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承(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385

  说完,尼尔斯拿起旁边的准备好的一杯淡黄色液体,直接倒向这块长方形的布条,你还别说一大杯液体到进去,布条硬是没有漏出一滴。看上去还是跟之前的样子差不多,不过前端亮起了红灯,还发出“嘟嘟”的报警声。
  “这是用颜料调成的试剂,液体在被吸收后,将会在分子状态下被高速震荡的粒子分解,重新还原成水跟一些固态颗粒,所以清洁的时候只需要在专门的地方甩一甩,就好像这样。”
  说完,尼尔斯接过旁边的助手拿过来的一个圆柱形的筒子,将尿不湿丢了进去,关上盖子,打开开关,圆筒在手中震动片刻后,自行又恢复了之前的平静,随后尼尔斯直接递给了王世子。
  王世子看了尼尔斯一眼,打开圆柱形的桶盖,刚刚尼尔斯手中的布条正静静的躺在里面。用手从筒子中拿出布条,你还别说,这个尿不湿已经干燥如初,而且看上去跟之前的颜色一模一样,就好像新的一般。
  不过王世子也看出了端倪,稍稍晃动了一下圆筒,下方明显有水被摇晃的声音,王世子拧下下方的盖子,下方果然还有两层空间,最下面是一碗透明的液体,看上去就是普通的淡水,淡水上方的过滤网上则留下几颗淡黄色的晶体。
  “这也是附带功能之一了,过滤之后,这些留下的液体都是纯正的H2O,是可以直接饮用的。”尼尔斯得意的大笑道,随后上前一步,从王世子手中拿过刚刚接满了水的瓶盖子,毫不犹豫的喝了一口。
  王世子只感觉有些晕了。
  这个瑞典老头有时候当真是很可爱啊!
  “所以如果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我们的这款产品还能过滤尿液中的杂质,给人们提供救急用的饮用水,当然如果粘上宝宝大便,基本上也是同样得处理方法,震动过程中,水分子会跟杂质分离,只需要随时倒掉这些固态颗粒,就能完成所有的清洁工作。怎么样,王,你觉得我们的这第一个成果是不是可以轰动世界?”尼尔斯一脸期待的问道。
  “应该能吧?”王世子点了点头,头一次对旗下的产品不是很确定的回答道。
  对于尼尔斯的脑洞王世子现在也是相当服气了,他不过是随口定了个小目标,谁想到这个瑞典老头竟然造出了尿不湿,好吧,不过说起来,未来晓夕生了,到是可以马上用的上……
  “一定能的,只是技术层面的革新,人们关注的重点不应该在它的功能上,而应该在我们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技术水平上。用来制造芯片的纳米级工艺制造出的尿不湿,分子级功能展示,这是技术的革命!”尼尔斯一脸自豪道。
  旁边参与实验的人员没人吭声,更没人附和老头,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跟着老头一样有自夸自擂的爱好。
  “问问,一块这种尿不湿的造价大概多少。”王世子抚了抚额头,开口道。
  “不算研发成本,单块使用到的材料费用大概在50美元左右,在加上一些芯片跟简单电路材料费用大概在60美元,这是实验室数据,批量制造应该还能进一步压缩成本。这个报价包括了甩干过滤器的费用。”尼尔斯一脸骄傲道。
  王世子心算了片刻,还好价格不算昂贵,即便加上人工也还能保持利润。毕竟可以这种尿不湿可以反复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还能够节约用水……
  “这就是全部成果?”王世子再次问道。
  “当然不是,之前你给我的小目标也实现了。高科技的紧身服,虽然不能达到之前你所说的那么多功能,但适用于各种运动,还能够起到塑身的功能,不但透气性能极佳,还能完美的吸收人体汗液,同样的易于清洁,配上稍大一些的同类型清洁设备,同样能能够过滤掉衣服中的汗液杂质,得到纯净的饮用水。”
  王世子默然,他还真没看出来尼尔斯还是个狂热的环保者,时刻都想着节约用水。
  “这样,您直接跟公司的业务部联系,将这两款产品的优势做一个详细的介绍,业务部门会对帮助你进行技术推广,如果有看中这款技术的厂家,您可以把授权要求告知业务部,业务部门会有专人负责跟对方谈判,根据你的要求以及对方的底线,最终给出一个合理的技术授权方案,不管是独家授权还是多家授权,获得的资金集团只留百分之二十,剩余百分之八十会在收到款项后全部交给您做后续的项目研发,您觉得怎么样?”王世子片刻后便给出了腹稿。
  “你不看好这款产品么?王?”尼尔斯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
  “当然不是!”王世子摇了摇头。
  “那为什么不为我们的产品举办一次专门的发布会?”尼尔斯开始吹鼻子瞪眼了,“难倒这种跨时代的产品配不上一个专门的发布会么?”
