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承(校对)第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7/385

  “太感谢唐总提醒了!相信接触以后王董会认为我是个好人的!”伊万·布朗苦笑着点头道,碰到这两个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他已经醉了,甚至下意识的回头看了看随行众人跟王世子握手的场面,嗯,还好,没闹什么幺蛾子,不过身后的国务卿已经跟王世子握完手了,他这边唐森的手还抓着他呢,尴尬再加一分。
  好不容易热情的唐森终于放了他,伊万·布朗又发现一个问题,自己带来的人似乎多了些。这次访问亚洲诸国,身边各种高级幕僚带了十来个,而他跟唐森握完手之后,只剩下一个看上去很冷的女同志了,当唐森放过他后,这位女同志明显强行挤出一个礼貌的笑容,上前跟他的手接触了一下之后,就立刻放开了,都让伊万布朗开始怀疑自己的手是不是不干净了。
  然而这个问题还不是最让人尴尬的是,困扰伊万·布朗的是现在他该用一个什么姿态,摆出一副什么表情站在旁边等待大家相互客气呢?
  干笑似乎很傻,板着脸不利于大家之后交流感情,发呆比较失身份,关注一帮手下跟这两个明显不喜套路的家伙握手会不会制造紧张气氛?好纠结,心情好复杂,好不喜欢自己是天秤座,尼玛,自己是美国总统啊,竞选上这个位置难度很高,很累的,多给点面子会死啊!这岛上还能有个正常人嘛?
  当然,这真不能怪伊万·布朗带的人太多了,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领袖,出门带十多个小弟多嘛?完全不多啊!更别提这次出门是要谈事情的,要群思广义嘛。所以这明显是普特利岛上迎接的人少了,这业太不像话了!
第780章
震撼
  尴尬的时间并不长,毕竟陪同来访的美国高官跟王世子或者唐森并不熟悉,加上自然有人注意到他们的总统大人站在一旁干等的样子的确很尴尬,所以大多都只是随意握握手,就完成了接待礼仪。
  反正这次接待工作很随意,大家握手礼仪自然进行的不必太隆重。其实这次登岛访问,最重要的目的还是深入了解岛上的情况。当然,伊万·布朗口中的交朋友或许也是目的之一,当然是那种带着利益纠葛的朋友。
  接下来的行程安排是早已经跟美方人员商讨好的,在王世子的亲自陪同下,乘上从美国空运过来的总统专车,参观岛上的各项设施。
  美国人来的有些突然,不过岛上的设施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所以很快一行人便开始乘车在岛上转悠起来。行车路线自然是早已经做好了规划,双方在安保措施方面虽然一直磕磕绊绊的,不过到了此时也做好了完全的准备,美方人员直接在岛上做好了基本的五层防线,跟着车子不停移动。
  当然,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岛上部分基本看不到真人,只有繁忙的机器人在到处穿插着,这让那些本该混在人群中预警的安保人员脸上基本都挂着大写的尬尴。虽然他们的打扮很普通,但是在成群结队的机器人面前,依然是辣么的醒目。说好的围观群众呢?哪去了?
  在各个制高点埋伏的狙击手也不大好受,每个狙击手背后都有一个可爱哒萌萌哒机器人跟着,还不好意思多说什么,毕竟这些机器人在旁边捧着饮料跟零食,生动的表示了它们这是好意,深怕这些狙击手口渴了,饿着了。服务之贴心,让人发指。只是这些机器人在旁边呆着真的让这些狙击手注意力很难集中啊……
  好在外围这些安保人员的尴尬无法带到总统专车上去,此时伊万·布朗正在王世子的介绍下,打量着岛上风景。
  风景其实没什么好看的,但是岛上蓬勃的发展势头到的确给人很大的震撼。尤其是那些忙碌的机器人,不知疲倦的在空荡荡的街道上忙碌的景象,在视觉人便能给人很大的震撼。在配上岛屿上各种哥特式的高大建筑,不由自主的便让人产生正身处未来世界的错觉。
