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闲王(校对)第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579

李世民恶狠狠的瞪了眼长孙无忌,这件事不是他指使的,李世民心知肚明,而看李元吉的表现,也更不是他自己设计的苦肉计。
先前长孙无忌的那一句话,引起了李世民的怀疑,再加上李元吉那句话之后长孙无忌的反应,更让李世民确信了这事真的是污蔑。
李世民又何尝不想借此机会敲打一下李元吉?可还是那句话,有魏徵等人在场,自己非但不能敲打李元吉,反倒还要安慰他,若是魏徵等人步步紧逼,自己反倒是要下令追查到底。
一个皇帝可以什么都不忌惮,想杀谁便杀谁,便是没有理据,也可以凭空捏造出来一副合理的理据。
可李世民是个有野望,有抱负的皇帝,所以他不能那么做,他希望天下人看到的,是他的仁义,是他的功勋,而不是他阴暗的一面,所以,有些东西他必须要忌讳。
玄武门刚过不久,再强找理由杀李元吉,最终的结果绝对不会是自己预想的那样,只会更加糟糕。
“那郎中竟敢污蔑皇亲宗室,来人,诛九族!”李世民当即下令道,甚至没有让人去重新审问。
虽然看似草率,但也正常,不论这件事情背后的主使是谁,单凭这一份口供,便可以将其诛九族。
古代律法虽不如后世那般完善,但也有一些可取之处,同级别的人若是污蔑对方,被查出之后要反坐其罪,就是说你污蔑对方是什么罪名,就以什么罪名的处置去处置你。如果是平民污蔑官员,则罪加一等,也就是本来该判无期的,直接就死刑了。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般情况下是没人敢乱去诬告他人,但只要有人告了,十有八九会是真的。
快刀斩乱麻,一个郎中李世民还不在乎,但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他必须要保下来,虽然这件事情让他很生气。
为了不给魏徵等人开口的机会,李世民露出一副关心的姿态说:“此事就此作罢,朕与诸位大臣们正商议当如何奖赏你,元吉不妨说说自己的想法,朕会尽力满足你。”
说完,李世民悄悄的瞥了眼魏徵,见其果然轻轻的摇了摇头,似是对其处置方案的不满,但也没有站出来指正。
李世民心中暗暗松了口气,暗道当个明君真t累。
不过一想到李元吉那蛋疼的处境,李世民的心情瞬间又好转了不少,自己忌惮的东西很多,但李元吉忌惮的东西比自己更多,自己无非就是担心个名声,但他却要担心自己的小命,总之,他的日子要比自己更难过。
这么一想,留着李元吉也没什么坏处,至少当自己觉得生活挺悲剧的时候,可以去想想这个比自己更悲剧的家伙,前提是不给他任何掌握朝政兵权的机会。
李元吉眼睛打着转,奖励什么的自然是从没想过,狮子大开口只会让自己死的更快,但是别的一些事情倒是可以搞一搞。
“陛下,按制臣弟应有开府纳士的资格……”
李世民面色骤然聚变,大殿之中的大臣也是面色一紧,高士廉和长孙无忌二人则是暗暗欣喜,这齐王刚才逃过一劫,转眼间就开始作死了啊。
开府纳士?哪门子制度规定你齐王可以开府纳士的?你这么做,不就摆明了你是有目的的吗?