  “因为我们不坐产品,只输出技术,难倒您不觉得这场发布会应该是获得技术授权的厂家来做?当然,到时候对方如果邀请您去站台,集团肯定会批准的!”王世子言之凿凿道。
第803章
压力与游戏
  辞别,或者说逃离了尼尔斯主持的项目中心,王世子便径直到了岛上的监控中心。
  并不是王世子不重视瑞典老头主持的项目,实际上在王世子心中未来肯定会投入巨资,下大力气去支持尼尔斯的项目。原因正如瑞典老头描述的那样,一种新的粒子,不论它是否能够为公司带来足够的效益,对于人类更清晰的认识赖以生存的宇宙是极为重要的。而走出地球探索星际又何尝不是为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这个人类所生存的广阔空间?
  只是时间要缓缓,搞科研这种东西其实跟玩现阶段的那些游戏没什么两样,没钱搞个蛋蛋。外界都在盛传星空集团是多么多么富裕,王世子是多么多么有钱,但星空集团高层心里都清楚,公司的财务状况可不像外界吹嘘的那么好。
  光一个不管是“天梯计划”还是“太空城市计划”那都不是一般的烧钱啊,在加上之前普特利岛的建设,量子超脑的开发,无数工程机器人的生产,现在星空集团的现金流当真是紧巴巴的,最关键的就是这些宛如黑洞般吸金的项目还没法为星空集团创造一分钱的效益。
  如果不是星空集团目前能够赚钱的项目很多,之前的技术授权依然源源不断给星空集团带来各项收益,整个集团早就被拖垮了。哪还养的起这么多人?王世子之前迫不及待的要将手中星空娱乐的股份卖给唐森,还不都是被沉重的资金压力所逼?外界各种夸赞王世子都快成世界首富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购买自己的飞机,也只有王世子自己清楚,实在是没钱才没法买。每个月要还钱,还要保证目前的员工的待遇,这些都是压力。
  越是像现在这种情况,王世子越不愿意降低员工的待遇,更不会选择大规模无理由裁员。毕竟星空集团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焦点所在。
  不然像他这样成天需要飞来飞去的,有自己的飞机自然比租飞机要方便的多。
  现在的情况就是世界上各大科技公司,都在用产品利润中的一部分养着星空集团,星空集团则用这一部分利润,一边偿还之前普特利岛上各种建设,量子超脑,天梯建设所欠下的巨额资金,一边继续支持这些烧钱的项目。
  这种情况等到量子超脑技术正式推出资金压力才能得到缓解,而直到太空城市正式建设成功对外招商后这种整个集团才能完全缓过劲来。
  当天梯连接的小型太空城市耸立在人们视野范围之内的那一天,必然会极大的刺激投资者的自信,到时候不但这些项目马上就能为星空集团带来不菲的利润,到那个时候,王世子才算是对未来能够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到时候尼尔斯的项目需要投入多少资金,王世子自然也不会在小气。
  所以王世子现在对于天梯计划最为关心是可以理解的。
  到了天梯计划工程监控室内,通过天梯内无数的监控视频,跟机器人返回的图像,王世子很快便清楚的了解到了工程进度。现在天梯外部工程已经进行到了距离地面大概42公里的位置,已经穿过了对流层,插入到平流层中上层位置。不过现在已经没有继续向上空建设,因为最近普特利岛上风比较大,尤其是对流层的高空位置,所以无数机器人正在按部就班的加固着天梯下方的建设,具体办法就是用一种特殊材料的缆绳从每个经过精密计算的节点,绷直了直接拉到地底地基位置沿着天梯周边早已经设计好的一百多个固定点。
  这些缆绳将整个天梯绷的笔直,最大程度的免受气流的影响,不然以天梯的高度,在高空中受气流的影响就太大了。整个天梯总不可能左晃右晃中运作。那人跟无数精密材料就没法通过天梯运输了。
  等到天梯上建成之后,正式跟太空城市对接,上端位置同样要经过如此处理,以保证太空部分的天梯不会被太空垃圾运行中的太空垃圾撞上而出现任何损失。
  别看这只是从地球上修建一个天梯插入太空,涉及到的各种力学问题,还要考虑普特利岛周遭的气候条件,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要提前找好预案,曾经的星空科技到处在世界各地租用超算中心,大部分计算能力都用在这首座天梯各项计算中去了。直到现在已经创造出的小型量子超脑还在不停的对这座天梯做着各种模拟模型,以保证遇到各种意外的情况下,都能保证天梯最后能够达到最初的设计标准。之后就要简单的多了,毕竟有了太空城市,从两端同步建设的天梯可比修建这第一台天梯要简单许多。