  “现在正经过的是岛上最大的机器人组装工厂,岛屿上百分九十的机器人都在这里组装并验收的,所有的工序都由岛上的自动化系统完成,所以验收完成这些机器人马上就能投入到工作当中。别看它们都显得很智能,但其实机器人本身的系统智能程度并不高,完全是由岛上的中心电脑控制,中心电脑通过芯片跟机器人身上雷达的反馈,来确定最佳的行程方案,并投入到固定的工作之中。到目前为止,这个组装工厂已经组装出厂了近五十万架工程机器人,您现在看到的就是刚刚组装完成的机器人集体奔赴各自岗位。”
  当车子行驶到一个巨大的四方工厂门口时,王世子指着窗外详细介绍道。
  一句简单的介绍让伊万·布朗眼皮不自觉的跳了跳。在来之前对于普特利岛的大概情况这位美国总统自然有了一些大概了解,方圆一万多公里的中型岛屿在许多国家已经是一个大型城市的面积相当了,能够容纳数百万人口的面积,装下五十万架机器人自然不在话下,更别提这座岛屿的岛下部分面积据说更为惊人。
  但之前普特利岛跟海军的小冲突,让这位美国总统意识到这些机器人只要给了武器马上就可以成为最精锐的战士啊!换而言之这个岛上不算日常的安保力量,不算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机甲战士,岛上起码有五十万随时能转化成精锐战斗力的武装机器人,还不需要训练的,绝对的令行禁止,而且根据之前的情报,这些机器人还支持海陆空全牺作战模式……
  更夸张的是,从这家工厂此时不停有机器人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厂门来看,这些机器人还在源源不断的被生产出来,换句话说,只要星空集团的资金链不断裂,只要王世子依然有着充足的资源供应,这些他口中的工程机器人的数字完全可以没有上限……
  当然,其实现在有没有上限已经不重要了,光是这五十万架随时待命的机器人战士,似乎就足以横扫全球大部分国家的军队了,如果在配上机甲,如果在想想星空集团背靠的核大国华夏,这军力已经足够让人咋舌了。
  细思极恐啊!
  不怪王世子敢这么硬气,换了他有五十万不需要训练,不需要消耗太多的资源,正好相反,日常时还是最优秀的劳动力,节省巨量人工,备战时拿起武器就成为精锐的士兵,换了他肯定敢比王世子更霸气。不把这些机器人派出去来一次全球维和简直对不起历史上那些总统们。
  “如此多的工程机器人想必每天岛上耗费的资源也是个天文数字吧?”看着一列列整整齐齐从厂房内走出的机器人,伊万·布朗开口问道。
  “并不多!所有这些机器人都是电驱动的,但最主要的续航电能来自于它们身体表层的太阳动能膜,这种膜能最大限度将的太阳能跟机器人行动时产生的动能再次转化为电能储存到遍布整个机器人全身的多处电板中。另外,你可以看到,岛上的所有建筑都安装了最先进的光伏发电机,不仅仅是楼顶有收集太阳能的模板,包括建筑物的侧方,同样如此!甚至包括我们正在通车的路面表层也是如此,只是选用的材料不同。”
  “所以普特利岛上充足的日照为我们节省了许多能源。另外,岛屿周边您所能看到的那一圈建筑全部是我们的风能储电装置。海上无所不在的风能也为我们节省了不少电量,除此之外,你可以注意一下岛上所有建筑的外墙,以及太阳能板的翻转面。这里用到了一种动能转换技术,遇到雨天,尤其是暴风雨天气,从天而降的雨水打在这些建筑物表面时会让表层内部的敏感线圈所感应到,微米级的动能发电机会立刻展开工作,将这些力最大程度的转化为电能,在经过处理后,储存起来,同样能成为岛上电能补充。”
  “这也是岛面上的建筑物全部建造的非常巨大,走哥特建筑风格的原因,足够的面积才能保证日常的一切都能采集到足够岛上使用的电能。当然所有这些设计都是依照岛上的环境通过计算来建设的。所以能够对所有的自然能源做到最充分的利用。”
  王世子很热心的详细解释完,甚至还专门通过对讲机暂停了车队,遥控最近的建筑外墙翻转,让伊万·布朗可以看到本来很完整的大型建筑表面突然分裂成一条条的板块,一块向前推出,一块朝后方收缩,随后同时缓缓翻转,露出了这些金属板的另一面,外表密密麻麻的凸凹点看上去并不美观,不过想来暴雨天气也没谁会到岛上来注意建筑物的表面是什么样的吧?
