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欢(校对)第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571

  “无妨,大堂就好。”平南王很是随意。
  来的次数多了,也就不执着雅室了。
  毕竟这么多有身份的人都在大堂大吃八喝,连开阳王都不例外。
  “客官请随我来。”
  骆笙默默听平南王点好菜,起身走向后厨。
  根据平南王夫妇的饭量,用饭的速度以及加菜的习惯,她大概可以推算出从酒菜摆上平南王那桌,再到平南王夫妇出门所用时间。
  走到院中,正遇见络腮胡子往外走。
  “东家,我去接小七。”
  骆笙微微颔首,语气如常:“早去早回。”
  考虑到小七还小,骆笙征求过秀月意见,从上个月开始就把他送去了一家不错的私塾。
  络腮胡子欢喜得不行,主动揽下接送的差事。
  而对骆笙来说,送这个很可能与镇南王府有关系的少年读书识字十分必要。
  此外,也是为了这一日尽量支开不相干的人,比如杜飞彪。
  等络腮胡子一走,骆笙便给正劈柴的壮汉安排了新活计:“等劈完柴记得把豆子磨了,明日做豆腐吃。”
  壮汉眉开眼笑应下来。
  出把没处使的力气算什么,明日有豆腐吃了。
  呵呵呵,他喜欢吃豆腐。
  壮汉动作熟练劈着柴,陷入了对明日晚饭的美好幻想。
  进厨房与秀月闲聊几句,骆笙再次回了大堂。
  如往日一般在大堂与后厨之间来回数次,大堂里的酒客对此熟视无睹。
  “记账吧。”酒足饭饱,平南王照例说了这么一句,带着平南王妃往外走。
  红豆面上挂着称职的笑,在平南王夫妇身后微微屈膝:“二位客官慢走。”
第146章
留下
  对于店小二的客气话,平南王当然不会理会,而是在将出门时对卫晗打了声招呼:“十一弟还没吃完呢?”
  卫晗端坐窗边桌前,这日穿的是一件鸦青色的袍,衬得他身姿挺拔,眉目深邃。
  对于平南王这句废话,卫晗很不想理会,然而基本的礼仪还是要有的。
  他冷淡点头:“嗯。三哥、三嫂慢走。”
  “那十一弟慢慢吃。”平南王笑呵呵走出酒肆大门,神色冷了下来。
  没人乐意拿热脸贴别人冷屁股,对于这个油盐不进的十一弟,他当然有意见。
  皇兄却最器重十一弟。
  他甚至都想不明白原因。
  若说十一弟是难得的将才,大周就找不出比他强的么?
  可皇兄从十一弟少时起就精心培养,更是早早送去北地磨炼。
  难道在十一弟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皇兄就看出他是个武可定国的好苗子?
  平南王翻起遥远的回忆。
  他怎么记得十一弟小时候是个傻子呢?
  十一弟是在他离京就藩多年后才出生的,直到父皇过世皇兄继承大统,他们这些藩王进京朝贺,才见过那么一次。
  那时候十一弟不过三四岁大,瞧着可不大灵光。
  据传,十一皇子有些痴傻……
  许是年幼灵智开得慢,谁成想现在人模人样了呢。
  平南王想着这些心头不忿,一个趔趄险些摔倒。
  “王爷小心。”平南王妃忙把他扶住。
  平南王回过神来,站稳身子:“我没事。走吧。”
  酒肆外已是万家灯火。
  一轮残月细如蛾眉,伶仃冷清挂在天上。
  平南王略略站定,呼出一口气:“难怪有间酒肆只做晚市,这么热的天要是换了大晌午吃饱喝足走出来多难受。现在一出来就能吹着夜风,还是舒服多了。”
  平南王妃笑着附和。
  “王爷,咱们走吧。”
  守在酒肆外的护卫无声跟上平南王夫妇。
  走出数丈的距离,平南王回头望了一眼。
  酒肆依然灯火通明,青色酒旗迎风招展。于夜色中这么认真看着,熟悉又陌生。
  “王爷?”平南王妃纳闷唤了一声。
  平南王回过头来,一边往前走一边笑道:“有间酒肆的扒锅肘子真是百吃不厌。下次有这道菜是什么时候?”
  平南王妃笑道:“今日是月末了,下次要初十才有。”
  一想还要等十来日才能吃到钟爱的扒锅肘子,平南王皱眉:“也不知哪来这么多臭规矩,初十、二十、三十,算下来一个月只能吃三次。”
  “其实这样正合适,良医正说到了咱们这个年纪,不能常吃这些……”
  平南王显然没听进去平南王妃的啰嗦,迎着夜风叹口气:“幸亏还有烧猪头、卤牛肉卖,就没那么难等了。不知道骆大都督的女儿从哪里找来的厨子,做菜真是一绝。回头你打听一下,若是有同门,就请到王府来。”
  能直接把有间酒肆的厨子弄到王府最好不过,然而酒肆是骆大都督的掌上明珠开的,王府没必要因为一个厨子得罪骆大都督。
  “知道了,明日我就派人打听一下。”
  夫妇二人不再多言,悠闲踱步往平南王府而去。
  街边一棵树上,一身黑衣的骆笙几乎与黑夜融为一体,手握弓箭静候目标的到来。
  她不能太久不出现在酒肆中,所以也是刚刚藏好身形。而时间显然拿捏刚刚好,能看到平南王夫妇正往这边走来。
  这就是她走遍西城大街小巷,最后选择把酒肆开在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
  酒肆离平南王府的距离,恰好是坐马车不值当的,步行正好消食的距离。
  吃饱喝足,乘着夜风踱步回府,可要比坐车坐轿舒服多了。
  再然后,就是这棵树。
  这一段光线稍暗,躲在枝繁叶茂的树上不会被人察觉。而再往前走,仍在弓箭的射程之内,光线又明亮起来。
  十分适合她找准目标,一箭解决。
  骆笙抬头,隔着茂密的枝叶看了一眼天空。
  天上残月如勾,月光稀疏,几乎起不到照亮的作用。
  初十、二十、三十,选在月末这一日动手刚刚好。
  天时、地利、人和,唯有人和让骆笙不大满意。
  今日赵尚书来了,还带着得力属下林腾与大外甥林疏。
  外甥大了,应该不至于吓坏,林腾则让她有些忌惮。
  平南王妃寿宴那日林腾的表现让她印象深刻。
  不过她不准备再拖了。
  再合胃口的吃食频繁吃上几次也会降低兴趣,到时候平南王来不来酒肆,时间上就不好掌控了。
  权衡之下,林腾在与不在也没那么重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