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承(校对)第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385

  毕竟消息一传出去,大多数民众都会不满。就算对于一个地区政府而言,本来就已经在风雨中飘摇了,在这么干无疑是火上浇油。
  至于什么台岛立法部门开始针对文女士进行罢免提案等等消息,王世子更不会理会了。具体怎么处理国内的经理人都能完全做好应对措施。就算是打官司,星空科技也有包含国内、国际最尖端的律师团队。
  总之,现在王世子将全部心神都放在了接下来需要动工的岛屿跟针对这一岛屿一系列问题的谈判上。
  普特利岛跟周边的岛屿当然不像他说的那么可以随便找到替代的位置。当然,如果说只是建立一个基础物理研究中心,跟配套的研究中心,可以适合的岛屿很多。但是这座岛屿的位置对于王世子来说还有其他更为重要的意义。
  当一些基本的条件都准备充分,这座岛屿将会是人类历史又一里程碑开始的位置。就像王世子在合同中说的那样,后续的投资根本就不会封顶。而当到了那个时候,全地球都会被在这座岛附近的工程顶礼膜拜。
  所以整座岛屿周边海域的安全问题必须抓在他自己手里。这是一切从这里开始的最重要的前提。因为未来那座岛屿周围的工程,是目前地球上任何工程都无法取代的,因为那里将会竖起一座真正的天梯,能够将人跟物资直接送往太空的巨型天梯,主要依靠磁力、跟电力两种技术,配合蒸汽朋克概念中那些巨大、精密完全由新材料制成的齿轮,直接将庞大的电梯升上太空的运输设备。
  而以此为起点,星空科技将要在太空中建设一座完整环绕地球一圈,并跟地球自转同步的庞大太空城市,或者说太空工业基地。而不远的未来,这座太空城市将成为最大的宇宙飞船装配基地以及最大的宇宙港口。而这些都是一个文明大宇宙时代必须具备的工业基础。
  毕竟真正适用于大规模远航的宇宙飞船可都是庞然大物。甚至会是海洋霸主航空母舰几十,甚至上百倍。想让这种庞然大物每次都能成功克服地球引力,升入太空需要耗费太多的能量那绝对是天文数字。
  所以想要大规模的探索宇宙,首先就必须有建设外太空的港口跟配套的生产、维修、加工车间,作为中转站。探索者也只能通过这种太空港口做中转进入地球。至于科幻片中动不动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就能直接飞进大气层,悬停在地球某城市上空,还能随时摆脱地球引力重回太空,那其中蕴含的科技含量太丰富了,起码在王世子的资料库中,想要达到这种境界,即便有最快速的发展指引,但以目前地球的工业水平,想要真的做到这一步,难度也太大。至少百年内绝无可能。
  相对而言,建立太空城市跟太空港口才是最靠谱,也是最适合地球目前发展水平的路线。而要建设这么一座太空城市,太空天梯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未来这些太空天梯就将成为联系地球跟太空城市的纽带,就好像地球上的高速轨道交通,直达的那种。
  更重要的是,建设这么一圈太空城市更是对地球的有效保护。除去可以疏散人口,大幅度减轻地球的压力之外,这座环绕地球一圈的巨型城市还将承担保护地球的不受意外打击会出现损失的功能。
  比如可以有效的清理无数地球周边的太空垃圾,将可能会地球造成威胁的陨石阻击在外,透明的城市设计,不但不会遮挡住投向地球的阳光,还能有效过滤许多有害射线……
  当然,在这个时候王世子是不可能将这些打算都合盘托出的。
  毕竟不谈未来的太空港口城市,仅仅只是建设这第一条直达太空的天梯需要的准备工作都太多,首先岛屿下方的物理实验室必不可少,其次,各种新的分子级聚合材料的研究还没有完全到位,更需要此时根本难以计算的资金跟资源支持……
  更别提这座天梯一旦真的开工建设,到最后成型,涉及到的巨大利益了。在这一切都搞定之前,这一目标自然不好逢人便说。
  当然,这说的有些远了。
  不过谁让此时王世子脑海中计划的都是这些东西呢?
