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承(校对)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385


第247章
华夏智能手机厂商的困境
  等王世子从工地回到公司时已经是华灯初上的时候。
  跟华建三局的项目经理聊了一下午关于施工需要注意的事宜,其实大多都是对质量的要求。尤其是各种隔水防潮管道的架设都必须严格按照他的设计来,这可的确不是开玩笑的。
  未来总部大楼的地下部分才是整个公司的重中之重,那可是日后大唐世子集团研发中心所在地,所有的高精设备,实验室,大型机组可都是在地下这十层楼内,为了研发精密芯片,光是高于国际A级标准达到1K的无尘实验室都有好几个,要保证这些实验室顺利运转,更要保证所有人在实验内能够顺利工作,不管是通风、电力、防潮等等各方面因素都得考虑妥当,各种密布的管道足以让人看得晕了去,自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特别高。
  所以建造工序跟使用的材料都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来,这也是王世子每次到了工地都给跟这位项目经理再三叮嘱一遍质量第一的原因。甚至他也跟华建三局明言了,质量这一块大唐世子科技会自行检测,甚至他也会亲自上阵,如果有任何问题,必须无条件返工。
  如果不是他给的价钱够高,估计光是这个条件就把承建商给吓跑了。
  不过在跟承建方的项目经理再次聊了一通,在对方再三保证会严格按照他给出的施工方案来施工后,他便暂时把这一块放下了。其实这个坑挖好了这个大楼建设项目也算完成三分之一了,接下来是对坑内的处理以及各种高规格管道的铺设,选用材料方面他还是很放心的,都是他挑选的品牌,公司统一采购的,只要对方能够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来,他也的确没有太多需要担心的。
  接下来他还得准备跟华为任总的会面。其实对于跟华为高层的会面只是对于已经洽淡好的项目再一次确定而已。王世子很清楚现在华为在智能手机这一块的瓶颈,而对方也的确对大唐世子科技跟大唐世子芯片的产品有需求,双方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其实说白了,现在华为在智能手机这一块的困境,或许是所有国内智能厂商在智能手机市场上都在苦恼的通病,那就是低端市场厮杀太过激烈,而高端市场竞争力又稍显不足。
  没办法,最初国产智能机杀入市场时,不管是联想、OPPO,还是后来居上的小米、华为,都是靠冲量跟低价取胜的。当现在国产手机工艺跟供应链日趋成熟,高性价比的产品纷纷出现,可以生产出高端产品了,但是当众厂商试探着进入高端市场却发现消费者不大买账了。
  根据一份权威机构的调查报告,对华夏大概7万普通手机用户做的调查,其中86%的用户认为国产智能手机定价应该在500-2500区间内才是合理的,超过2500这个价格用户购买欲望就会迅速降低。
  然而份报告还有一个有意思的选项,其中74%的受访者表示更愿意优先选择配置不错的国产智能手机,远远高于首选国外品牌手机的用户。
  换而言之,现在大家消费都比较理性了,喜欢的就是国产手机较高的性价比。但现在问题是越是高端手机越能赚钱啊。而赚到了充足的资金才能对技术研发进行投入。
  苹果为什么那么有钱?不就是产品卖的贵吗?手上的科技始终保持领先吗?而科技上的领先又能反过来保证产品的热销,这就是个良性循环。
  而对于国产手机来说,薄利多销的确能生存下来,但是利太薄了,又怎么拿的出大笔的资金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
  不是没有国内手机厂家尝试进入高端市场,但最有底气的还是华为了,去年九月推出的MATE7,的确在3000元的极为上得到过关注,但是也仅此而已了。
  锤子科技手款手机SMARTISAN
T1,也跟风卖高价,没几天就传出全线降价千元的消息,小米NOTE顶配版定价3299,坚持了五个月就开始降价……
  总之在目前看来,国内智能手机企业想走高价精品路线当真还挺难的,而制约他们发展的其实无非就是几个方面,千篇一律的产品外观,几乎相同的内部规格,欠缺让人产生购买愿望的杀手级创新功能。
