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剑说(校对)第12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6/1943

  ……你是不是傻啊?撒摩斯家族为什么会全体搬走?煮熟的鸭子都飞了,究竟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必须追究责任……
  人老成精,周大院长自然而然的猜到了七院里面可能发生的事情,喷得更加理直气壮,理所当然。
  更让蒋庆嘉感到糟心的,王副院长随即提交了辞呈,尽管是返聘,但是毕竟年纪到了,精力难以为继,撒摩斯家族这么一撤,她便放松了下来,将住院部和重症看护区分别交给她的徒弟付至毅和程栩,和周院长一样,回家养老去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根据墨菲定律,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市卫生局发来一张调查表,让行政科核实,直到这张表格递到蒋庆嘉的办公桌案头,他这才发现,湖西市第七人民医院原本拥有三位催眠术大师,可是随着周大院长和王副院长的相继退休,仅剩下的那一位竟被自己打发去维和了……MMP的一手好牌硬生生给打得稀烂。
  第七人民医院有那么多职工和那么多事务,像催眠术大师这样的人才信息,稍不注意就很容易被忽略,世间最令人遗憾的事情总是不珍惜,再回过头来,已是追悔莫及。
  本应该坐镇七院的催眠术大师,现在却是一个都没有了,绝对是重大损失。
  要知道七院是省内屈指可数的专科医院,如果没有了人才,那还是七院吗?
  现如今,已经没有后悔药可吃的蒋庆嘉只能日复一日的祈祷,希望李白在完成维和任务后,能够重新返回第七人民医院继续上班,届时再想办法把撒摩斯家族给请回来,让一切都恢复如初。
  ……
  李白并不清楚,自己老老实实的在京城参加集训后,湖西市第七人民医院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他是一位听领导的话,哪里需要往哪里搬,甘当螺丝钉,人畜无害,诚实可靠的好职工。
  当蒋庆嘉院长焦头烂额的时候,李白站在一艘邮轮的阳台上,吹着海风,在阳光下,远眺大海。
  因为刚刚离开海岸线没多久,有许多海鸥伴随着邮轮,踯躅徘徊,还有一些乘坐邮轮的游客正往外面抛出食物,吸引那些飞鸟不肯离去。
  隔壁阳台上传来一声感叹。
  “啊!大海,你全是水!”
  李白转过头去,笑着调侃道:“网络作家,你又在灌水了吗?”
  孙南正和西门记者就在相邻的客房里,李白则单独一间,阳台半开放,彼此可以看得清清楚对方。
  从华夏抵达维和国家的路费可以报销,不过分配到九位派遣人员的索马里驻地建设仍未完工,行程时间还很宽裕。
  李白干脆提议乘坐邮轮抵达目的地,既不赶时间,又可以当作一趟旅游,更何况邮轮船票和机票费用半斤八两,相差无几,维和部队机构方面倒是很痛快的批准了,不过途中的个人消费还是得自己承担。
  不介意多见见世面的孙南正和西门冬也不差那额外的一两万旅费,一个是单身狗,一个是顺便采集新闻素材,便跟着李白一块儿订了船票,直接从津门港口出发。
  另外六人则会在晚些时候,乘坐飞机抵达索马里的首都摩加迪沙,到达时间和邮轮差不多,届时会由大使馆安排车辆统一接送。
  孙胖子强词夺理地辩解道:“呸呸呸,这叫细节描写,写作的事情,能叫灌水吗?你看看大海,到底是谁的水多?”
  “那就认真的写一首诗,别什么大海啊,水的,太无趣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李白见孙南正没有在码字,反而有闲心在这儿冲着大海吐槽,没事就逗两句。
  到底是网络作家,时不时还能蹦出一两句可以充当段子的金句,可供捧腹许多,更何况孙胖子本来就是一个妙人。
  孙南正清了清嗓子,中气十足的朗声道:“听好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铁锅炖大鹅!”
  噗噗噗!
  邻近的阳台上纷纷都喷了,这都是什么跟什么。
  原本还有人想要吐槽这胖子剽窃骆宾王,可没想到最后这一句,可真是点题啊!
