不是无用功,起码他能够对体内这枚芯片更为了解,顺带着也让他能够更加系统和清晰的梳理了一遍自己传承到的那些知识跟技能,总之王世子的收获还是很大的,甚至比跟苹果达成合同还打,如果不是因为呆在牢房里那一阵挨饿的滋味太过难受,王世子都要升起对FBI的感激之情了。
  FBI可都是活雷锋啊,如果不是他们或许他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发现自己体内竟然暗藏着玄机。
  等把体内这枚芯片完全研究透彻后,王世子便安心睡去。毕竟倒时差还是很辛苦的,颜晓夕也是的确要到机场接机,总不能精神太过萎靡了,那样本来在FBI没什么事儿,都得被女孩儿想象出什么来。
  ……
  就在王世子在飞机上沉沉睡去时,外界关于Regedit的声望也被炒作到了顶峰。
  这种消息的传播速度总是宇宙飞船一般快的,不管是普通民众还是业内人士,又或者各国的情报机构,政府部门此时都对这个家伙充满了兴趣或者警惕。
  毕竟能够凭借一己之力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将一个超级强国两大重要政府官网黑掉,又将交通通讯系统完全控制的黑客破坏力太过强悍了些,更关键的是这个家伙的身份成谜,这种掌控之外的情况是任何一个政府都不愿意看到的,谁知道这家伙哪天心情不好了,还会不会干出更骇人听闻的事情来?这种完全不受控制游离于法律之外的神秘黑客绝对是最让官方头疼的人物了。
  跟普通民众大都只是看个热闹不同,各国情报部门是当真紧张起来。之前Regedit跟微软作对还只是跟一个跨国企业较劲,而且对Win10的攻击行为,似乎以玩闹之心居多,虽然造成的影响的确很大,并实际上却没有造成太大损失,所以当时虽然大家都还是对这个家伙很重视,但是却没有觉得这家伙威胁有多么大。但现在不一样了,随便修改交通信号灯可不是开玩笑的,那是会出大事儿的!
  有如此能力,还胆大妄为,又神秘无比,绝对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官方部门的心头刺啊,这种人多了,还要不要社会稳定了?
  所以王世子舒服的躺在专机大床上入睡的时候,各国情报部门都已经紧急行动起来,开始认真探访Regedit究竟是何方神圣,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总之现在大家都想第一时间掌握Regedit的第一手资料,然而这人又哪里是这么好找的?怎么说这家伙也挂在FBI全球通缉排行榜上半年多了,连跟毛都没摸到,而这次Regedit似乎是在闹出这些惊人之举后,又直接消失了,这还怎么玩?
  网络上Regedit消失了,很自然的便有无数的眼光放到了正躺在飞机上的王世子身上,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第一次Regedit冒头,捣乱微软的发布会,打压最新发布的Win10系统,就正好间接帮了刚刚崛起的大唐世子科技一把,随后便隐匿不见。
  这次王世子刚一进去,这个Regedit便又出头了,现在得知王世子被放出后,便又再次消失了。虽然说有些这种高人的确不喜欢别人把自己做的事情栽赃到另外的人头上,但是在习惯以阴谋论揣摩事情的情报人员眼里,这显然太可疑了。
  当然经过FBI闹上这么一出,没人会怀疑Regedit就是王世子本人了,毕竟谁都能想象的到FBI绝对不会不专业到能够让一个嫌疑犯在牢房里使用电子设备还不被发现,但是要说王世子跟Regedit一点关系都没有,却是没有几个搞情报的家伙会相信的。
  甚至唐森整个角色都成了他们重点怀疑的对象,不过唐森的身份毕竟摆在那里,有心人还是能打听到不少内幕的,而到手的这些资料自然能摘除对唐森的怀疑,毕竟一个压根就没有怎么接触过编程知识更没展现过这方面天赋的家伙会是一个世界第一超级黑客太过匪夷所思了些。