  没办法,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太成熟了,基本上一款手机拿到手上,便知道屏幕是夏普或者LG的,处理器产自高通或者联发,摄像头要不然是索尼要不就是三星……尤其是在大家集体拼硬件的今天,甚至很多用户已经体验不出硬件升级带来的畅快体验了……
  而现在大唐世子科技则给出了迈出这一步,跨向高端市场的可能,只要大唐世子芯片真的能在近期开发出如同计划书描绘的那样3D虚拟屏幕功能,这无疑是智能手机科技的一大跨越式创新,也让给了日益升级的手机硬件一个可操作空间。
  毕竟硬件在好也得相应的功能来匹配不是?所以这次华为高层专门来京城商谈,自然就是为了跟大唐世子科技探讨如何就这一技术进行合作。毕竟大唐世子科技选择华为而不是其他厂商一起合作,看重的也是华为远超一般国内厂商的研发能力。
  一款技术要真的运用到实际产品上,要解决的问题可不是一个两个,就拿大唐世子推出的3D虚拟屏幕技术来说吧,配套的手势操控系统得有吧?现在苹果的3D手势操作技术只需要稍加改良就可以应用上去,但是还要解决一个耗电量的问题吧?不管是多程序同时运行,还是支持虚拟屏幕的芯片镭射全息投影灯光可都是要持续耗电的。另外还有电路的组装设计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要解决,这些都需要双方坐在一起好好谈谈。
  说白了,大唐世子邀请的厂商都是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所以大家都别想躺着就把钱赚了,都是成年人了,谁都清楚这个时代早已经没了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
第248章
好圆的大饼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王世子对于这次跟华为的合作还是信心满满的。所以对于第二天的会面虽然也很重视,但是心态上却是很放松的。
  但第二天双方高层坐在一起时,气氛却很凝重,显然华为高层们对这次会面比大唐世子科技更为重视。
  “王总,如果我们真按贵方给出的计划书上操作,意味着我们整体产品布局跟战略重心都将偏移到高端手机领域,前期更是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为下一代的机型研发做准备,如果最终贵方的技术不能按时提供给我们的话,对华为来说压力也是很大的。”
  开口说话的是华为战略市场部总监,显然在收到大唐世子科技的计划书后,华为在内部已经进行了无数次讨论,虽然无法拒绝迈向高端领域的诱惑,但是对于一些大唐世子科技提出的要求还是心存顾虑的,借着这次机会直接提了出来。
  当然这也是难免的。华为在华夏也是数一数二的高科技企业了,它的产品在世界也占有一席之地,出货量几乎紧跟着苹果跟三星,当然这也跟华为智能手机性价比较高有关。贸然的改变营销策略自然会担心对本身的业绩有较大影响,自然需要考虑的更为稳妥。
  “这方面其实真的不用太过担心。相信贵方也研究过我们提供的技术资料,包括部分的底层指令集,以及部分技术参数,你们也应该有一个大概的结论。实际上关键技术我们都已经攻下,现在贵方要做的无非就是抓紧完成新产品的定义和架构设计,当然资金方面的要加大投入肯定是必须的,未来集中力量生产新机型自然也是必须的选择。”
  “之所以我们选择的合作伙伴暂时只有华为、小米跟苹果,就是因为这三家企业都是目前智能手机市场的主导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也表现不俗,大家都有更进一步的要求。更因为这三家企业都是在最初大唐世子科技遇到些小麻烦时,最先跟我们签署合同的企业。这就代表了双方起码还是值得信任的,所以五十亿人民币的初期科研投入真心不算贵。”
  王世子说到这里沉吟了片刻,才开口继续道:“当然,我们这只是一份计划书而已,如果贵方觉得风险太大,不愿意贸然投资,我们也不会勉强,就以现在的合作形式继续合作下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不,不,王总误会我们的意思,我们只是希望贵方在对未来的授权金上,以及华为前期投入研究经费上能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这位市场总监连忙道。
