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承(校对)第2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7/385

  这五年来随着世子智能系统走进千家万户,全民来编程也成了全世界网友们最受欢迎的软件,没有之一。网友的自行设计开发并通过审核上传到服务器的软件已经超过了1.2亿款。而到现在苹果商城的所有应用加起来也不过只有200来万,安卓的应用也不过300万左右,所以全民来编程的应用是苹果商城的60多倍,安卓应用的40多倍。当然不能否认的是其中有很多功能重复的应用,但是这正是这款应用的魅力所在。比如一个家庭或者一个特殊的团队,使用一个专属的聊天工具,已经成了一种相当流行的沟通方式。
  而从下载量来看,全民来编程的下载量却是苹果在线商城的300多倍,是安卓的500多倍,当然这一方面跟苹果在线商城,以及各大安卓应用商城已经走向末路,虽然说世子智能系统同时支持苹果跟安卓的应用,但是大家现在已经更加习惯于直接在全民来编程中选择程序,毕竟虽然其中不乏各种搞怪的应用,但是也有专业人士设计出的应用,足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
  虽然全民来编程这款软件是免费提供客户使用的,但并不代表星空科技免费给其他供货商使用,更何况还有那庞大的应用软件商城服务器,想要获得授权自然需要门槛。这也是星空科技最稳定的收入来源之一。
  其次,星空科技虽然将飞行车技术授权给美国通用集团生成,但是这显然也不是免费的。更重要的是,飞行车上的很多部件通用集团必须从星空科技或者星空科技授权的厂商那里拿货。比如车身导航系统所用到的北斗芯片,又比如空中自动驾驶的智能芯片,发动机上必须用到的许多配件,能源这一块用到的电池等等,这些都必须从星空科技这里拿货。
  除此之外,新院线使用到的技术,一些精细芯片等等,这些都属于星空科技的业务范围。在加上星空科技给联盟内部授权使用的一些技术,尤其是星空科技现在已经是华夏顶研最大的股东,针对星空科技的反垄断调查指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将华夏顶研给带进去,那样一来范围就广了,3D虚拟技术跟TSZ系列的芯片还有现在智能电子设备的标配——石墨烯电池技术,早已经被这家公司所垄断,这些自然都是调查的范围之内。
  这样看来,美国突然发起的这次反垄断调查对于星空科技有没有打击不知道,但是对于整个联盟绝对是沉重的打击。甚至会影响到星空科技在全球的战略布局。
  如果在加上美国政府在召开记者招待会时,使用的措辞极其严厉,自然有人将之形容为星空科技在发展中遇到的最大一次考验。当然,许多华夏一方得专家还是站在自己人这边得,深刻分析了美国在这个时候针对星空科技发起反垄断调查的深层次原因,很多跟王世子得想法其实差不多,当然因为双方信息得不对等,分析得方向跟得出得结论也会略有不同。
  当然正如网络上无数网友欢庆得那样,美国政府针对华夏公司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调查是常事儿,但是突然冒出个反垄断调查却的确是鲜有得事情,甚至是历史上第一次,这还真是大姑娘上花轿子——头一回呐!
  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结果便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讨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一话题,甚至这已经不仅仅只局限于华夏这个范围,伴随着星空科技这场发布会在越来越多得国家转播,这则消息也越传越广。
  尤其是在美国本土,无数人刚起床便听说了这个消息,只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随后自然而然得便在网络上得知了那场昨天在华夏进行得产品发布会,然后飞快得点了进去,下一刻整个世界更加哗然了……
第585章
钱呐!
