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偶天成第4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6/559


“是呀,佳明县主姓甄,单名一个妙字。”
君浩心砰砰跳动起来,原来妙儿,是她的闺名吗?
可是,他为什么能脱口而出?
自打来了京城,不,是在大福寺的那次相遇开始,他就踏进了一团迷雾中,变得不像自己了。
佳明县主,是不是能替他拨开云雾的那双手?
可是,他一定要寻找答案吗?
甄妙回了府,立刻叫来了阿鸾。
“阿鸾,你身上,可有什么胎记?”
阿鸾有些惊讶,随后脸微红,还是回道:“大奶奶,婢子身上有一块半月形的胎记,在……在左臀上……”
甄妙怔了怔,好一会儿,长长叹道:“阿鸾啊,你也成了别人的表妹了!”
阿鸾扑通一声跪下:“大奶奶,婢子不懂您的意思,是不是……是不是有人想讨了婢子去?”
她身子深深俯下,磕头:“大奶奶,婢子不想离开您,去伺候别人。”
甄妙表情有些复杂:“你——”
“是,那日您和世子爷的对话,婢子都听到了。婢子不想给别人当通房,如果可能,婢子想像紫苏姐姐那样以后当个管事娘子,若不然,情愿和白芍姐姐一样,一辈子伺候大奶奶好了。”
第三百七十三章
阿鸾认亲
“阿鸾,你起来说话。”
阿鸾站了起来,眼圈微红,星光点点,越发显得容色可人。
甄妙就想起出了绛珠的事后,罗天珵那一番调查来。
原来阿鸾竟是被当做瘦马培养的,只是后来不知怎么逃了出来,辗转落在了常在大户人家行走的赵婆子手里。
赵牙婆在京城颇有些名气,无论是歌童舞女,厨娘绣娘,还是粗细婢女,在她那里都能挑到合心意的。
这人虽圆滑老道,却也有一个底线,不做那青楼里的买卖。
也是因此,以阿鸾的姿色,才能逃过一劫,最终到了甄妙身边。
因为阿鸾被当成瘦马培养的那段特殊经历,罗天珵特意对甄妙说了,就是看她的意思,若是介意的话,就寻个由头打发出去。
“阿鸾,你今年也有十五了吧?”
“是,再过一个月,就是婢子的十五岁生辰。”
“到时候,就在咱院子里,给你摆酒庆贺一下,十五岁生辰,可是大生日。”
“大奶奶,阿鸾一个婢女,哪讲究这些,您可千万别费心了。”
甄妙瞧着花骨朵一般的阿鸾,叹了口气:“阿鸾啊,以后你恐怕就不是婢女啦。”
“大奶奶!”阿鸾脸色发白。又要跪下,被甄妙一把拉住。
“你坐着,咱们好好说说话。”
阿鸾坐在小杌子上。只沾了小半边,身子微微前倾,双手交叠聆听着。
甄妙心里不是滋味。
还记得阿鸾刚到了身边时,虽然已经显出不俗的容貌,可瘦瘦小小的,哪像现在亭亭玉立,袅娜风流。
她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大丫鬟啊。就这么成了别人的表妹了!
甄妙心里对君浩又恼了一分,暗暗唾了一口。才道:“阿鸾,四五岁时的事儿,你多少记得一些吧?说来听听。”
阿鸾心中惊惧,对甄妙的话不敢当儿戏。认真想了想道:“记不大清楚了,只记得家门前有一条河,河两岸种了许多樱花。到了三月时节,阿爹就带着我和阿娘在河边散步,还用樱花枝编了花冠给我和阿娘戴。那河面上,落满了樱花瓣,像一条花河,特别特别的漂亮,记忆中。那个时节,总是有许多人去那里游玩。”
说到这里,阿鸾皱了皱眉:“好像那一年。阿娘生了个弟弟,弟弟病了,阿爹和阿娘陪他,家中仆人带我去看花灯……”
阿鸾猛然摇头:“实在记不起别的了,不知怎么,就只想起这些。连姓甚名谁都忘了。”
再后来,就是那段被当成瘦马调教的不堪岁月。那段人生对她来说就是一段噩梦,实在不愿回忆,更怕暴露出来毁了现在安静的生活。
听到这里,甄妙心中叹气。
不得不承认,阿鸾恐怕还真是那位君先生的表妹了。
听安郡王的意思,那位君先生也是世族出身,姑母嫁的也不是寻常百姓,要是这样说来,尽管不舍,对阿鸾其实也算是一桩好事了。
怕阿鸾胡思乱想,又怕认错了空欢喜一场,甄妙安抚道:“你放心,我身边的丫鬟,除非自己有那个心思,不然是绝不会给人当妾的。”
阿鸾这才松了口气,心怀疑虑的退下了。