  一次次的推演,看上去这家伙只是在向深海处眺望,而实际上他的脑海中正在飞快的推演、计算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而此时正在距离他们一百多海里外深海出的探索型小型机器人正在将海底的情况,一些列数据发送到他脑海的芯片中。
  所以在外人看来正在休闲的王世子其实比在谈判时更累,消耗的能量也更多。
  通过无数数据,设计出最完美的规划,甚至是一张张精确的建筑图纸,可绝对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第664章
那只猫的意义
  脑海中不停接收着无数的数据,然后分析,归档,很快普特利岛跟周边的大概模型便已经在王世子的脑海中成型。当然,能像他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便对投资岛屿进行最详尽周密的考察也的确没谁了。
  当然,这个时候他也没有忘记跟身边的郑少峰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其实不必这么焦虑,这个时代机器已经能够替代人类做太多事情,而且更加高效。比如你每隔30秒,才能将四周环视一圈,以确定有没有威胁,但实际上我的随身设备能够在0.1秒内完成你需要30秒才能完成的工作,更能时刻不停的通过各种对比、计算,确定不会有危险目标闯入人工设置的封锁圈内。”王世子说完,随手拿起放在旁边桌上的超级营养丸一口吞了两颗,顺便拿起果汁狠狠的喝了一大口。
  郑少峰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两下。王世子随口吞下的超级营养丸已经成了他的日常标配,对于这种东西自然知之甚想。总之,这东西可绝对谈不上什么口味,速溶,然后下肚,虽然说无意中吃多了也没什么太多坏处,但是之后带来的那种腹胀感的确会让人很不舒服。
  没错,郑少峰曾经因为看着王世子将这玩意儿当糖豆吃,而尝试着一次吃下过三颗,随后那一天过得,的确是苦不堪言。
  所以他实在想象不出王世子是怎么能把这玩意儿当糖豆一样不停吃的。一个上午,他已经看着王世子吞了起码十多颗这种超级营养丸,另外还喝了两大瓶果汁,而且人躺在躺椅上压根就没动过。然而这家伙的身材还能保持的如此完美。
  他绝对想不到这是因为这一早上王世子体内的智能芯片都在不停运算,消耗的能量自然多了些,自然需要大幅度的补充热量,尤其是血糖。所以喝果汁,吞营养丸自然是最优化的选择。
  当然,这些落到别人眼里,只会觉得这家伙是个不折不扣的怪胎。好在,对于正在旁边的西班牙人来说这些不会是困扰,目前这款产品还只在星空科技内部使用,即便华夏正式发售也还在筹划阶段,市面上还没有正式推出。
  “机器当然有它的优势。”甩了甩脑袋,抛开对于王世子种种他无法理解的行为带来的困扰,郑少峰开口回答道:“但终究无法完全替代人类。比如真的出现了意外情况,还需要人来随身保护。尤其是经过特别训练的保镖,对于各种危险有常人无法理解的直觉,即便有人使用RT20,在一公里外瞄准了附近准备狙击,我们也能升起感应。”
  “没错,这就是人跟机器的不同之处之一了。我们有一种机器难以想象跟理解的直觉,这种直觉往往能让我们避过危险。但对于机器而言,它们只能靠无数的详实数据来判断分析,当数据不够详实跟模糊的时候,它们往往需要调集庞大的计算资源,来运算分析出成百上千个可能的结果,然后在通过数据对比,按照可能性的高低排列出来。”
  “这在人类看来很愚蠢,但却正是机器的严谨之处,也正好跟人类研发各种技术的方法不谋而合。不管是新药物、还是新材料,一样需要无数的排列组合方案,不停测试,然后确定最终的方案。而人类比机器更聪明的地方就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现象,找到规律,并通过这些规律解释这个世界。”
  “只是放到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其实没有意义。因为你只能感觉到一、两公里之外,可能对我们生命危险产生的威胁,但是机器却能做到数十、上百,甚至几千上万公里外可能的威胁。在这一点上我们不需要争论,因为机器可以把全世界数以亿记的摄像头都成为自己的眼睛,数以亿记的麦克风采纳到的声音都成为线索。足够多的信息来源,保证了机器的判断能够绝对准确,天上的卫星,地上的智能手机,还有各种安全监控,一切的一切构成了一个庞大无比的网络,机器看到一切,然后默默的消化这一切。并通过这些,感知危险,发出警报,如果我们对机器进一步授权,它还能将危险直接扼杀。”
  王世子不疾不徐的开口阐述着,脑海中的运算也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无数的信息开始汇总,然后构建出一个精致的立体图案,一个按比例缩小后,足以将整个普特利群岛囊括在内的独特海下建筑,并为未来的天梯打下坚实基础的建筑。
  每一条管道的位置都经过周密的计算,每一根主梁的抗压能力都经过再三评估,甚至每一个固定点,都是在最科学的位置上。
  即便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建筑公司,起码也需要数年才能完成的详尽图纸,只用了一个早上,便在王世子的脑海中渐渐构建成型。
  “好吧,虽然我对机器、电脑这些东西不像您这么精通,但是如果机器真能做到像您说的那种地步,需要的计算量应该同样是个天文数字,就算是您也不可能将全世界的所有计算资源,全部用在为了防卫您的安全上吧?更何况还有一个计算时效性的问题,如此庞杂的信息跟情报,要把其中无效的情报过滤、剔除,找到有效资源,然后分析判断,花费的时间也是海量的吧?”郑少峰随口质疑着。
  虽然不是很明白王世子为什么在今天突然跟他争论这些概念上的东西,但毕竟今天是在休假,而且王世子的话多少影响了他,让他开始思考这些似乎离他生活很远的东西。