这下轮到李世民蛋疼了,按制确实不准开府纳士,但李元吉这么说也是有根据的,李世民在身为秦王的时候,不就开府纳士了吗?按规矩这同样是不被允许的。
只有帝国的储君在成年之后才可以开府纳士,收拢人才,为登基做准备,避免帝国权力交替之时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捣乱。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帝国权力变更时的平稳,为了帮助新帝可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掌握朝政,不是储君,就没有资格这么做,但偏偏李世民就这么做了,现在被李元吉拿出来说道,他还真没什么反驳的理由,因为反驳了李元吉,便是反驳了自己,便是承认了自己的帝位来之不正。
刚才还觉得留着李元吉也挺好的,但是仅仅几秒钟以后,李世民却后悔自己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但是臣弟觉得那样太累,所以这开府纳士的资格臣弟就不要了,就是那个前段时间臣弟跟陛下说的那事,臣弟倒是觉得挺有趣的,时不时的倒腾些新鲜玩意儿出来,本想以朝廷的名义招募英才,但陛下却不同意,倒不如给臣弟负责如何?陛下给臣弟点官职吸引人才如何?不要太多,多数为九品官职,八品要十个,七品要五个,六品要两个,俸禄什么的由臣弟负责就好。”李元吉连忙将科学院的事情提出来。
虽说以齐王的名义去招募人手也可以吸引人眼球,但他毕竟无法给那些人真正的官职,只能给出相应的待遇。
如果李世民能同意,那倒挺不错的,有官职,吸引的人群也会更多,招募到真正的人才的几率也就更大。
“堂堂齐王,不思治国平天下,却整日迷恋于奇淫技巧,成何体统?”李世民脸上微微带些怒容,但心里却是乐开了花,按照李元吉的说法,给他官职又能如何?他任命的官员,也只能在那个什么狗屁的科学院发发威,一个游离于朝堂之外的小衙门,里面装着农民,木工,铁匠这种低级别的平民,你就是说他造反,都没人会信。
李世民倒是想直接同意,但却需要个台阶,不然做作的痕迹可就太明显了。
“臣倒是觉得陛下此言有所偏颇,天下众物,皆有他存在的道理,即便无法搬上朝堂,陛下也不应如此藐视,这登上朝堂谏言纳策是治国,在朝堂之外也同样是治国,臣觉得陛下应当允诺齐王,毕竟可以稳定天下人心。”长孙无忌站出来说道,至于前面被李世民瞪了一眼,屁话,不赶紧站出来帮个忙,还等着待会挨熊啊?
再说了,这也的确是好事啊,给齐王找了个事做,也能稳定天下百姓,有利于李世民的统治,也有利于树立李世民的形象。
不过说起形象这个问题,李世民就觉得很头疼,他都已经是皇帝了,但在民间,对他的批评声也依旧很大,更多的舆论依旧是站在李建成和李元吉这一侧。
至于李元吉会不会借着这个机会搞点别的动作,这一点李世民倒是不怕,民望再大,没有军队你也屁都不是一个,这就是李世民的底气。
“允!人员皆由齐王提名,交由吏部审核登记造册。”顺着台阶,李世民直接走了下来,没有什么可以拒绝的理由,只需要往里面送几个人就可以了,届时李元吉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自己的眼睛。
“谢陛下!那啥,陛下借我三千军队呗?”
第八十九章:入伙
“那个谁?罗尘?”回到太平坊,李元吉双手叉着腰,鼻子里若是来上两颗大葱,没人会怀疑他不是大象。
高履行的死,对李元吉没有产生任何一点影响,相反,还让自己知道了某些人的心思,也给了自己准备的时间。
但那些只能是在暗中,明面上的,自己依旧需要和和气气,不去跟任何人结仇。
“殿下!”罗尘屁颠屁颠的陪着笑一路小跑过来,自从那日出面与齐王一同打了一架,罗尘的日子过的也是越来越好,如今已经接替了余仁,成为了太平坊的第一主事人,平日里这上千号人,则全部由自己来指挥调度,小日子更别提有多美。
“那个啥,你去安排一下,从明日开始,这些工人们只留下骨干,其余人统统不用来了。”李元吉指着数千工人说道:“知道啥是骨干不?”
罗尘摇了摇头,鬼才知道骨干是啥玩意儿呢?
“就是各个位置上的负责人,知道每一个步骤该怎么做的那些。”李元吉有些恨铁不成钢,细化的解释道。
这些时日家里的开销也很大,大到自己也只能摇头表示无奈,特别是采购了那么多的食物,更是让裤兜见底,幸好今日李世民同意了自己的试验,答应了明日调派三千兵力过来,若不然的话,自己也就只能在这些普通的百姓身上做实验了。
这种实验吃不死人,都是正常吃的物件,也不可能会出事,但就怕百姓嘴碎,没事出去瞎嘚瑟,泄露了自己的秘密。
“明日会有三千军队过来,总不能让他们白吃白喝吧?得给咱们干活才行。那个啥,你待会去跟那些负责人交代一下,明天那些军士分到他们手下,该怎么使唤就怎么使唤,谁敢蹬鼻子上脸直接一顿胖揍,敢还手的本王亲自打他丫的。”越想越是觉得李世民抠门。
试验的是你的兵,最后得到好处的也同样是你的兵,跟老子有个一毛钱的关系?本以为李世民还会装模作样的给点伙食费,结果毛也没有一根。
既然都这样了,那也就别怪本王压榨劳动力了,太平坊不养闲人。
“诺!”罗尘兴奋的点着头,对李元吉的命令他不会去犹豫,反正天塌了有个子高的顶着,天不塌自己就有好日子过,怕个卵?
