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闲王(校对)第4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5/579

需要去表示愤怒吗?不需要,现在自己什么都不需要,只需要下命令就可以了。
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人会反对,没有人会扯后腿。
直接道:“马五,你来说吧!”
“……”
马五将整件事情的过程一言一句的说了一遍,与跟李元吉讲的一模一样,没有任何的差别。
而听完了整件事情的过程,四人也是不由得倒抽了口冷气。
李承光出去是感受大唐的。
何为感受?
简单点说,就是为登上太子之位做准备的,想当太子并没有那么容易。
在制度上,李元吉已经给了太子最好的保护,但是就自身而言,太子也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壮大自我,必须要展现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一幕,方可被册立为太子。
一个常年待在宫中的皇子,是绝不可能成为太子的。
无论是什么朝代,什么时候,哪怕没有明显的记载那些太子常年混迹于宫外,但实际上,每一位太子对于民间,对于国家,都有一定的了解。
当然,有些时候是例外的,比如说汉武帝刘彻,他就没有,但那考虑到刘荣被废,刘彻年纪尚小,在册立为太子的时候,还没来得及去做那些。
但是在之后,该有的流程也是一点没少的。
李承光显然不会只出去一次,但是这第一次就遇到了如此严重的问题,这个结果,显然是所有人都无法接受的。
李承光虽然年纪还小,但他的聪慧,他的一些优点已经开始逐渐的露了出来,谦虚好学,丝毫没有身份上的高傲,对待每个人都很平和,但却又给人一种淡淡的威严。
假以时日,李承光未必能成为李元吉这样的君主,但其自身的发展,自身的未来,也是不可小觑的。
至少,大臣们对于这个未来的太子,在当下来看,还是很满意的。
而且大唐现如今的发展,虽然有些不足,但如果忽略掉这些,其短短几年内所取得的进步,早已超越了之前上千年的时间,一个美好的,繁荣的,强大的盛世即将来临,这个时候,别说是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内阁成员,就连普通的官员,普通的百姓,也不希望出现什么变故。
眼下,未来太子被刺杀,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这罪名……
可是形同于谋反的啊。
这事不好办!
这是房玄龄的第一反应,并不是不能办,而是涉及的人太多了,要从数万工人中去进行筛选,况且,现在能不能把那些工人一个个的找回来都是一个问题。
最重要的是,不知道陛下此刻的态度。
什么?这种事还要问陛下的态度吗?难道不是从严,从重的去办吗?
当然不是,皇帝的态度,在这个时候还是很重要的。
如果需要从严从重的去办,那么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参与了,也不管他们是不是无辜的,都会因此而多少受到一些牵连,虽然不至于牢狱之灾,但是日子肯定是比不上现在的。
如果皇帝只需要严惩那些参与的人,这个对于百姓来说是好事,但对于处理此事的官员来说,却是难事,人太多,不好甄别。
“朕非暴君,不会去冤枉一个好人,亦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李元吉淡淡的开口说着。
一句话,就给这次的事情定了性,只惩办有参与的人,不牵连无辜的人群。
虽然累了点,但是李元吉的这个态度,还是让大家松了口气。
“但是,这件事情也不能就此放过。”李元吉继续道:“工部派一位侍郎过去,尽快恢复铁路的修建工作,另外配合刑部对名册进行查阅。玄龄,知节,行成,你们三位,亲自带人过去彻查此案。”
房玄龄等人心中一惊,三位内阁成员亲至荥阳彻查此案,这可不是个小动静,另类的三司会审吗?
未必,这事应该不止表面上看到的这么简单。
果不其然,李元吉并未让他们久等,紧接着便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
“人员方面你们不必担心,此次马五跟着你们一起去,暗卫会配合你们进行一些暗中的调查,另外,第三军也跟着你们一起去……”
第三军?
当李元吉说出这三个字的时候,不仅仅只是他们四个,就连马五也都深深的感到了震惊。
第三军是谁?是大唐最精锐的部队吗?当然不是。
顾名思义,比他更精锐的,还有第一军和第二军,排列越靠前,就越是精锐,这种命名方式虽然简单,但却更利于统计和调度,不会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但是,直接从长安调第三军去荥阳,这么做合适吗?
第五六零章:重拳出击
第三军何许人也?