  星空科技内部显然不像官网上表现的那么平静。
  早已经过了下班时间,顶层的会议室内依然灯火通明。欧阳琛正在主持一次计划外的高管会议。万能小秘书的预定量创下了一个销售奇迹,现在本该是庆功的时候,却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闹得整个会议室内气氛显得有些诡异。
  这让一向精力充沛的欧阳琛此时看上去都显出一丝疲态。为了确保发布会不出任何问题,他本来就已经忙碌了整整一周,以协调各方面的工作能够到位。发布会的空前成功,万能小秘书的大卖,无数虚拟美食改造的申请订单又让他下午的时候太过兴奋,所以在主持这次计划外的会议时,多少有些疲惫。
  比这些更让他无奈的是,会议上的争论不休。
  美国以及整个欧盟的市场远不像网络上说的那样对于星空科技来说可有可无。相反还相当重要。说起来很简单,星空科技的现金流远不像外界想象中那样充沛。
  没错,星空科技是公认的很赚钱,但是星空科技用钱速度目前依然远远大于它的赚钱速度。别看今天光是万能小秘书预定就给星空科技带来了数千亿的现金流,刨去生产成本,物流,税收环节,净利润甚至能达到一千六百亿人民币,近三百亿美元,但是跟星空科技庞大的支出比起来,这还真不值得一提。
  星空科技研发中心二期工程还在继续,还有一大批的特殊建材跟设备要订购,接下来星空科技还有一个大型基础物理实验室的建造计划,当然这个实验室不会跟研发中心一样建在大山里,初步考虑地点会选择一个太平洋上的岛屿,购买岛屿跟建设也是一笔常人难以想象的资金,更别提星空科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自己的晶圆厂,大量的芯片原材料需要订购。还有无数的研发项目每个月都要有资金划拨,那帮科学狂人可不会管公司的盈利情况如何,按照王世子的说法,只要是上马研发项目上的需要,在经过人工严格审核,并最终通过了公司智能服务器批复之后,都要在第一时间满足……
  这些都是大笔的投入。常人只看到了星空科技赚钱的一面,却根本不知道星空科技在科研上的投入那才真叫天文数字,最后,星空科技目前还养了三万多人,在加上其中大半都是研发工作者,而对于公司的研发人员,薪资方面从来都是业界最顶级的待遇,所以每个月最进本的薪资支出都是一笔大数字。
  其他还有满世界租用超算中心,无数实验室、机房加起来庞大的电量消耗,星空科技每个月的支出都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公司没有上市,不需要像公众公布这些财务数据,所以大众根本不知道星空科技看上去的确很风光,但实际上它的收益跟支出一直维系着一个微妙的平衡。现金流看起来庞大,但基本都是左手进右手出,按照王世子的说法便是,公司不需要留太多的现金在账面上。除了留下一笔应急的资金外,所有的现金都要第一时间变成促进公司继续发展的资源。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那就是星空科技的发展速度快到即便是内部人都觉得难以想象,让世界瞩目。但是坏处也很明显,一旦出现现金流的问题,公司很容易陷入财务困境。
  当然,这也是因为王世子对于银行贷款表现得分外抗拒,实际上如果王世子愿意接受投资或者贷款,公司的财务也不会出现太多问题。但是如果一旦真的财务出现了问题,再去融资或者贷款,那问题就真的大了。虽然说像星空科技这样的优质公司,不愁没人投资,但是到了那个时候就被动了。
  这也让欧阳琛分外纠结。事实上经过了大唐世子的风波,欧阳琛很明白王世子为什么会对融资或者贷款报有抵触心理,但是完全靠自身的资金来发展,尤其是像王世子这样孤注一掷的玩法,却太疯狂了。
  说起来,哪家大型企业不借贷的?大家都是拿别人的钱来发展,这才是最适合的企业发展模式,完全依靠自身的资金,的确太过保守了。欧阳琛之前不止一次的给过王世子这方面建议,可惜都被否决了,得到的答案只是暂时还不急,还没到时候。
  结果现在遇到问题了,让人头疼了。
  没错,星空科技每个月很大一部分收益都是从联盟内部那些大公司得来的。网络上的分析是一部分,还有联盟内部的研发资金运作模式,以及每个月固定其他公司固定给星空科技的一部分收益。换而言之,星空科技一直靠着这些个国外的高科技公司上缴的一部分利润,维系着公司的正常运营,上百个项目的正常运作。