  “所以岛上完全都是使用这些清洁能源?”伊万·布朗有些震惊了。
  “到目前为止这些自然提供的能源的确是暂时能够满足岛上的日常所需,另外岛屿周遭的海面下我们还布置了一圈类似的动能采集设备,跟建筑物上的采集设备不同的是,它内部还有一些另外的设计,可以在海面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吸收一定的热能。”
  “这样每天的潮汐跟海水热能也能为岛屿提供不少的电能储备。当然,当我们的天梯正式开启的时候,这些能源就无法满足消耗了,不过我们也已经后了后备计划,当时购买普特利岛的时候,我们跟西班牙政府签署的协议包括了三十海里内的其他七个附属岛屿,现在通向这些岛屿的海底电缆已经铺设完毕,我们订购的材料也已经在分批向岛上运送了,未来这七座岛屿都将被充分利用起来,那些岛上不会建设工厂,全部都将安装跟普特利岛同样的发电储电设备,根据我们的计算,七座岛屿提供的电能就差不多足够能满足所有需要了。当然,跟陆地部分连接的电缆也能正常工作,所以岛上不可能出现能源供应不足的情况。”
  王世子耐心而详细的解释让伊万·布朗更感觉头疼了。
  感情养这么一支机器人大军竟然还不需要消耗太多的不可再生资源,头顶上的那颗大太阳基本上都给包干了,所以未来即便是制造再多的机器人,能源供应上也不会是很大的负担,所以制造起这种机器人来,王世子完全不需要有任何心理压力。
  “咳咳,看来星空集团对于新能源的利用方面的确已经走在了世界最前面,这种技术应该大力推广才对嘛!”虽然内心深处已经澎湃到了极点,不过伊万·布朗依然表现的云淡风轻,起码让人看不出他心里是多么希望这岛屿属于美利坚众合国的。
  “首先是成本,如果真的全部使用我们这些材料来满足用电要求,前期投入太大,仅仅只是普特利岛的建设我们已经投入了近七万亿欧元,另外,从现有技术条件来说,对于这种新技术的要求还很极端,比如您可以看到我们的所有岛面上方的建筑几乎都是没有窗户的,因为必须保证这种面的完整性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这些电能。这也是我没有邀请你到工厂内部去参观的原因,所有建筑物内部的气体构成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所以这种技术很难在城市里普及,最后一个原因就是这种发电跟储存技术暂时还无法支持过长距离输送,损耗太大得不偿失。所以暂时还没有太大的推广价值,不过预计下一代的技术改良之后,就能大力推广了,起码可以用到未来的太空城市中去。”王世子解释道。
  一番话再次让伊万·特朗心里都是疼的。
  果然是财大气粗啊,他一个超级大国总统想动用七万亿的难度都大到难以想象,这个年轻人随随便便就把七万亿砸一个岛上了,更让伊万·特朗感觉心疼的是,王世子刚刚给出的货币单位是欧元,改成人民币都能让他好受些,为什么一定要说欧元呢?
  本来如此大的交易都应该用美元结算才对嘛,干嘛要用欧元?难怪他接任之后,国际交易市场结算货币美元所占的比例持续下跌呢,像王世子这样随便在一座岛上基建项目就砸出去几万亿,还用欧元结算,另外机器人还在不停生产,这些材料必然还是用欧元或者人民币结算,顺带着其他相关产业都特么不用美元结算了,这比例能上升么?
  美国从来对国际交易市场的结算货币比例很敏感的,美元的强势地位不能变,毕竟现在欠的外债太多了,如果美元失去统治地位,政府破产真不是闹着玩儿的。
  “原来如此,看来今天这趟当真是不虚此行啊!”伊万·布朗感叹了一句。
  现在不过是在岛上跑出十来公里,他所听到、看到的一切已经让他感受到了震撼,是比他担任总统之后,终于踏入美国绝密军事基地五十一区参观时更为强烈的震撼。
  他毫不怀疑王世子说的都是真话,毕竟这些很容易便能验证,比如他只需要一个命令,他就能弄清楚西班牙方面给普特利岛提供了多少能源,供应了多少电能,或许不能完全准确,但是一个大概的数字便能验证王世子的话有没有水分。
  他会去验证,但他相信最后的结果会跟王世子所阐述的没有太大差距。这个华夏人表现出的仔细,介绍这些堪称奇迹工程时轻描淡写的态度,没有任何伪装的成分。一个能对自己取得的惊人成就毫不作伪的像是聊些小事儿般娓娓道来的年轻人,还有什么是特么做不到的?