  “你说的也没错,但是这些所谓的计算量是针对传统的电子计算机而言的,科技不停发展,人类不可能永远偏安一隅,固守在地球这小星球上,当未来有一天我们需要跨越星系,电子计算机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计算需要,即便是现有的通讯网络对于未来而言,更会跟不上时代。”
  “就拿传递信息来解释,火星距离地球最近时,相距大约5500万千米,最远距离甚至超过4亿千米,按照现有的信息传播技术,以电磁波为载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大概是30万千米每秒,那么信息从火星到地球需要的时间便是在3分钟到20多分钟之间,也就是说如果有一天我在火星上打电话给你,即便是两颗星球都在相距最近的轨道上,我说一句话,你也要三分钟之后才能听到,然后你说一句话,我也要三分钟之后才能听到。换而言之,我们像今天这样的讨论,可能需要数个小时才能完成。你认为这不可笑么?当人类的科技已经进步到可以将卫星发送到火星周边,传递一个信息却要如此之久。”
  郑少峰默然。
  对于这个一天到晚把未来挂在口边的雇主,他还真没那个科学素养在这方面跟王世子争论。不仅如此,他更明白自己眼前这个必须想尽办法保护的雇主还是一个已经被无数次证明了的,不折不扣的天才,用杨上将的话说,这家伙是全人类的财富。
  跟一个天才探讨这些话题,显然不是郑少峰的强项,两人关注的重点压根就不在一条线上。尤其是郑少峰到现在还么想明白,两人最初好像只是在争论人类跟机器的区别,怎么没聊几句,眼前这位就已经讨论到未来信息如何传播上去了?
  “基础物理中有一个分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中又有一些很有趣的试验,比如薛定谔的猫,大意便是将一只猫放进黑暗的箱子,箱子里有一个设计精巧的机关,如果猫触碰了机关,箱内释放的毒气立刻就会让它死去,但如果没有触碰,它就能一直活下去。”
  “那么问题来了,当我们关上箱子,就没人知道这只猫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了。所以在物理学上,将这只猫在箱子打开之前,定性为在生死之间。因为假设中谁也看不到箱子内部的情况。”
  “但是量子力学又有一个很有趣的理论叫量子纠缠,这个理论认为两个相互纠缠的粒子,即便是相隔整个宇宙,它们之间的电磁能量波始终在相互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观测其中一个粒子的来判断出另一个纠缠粒子此时的形态跟运动轨迹。”
  “那么问题来了,当我们把薛定谔的猫关进箱子,对于我们来说它还是生死未知的时候,说不定遥远的宇宙另一端,已经有一个文明通过观测一颗粒子形态的改变,从微观知现状,不但已经知道这只猫是死是活,甚至连这只猫此时的姿势都能判断的八九不离十。你觉得这是不是更有趣了?你看,基础物理就是如此有趣的学科,有人说物理跟哲学往往相通,但其实不是这样,因为物理学家跟哲学家不同,他们不能只是坐在那里空想,而是要通过建立无数的数学模型来构建整个物理体系基础,并从中找寻到微观、宏观的规律,然后提出许许多多让人细思极恐的理论,推动人类科技不停进步。”
  当话说到这里,王世子脸上突然露出满意的微笑。
  这显然不是在为刚才自己这些长篇大论开心,而是他的脑海中那个建筑设计立体施工图终于完成。接下来,他只需要将这张图上传到服务器中,并安排足够多的工程机器人,运送足够的建筑材料,工程机械到岛屿上,便能以最快速度将一座绝对是人类历史上最宏伟的水下建筑,包含了能源、功能、各种模拟环境实验室甚至包含了大型粒子加速器、强子对撞机等设备的基础实验室都将在近期内成型。
  当然,王世子的笑容传递到郑少峰的眼里,显然代表了起他内容。毕竟他进不去王世子的脑子,不可能知道王世子突然露出如此愉悦的笑容是什么意思。而自己这位雇主似乎自始至终都只是在跟他对话而已。
  所以即便已经下定了决心不在配合,但此时这个王牌保镖仍然忍不住开口道:“好吧,如果您今天是想对我科普的话,您肯定会失望的。因为我实在不觉得您说的那只猫有什么有趣的。如果我想知道那只猫是生是死,直接打开箱子就是了。”
  “至于您说的量子纠缠,我听说过这个理论。据说通过研究这种现象可以制造出无视距离以及安全性极强,信息基本无法被破解跟拦截的通讯设备,然而我也听说所谓的量子纠缠,或者量子缠绕同时也是史上最怪、最不合理、最荒谬、也是最疯狂的科学预测。”
  显然,作为一个保持着好胜心的保镖来说,郑少峰在对王世子这些说教式的理论表达抗议。又或者只是刚刚王世子脸上的笑容刺激到了他。
  “没错,量子纠缠这个理论听起来的确很疯狂跟荒谬,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在微观环境下量子力学的正确性。即便最终量子纠缠被证明是不可行的,但我们同样可以依靠已经被证明了的理论,让人类的科技向前迈上一大步。比如可以让计算变得更为简单的量子计算机。”
  “简单来说,你想想因为0和1可以被一个量子比特同时储存,而一个量子比特由用两个数描述其叠加态。N个量子比特则可以储存2的N次方个数,这样算下来,2的N次方可以是N的多少倍?如果未来出现一台量子计算机的算力超过地球上所有经典计算机之和,请千万不要觉得奇怪。因为也许现在需要传统电子计算机计算上千年的数据,对于一台量子计算机来说也许只要几分钟,甚至数十秒就能完全解决。”
  “而如果最终我们能够证明量子纠缠是正确的,那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未来某一天,哪怕我们走出了太阳系,穿越了银河系,甚至抵达宇宙的边缘,也能在一瞬间跟我们的母星地球来联系,这将是多么奇妙的场景!而如果这有那么一天,你还会认为那只可怜的猫没有任何意义?”
