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从吹牛开始(校对)第6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8/700

  结果这一拖就是一年的时间。
  车辆其实早就设计好了,也做出来了几台样车。
  但是这样的车辆,显然是无法批量生产使用的。
  而车辆的形状,岳山采用了王不饿的建议。
  用的是拖拉机带拖斗的形式。
  这种形式有这种形式的好处,虽然看起来不是那么的好看,但是用途多啊。
  农忙的时候拖拉机可以用来犁地,农闲的时候挂上个拖斗就能跑运输,在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使用范围越广泛,前景就越多。
  这种车辆用木制轮子显然是不行的,承重力不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岳山将车辆设计成了两种不同风格的轮子。
  一种是前轮后履带,前面的轮子用铁架子,外面用木头包裹一层,然后再在木头上刻画一些沟槽来提升抓地力。
  而整个车辆的重心在于后面的履带身上,所以前轮的主要作用就是控制方向。
  同样的,因为重心转移,所以转弯的灵敏度是个很大的问题,操控起来也没有那么简单。
  而另一种则是纯轮子的,不过轮子的模样类似于水车的模样,在一半的区域添加木板来增加抓地力,其他地方则采用镂空。
  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同等规模的蒸汽机下,行驶速度更快,操控转向更容易,同样的,所提供的动力也就更强一些。
  但问题在于,对于轮子的损耗也很大。
  采用木板就是为了方便更换,不需要用掉太多的钢铁资源,后期自己照着样子削一块木板就能换上去。
  而劣势在于,由于车身的重量,加上车轮并不是一个实心,所以使用一段时间后,车轮会发生变形。
  虽然后来岳山通过改变车轮结构,增加支撑点来解决这个问题。
  改善情况也挺明显的,但是使用久了以后依旧会变形。
  而使用时间的长短,跟使用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两者各有优略。
  当这个方案上报以后,王不饿直接批复两个方案全部采用。
  履带式的继续对前轮进行优化,目标是方便操控,尽可能减小转弯半径。
  而这种车的主要客户是军队,虽然因为结构原因导致动力方面不如轮式的,但是履带式的优点在于通过能力强。
  不论是什么天气,不论是什么地形,他都能走。
  速度稍微慢一些又能怎么样?
  总比一下雨,一去地形恶劣的地方就趴窝要强吧?
  而另一种轮式的,则主要用于农业,以及内部的运输所需。
  但是同样需要继续优化。
  这个批复算是给岳山吃了一颗定心丸,能优化最好,优化不了就慢慢来,大不了先生产这个,日后在升级就行了。
  岳山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去优化车辆本身的结构。
  然后根据自己这边的情况,将改动意见传送到各个部门,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要求去优化,或者重新设计。
  简单的讲,目前出现在科学院内的这几台拖拉机样车的设计结构并不复杂。
  毕竟太复杂的东西现在他们也做不来。
  按照岳山的想法,第一步的目标就是能让他跑起来,能让他干活。
  然后在一点点的去改动,去升级。
  这是一个长久的计划,而不是一两年内能够一步到位的事情。
  这个思路是对的,也得到了王不饿的认可。
  所以,这第一批拖拉机样机的结构就是一个车辆底盘,上面搭载着一台蒸汽机,四个轮子,前小后大,纯机械式的转向方式。
  而目前的水平是什么情况呢?
  就是通过方向盘柱,直接跟前轮连杆进行链接。
  转向的时候根本不用打好几个圈,最多只能往单个方向扭到六十度的位置,再多的话就撞到底盘了。
  而蒸汽机出来的动力连杆,则直接链接后轮。
  通过直连的方式来解决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虽然操作起来费力,但这种结构是最不容易出问题的。
  而且就算出了问题,也能最快的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就是一个驾驶位。
  驾驶需要两个人,一个人操作,一个人加煤。
  下方只有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原理也很简单,踩下油门踏板,会拉开动力输出仓的挡板,蒸汽进入,开始运作。
  然后还有一个倒车装置,虽然速度慢了点,但有了这玩意儿的确方便了不少。
  按理说一个这么好的设计,这么简单方便的设计,应该很快就能批量生产的。
  但是谁能知道,最开始的时候是没有倒车的,现在连倒车都研究出来了,蒸汽机遇到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现在最大的问题在哪?
  当然是在蒸汽机身上。
  而且遇到的问题还不少。
  比如说,漏气问题……
  又比如说,摩擦力过大问题……
  他们加入了各种各样的润滑油来应对这个问题,可情况只能说是有所好转,并不能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
  岳山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该不会自己都把这些设计优化了无数遍,按照代数都升级了好几代了,蒸汽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吧?
第675章
草率了吗?
  蒸汽机的摩擦本身就是个大问题,而这个问题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发生。
  最简单的来说,你拿一根铁棒跟另一块铁块进行摩擦试验。
  不说多的,就是一个小时的时间,都能清晰的看到铁棒上会被摩擦下来一个角。
  而铁块上也会留下一个痕迹。
  但是在蒸汽机中,这就是漏气的原因所在了。
  加上蒸汽机运动的频率要远比人摩擦的频率要高,所以磨损的速度只会更快。
  而现在的情况就是,一台新的蒸汽机车,在半天以后会感觉到动力明显下降。
  一天之后这种感觉会加深,两天之后,就不得不维修更换了。
  这要是放在后世,妥妥的大修了,甚至都算是发动机报废了。
  一台出厂两天的车就发动机报废,这种车还怎么用?
  修车的时间还没开车的时间长?
  这要是洛阳造一台车开到西域,这得换多少个活塞?
  而且还有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由于动力的输出为蒸汽,而蒸汽是大量的水组成的。
  所以使用环境较为潮湿。
  如果一直工作倒是没什么问题,可蒸汽车怎么可能一直工作?
  只要放上一个晚上,就会出现一层薄薄的铁锈,敢放上三五天,铁锈就成堆了。
  就算加了润滑油也没什么效果,还是由于封闭的原因,加入润滑油之后当时倒是效果挺明显的,可一会儿的功夫这些润滑油就会被推出来。
  然后继续干磨。
  总不能走几步就加点润滑油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8/7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