  如果美国这次反垄断调查玩真的,调查的时间延长,那就意味着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星空科技将得不到这些公司的输血,然后公司的资金链肯定会出现问题。许多已经摆在日程的项目将无法进行,甚至将被迫暂停一部分项目的研发。
  欧阳琛相信这绝对是王世子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很急,只是急也没用,会议上虽然各部门高管都给出了应急方案,但是他并不能完全满意。不管是配合调查,准备资料,还是强硬对抗,通过公司各种资源针对这次反垄断调查进行抗议,结果他并不是都很满意。
  偏偏这个时候,王世子失联了。没错,从下午通话之后,在他没有得到任何指示的情况下,王世子的电话突然就打不进去了。
  他跟唐森联系过,不过根据唐森的说法,他也不知道王世子去哪了。总之两人谈完之后,他便带着两个保镖开走了他的车子。甚至现在他车上的北斗+GPS导航设备都没法定位这辆车究竟在哪。
  对于王世子的安全,欧阳琛到不是很担心,毕竟这是在华夏京城,他的身边还有两个中山阁保镖,这么无声无息的消失只可能是去了一个很机密的地方,信号被暂时屏蔽。
  只是这样一来,他只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第586章
机甲研发基地
  王世子的确去了一个很秘密的地方,名义上属于华夏航天航空管理中心,实际上却属于军方的一个秘密研究基地。实际上只以直线距离来看,这里距离星空科技京城办事处并不算太远,不过真要开车过来,经过环绕的山路却也要开上个大半天车才能到。好在现在有了飞行车,在军用导航的引领下,也就是十来分钟时间,王世子便走进了这个秘密研究基地。
  这次来当然不是视察或者指导什么的,实际上王世子很少亲自参与具体的研发工作,只不过他今天约了人,又恰好基地内会对近期的成果做一个汇报,他约的人不但能够接触到这个绝密项目,更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自然便要来听取汇报。
  而他作为合作方的董事长,自然也是有资格来听听这些的,所以最终就安排在了这里见面。说的有些啰嗦,一句话概括便是,王世子约了个忙到日理万机的大人物,按照这位大人物的日程安排正好有一个双方都能去的地方见面,接下来的一切自然就是顺理成章了。
  这位大人物自然是杨上将,他现在所在的地方自然就是星空科技跟军方合作建成的机甲设计研究基地。
  现在星空科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欧阳琛清楚,王世子更清楚。如果一切都按照他的布局,这些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只是这个世界上自然不会有那么完美的事情,别人的思想也很难完全按照他的设想来运行,大局如是,终究只能想法解决,所以在正式应对之前,多少需要做些准备。
  王世子想的很透彻,很多准备工作光凭星空科技内部根本无法解决,布局还未到位,人力有时而穷,所以他同样需要支持。或者用支持这个词并不妥切,在王世子看来,这应该算是用最小的代价将利益最大化。不仅仅只是星空科技,还有星空科技的合作者。
  飞行车不能进入基地内部,而是在距离基地大概三公里远的一处停车场降落。针对这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基地本身的保密条例划分了禁飞区,好在王世子出发前早已经做好了准备,飞行车降落后,郑少峰已经把唐森的专车已经开到降落区前等待着。
  再次上了车,重新开启导航,数分钟后王世子便到了基地的第一安防区前。保卫一丝不苟的核实了王世子以及他两名保镖兼司机的身份,并得到授权后这才放行。也亏得王世子身边这两人是中山阁保镖,守卫在看了两人的证件后甚至还恭敬的敬了一个礼。
  进入基地园区,环境很不错。到处是茂盛的大树,将整个基地都遮蔽在茂盛的树木之下,如果从天空往下望,只能从茂盛的枝叶之下,看到些许厂房的痕迹,这也是有讲究的,靠着这些枝繁叶茂的树林,可以极为有效的避过间谍卫星的侦查。深深浅浅的绿色可以有效的阻隔那些高空卫星划过时拍摄的镜头。
  零零散散的厂房便隐匿在这些树木之间。从外看去,这些厂房似乎并不高大,不过这同样是假象。因为基本上所有厂房入口都是朝下行去的。所以虽然地面部分看上去只有三米来高,但是真的站到厂房里间就会发现,这些厂房内空都是极高的,最矮的也都在六米以上,总装车间内空起码达到了八米。