  所以当王世子舒服的躺在大床上的时候,无数人正望着王世子那简单到让人发指的档案跟人物关系而揪头发。尼玛,这什么人啊?17岁前基本没有任何档案,只显示出生在一个别山县前山镇闫家村的地方,而17岁后的档案也就一个高考成绩,跟在华清大学的优秀成绩。至于人物关系就更恶心了,一个唐森是合作伙伴,然后就是大唐世子科技公司的员工,以及学校里的导师,嗯,还有一个被他呵护备至的女友,可这些人压根就没有一个可能跟Regedit搭得上关系的啊……
  这下子不少人可都对王世子17岁之前的经历有了浓厚兴趣。这可是王世子在用Regedit的身份胡闹的时候压根没想到的,那个养育了自己近十多年的山间小村落,竟然因为他成了一帮外国驴友寻幽探秘的圣地……
第272章
回国后的忙碌
  让王世子跟唐森意外的是,十个小时后当飞机安全降落在京城机场,前来接机的人出奇的多。唐森的母亲,颜晓夕跟韩娟,还有两人寝室里的兄弟,辅导员,甚至还来了位学院的领导,还有61研究所的陈工跟已经搞定了原单位专程赶来的唐燕秋,以及华新网跟两人一直关系不错的徐晓华,还有华为海思的代表,至于公司里的代表,欧阳琛以及各个高管就更不用提了。
  总之人很多,也相当热闹。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王世子被唐森撩动的情绪必须得彻底压抑下去了。这么多人面前,他也压根找不到多少跟颜晓夕单独相处的时间,更何况还有韩娟陪着自己的正牌女友,更让他即便有想法也没办法下手。
  更何况他还没有时间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了。唐燕秋这次回到京城还有些具体事情跟他商谈,其中就包括了他手下团队的待遇问题,对于这位在华夏芯片界举足轻重的人物,王世子还是相当看重的,毕竟手上光有技术也没用,除非是直接卖手上的技术,不然靠他一个人可无法完成所有的芯片设计跟制造步骤。
  另外华为海思这边也不能怠慢。王世子到不是觊觎他们的技术,但是他们有人啊,对于王世子来说每个人才都是宝贵财富,原因同上。
  所以这一回来,王世子的时间便被排的满满的。跟唐燕秋的会谈本就是他负责的,接下来自然还要他亲自来谈,而跟海思那边还没来得及跟欧阳琛交代,唐森暂时还不太靠谱,自然还得他亲自出马。
  好在该谈的大部分都已经到位,合同也制定的清楚明白,也就是些细枝末节的事情要商量,主要集中在待遇问题,而这方面王世子一向大方,所以解决的到也挺快。
  也就是三、两天的功夫,便把一众即将加入大唐世子芯片的高水平技术人员待遇全部敲定,毕竟王世子给出的待遇还是挺有吸引力的。
  正好陈宇航帮他申请到的那块地足够大,之前本就打算建设一个大型的小区。所以建完除了总部大楼外,还能在周边规划出建设五到六栋高层楼的小型家属区,起码能够满足1200套从七十到一百平左右的实用户型。
  这样一来顺带着还能把这些符合条件的高科技人才的房子问题也解决了,这对所有人来说可都是个极大的惊喜。毕竟想在京城找一处距离上班位置近,还价格适宜的房子还是很难的,更何况还不用花钱,再加上江湖传闻,总部大楼内超市、医院、饮食、影院娱乐等等设施都将一应俱全,内部员工还能享受各种优惠,这样生活起来该有多方便啊!
  总之,三天下来,算是有了个皆大欢喜的开端。说起来大家都挺满意,只是让海思那边出了些问题,当得知只要调到大唐世子科技那边继续工作,就可能申请到一套五环附近,一百平左右的三居室房子,可让不少人尤其是还没房子的年轻人心动不已。
  那可是京城的房子,就算要签协议限制交易,但是拥有居住权也足够了,起码合同规定了只要不从大唐世子科技离职就能一直使用这套房子,如果直接在大唐世子科技干倒退休,房子就属于个人了。
  这一套房子对于这些人来说,也起码能少奋斗十多年啊,多这十多年的时间干点什么不行?更何况按照合同来说,年假、各种福利都不少,谁不愿意去呢?