第781章
伊万·布朗的判断
  当车队再次停下时,已经到了岛的正中心位置,也就是岛上的“大机箱”所在,为了迎接这位美国总统的到访,这个未来装载超级量子电脑已经提前掀开了遮掩着内部情况,吸收太阳能的外层设备,露出了里面的真容。
  “这就是未来足以替代全世界电子计算机的量子超脑,整个建筑占地面积1962.5平方公里,几乎占据了整个普特利岛五分之一的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所以它内部的量子主机,也绝对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台主机。同时它也绝对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建筑,设计标准是能够抵御十级地震不会坑塌,换而言之,即便这座岛没了,这个建筑内部结构也能最大程度的保持完整,沉入海下。”王世子简单的介绍了一句,言辞间透露出的信息却让伊万·布朗再次动容。
  这得是对自己的工程多有自信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啊,即便岛没了,建筑都还能在。星空集团到现在还没涉及房地产业,绝对是世界人民的损失。如果全世界都换成这种房子,得有多少人能在地震中保全啊。
  只是这一次伊万·布朗从没的没有将心中的感慨说出来,不说这种建筑的造价几何,估么着这种只强调坚固抗震的建筑八成也不会宜居。主要还是怕了王世子给他科普一系列的只是,让他感觉自己像个文盲。他是干总统的,又不是科学家,需要懂这么多原理干嘛?
  “这种量子超脑的得以实现,归功于星空集团旗下的超导物理实验室发明了一种可以在真空环境下实现超导性能的新材料,所以如你所见,整个建筑内部都是真空环境,现在正在里面工作的是星空集团特别设计的真空作业机器人。这个工程是星空集团所有人研发人的智慧结晶,更是星空集团成立到现在所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王世子指着建筑内部的繁忙景象,不无自豪的介绍道。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向人介绍岛上的量子超脑了。也只有再此时,伊万·布朗才终于感受到王世子语气中多了一丝浮动的情绪。这也多少让伊万·布朗稍稍感觉心安了些,如果这家伙对这种成绩都不以为意,他还真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到底图谋些什么。
  看不懂的人才最可怕,尤其是取得了如此成就还看不懂的人就更可怕,如果在加上这个人还年轻的让人发指,那就是极其可怕的平方,万一他的目标是征服全球怎么办?
  这可不是没有可能的,试想一下,一个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一方大豪,个人资产根本算不清楚,手中的科技直接开创了一个时代,无数曾经站在世界巅峰的公司都得向其俯首称臣的公司老总,对于自己目前取得的成就竟然完全不屑一顾,这种人没有大野心,打死伊万·布朗也不会相信。
  而当他敏锐的察觉到王世子在介绍这台量子超脑时,表现出的那丝自豪情绪,终于让他略感轻松。这些不自觉中流露出的小细节很重要,起码让他感觉到王世子并不真的是一个很危险的人物。
  在伊万·布朗看来,所有人都是贪婪的,只是贪婪的方向不同。有人喜欢钱,有人喜欢权,有人逐名,有人贪利,这才是一个正常人,所谓无欲无求的高人肯定是已经追逐到了他所想要的东西,或者觉得自己后半辈子根本没希望追逐到他想要的一切。
  伊万·布朗前往普特利岛之前,专门看过关于王世子这个人的研究报告,厚厚的长达五十多页的报告,他一字一句的看完的。当然,全世界绝对不止美国政府专门研究过这个人,但是伊万·布朗相信他看到的这份报告,绝对是除华夏之外对于王世子性格行为分析的最准确,最详实的报告。
  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少年得志的年轻人竟然能保持着近乎于苦行僧的生活。当然,这里的苦行僧到不是说王世子刻意把日子过的多么苦。而是他的生活标准完全不匹配他所获得的社会地位。
  没有上亿的豪宅,从不出入任何高级场所,甚至刻意回避他应该加入的圈子,似乎从来不屑于通过这些特权阶层的富豪圈获得任何信息。资产足以媲美任何富豪,却到现在没有购买属于自己的游艇、专机,甚至就连一般男人最爱的豪车都没有几辆,通用集团专门为成功人士设计的飞行豪车,也被这家伙交给了集团使用。
  更别提如此年轻竟然从不出入各种年轻人最喜欢的声色场所,成名数年就只有一个女友,还从一而终,早早的不如婚姻殿堂。
  而他据传唯一的爱好竟然是砍柴!