  基地建立之初,王世子就来过这里,自然对这些都很了解。这样来建设厂房耗资自然高了些,不过跟厂房内的设备相比这些投入又是小儿科了。
  这里没有流水线,基本上可以流水线生产的配件都不会在基地中出现,而是在别的军工厂生产,最后转送到这里。所有厂房内都是一些配件精加工的机械。很多加工机械都是在国外订购的。基本都是星空科技以研究所的名义将这些机械图纸设计好,然后找欧洲、美国、日岛的高精度工厂生产完成,运回国内后,在经过一些简单改装最后运送到这里。
  当然,几乎没人知道这些机械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即便是那些生产企业。因为摆在这里的都是机甲设计配件组装的专用机械,换而言之,这些价值上千万甚至数亿的机械都只是用来生产目前这款机甲各个部件用的,如果有一天华夏不军方不在生产这款机甲了,或者机甲更新换代了,这些机械就只能当废铁卖掉,没有其他任何用处。在这些机甲还只是一个概念的时候,自然很难判断出这些机械是用来做什么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以目前的形式来看,星空科技设计的这款海陆空三用机甲,起码领先了地球军工科技整整一个时代,所以这种大投入也不会显得太过浪费,能够一直生产下去。军方本就计划生产两千台这种超级武器,当然如果成本能进一步下降,或者未来可以通过这款技术赚上一笔的话,还可能会生产的更多。
  王世子是在基地内部的总装车间见到的杨上将。
  这也是整个基地从内部看上去最高大宏伟的建筑。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摆在车间最中央的两台高大的机甲样品。
  看到杨上将时,这位军方将军正在听取着基地内机甲项目负责人的汇报,这位负责人王世子自然认识,本就是星空科技的工程师,一个对于机械跟军工有着强烈而偏执热爱的技术人,虽然年纪不大,今年不过三十六岁,单身,但用他的话说,他这一辈子从记事起就开始研究这些,从最早接触到的电动火车、到各种仿真汽车玩具模型、变形金刚,遥控飞行器,再到考入工程大学后领导了学校的机器人研究小组,创造出华夏第一款可穿戴装甲式机器人,这位谭功明工程师对于这些东西的狂热可见一斑。
  王世子知道这些,因为这个人本就是经过他的面试后招进公司的……
第587章
机甲?机甲!
  “……整个机甲的主干部分已经组装完毕,经过数千次研究模拟对比了三种动力结构以及参考现阶段我们的实验室研究进展情况,我们最终选择了核电混合动力。这种编号HMINID-1型核反应堆体积只有0.268立方米,这也是整个反应堆加上压力容器以及主循环系统完整的体积。被超强度的新材料保护在机甲的左上部,也就是这个位置,在人形状态下,这正好是人类心脏稍下方的位置。”
  “在这种动力模式支持下,仅仅只依靠这款动力系统的热能传动,就足够让我们的满载弹药机甲作战半径覆盖整个地球,所以为了不让我们的产品性能造成浪费,我希望这个项目的设计能够更大胆一些,不能仅仅让这款机甲具备在地球内部作战的能力,我们应该让它能够直接飞入外太空,进行太空作战……”
  讲到这里时,一个偶然的侧头才让这位谭功明工程师发现了王世子的到来,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而坐在一直专注看着3D虚拟演示听着谭功明讲解的杨上将,也反应了过来。
  “小王,来了!你可是贵客!”杨上将笑了笑,主动站了起来,打了声招呼。
  “杨将军客气了,打搅两位了。不如谭工你继续吧,我也听听。另外,如果要让我们的机甲具备太空作战的能力,如何达到在载弹状态下,能够摆脱地球引力的加速度?”王世子微微笑了笑,没有急于跟杨上将提出他的诉求,而是径直走到了杨上将旁边的座位上,跟杨上将握了握手后,转身问道。
  “很简单!”谭功明兴奋的开口道,随后双手开始在虚拟的3D模型上开始操作,很快在他灵巧的操作下,刚才完整的人形机甲模型被分解成一个个零件后又马上重组,变成了机甲的对空模式,“我们甚至无需对之前的设计做太多改动,我们只需要将原本在这两个载弹位的地方,设计两个小型的火箭推射装置,在加上机甲本身的推进速度,足以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摆脱地球的引力!”
