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厘米的阳光第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80

  学校里本来就有很多学生,父母就是外交官。不管从背景,还是家庭教育、成绩,都远比她来得更显眼。
  老师又说了两句,大意是如今这个年代,还是国家公务员的工作比较适合女孩子,更何况,外交学院的学生比别的学校率取几率大很多。
  老师格外热情,甚至已经谈到了学院推荐。
  “而且你很多师兄师姐,或者本科的学生,不少都在那里,工作起来环境肯定也更好,”老师笑,“媒体嘛,还是人大啊、中传什么的比较多,各个学校的就业领域不同嘛。好好考虑一下,我听说你家人也很支持你去外交部。”
  这是她离开前,老师说的最后一段话。
  这段话,在她脑中始终挥之不去。
  下午,她和季暖暖约了时间见面。过年那几天她一直在安徽,而等她终于回来,暖暖却回了四川,两个人时间错开来这么久,终于在元宵节之后能有了交集。
  她本来想和暖暖约在校外的某个商业中心见面,可暖暖却坚持来找她。
  等季暖暖的车停在了宿舍楼下,先是眼泪汪汪地扑过来给了她一个长达半分钟后的拥抱,随后就低头,用手比了比她的高度,破涕而笑:“你怎么还这么矮,下次见你不穿高跟鞋了,我忽然就感受到呵护一个人的感觉。我穿鞋一米八,你……”暖暖看了看她的运动鞋,“一米六有吗?”
  纪忆眼圈刚才被她的拥抱逼红,马上就推开她,也被气得笑了:“干什么一见面就嫌弃我矮,我又不嫁你。”
  “你不嫁我,可你可能还会嫁我家的人啊,”季暖暖乌溜溜的大眼睛,舍不得离开她,就这么盯着她感叹,“可怜我家人这么好的基因了。”
  她知道暖暖暗指的是什么,避开她的话,问她想去哪里。
  “先把东西都搬上去再说,”季暖暖打开后备箱,“和你说,为了不让别人打扰我们,我才没让别人送我来,所以咱俩没人彻底帮忙了,做苦力吧。”
  后备箱被塞得满满当当。
  从饮料到水果,甚至还有礼盒装的营养品。
  纪忆被眼前所看到的震撼到了:“……拿这么多东西啊,吃不完都坏了。”
  “不多啊,反正你们宿舍那么多人呢,当人情给人分也好啊。”季暖暖说着,就把姜黄色的呢子大衣脱下来,挽起袖子,开始催促她搬起来。
  两个人就为了这一后备箱的食物,上上下下折腾了五六趟,幸好宿舍里还有两个人,在暖暖热情的招呼下,都跑下来帮忙,才算彻底搬完。等季暖暖回到车里,坐上驾驶座,连抬手臂都没什么力气了:“失算了,小西西……我们去近点的地方坐会儿吧。我让人来帮我开车,载我回去……”
  纪忆应了声,没有异议。
  “要不,我们轮流开也行。”
  “啊?我不会开车啊。”
  “怎么还没学?”季暖暖奇怪看她,“多方便。”
  “学车很贵,我实习的钱一直攒着,等工作了要付房租,”
她低头系好安全带,“有闲钱的时候再学吧。”暖暖没有什么回声,就这么瞅着她,伸手帮她理了理有些乱的刘海,像是小时候一样的动作:“头发被吹乱了,都不好看了。”
  季暖暖太了解她,有两个问题,从不会主动追问:
  一个是关于她和家里人的事,另外一个就是她和季成阳的近况。
  两个人整个下午,话题更多的是关于季暖暖,甚至还提到了赵小颖。前者的学业、感情都在纪忆的意料之内,而后者,却出乎了她的意料。赵小颖在南京毕业后回了北京,找不到什么理想的工作,竟然忽然做了决定,闷头在家自学德语,从来没什么主见的姑娘这次下了狠心,学了一年半后,成功申请去德国读书。
  “我听我妈说的时候,真的吓了一跳,这丫头太有毅力了,”季暖暖说到这里,初次对赵小颖表现出了由衷的钦佩,“最让人佩服的是,这次不是她妈去找,是她自己去找他爸借了钱。我记得小时候,她和她妈提到那个狼心狗肺的爹,都咬牙切齿的。果然啊,真正能改变人的永远是现实生活。”
  “真好。”纪忆由衷感叹。
  隔天,她再次接到赵老师的电话,说服她去面试的事。
  纪忆接电话的时候,正在报社的资料室找东西,等电话挂断,却像是短暂失忆,忘记自己要找的是什么了。她站在暗红色的书架旁,背对着窗口,想了会儿,还是决定问一问季成阳,这件事是否与他有关。
  电话拨过去,她不知如何铺垫,真就直接问了出来。
  季成阳也不是一个喜欢铺垫的人,给了她很肯定的答案:“我能做的不多,等你真的走入社会,能帮到你的地方会越来越少。这次只是希望你能在就业方面多一个选择。而且,西西,”季成阳很肯定地告诉她,“一切都是你应得的。公务员考试是你自己去考的,外交学院这种外交部嫡系高校,也是你自己考上的,所有的路你都已经走得很好。”
  他在告诉她,她是值得骄傲的。
  纪忆听懂了。
  而且她也明白,两个工作相比较,哪个更有保障,更适合现在自己的状况。可是她仍旧固执着坚持自己从小到大的想法:“可是,我真的想做记者。”
  他意外地安静着,过了很久,回答她:“选你想要的。”
  对话就此告一段落。
  谁都没先说再见。
  她以为他会挂断,季成阳却忽然问:“在报社,还是在学校?”
