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鸾(我的竹马是男配)(校对)第3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9/440


昌庆帝大笑:“好,好,卫国公能够出征,是天佑大梁!”
散朝后,卫国公伤愈挂帅出征的消息如插上了翅膀,飞到了各个府上。
“这卫国公,明明赋闲多年。怎么这个节骨眼上伤就好了?”
“呵呵,卫国公那手伤,是真是假还不好说呢。”
“怎么说?”
“你忘了十多年前的贩盐案了,宋国公满门两百余口是什么下场?宋国公一倒,咱大梁的开朝国公就只剩了两位,一位是卫国公,另一位是齐国公。可齐国公府是个什么光景谁不知道。这么些年族里就没有成才的。全靠着先祖余荫过日子。可那时候老卫国公宝刀未老,卫国公更是风头正盛,不急流勇退那可真是一枝独秀了啊。”
“那卫国公这个时候站出来。就不怕上头那位多想?早不好晚不好,一有战事就好了。”
“上头那位也是高兴的,总比吃败仗好。再者说,如今卫国公府老的已老。那位小世子据说武艺平平,走的是文官的路子。和十几年前大不一样了。卫国公啊,是聪明人。”
卫国公请战,激起了众多猜测,而平王府上。平王却坐不住了,招了密探吩咐道:“去给我盯着卫国公府,特别是那位表姑娘。她的一举一动都要回禀本王。”
等暗探退出去,平王抬手揉了揉太阳穴。喃喃道:“本王不信旧伤说好就好了,说什么坚持锻炼,简直一派胡言!”
若说锻炼,自从他跛脚之后,何曾懈怠过,可如今如何呢?偷偷养着的大夫亲口告诉他,若是继续练习,加重腿部负担,会比现在还糟糕!
凭什么他日复一日锻炼就是加重负担,而卫国公就能好了?他半个字也不信!
平王面容扭曲,冷笑一声。
但凡有一点其他可能,他都不会放弃的,比如——那位程三姑娘。
既然她能令人伤口瞬间止血恢复,那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思及此处,平王抬手按了按胸口,压下陡然灼热起来的心。
程微没有想到,程瑶组织的这场诗会如此隆重。
因为是作诗义捐,来的不只是各府夫人与姑娘,连这些人的夫君、父兄,只要那日有闲暇的都来捧场了。
听雪林拉起长长的隔帐,一边是女客,一边是男客。
诗会的规则便是女客这边作诗,匿名送到隔帐另一边,由男客根据诗的好坏捐出银两,最后这些筹集的银两都会购买御寒衣物支援边关将士,而诗会的魁首则可以把象征所集银两的红封亲手交给出征大将,以示京城女子对将士们的一番心意。
诗会虽是程瑶发起的,主持诗会的却是卫国公夫人陶氏。
一口气说完规则,素来病怏怏的陶氏精神头十足,一派容光焕发的模样,偶然与程瑶目光相触,难得颔首微笑。
程瑶嘴角轻扬,把自得压在心里。
对付陶氏这样的婆婆,就得对症下药。
陶氏出身书香门第,自诩才女,还有什么比打着为将士们募捐名头的诗会更合她心意呢?
她只是提出此事,就赢来了无数称赞,若能拔得头筹,就不信以后陶氏看她还不顺眼。
与陶氏几番暗暗较量下来,程瑶渐渐想明白了,这男人对你再喜爱,当你成为他妻子后,他最多是在妻子与母亲之间摇摆,而不可能一味站在妻子这边。
在这种时代,当婆婆的有意刁难媳妇,那是再容易不过了。只要陶氏不再与她为难,老夫人是不会对她一个孙媳妇指手画脚的,到时候还愁日子不惬意?
更何况,魁首之位她势在必得,这场诗会过后,她在京中的名声就不再局限于闺阁之中了。
今日程微没有穿道袍,一身打扮既不高调亦不刻意素淡,混在人群之中,毫不起眼。
只可惜她如今名声在这里,容貌又太出色,便是想低调,还是引来许多目光落在她身上打转。
程瑶见了,暗暗咬牙,走过去道:“微表妹来了,怎么坐在这里?那边特意给你留了位置呢。”
程微顺着程瑶所指的方向看去,暗暗冷笑。
程瑶真是看得起她,把二人的位置安排在一起呢。
这是为了等会儿作诗时,又把她这个不学无术的拎出来作对比吗?
程微站起来,不冷不热道:“既然大表嫂安排了,那我当然却之不恭了。”
程瑶伸手去拉程微的手:“今日微表妹赏脸,我可真高兴,还以为你不会来呢。”
程微毫不客气抽回手,似笑非笑问:“大表嫂为何这样认为?”