第665章
送礼
  郑少峰已经不打算在跟王世子继续辩论了。毕竟他的本职工作也不是这个。不管是量子纠缠,还是量子计算机,又或者量子力学,都不是什么特别新鲜的概念,只是他还没法将这些技术完全跟未来的发展节拍搭上线。
  什么宇宙探索,什么量子通讯,距离他的生活似乎还有些遥远。说起来,当他第一次享受虚拟美食的时候,就已经觉得这个世界发展得太不可思议了。
  当然,这并不代表郑少峰完全不信王世子所描述的未来。但这终归不是他擅长的部分。对他而言,今天这场谈话,只是更让他坚定了即便舍身,也必须要保护好王世子的决心。
  毕竟这家伙此时在郑少峰看来,真得已经成了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希望。
  当然,王世子可没想到他无意中的吐槽会让自己的保镖升起如此多的感慨。毕竟科技在发展也很难让人一眼便看出其他人在想些什么。
  用王世子刚才的话解释便是,机器终究是有迹可循的,但是人类的想法往往天马星空。同一件事,平静时跟激动时看待的态度,同样可能会不同。
  “好了,先别关心那只猫了。收拾收拾回酒店吧!”王世子一个翻身从躺床上径直跳了下来,“差不多也快到午饭时间了。这里还没有布局我们的虚拟美食餐馆,天天吃这些营养丸,却没法让味蕾享受美食的生活可太无趣了。还好西班牙的菜式其实挺不错的。”
  郑少峰嘴角再次不自觉的抽动了两下。
  营养丸不好吃?是谁一早上吞了十多粒?满满一瓶现在都只剩下半瓶了。
  即便对于王世子日常一些奇怪之处已经见得多了,这种矛盾依然让郑少峰有些无法习惯。不过有一点他可以肯定,自己服务的老板绝对是有史以来最酷的吃货。他那肚子像是没有上限一样。
  “主人,您的重要视频来电!”就在郑少峰还在心里暗腹诽时,王世子的随身小秘书突然跳了出来。
  自从这款产品被开发出来之后,安雨默的工作到是少许多。比如这个时候她不在需要跟在王世子身边,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各种文案工作上。
  当然,作为王世子身边的保镖,郑少峰也分到了一款同样的产品,这也算是特别福利了,只是很少用到。
  “接通!”王世子话音落下,一个个三十来岁男人的虚拟视频便出现在他眼前。男人应该是在某港口,背后全部是大型集装箱。
  “王总,从华夏调送的十套产品已经入关,今天下午组装机器人也已经入境,随时都能安装到位。”
  “很好,稍后等我消息,随便时候发货安装。”王世子点了点头,随后直接挂断电话。
  “十套智能家居,二套送给王室,三套送给中央政府,剩下五套,两套送给阿利坎特地方政府,三套大型的智能家居全系设备交给阿利坎特市政府在市内建三座直营的免费体验馆,所有产品生产到物流成本大概650万人民币,我们把整个西班牙从上到下都讨好了一遍,这样应该会让我们的谈判进程顺利很多吧?看来下午有得忙了,我们得挨家挨户送礼去。这应该不会算是受贿吧?”王世子冲郑少峰摊了摊手。
  郑少峰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智能家居的生产制造成本的确不算高,但星空科技到才刚刚将世界上第一批的产品预订全部安装完毕。第二批的预售还没开始,所以这东西在市场上的价值就很难估量了。一直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毕竟整个世界就流通了那么一万来套产品,而在这个5G时代,智能家居那完美的体验,可是无数富豪生活品质的追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3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