  在监控室里大概了解了天梯的工程,然后随后赶到的天梯计划负责人又跟王世子大概将整个工程进度跟细节做了完整的汇报后,王世子便离开了天梯工程的监控中心。
  只要天梯工程没什么问题,王世子就可以放大半的心了。当然,也不是说王世子看完天梯工程就没有事情了。他的第三站直接去了普特利岛上的游戏部门。
  本来普特利岛上的游戏部门应该是安排到京城的芯片、软体研发中心的,游戏跟系统自然是属于软体的一种,但在星空集团改组之前,游戏部门便已经扎根在普特利岛,再加上量子超脑的硬件跟系统研发都在普特利岛上进行的,游戏要完美的支持量子超脑系统,自然最好能跟系统部的研发人员随时沟通,在加上这款游戏还需要用到全新的硬件,所以即便集团改组进行的如火如荼,游戏部门也没有整体搬到京城那边去。
  京城那边当然也要肩负一些游戏开发任务,不过主要是在对于游戏内部的一些细节方面的修饰上,整个游戏的主构架、3D引擎等关键的设计还是在普特利岛这边的游戏部门。
  现在大型量子超脑即将完工,游戏的研发也进入到收尾阶段。等到这款游戏正式上线后,整个游戏部门也会按照集团改组的方案,将普特利岛上的游戏部门搬到京城去。
  按照王世子的计划,当大型量子超脑结束试运行的阶段,便是未来这款酝酿了许久的星战游戏正式上线的时候。全新的量子互联,配上全新的游戏,两者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王世子在总理面前还真没说谎话,这款游戏从开发的时候开始,他就没想过用来赚钱。单纯只是为了发现未来星际时代的人才,虽然游戏将各种大型基础建设,各种尖端的仪器制造简化了许多,但是所使用到的基本理论却是跟现实相通。唯一的区别或许是可以将他脑海中一些没有现实基础,暂时听来完全是天方夜谭,但是却肯定正确的理论可以用到游戏中去。
  正就是虚拟跟现实最大的不同了。当然,为了让整个世界更为真实,现在世人所公认的各种物理化学理论也会全部代入到游戏中去,比如万有引力,不如地球重力标准,又比如圆周率,换而言之,整个游戏就是一个仿真的宇宙。如此庞大的游戏设定,具体到最基本的游戏情节却是简单的让人发指。
  整个游戏唯一的主线就是四个字星际争霸。
  游戏的背景是一个世纪后的地球,地球的工业文明已经发展到高度发达的时期,星空集团构想中的太空城市早已经建设成功,在地球上就能清楚看到天上那让人钦羡的圆环。
  第一批玩家入驻后,会被冠以开荒者的称号,然后选择职业,系统本身有数百种职业可给玩家选择,但是具体每个玩家却只会分配三种。因为这是完全实名的游戏,通过各种DNA验证通过才能进入,正式进入游戏前系统会根据玩家受教育水平,个人爱好,现实中的性格,推荐三种最适合玩家的职业作为主职。
  随后量子超脑会借助虚拟教学系统的功能将玩家选择职业的一些基础技能直接灌输到玩家的脑海之中,随后才会正式进入游戏。
  通过系统灌输的基础技能,玩家通过在游戏中的随机任务进行锻炼,获取经验值进行升级。这款游戏的经验值是个很虚拟的概念,比如一个玩家如果选择了机械师这一职业,在系统将一些机械师的基础理论灌输到他的脑海中后,进入游戏他便要开始从一个机械学徒开始做起,了解各种机械的构造跟使用方法,积攒熟练度,能够在游戏中制造出一些精巧的道具之后,便能够直接升级,从理论上来说,在游戏中的能力提升,也代表了玩家在现实中类似技能的提升。只是现实中不一定有那些高科技给他使用罢了。
  当玩家的等级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后,要继续升级就必须跟人合作了。
  依然以机械师为例,当他完成了系统给予的初步考验之后,就必须要跟有差不多同等级的工程师合作,这些工程师会研究出各种更为复杂的图纸,然后机械师根据这些图纸,来制造出更多精巧的设备,甚至制造出机甲、宇宙飞船这些东西。
  当然,游戏中的各种材料都只是数据,几乎可以无限制供应。各种核心的机密技术,会自动加密。除了星空集团,谁都无法真正的代入到现实中来。
  当社会文明程度整体提升之后,太空城的港口随之开放,各种虚拟的星球会在虚拟星图中被标注出来,这个时候玩家自行建造的宇宙飞船各种星际武装便开始踏上宇宙征途,量子超脑会模拟出各种已知的星云图,将一些本不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改造成殖民星跟资源星,有能力的玩家可以招募各种职业的人员,通过宇宙飞船去占领这些星球,当被玩家占领的星球总数达到一定的数字时,游戏的星战模式正式开启,星球之间可以结盟或者交战,就好像曾经华夏历史上的战国时代。