虽不是大唐军队战斗序列中作战能力最强悍的,但也属于顶尖的行列,绝非其他部队能够相比的。
一个国家,想要打造一支强悍的军队,所需要花费的精力与物力绝非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唐军战斗力最强悍的,当属第二军。
但第二军与第一军同属禁军序列,他们的任务是守卫长安,保护太极宫。
而第一军的任务为守卫皇宫,守卫长安城内,他们的作战任务多以防守为主,配合长安的地形,可以说,经过几年的时间之后,任何一支部队,在进攻长安的时候,都不会有个好的结果。
第一军已经将长安的每一座建筑都进行了标记,甚至制定好了防御策略,也就是说,敌军每进一步,都会进入一个新的陷阱,新的包围之中。
第二军负责的是长安外围,多以野战,攻城战为主,他们是守卫长安的第一道力量,换句话说,第二军打没了,才会轮到第一军上。
而第二军中无论是装备,还是人员的配备,又或者是物资的供应,都是唐军的重中之重。
单单只是他们的营地里,就存储着足够他们战斗至少一年的物资,一年时间,这是底线。
说他强悍,并不是因为这些,而是第二军的训练方式大为不同,他们的每一个士兵,都需要练习野战相关的科目,也要练习攻城战相关的科目,同样还要熟悉城市进攻防守作战的相关知识。
这么一支训练科目杂七杂八的部队,怎么可能会有强悍的战斗力?
训练的越多,意味着就必须将有限的精力去分散掉。
但这是禁军,有足够的的资源,一切所需要的资源,在这里都不差。
不能适应的,淘汰,在各级部队表现好的,表现出强大适应能力与战斗能力的,调上来。
恐怖的淘汰率,使这支部队得以如此的精锐,而付出的代价,便是集大唐之力,在几十万军中选出这几万人。
跟第二军比起来,第三军的战斗力或许有些不如。
但是跟其他部队比起来,第三军那可就是恐怖般的存在了。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第三军的驻地就在长安外围,是紧邻第二军的一道防线。
而第三军的兵员,来自于三个地方,新兵营,禁军,其他部队。
那些被第二军淘汰掉的将士,大多数都来了第三军,被淘汰只是因为第二军要求太高,他们要求每个人都是全能的。
但是在第三军不同,第三军属于常规编制的野战军。
而军队性质的划分,只有两个,野战与攻城,顾名思义,野战包含了所有野外作战的战斗项目,而攻城则包含了攻城,防守,巷战等等相关战斗项目。
唐军按照作战需求,对部队进行了三个级别的划分,甲、乙、丙三个等级。
不同的等级,有着不同的区别,甲种部队之所以是甲种部队,他的身份地位是极其特殊的。
特殊到当他们去选人的时候,甲类以下的部队,必须放人。
有点类似于后世特种部队的感觉,直到闹的普通部队怨气通天,这才适当的从新兵中去挑选一些。
除此之外,甲种部队的编制也不同,师级以下都一样,只是装备的更换有优先权,到了军这一级,是由五个师组成的,一个师一万来人,一个军就是将近六万人,这个规模,呵呵。
乙种部队下辖三到四个师,属于常规作战部队,丙种部队,就是地方驻军,总人数很庞大,但单一地区的兵力并不算多,主要负责地区的维稳任务,一个军只有两到三个师,根据地区人口数量,地域大小来决定具体的编制。
长安附近,只有禁军与第三军一个军,另外还有一个第四军在稍远一些的地方,这十七万左右的兵力,就是直接拱卫长安的部队。
“陛下,第三军若是被调走,长安周边的防御会瞬间留下一个窟窿,万一要是……”程知节努了努嘴。
排兵布阵,他很清楚,每个部队驻扎在哪里,能有什么作用?他也很清楚。
虽然按照现在的情况,调走一个第三军并不会引发什么问题,但这个漏洞毕竟是出来了,谁也说不准后面会发生什么。
“第三军早晚是要被调走的,空占着一个甲种军的名字而不去承担应有的责任,大唐养着这支军队还有何用?至于长安的防御,禁军和第四军足够了。”李元吉摇了摇头,并不是他自信过度,禁军和第四军加起来十一万人,还守不住一个长安?更何况他们大部分都装备了新式步枪,战斗力岂是以前能比的?
“这次既是去处理事情,同样也是一场实战拉练,知节你要协调好各方面。”李元吉继续说着。
第三军,或者说整个甲种部队的组建,就是参照了后世的快速机动部队的班底来组建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5/5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