程瑶一窒,随后笑道:“微表妹不是整日研究道法符术吗,我还以为无心理会这些俗事。”
程微淡淡一笑:“大表嫂这话可说的不对。替将士们募捐,从来不是俗事,而是大梁子民该做的事,特别是我们这些平日得边关将士们护卫国土才衣食无忧之人。”
说罢,她不再理会程瑶,径直走到座位坐下来。
诗会正式开始。
第420章
匣中物
听雪林遍植梅树,这个时节正逢梅花吐蕊、暗香袭人之际,端的是美不胜收。
这场打着为边关将士们募捐噱头的诗会,其实套路与寻常诗会没有太大区别,不同的是隔帐另一端坐满了饮酒赏花的男客,不是女客们的父兄就是夫君,亦或是心怀倾慕的青年才俊,女客这边气氛就有些微妙起来。
魁首的名头不是人人都能争到的,那至少也要写出一手锦绣好诗脱颖而出。
闲谈赏花自是不必赘言,很快就到了作诗的环节。
赏梅诗会,自然是以梅花为题。参加作诗的女子,人人面前铺开了宣纸,婢女们奉上笔墨。
程微桌案前空空如也,一个穿玫红比甲的丫鬟走过来,替她铺纸磨墨。
“把这个撤了吧,我不作诗。”程微抬眸对丫鬟道,随即神情一凝,捏了捏丫鬟悄悄塞入手中的纸条。
丫鬟从善如流应一声是,把笔墨撤了下去。
程瑶看程微一眼,笑道:“微表妹怎么把笔墨撤了呢?”
“不会作诗,用不上。”程微淡淡道。
程瑶讶然:“怎么会?我听世子说,微表妹琴棋书画都有涉猎,哪有不会作诗的道理?”
程微看了看程瑶,目光下移,落在平铺在她面前的宣纸上,抿唇一笑:“我这个人就是如此,不能做到最好,干脆就不献丑了。大表嫂还是专注作诗吧,别到时候作不出来着急。”
程瑶似乎早已胸有成竹,半点不见着急,有些为难地道:“微表妹这话我就不赞同了。一场诗会,最好的只会有一人,若都像微表妹这般不能做到最好就不参与,那还有多少人会为北地将士们出力呢?”
程微懒洋洋打了个呵气:“大表嫂这话有趣,谁说我不作诗就不能为将士们出力了?”
她招招手,一个侍女上前来:“姑娘有什么吩咐?”
“把这个交给卫国公夫人去,就说我不会作诗。不好意思献丑,就提前捐些银钱聊表心意了。”程微把一个不起眼的小匣子交到丫鬟手中。
丫鬟怔了怔,随后行礼:“是。”
程瑶盯着丫鬟远去背影,暗暗冷笑。
这是花钱遮丑么?不知道程微这样大手大脚的人能捐多少钱出来。十两?二十两?还是一百两?
诗会这样的雅事,她一出手就染上了铜臭气,真是个蠢的,纯粹花钱不讨好。
程瑶存了看笑话的心思,就一直留意丫鬟的动静。
陶氏此时正听了满耳朵对儿媳妇的赞许奉承。心情畅快之余,点心都多吃了几口。
这时穿玫红比甲的丫鬟上前来,行礼道:“夫人,这是表姑娘让婢子交给您的。”
陶氏扫丫鬟手中捧着的不起眼匣子一眼,蹙眉:“表姑娘?”
“是,表姑娘说她不会作诗,就提前捐些银钱聊表心意。”丫鬟回道。
陶氏笑意一僵,遥遥看了程微一眼,心道这可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韩氏就是个不学无术的。轮到她女儿,竟是破罐子破摔了。
你不会作诗,好歹充充样子也行啊,就这么直接说不会,拿一个小匣子过来充数,简直把国公府的脸面都给丢尽了。
陶氏越想越觉得丢脸,再看坐在程微身边的程瑶,以往的厌恶散了大半。
不管孟氏私下如何,至少在场面上绝不会丢人。
罢了,若是孟氏能一直安安分分的。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谁让儿子自己求来的呢。
陶氏身边坐的一位夫人开口:“表姑娘?是那位被国师收为弟子的表姑娘吗?”
说话的夫人乃是章首辅之妻,在场贵妇中身份算是数一数二的,原本这种诗会从不会参与。不过因为打着为边关将士募捐的名头,身为文官之首的妻子,兼之对治好了小儿媳不孕之症的国师弟子的好奇,这才出席。
“正是。”陶氏觉得没脸,随手把小匣子交给身后的丫鬟。
另一位夫人开口道:“国师的弟子行事真是与寻常姑娘不一样,也不知这小匣子里装的是什么?”
又一位夫人笑道:“珠宝首饰之类的咱们不稀奇。也许是国师赐给表姑娘的宝贝呢。国公夫人,快些打开来让我们瞧瞧,也好开开眼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9/44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