  啪啪,啪啪啪……
  李白无言以怼,唯有鼓掌致敬,666……
  房间里正在排稿的西门记者,拿出自己的小本本儿,默默的记下了这首歪诗,或许会成为介绍孙胖子时的一部分个人黑料。
  “哇喔,好诗,好诗!能交个朋友么?”
  天地良心,这个时候没人喷死这胖子已经是谢天谢地,居然还有人叫好。
  这人眼睛是瞎的,耳朵是聋的么?
  “谢谢!谢谢!”
  正在恬不知耻的向四周拱手致意的孙南正循声望去,就见一个黑叔叔冲着自己直挥手。
  扯着嗓子大声回应。
  “你好,我是孙南正,读书人!”
  如果看小说也能够算作是读书人的话。
  ……
第1135节
圣人门下的老黑
  那个老黑的汉语说的还挺字正腔圆,一点儿也听不出外国人的那种直白平音。
  如果不看脸和肤色的话,简直就华夏人没什么两样。
  “读书人?”
  黑叔叔大喜,立即拱手道:“年兄,不才正是圣人门下,幸会幸会!”
  噗!~
  这回轮到胖子喷了。
  “等等,什么圣人门下?”
  孙南正一脸李鬼撞到李逵的表情,真是活见鬼了。
  孔子是华夏人,他也是华夏人,特么这个老黑怎么就是圣人门下了,难道孔圣人是个黑皮?!
  就算是高丽棒子也不敢这么说啊!
  “鄙人恰卡·阿巴鲁塔,是孔子学院的读书人,今日得见同道中人,三生有幸,三生有幸!”
  黑叔叔还挺有板有眼的。
  孔子学院?!
  卧槽!
  孙南正一脸懵逼,他也就是个写网络小说的,连鲁迅文学院都没资格去,含金量比孔子学院差多了,更差远了,全是滚滚泥石流还差不多。
  要不然也不会做出如此感人的诗句,“白毛”对“铁锅”,“浮”对“炖”,“绿水”对“大鹅”,上下应景,前后对韵。
  儒门一道,墙内开花,墙外香,奉孔孟为师的人,外国人丝毫不比华夏人少多少。
  孔子学院遍布全世界,足有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孔子课堂,覆盖154个国家,读圣贤书的圣人门下足有近两百万,连美帝最高法院也未能幸免,朝东的三贤雕塑之一便是孔圣人,(左孔子右梭伦,中间是摩西),逼格满满。
  “幸会,幸会!”
  孙南正很快反应过来。
  特么,老黑都是圣人子弟,那么自己这个写网络小说的算啥?
  “有兴趣一起聊聊么,我这里有零食,有普洱茶,我请客,还有谁?一起来!”
  许是上了船后闲得无聊,老黑主动发起了邀请。
  周围响起一片轻笑,终究是看热闹的人多,华夏人大多内敛,不善于表达,在外国人看来,这叫矫情,绝大多数争端,都是由此而来。
  “好啊,好啊,一起!”
  孙胖子骑虎难下,有些为难的看向仅隔了一块钢板的李白。
  老黑让他有些发怵。
  一层层阶梯状的阳台彼此之间只有一块薄钢板,可以轻而易举的翻入,拧掉螺丝,卸下钢板的话,那就是一整条敞开的走廊。
  “一起!我也有一些零食。”
  李白点了点头,就当作是给孙南正壮胆了。
  就听到与孙胖子同一客房的西门记者也在房间里响应道:“还有我!算我一个。”
  广交朋友,多个新闻渠道,完全符合记者的工作需要。
  “好极了,好极了!我带了麻将,牌九,嗷嗷!嗷嗷!”
  终于有人响应了自己的邀请,还不止一位,恰卡·阿巴鲁塔在阳台上拍着手,打着节奏,活像一只蹦来蹦去的黑猩猩,显然是个人来疯。
  邮轮航程漫长,不止是一天两天,自然得学会寻找乐子,如果不能结识一些新朋友,旅途会变得相当无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6/19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