  “哎,不行啊……”王世子叹了口气,摆了摆手,“我相信贵方也清楚在科研这一块的投入才是最烧钱的。说实话,虽然大唐世子科技已经掌握了3D虚拟屏幕的关键技术,但是接下来的研发工作同样烧钱啊。在现有的电池容量基础上,要让未来的3D虚拟手机尽可能的长时间续航,对于操作系统精简低耗要求之高,你们也可以想象,然而这还只是初期的投资,不光是系统要进行优化,更重要的是还有整个手机硬件功耗也得降下来,这方面的投入就更大了。”
  “所以如果想加入这个还没组建的联盟,这些钱贵公司还真省不掉。另外,降低功耗只是暂时不得已为之的办法,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消费者的新鲜感上。要让我们的3D虚拟手机效果全开,一样能够续航很久还需要对新电池能源的研发进行投入,这也是在我们大唐世子后续开发范围之内,这些都需要大笔的投入。况且据我所知,华为一向对科研投资方面不小气,这次应该也不会例外吧。”
  总监苦笑,他也懒得搭话了,反正这事儿最终还得坐在一边的大老板拍板。
  关键是对面这人混淆概念的能力太强悍了,这是一回事儿吗?华为投资科研方面是挺大方,但是投入进去的钱研发出的技术可是自己的,现在把钱给大唐世子科技,研发出的技术是别人的,自己要用还得继续花钱获取授权。几十亿人民币换一个保证获得授权的资格,这划不划算就值得商榷了。
  虽然大唐世子科技给出的合同中,保证了给率先合作的手机厂家一年的缓冲期,也就是说从这款技术正式上市开始计算一年内,这款技术绝对不会授权给其他厂商,而且一年期满后授权给其他厂商使用的价格起码是他们的两倍,但这还真得赌这款技术上市后就不能出什么大问题,更得赌大唐世子能如期将这款技术交付给他们使用,不然他们不但付出巨额的研发资金,前期的准备工作也付诸东流……
  总之这是标准的机遇跟风险并存,如何做决定显然不是他这个总监级人物能插话的了。
  而下一刻一直静静倾听双方对答的任志远突然开口发话了,“王总,刚才您说贵公司后续还要对新电池技术进行研发?不知道这个项目是否已经开始立项了?”
  “并没有,暂时摊子还不敢铺得这么大。当然,如果未来这个项目正式立项还出了成果,以我们之间的合作关系,我们的新电池一定会给华为一个相对优惠的价格!”王世子很认真地答道。
  旁边一众华为高管齐齐翻了个白眼,拿一个甚至还没立项的技术说事儿,这饼子画得当真够远的,给人感觉像是新电池说研发就能研发出来一样,咱儿能不能务实点儿啊?话说那么多企业每年投入数亿甚至几十亿研发新电池,到现在也没见谁又突破性进展……
  “那么这一点也必须写进合同里。”
  任志远这个回答再次大跌现场所有华为高管的眼镜,话说董事长能不能别这么实诚呐,人家随便画个饼您还就真信呐?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什么时候变这么高了?
  “这当然没问题!”王世子点了点头,一脸自然。
第249章
我要人……
  欧阳琛一直肃穆的坐在一边体会着王世子的谈判风格。
  其实最近这位大唐世子科技的总经理也挺忙的,因为大唐世子芯片的架子还没完全搭起来,所以他还兼任着大唐世子芯片总经理的职务。之前王世子跟他谈过这个问题,他爽快的答应了。
  反正大唐世子科技已经上了轨道,需要他处理的事情并不算多。更重要的是,他已经赌对了,即便只拿大唐世子科技纯收益万分之三的分红,他这一年的收入也已经超过了以往所有收入的总和,这种情况下暂时加加担子他也无所谓。
  所以他对公司的财务跟投资情况还是很清楚的,所以此时他对王世子打空头支票还能让人相信的能力五体投地。
  目前公司的确计划投入百多亿美元进行高新尖实验室建设,然而这都是一次性投入,设备买回来可都是自己的,而正儿八经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好吧公司在正儿八经的科研投入吗?暂时他还没看出来……当然未来肯定应该还是有的,但是欧阳琛可以肯定的是王世子拿出来勾人的3D虚拟屏幕技术肯定是没有的。
  欧阳琛不懂技术,但是既然王世子能让对方相信自己手中掌握的这款技术现在已经攻克了所有技术难点,那想必自己这方手上肯定是有真材实料的,而且这代表着后续的投入肯定不会有多少,虽然他也诧异王世子这款突然蹦出来的技术究竟是从哪来的,但是他很确定一点,绝对不是像王世子说的那样大笔投资进去研发出来的。
  当然这些他只能烂在肚子里,继续一本正经的等待着华为方会有什么条件。不过话又说回来,一款先进技术问世,想使用本就是要花重金的,不然华为海思也不用花钱去得到RAM的授权了。
  只是像王世子这样先收一遍钱,美其名曰合作研发金,然后授权金还要另算的风格,太过彰显奸商本质了。当然,自己的老板够奸商,欧阳琛还是很欣赏的,这意味着自己的分红也能多一些……