  各种指挥型、战斗型、参谋型的人开始粉墨登场。
  通过各种星际间特殊情况,制定各种宇宙大战的策略,无数宇宙战舰将在虚拟出的太空中激烈争战,胜利者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殖民星跟资源星,进一步发展壮大。
  而对于失败者来说,惩罚是极大的,只能够失去一切地位,回到地球或是重新开始,或是加入其它阵营。当然,这些都是针对那些高端玩家而已。
  对于普通玩家来说一切都简单的多,游戏中没有死亡的概念,胜利阵营阵亡的普通玩家,会在战争结束后重新回到原本的星球上去,而失败者阵营阵亡的普通玩家则会重回地球,重新再被招募。
  毕竟不管是任何职业,在游戏中都是极其有用的。系统没有设计任何无用的职业,哪怕是作家、歌唱家这样的文职职业,也能够在游戏中起到凝聚人气、推升作战士气的作用,又或者一个挖矿工,只要经验丰富,也是无数势力追求的对象。要知道在资源星采矿可不是光凭机器人就可以了,装备着工程机甲经验丰富的挖矿工做统领,往往能让机器人的工作效率提升数倍,而在游戏中资源同样是个很重要的概念,资源的储藏量意味着一个星球势力能否支持起一场侵略或者反侵略战争。
  这也是游戏最大的一个卖点,不管在现实中是什么样的人,进入游戏后都会得到一个最为契合自己身份气质的职业,而且必然会感觉自己受到重视。
  要知道目前地球上总共也只有七十多亿人口,全部生活在地球上会显得很拥堵,但是分散到太空城跟宇宙各个星球上去,就显得人丁单薄的过分了。
  当然,肯定也有不喜欢战争,只想在游戏中厮混一下的玩家。
  这种玩家可以一直呆在地球或者太空城这样的永久中立非战区,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总之,整个游戏的构想,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来,在游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并展露出可能自己从来都还有发现的才华。
第804章
内测
  这是星空集团花大力气构建的游戏。宏大的游戏场景,意味着庞大的计算量,尤其是要容纳数以万记的星图,模拟出各种宇宙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比如黑洞、比如超新星爆炸,等等。在加上设计上线是同时为数十亿的玩家提供服务,还不能出现卡顿的情况,现在的电子计算机技术根本不可能达到要求,除非是出现完美支持目前电子计算机的全新算法。
  而实际情况是星空集团的前身星空科技已经将电子计算模式的算法提升到了极致。所以这样的游戏也只有量子超脑才能够完美支持。所以对于星空集团的游戏部门无数游戏设计从业人员来说,这款游戏当真是他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巅峰之作。
  尤其是这款游戏还融入了最新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功能,这些技术已经几乎可以将游戏融入普通人生活之中,对于游戏开发者而言,在有生之年能够参与这样一款堪称伟大的游戏设计跟开发,自豪的情绪自然可以想象。
  所以每次王世子视察游戏部门都会受到最为热烈的欢迎,这次自然也不会例外。
  “游戏的主体情节架构早就已经完成了,内部正在进行第五次测试,您有没有兴趣进游戏感受一番?”
  一番热闹却并不繁琐的欢迎仪式后,游戏部总负责人,曾经暴雪故事于创意开发部门高级总监杰姆森·洛奇,便开口邀请道,这位杰姆森·洛奇在游戏界绝对是个知名人物,暴雪推出的三款最经典受众最广的游戏,他都有参与,最初只是一个游戏设计人员,一步步的爬上现在的位置,经验极为丰富。
  “哦?那的确是要进去感受一下!”王世子点了点头,兴趣盅然道。
  有这帮专业设计游戏数十年的骨干,在加上如此多的划时代技术,王世子到没有担心过这款游戏的可玩性。但在娱乐中将人类的潜能跟最擅长面挖掘出来,却是这款游戏的一个全新挑战,能够先期进入游戏看看,王世子自然不会拒绝。
  “不过有一点要先告知您,因为现在都是内部测试,所以现在只能用自带反馈功能的设备进入游戏,您进入游戏之后,游戏系统反馈的所有数据我们都能接收到。”杰姆森·洛奇颇有提示了一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3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