等到了用晚膳的时候,屏退了伺候的丫鬟,对罗天珵把阿鸾的零星回忆说了:“虽然听着差不多,可这事定要慎重一些。万一那人是骗子,就害了阿鸾了。”
罗天珵听了心情大悦:“对,不能让阿鸾被骗子哄了去。皎皎你放心,此事就交给我去查探吧。”
甄妙又忍不住道:“不过也不能生生错过了,毕竟对阿鸾来说,能重新回到父母身旁,做回自己,是天大的好事。”
罗天珵迟疑了一下,点头:“好。”
本来是想寻个由头,把君浩打发了,他可不想皎皎跟那人扯上什么联系,哪怕是因为一个丫鬟也不行,不过既然皎皎这样想,还是依了她吧。
他现在明白,喜爱一个人,不是仗着这份喜爱,打着为她好的名义替她去决定一切,而是尽可能的让她称心如意。
罗天珵又约见了安郡王,提出来,一块小小的胎记说明不了什么,如果想认回阿鸾,燕江要派人来。
安郡王一口答应下来。
按着安郡王提到的情况,他又派了暗卫南下去查。
转眼就到了腊月,外面滴水成冰,新装的玻璃窗子上是自然形成的冰晶花纹,在火盆的暖意下,渐渐融化成一条条水线,雀儿正麻利的擦着窗子,冻得双手通红。
甄妙喊她:“雀儿,不必擦了,来暖暖手。”
“嗳,就好了。”雀儿擦完,跑过来伸手取暖。
那只养得越发肥的白猫窝在甄妙怀里,懒洋洋看雀儿一眼,又低下了头,眯着眼睡觉。
“雀儿,你去跟白芍说,查一查阿鸾的生日是哪天,到时候在花厅里摆上两桌,大家凑在一起热闹热闹。”
雀儿先是一怔,随后笑嘻嘻道:“好。”
她起了身,脚步轻快地走到门口,又扭过身,吐吐舌头道:“大奶奶偏心,只疼阿鸾姐。”
帘子不知何时被掀起,罗天珵走了进来:“只疼阿鸾?”
外面的寒气裹着这话一同问出,雀儿打了个寒颤,忙欠身一礼,跑出去了。
甄妙过来,接过他解下的大氅。抖了抖,随手搭在珊瑚衣架上,问:“今日回来的这么早?”
罗天珵换了鞋子走进内室。接过甄妙递过来的暖茶喝了一口,道:“阿鸾的事儿,有消息了。”
甄妙收回的手一顿。
罗天珵心中略有些不爽快,看来还真像刚刚那个叫雀儿还是叫燕儿的小丫鬟说的,皎皎对阿鸾挺上心啊。
“君浩有位小姑母嫁到了燕江王家,算是当地望族,确实如阿鸾描述的那样。有一条两岸种满了樱树的河从王家门前流过,当地人都叫落樱河。那王家七房在十年前丢了一个女童。只是对外一直死死瞒着,想来是盼着还能寻回来的。”罗天珵说到这里,看甄妙一眼,补充道。“王家七房现共有两子一女,长子如今刚十一岁,比阿鸾小四岁。”
“这么说,都对上了?”甄妙也不知道是该难过,还是为阿鸾高兴了。
“那位君先生也写了信回去,王家七房夫妇已经动身北上了,想来再过十天半月就该到了。”
甄妙听了,叹口气:“原本很舍不得阿鸾,现在。倒是由衷替她高兴了。”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还迫不及待的赶来,足见他们并没忘记丢失多年的女儿。
阿鸾的生日就在三日后。她看着花厅里那些熟悉的面孔,还有笑意盈盈的甄妙,眼圈不由红了,哽咽道:“其实这生日,就是跟了赵婆婆的那一天,婢子哪来的福气。过这样体面的生日呢。”
她连姓甚名谁都忘了,哪还记得自己的生日。脱离虎口的那一日自此被她当做了新生。
“我家阿鸾,日后福气还大着呢。”甄妙笑道。
自打紫苏嫁人后,阿鸾已经是大丫鬟,清风堂大大小小的丫鬟婆子都来凑热闹了,还有别的院子有脸面的仆人知道了,都带了贺礼赶过来,也不敢留下吃酒,放下礼物,说上几句好话,也就走了。
转过天来,甄妙就把罗天珵打听来的情况对她说了:“之前没提,是怕空欢喜一场,世子派人去查了,事情已经八九不离十,用不了多久,王家夫妇就要到了,提前告诉你,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大奶奶,婢子不想离开您——”
甄妙拉她起来:“傻丫头,别人再好,也没父母亲人好,脱了奴籍,将来也能嫁到好人家去。我倒是想留你,可惜又不能娶了你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6/5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