“殿下,世家的人来了。”
李元吉回头一看,果真见到一队队车辆正朝着临时的王府处缓慢行走,车队中还有几辆豪华马车,看着很是气派。
车上拉着的,全部都是铜钱,看车子应该是六家都来了,但那点车却根本装不下三万贯。
“臣见过齐王殿下!”王珪拖着副近六旬的躯体,弯腰拱手道。
他本是太子的心腹,如今却转投李世民,苦逼的是李元吉还没有死,这让王珪始终觉得心中有些过意不去,儒家学问也就这点不错,知廉耻,重颜面,有道德作为制高点去自我约束他们。
“恩!”轻轻的点了点头,没工夫搭理这些家伙,“几位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嘎……
王珪等人瞬间懵逼,你特喵是真不知道?还是明知故问?
“殿下还真是风趣,我等今日前来,是按约送钱来的,其实前几日便来过一次,只是恰巧殿下率军出征,这事便耽搁了下来。”崔综依旧是那副笑眯眯的表情,右手不慌不急的缕着胡须,气定若闲道。
“那点钱怕是不够吧?本王可不收金银。”脸上微微一笑,李元吉心中甚是满意,自己也正纳闷着呢,几个世家怎么就没动静呢?
自己也挺着急的,可这事没办法,自己决不能主动的去找他们,只能等,等他们自己找上门来。
至于抛开世家,水泥作坊依旧可以正常的建起来,甚至可以将水泥运往各地,但没有世家的支持,这些水泥在各地根本就没有销量。
这个时候,在某些地方上,朝廷的影响力还真不如他们这些世家,这些家伙一手握着钱,一手握着真理,而且他们还更加倾向于李建成和李元吉,虽然表面上支持李世民,这也就是李世民为什么会忌惮世家的原因。
“五千贯毕竟不是小数目,我等虽家底颇厚,但也家大业大,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抽出那么多钱财,所以想先出三千贯,余下的则从殿下的钱庄贷款。”郑善果面色严谨的站了出来,心中隐隐有些担忧。
水泥的作用他们都看到了,而这玩意儿最大的功效便在于筑城,各地的城池不说全部开工,单单就是在边境建新城,他们赚到的就多了去了,齐王不是不可以避开他们,只是需要花费一些代价,但这样的话,损失更大的将会是世家。
他们没有按照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钱送来,郑善果在担心齐王会不会反悔,或者生出一些别的幺蛾子来。
“贷款啊……”李元吉眼中猛的打着转,觉得这其中似乎有利可图,“可以,但利率不能是万五了,那利息太低,钱庄没有那么多钱,都以这个利息贷出去,是要亏本的,今日的利率为千一,半年结算一次复利,诸位若是需要,可来办理手续。”
千一,万五,其实就是涨了一倍,一千贯一日的利息为一贯,他们六家每家贷两千贯,每家每日也就是两贯钱的利息,虽然很高,但考虑到一千贯的本金,这点利息也就很低了,还不如他们放贷的利率。
而且齐王还是半年结算一次复利,不像他们,复利是以日为单位来结算的。
“成,就这么办!”郑善果果断的点了点头,利率高一些便高一些,反正这钱又不用他们出。
按照先前的约定,贷款的钱会从水泥作坊的利润中去扣除,等贷款还清了,在开始给他们分红,无非就是少拿几个月的钱而已,但只要市场能够做大,这也就是几天的功夫而已。
“那原料的事?”
“长安这边本王已经下手了,本王也考虑了很长时间,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大家心中有数,这思来想去的,也就觉得这种方式比较合适。诸位在各自地方也比较有影响力,所以呢,各位所在的地区的销售任务,便交给诸位了,不过价格得有作坊统一制定,你们从作坊拿货,可以保证你们的利益,但是有一点,不准跨区域销售,但凡是离开各自区域的,会被取消销售资格。”李元吉一本正经的说着,虽然跑了题。
但众人还是满脸严肃的点着头,虽然各自的地盘有大有小,市场也不一样,但之后是可以再去商议的,这个规定虽然限制了他们,但也保护了他们的利益,至少在你的区域内,除了你以外,其他人不准进入,这就是你的利益。
“另外就是由作坊在各地开办一座新的作坊,由作坊统一负责,但位于各地的原材料,由诸位负责供应,价格什么的咱们事先也说好了,不过有五种材料虽然价格不贵,但却只在长安附近产出,所以这五种材料便由本王负责了。”
李元吉摆明了是留有后手,崔综等人努了努嘴,想要据理力争,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人家是王爷,拉了那么多权势股东,皇帝既然没有制止,那也就是默认了,已经给了他们这么大的利益,再去争的话,怕是会适得其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5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