  “当然,更妙的情况还在这里。您看,在这里增添了两个推射装置后,完全不会影响机甲的变形操作。这真是绝妙的巧合,本来我们没有打算将这款机甲设计成太空机甲模式,但是设计图在几经修改后,这个,还有这个位置留下了两个空当,作为一个缓冲区域,但是我们可以将这两个区域利用起来,只需要增加一个小型的自动弹射装置,就能将这两个推进装置完美的搭载上去。经过我们工作组的周密计算,这是绝对可行的!一个小小的改动,就能让我们的机甲产品具备全天候进入太空作战能力,而我们的机甲外装甲跟保护措施足以保证驾驶员在外太空一般情况下的安全!天呐,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种巧合!”
  谭功明此时很明显已经完全沉浸到兴奋状态中了,甚至开始无意义的感叹。
  王世子很冷静的点了点头,转头看向身边的杨上将,很自然的开口问道:“那么您觉得这个小小更改怎么样?”
  杨上将有些迟疑,说实话,对于这些高科技他不很懂,最多只能算是有所了解。能够让这款超级装备具备更大的能力自然是好的。万一真的发生战争,让这款机甲具备随时进入外太空的能力这无疑是种极大的诱惑。
  但是有一个问题。这款战争利器的研发资金是数以千亿计算的。谁知道一个小小的改动又要砸多少钱进去?这还真说不好。
  经费紧张。说起来杨上将此时还在恼火当时为什么不狠狠心,借钱参与超级营养丸技术的研发呢!如果当时知道能够如此之快就能出成果,他绝对不会放弃这个项目的。
  或者正是因为在超级营养丸项目判断上的失误,让这位将军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小心翼翼的开口问道:“如果按照您说的对这款机甲做改动,需要增加多少投入?”
  “不多!真的不多!让我大致算算。”谭功明丢下这句话,双手再次开始灵巧的在3D模拟模型上操作起来,整个机甲再次被分解,而他口里开始也开始喃喃自语:“这里增加一个弹射槽,缓冲阀只需要稍作修改,现有的机器还能用,只需要做微调,增加两个一次性推进火箭,体积要小,必须用固体燃料,那么就要加入发射前智能检测装置,嗯,这三个位置要加入微型传感设备,线路只需要稍作更改,在这个位置加上控制中枢……嗯,花费不会太多,最多在追加三十个亿左右的投资就够了,嗯,我说的是人民币,不是美元!”
  “也就是说我们各出十五亿就能让这款机甲进入太空,您觉得呢?”王世子接着谭功明的话问了身边的杨上将一句。
  “民用工程类机甲也需要这个进入太空的装置?”杨上将颇为意外的问了句。
  “暂时不一定用的上。但是未来谁说的好呢?总不能万一我们的民用机甲要用到这款技术了还要找你们买授权吧?更何况本来就说好了五五分的投入,追加的资金当然也应该如此。”王世子笑着答了句。
  其实说起来,对于这个设计改动王世子一点都不意外。
  世界上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到这种精密机械的改装!更不可能有这种巧合。说白了,所谓的经过无数次修改之后的设计结果,正是在王世子刻意引导下的修改结果而已。换而言之,这款机甲的设计初衷本就要具备外太空的作战能力。只是王世子本来认为暂时没有必要加入上去,所以在向军方介绍的时候,没有把这个可设计的功能加上去。
  但很显然,星空科技的这些工程师们显然思维同样很开阔,在研发过程中发现了这个王世子故意留下的可增减模块,从而提出了才这个构想,这对于星空科技来说,尤其是正碰上一件麻烦事儿的星空科技来说,其实是极好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7/3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