  更何况大唐世子公司现在可是名声在外,这些人中不少人都用的世子操作系统,又是业内人士,自然对世子系统的完美性能更加深有体会。再加上跟大唐世子合作的可都是全球知名的高科技企业,苹果、谷歌、还有他们华为,所以大家可都是对这家公司的发展前景很有信心,这种情况下,自然应者如潮。
  这也直接给海思管理层出了大难题,大家都想去大唐世子芯片谁留在本部?自己的业务还得抓啊,这也直接导致了海思老总每次见到王世子都得大倒苦水,这年头人才不好留啊。王世子够大方,是他们正好有块地,又正好在大兴土木,这些条件加在一起,让大唐世子科技不用耗费太多代价就能出台一系列收买人心的举措。他们总不能也学大唐世子芯片这样去拿块儿地建小区吧?
  当然,跟王世子倒苦水也没用。王世子巴不得有能力都来大唐世子芯片就好,毕竟任何一个研发芯片的人才都绝对是华夏国内奇缺的人才,都是宝贝。
  最后还是海思不得不大范围的提高留在本部人的待遇,才算稍稍安抚了人心,然后又是各部门高管开始给无数业务骨干们做思想工作,这才控制住了人才流失的热潮。没办法,递交申请想去大唐世子芯片的人实在太多了,甚至很多人开后门都要去……
  至于唐燕秋那边倒是好说,基本上跟着他的团队全部都决定来前来京城。一来,两个城市其实并不远,京城各方面的条件自然更好些;二来,即便拖家带口的过来,也有地方安置;三来,大家都是熟人一起合作这么多年了,唐燕秋又是业界鼎鼎大名的人物,现在跟大唐世子芯片强强联合自然更容易出成果,谁不愿意来呢?自然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这也是王世子喜闻乐见的事情,反正只要是人才他都是欢迎的。
  这些日子公司人事招聘工作也相当顺利,借着大唐世子科技蓬勃发展的春风,来大唐世子芯片应聘的文职人员也是络绎不绝,当然这些工作就不用王世子去管了。有管理经验丰富的欧阳琛把关,还有唐森照看着,一切都安排的井然有序。
  所以王世子也有时间每天跟着一帮科研人员在各种临时实验室里调试设备,甚至参与到具体的科研工作中去,这一晃便又是三个月……
第273章
成果斐然
  这个五个月对于大唐世子芯片来说绝对是成果斐然。
  在王世子各种暗示加指导下,被命名为CTSZ01的全新移动CPU跟GTSZ01GPU被设计出来,并过了流片生产出了样品,两款产品都使用的是22NM制作工艺,虽然跟最新的intel14NM工艺相比还有差距,甚至比不上kirin925的20NM制作工艺,但是所有参与研发的工程师们却很清楚,这款CTSZ01比kirin925要强大太多了。
  独立加密指纹声纹设计接口,更加智能的感知处理,3D虚拟现实接口,八核心设计,等等无数梦幻般的功能都集合在这一块小小的芯片当中。
  更让人震惊的是不管是CTSZ01还是GTSZ01都是完全的自主产权。就拿CPU来说,从核心架构到指令集架构完全都是全新的,经过测试却能完美支持世子操作系统,更能再次基础上完美支持各项应用。更重要的是,这还是款能够支持3D虚拟屏幕的CPU。
  这的确很困难。要知道即便是采用ARM的指令集架构,但每个处理器还是有海量的工作量以及海量的技术难题需要解决,移动处理器远远没有一些人所说的直接拿ARM的核心去流片这么简单,不然是个厂商都可以随意生产处理器了,也不至于到现在也才这么几款四核处理器。更何况这款CPU还使用到了全新指令集架构?