  好吧,砍柴,这个词甚至让伊万·布朗感觉有些陌生,理解乏力,因为他实在无法把一个高科技大佬跟砍柴这个词联系到一切。
  而王世子介绍五十万随时可以转化为战争机器人的时候,很淡然,介绍让人惊异的环保设备的时候,很淡然,介绍岛上无数科技结晶的时候,很淡然,唯独介绍量子超脑时,能让他感觉到那种自豪跟喜悦,这从一个侧面基本可以说明王世子更看重些什么,更重视哪方面的成就,一个对于未来科技有着颠覆性认知,并致力于实现的年轻人。
  这是伊万·布朗心里对王世子这个人做出的第一个判断,这些判断很重要,决定了他针对星空集团、针对王世子的态度,从大的方面来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施政纲领中对于华夏的态度,即便是小的方面,也决定了他这次出访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
  所以感觉若有所得的伊万·布朗立刻开口迎合道,“的确是伟大的成就,我大概听说了这台量子超脑有着怎样的神奇能力,相信所有人都会期待着这台超脑正式运行,为全人类提供服务那一天的。”
  “全人类中也包括您吗?”王世子似笑非笑的问了句。
  “当然,我也是全人类的一员。”伊万·布朗接着话头很肯定道。
  王世子笑着点了点头,回头看了眼跟美国同行高官们聊的正嗨的唐森,信步带着伊万·布朗朝着前方正在建造的工程走去。车队则缓缓的跟在众人的旁边。
  “其实这台量子超脑最重要的功能并不是您了解的那些,在未来的星际时代,我说的星际时代是指我们人类真正踏足宇宙的时代,就好像贵国拍的一部电影,《星际迷航》您看过么?”王世子边走便随意的跟伊万·布朗聊起天来。
  “星际迷航系列?当然,我是星际迷航迷,哦,不,应该说我是科幻迷,我喜欢很多类似的科幻电影,比如还有《木卫报告》,华夏的《三体》等等,我喜欢这些硬派科幻中描绘的未来,也希望这些电影中描绘的未来有朝一日真的能实现。”伊万·布朗表现的很健谈。
  “您了解就好,实际上这台量子超脑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那个时代提供的,超星距的信息传送,可以让我们的宇宙舰队无论走的多远,都能无障碍的随时跟地球——我们的大本营进行即时通讯。让在宇宙中远征的人类能够随时了解家乡的动态,并给他们留一条后路。通过这种超距的通讯跟操作技术,在宇宙中远征的人们可以随时将探索到的星图以及各个重点关注星球同步保存到这台量子超脑上,这就确保了不管我们的宇宙远征军在宇宙中走的多远,都随时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所以我们未来还会在地球上建设第二台量子超脑,更大更强同时也更先进的量子超脑二代计算机,以保证有足够的存储跟备份控件来完成这些星图的保存跟安全备份。”
  “而这些星图也将成为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地球上的同胞可以利用这些星图重新踏上旅程,沿着前任的足迹,更快更便捷的到达更远的地方,甚至可以是不同方向,不同经历,所有的星图,这些价值根本无法衡量的东西,都将保存在这些量子超脑上,这将是星空集团为地球所有人类做出的最大贡献!”
  一字一句伊万·布朗听的很仔细,从王世子慷慨激昂的语气,他能感受到王世子的野心,好吧,刚刚他的第一个判断显然错了,原来这个家伙的心思压根就不在地球的科技进步上,或许这也能解释了为什么星空集团发现能够解释量子纠缠,了足以让整个量子力学更进一步的理论,却从来没有提出,而是闷不吭声的搞出了这么多逆天的科技。
  两年的沉默,没有新品出世,并不是这家世界级的高科技公司遇到了研发瓶颈,而是在憋大招呢,现在回过头想想,或许当年王世子在全世界到处大肆举债的时候,便已经论证了量子纠缠理论的可信度吧?毕竟一个理论从被验证成功到将之转化为可以应用在实际的成果同样需要时间跟无数人的精力,甚至还是大量的时间,这样想来,王世子的话很真诚,或许从头到尾他的目标都没变过,一个幻想着能够征服宇宙的狂人。
  伊万·布朗在心中对王世子做出了第二个判断,这个判断的很好的解释了眼前这个年轻人对于星空集团取得的其他成就毫不上心的原因。
  一个心已经飞到了宇宙中去的年轻人,或许他现在所有的奋斗都是为了当迟暮之年的时候能够亲眼看见人类的飞船能够进入到宇宙中去吧?
  伊万·布朗在心里如此感慨着,他的猜想已经差不多接近事实了,当然还是有些小出入的。
  “看来王董的志向够高远啊,真希望我们能活到看到人类真的能够真实踏入宇宙的那一天,哦,不,应该是希望我能活到那一天,王董如此年轻想必肯定是没问题的。”伊万·布朗感叹道。
  王世子笑了笑,没有回应这句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7/3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