  “另外,我方还要求未来3D虚拟屏幕给华为授权使用的授权金,必须比联盟中的苹果公司要低起码百分之四十。”就在欧阳琛略显走神的时候,任志远继续开口了。
  这个要求显然是为了之后的市场竞争做准备了。更低的授权金意味着在市场竞争上,华为将有一定的价格优势。毕竟苹果在高端手机市场上的表现太过强势了,没有价格优势,即便大唐世子科技承诺了暂时的新技术联盟只有三家,华为也不敢说有信心跟苹果抢市场。
  “这个没问题,”王世子很干脆的点了点头,“不过相应的贵方也应该付出更多的诚意。”
  “诚意?好吧,王总的意思是要我们增加前期投入?”任志远莞尔道,显然如果王世子真是这个意思就太没意思了。
  “并不是,我们需要华为在人才上的支援,确切的说,是华为全资子公司海思在人才方面的支援。任总也清楚,我们的大唐世子芯片这才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海思作为华夏目前最大的芯片设计公司,人才储备想必很丰富。我们希望海思能暂时借调一批高水准的IC设计工程师给我们,要有经验的,起码是参与过麒麟920处理器设计工作的,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还是后端的研发人员。”王世子一口气道。
  王世子这个要求再次让华为高层所有人齐齐的翻了个白眼。
  21世纪什么最值钱?人才!这可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事实。尤其是对于半导体产业来说。高技术的人才每一个都是宝贝啊。
  那么海思又是一家什么公司呢?这得从目前整个世界半导体行业来谈了。
  简单来说,目前世界半导体行业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英特尔这类公式,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这样的好处在于,电路设计跟工艺结合的紧密,而且保密。
  另一种就是像海思这样设计跟生产分开的无晶圆设计公司,跟海思类似的还有大家熟悉的高通,德州仪器,他们只管设计。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无疑是掌握在英特尔手中,但是英特尔不代工,所以这些设计公司只能把他们设计出的产品交给掌握次代技术的台积电、中芯国际这样的代工企业。
  又因为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处理器,除了英特尔ATOM这个怪胎之外,都用的ARM体系,所以这些设计公司一般首先找英国的ARM公司买指令集跟核心架构的授权后,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开发出自己的手机CPU产品。
  这也是很多智能手机同样采用同样架构的处理器,但是内核频率,Cache容量跟频率,以及浮点模块等其他可选模块的配置,GPU,内存接口,DSP,电源管理模块,音频Codec,视频接口,摄像头接口,网络接口等等,都各不相同的原因。
  海思就是这样一家设计企业,它的前身就是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当然,虽然说购买了这些基础技术,但是能够再此基础上设计出一款功能强大的CPU还是很不简单的,尤其是麒麟920可以说是华夏目前最尖端的一款IC设计产品,这些参与设计的人员有多珍贵可想而知。
  更恶心的是,王世子开口就要更多的后端设计人员,大家都知道手机处理器IC后端可比前端更难,一般手机处理器所处的各种功能BUG一般是前端人员问题,而迟迟不能流片成功则大多数后端的问题,尤其是华夏目前经验丰富的后端人员简直就是奇缺。
  这能不让他们翻白眼吗?说每一个麒麟920的后端研发人员都是海思的宝贝也不为过啊!这的确不是要钱,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却是比要钱还狠呐……
  话说如此明目张胆的挖墙角,还是当着一大帮华为高管的面,大家还能不能好好的做朋友了?
  而翻过白眼后,所有人的目光更是齐刷刷的投到了还在沉吟不语的任志远身上,话说这时候老总可千万不能犯糊涂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3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