  “报社。”
  “好,工作结束后,等我去接你。”
☆、第七章
何用待从头(1)
  她本打算下午回学校,因为季成阳的这句话,就留在了报社,继续整理并不急着要的资料。一页页旧报纸,被她翻阅的哗哗作响,这些都是很难在网上查阅到的新闻,因为年代久远,照片和措辞都显得很有年代感。
  不知怎么回事,看着这些,总能让她想起很小的时候,坐在客厅沙发上,翻阅爷爷的报纸。《参考消息》、《北京晚报》,她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两份报纸的名字。
  现在仔细想想,她从没读过什么适龄的东西。
  除了繁体版的格林童话。
  那是遇到季成阳之前的童年。
  遇到他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开始和他有关。
  时间分秒滑过,快要到五点的时候,有人打电话到资料室,让纪忆出去一趟,有访客来找。她很意外,没想到季成阳提前到了,于是匆匆在借阅登记上签字,抱着一叠报纸走出去。因为走得急,也没来得及回办公室放好报纸,就这么抱着,去了大厦二层。
  这里是报社员工专门用来休息,或是招待外来访客的。
  她走进去,就碰到好几个同事和各自的朋友,招呼着,走过玻璃门,脚步猛地顿住。
  不止她是如此反应,基本进出的人,都会在看到身穿军装的人时,脚步停一停。纪忆不太敢过去,脑子里白茫茫的,愣愣地杵在门口。
  直到,坐着的两个人看到她。
  三叔微微点头,对她招手。
  她这才走过去,将报纸放在玻璃桌上,坐在了三叔对面。
  “西西,恭喜你,”三叔看着她,“最近刚才听说你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外交部的面试。”从小到大,她和这个叔叔的交流不多,只是逢年过节时会见一两次。乍听这句恭喜,她不知如何回应,好像只能说:“谢谢三叔。”
  接下来的对话,主要围绕着这件事展开。
  大意是,最近也是有二叔的好友提起,偶然看到面试名单,发现纪忆也在其中。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家里人都很惊讶,毕竟纪忆自从高中毕业开始就很少回院儿里,各人所知的近况也不过是她在外国语大学读书。
  细算起来,也是数年前知道的消息了。
  纪忆父亲和这几个兄弟并不是一个母亲所生,又是唯一个不穿军装的,大家自然不亲近。从纪忆爷爷那里来说,老人家也认为,帮着养孙女养到高中毕业已是仁至义尽,总不能读大学还要老辈人去供,所以这几年,也默认了她的疏远。
  当然,听到她近况还算不错,也都表示很高兴。
  所以就主动获知了她的一些近况,按照三叔的话就是,“顺路”经过她的是实习单位,来看看她。“你是今年大学毕业?”三叔回忆。
  “研究生毕业。”纪忆轻声纠正。
  “哦,很不错,外交学院。”三叔对这些地方大学并不熟悉,只是口头上这么赞颂了句,其实并不知道外交学院是个什么学校,“我听说,你小学同学有好几个在清华和北大读研究生,拿到毕业证以后就是副营级。你们这些孩子都很不错。”
  她低头,喝着自己的矿泉水。
  她小学同学大多念的是军校,那种军校的定向委培和她完全不是一种教育体制。不过她想,三叔对这些并不会感兴趣,也就没解释。
  很枯燥的谈话,维持了半小时。
  她忐忑等待着,接下来还有什么内容,是今日真正的话题。
  三叔在准备离开前,终于:“还有,我偶然听说这件事季家也对你有帮助。你从小到大麻烦了他们不少,如果有什么困难,还是尽量向家里人开口,外人终归是外人。”
  纪忆似乎听懂了,却又存着侥幸心理。
  甚至到现在,她还不知道自己和季成阳究竟算什么。曾经有过那么一段不被外人所知的隐秘的感情,被深埋在四年前,然后呢?他忽然归来,重新进入她的生活,她不舍得避开,就这么有些自我放任地和他见面,偶尔吃饭。
  算不算和好,她都不知道……
  就在她仍旧侥幸地,想要给自己找借口,像是小时候回避二嫂的善意提醒一样应对时,三叔却很直接地说出了最终要说的:“有些事会造成很差的影响,在我们这种家庭绝不允许发生。你也是个很懂事的孩子,我认为,点到为止就够了。”
  说完,三叔颇有深意地看了她一眼,起身离开。
  她愣住,不及反应,失措地站起来。
  就在门推开时,有个穿着一身黑衣,带着黑色帽子的高大身影走进来。三人错身而过,三叔和季成阳却又都同时停下脚步,认出了彼此。他们本就只相差三四岁,是同辈人,也算得上是同龄人。
  两家如此交好,年少时在一个大院儿里也曾有过不少交集。
  甚至学生时代,坐过相同的校车,在篮球场上较量过,也在长辈的饭局里闲谈过。
  此时突然重逢,又是在这个地方,在和纪忆经过一段暗示性的谈话,三叔显然有些不快,但还是保持着基本礼貌,和季成阳寒暄了两句,有意提到了他的那场婚姻:“怎么,不打算在国内补办一场婚礼?毕竟已经回来了,算是对各位长辈有个交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