  其实说起来编写一个指令集架构不是什么难事儿。无非就是一段写入CPU的计算机指令编码的集合,很多懂技术的家伙都能随便编一套出来玩玩。但是要编写一套指令集还能完美兼容大家常用的软件,那个难度就太高了。龙芯为什么不受欢迎?不就是因为他们选择兼容MIPS的指令集让用户使用这款CPU后连个FLASH都不能支持,视频都看不了嘛?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假如全世界的人都只会一种语言,但你偏偏要用一种你自己创造的语言去写一本书,那么除了你之外还有人看的懂吗?自然是没有的。
  但偏偏你是个伟大的人,把你自创的语言传播到了全世界,于是所有人都能看懂你这本书了。你说这难度有多大?
  这是之前没人能想到的。甚至很多前端人员在后端人员把样品弄出来经过检验后,都还没完全搞清楚各个设计模块是怎么搞定的。毕竟每当他们遇到难已解决的问题,往往都会通过公司内部邮箱得到答案,而这些答案从哪里来的,却不是每个人都清楚。
  甚至就连唐燕秋都在看到这款芯片真的出了成品,各项检验都合格后,都无法完全理解它是怎么被设计生产出来的。很多技术问题连他到现在都是一知半解……
  这要是传出去,绝对能让整个业界惊讶到眼镜碎上一地。你听说过研发芯片的技术团队,还有一大堆的技术问题一知半解,却把成品已经生产出来而且检验合格的事情吗?然而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却很真实的在大唐世子芯片发生了……
  所以只要唐燕秋遇到了王世子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会上演。
  “王总,我问你个事儿啊,这个逻辑模块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它的前端接口明明……”
  “额?可是唐工,这个问题不是解决了吗?”
  “就是解决了我才要问问你,这个天才设计方案为什么能完美解决啊!”
  “可您才是这块芯片的总设计师,这个方案不是您最终拍板的么?”
  “的确是我拍板的,可是……”
  “哎呀,唐工,您看总部大楼那边的实验室还有点事情,我就先过去了,这个问题等我有时间了我们在好好探讨一番,您既然这么闲,不如再去检测一下我们的样品,看会不会还有什么问题……”
  ……
  碰到这种情况唐燕秋也只能无可奈何,毕竟王世子的确很忙。
  总部大楼经过这五个月的日夜赶工,已经封顶,现在正在进行后期的质量检验跟内部装修工作。而这栋大楼的质检工作王世子一直是亲自来抓的。
  大唐世子的这栋总部大楼看起来其实并不很起眼,毕竟它地面上方部分只有五层,虽然建筑面积够大,但是跟周围的高层建筑比起来,多少会给人一种矮胖感。但是这绝对是一栋超级现代化的大楼,不说别的,光是大楼内部使用的新材料光缆就有足足九十多公里,按照京城环线限速,这些光缆全部展开开车跑完都得一个多小时。
  如果在加上其他缆线跟管道设计,从京城到明珠的距离都有了。
  安全方面更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地下实验室的安全防护措施更是严格到了极点。光是进入通向地下实验室部分的特别电梯就得经过卡片、指纹、跟虹膜三层验证,只有三样都匹配才能进入电梯,否则便会直接触发报警装置。
  而为了上下班时间不会造成拥堵,这种特别电梯有十个之多。
  这还不算,整个地下研究中心还被王世子设计的跟个迷宫没什么两样。各个项目都有各自的分区,基本上长期在哪一片驻扎的研究人员只需要熟悉自己所在的分区就够了。贸然进入别的分区,绝对会被四通八达的走廊给绕晕去,当然基本上安保人员也不会给贸然闯入其他区域的家伙绕晕的机会,几乎完全无死角的监控系统,跟王世子设计的胸牌智能芯片辨别设备,能够让摄像头在第一时间判断研究人员是否走错了区域直接向安保人员发出警报……
  至于地下研发中心的各个实验室就更不用说了,各种设计指标可比国际通用标准更为严格。就拿1K无尘实验室来说,国际标准是一立方英尺每分钟只能有1000个0.5微米尘粒,但是在王世子的设计中,只能有不到20个不超过0.2MM的尘埃。
  总之这栋大楼可是倾注了王世子诸多心血,他自然也足够重视,自从楼下部分建设完毕后,他基本上每天都要在这里呆上整整半天,甚至一晚,为各个关键地方做最细致的检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3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