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闲王(校对)第2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7/579

信使点了点头。
这俩人回来自己不奇怪,皇帝私下里召见也不奇怪,但是参加内阁会议?
内阁会议是谁不谁都能参加的吗?内阁无小事,这是天下人都认可的,让两位戍守边疆的大将参加内阁会议,其目的又是什么?
段纶觉得自己可以歇一歇脑子了,不用再去多想什么了。
因为答案已经出来了。
李靖和苏定方一个去了雅州,一个去了玉门关,两个人去那里的目的是什么自己很清楚,虽然没有人明说,但掩盖不了事实的真相,稍稍了解一些情况的人,都不看看出来。
这两人回来了,参加了内阁会议,又走了。
朝廷下令组建驿站,偏偏还不给足够的马匹,朝廷没马吗?
有,前些年从突厥那里搞了一大批战马回来,这几年北边也有不少的牧场,多的不敢说,保证每个驿站两三匹马还是够用的。
朝廷不分下来,难不成粮食多的用不完吗?
当然不是。
“知道了!”段纶点了点头,心中纵是有什么不满的,这个时候也不能表现出来,匆匆的写了封回信,表示自己会全力解决这件事情,然后将信交给信使:“兄弟休整一日,劳烦再跑一趟!”
“都督放心,小的明日一早便出发。”信使重重的点了点头。
在下人的带领下,信使去休息了,当然,下人也很有眼色的给信使塞了点东西,至于是什么,大家心知肚明,毕竟人家一路从长安跑来,给几个辛苦钱也不为过。
“都督,这下怕是要打仗了啊……”每个人身边必定会有一个聪明绝顶的军师,至少不是一般人能够胜任的,段纶也有自己的军师,通过其谈话的内容,也看出了问题的关键。
朝廷不给足够的战马,那是因为要打仗了,前线需要大量的军马来补充。
说一两年后再给,那也就是说,朝廷是打算打个一两年的时间,以唐军现在的军力,打个一两年,足以看出问题所在。
那就是朝廷对于这一战,有可能信心不足,不然怎么可能会打个一两年的时间?
投弹车火箭炮往那里一架,一通乱炸,步兵骑兵摆成一排,横推过去,那就是所向披靡,无人可当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打多久,看的不是唐军战斗力强不强,而是看唐军能够走多快。
如果他知道这次的目标不止一个吐谷浑的话,或许就不会这么想了。
“哎,刚过两天好日子!”段纶叹了口气,一脸苦逼的摇了摇头。
“不管怎样,咱们这边必须完成朝廷的命令。”军师提醒道,对于段纶而言,无功不是过错,小错也不是问题,只要听话,前途就是一片光明。
第三四九章:假币?私币?
就在全国百姓为了降低课赋一事而欢庆的时候。【】
长安城中,却是乌云密布。
一扫之前的好心情,为此,李元吉甚至大发雷霆,并亲自召集了数位大臣,以及涉及此事的相关人员。
面前摆着的,是一大堆的黄金。
为了方便运输存储,黄金并没有打造成金元宝的形状,而是以金条的形状面世,且最低重量也是五两,再往上还有十两重量。
两只托盘上,分别放着数量相等的黄金,说多也多,说不多也不多,两边加起来,一共三百多两黄金,其价值更是高达六百多贯。
假币,早晚会出现,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避免假币的出现,即便是采用了更多更先进的技术,也总有人会模仿的比较像。
况且以金银为货币,其防伪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要材质是真的,那就是真的。
一百多两黄金的假币,或者被称之为私币更为合适一些,这让李元吉心中很是不爽。
若是单个少量的出现,倒也不会引起朝廷的注意,可一次性出现了一百多两,那也就意味着,有人在批量制造私币,并且流入市场。
私币的流通,对于整个社会经济来说影响并不大,因为那毕竟是真金白银,私币也好,官币也好,都是要流通的,商人们并不会吃亏,百姓也同样不会吃亏。
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吃亏的是朝廷,若是不能打掉这些私币的源头,那就等于是朝廷再给某些人打工。
在召集大臣的同时,李元吉并没有急着去询问缘由,而是在脑子里不断的思考着,该如何去杜绝,打击这些私币。
金银的兑率,是户部按照当下市场的价格来制定的,就算是有些误差,但也完全在接受范围之内,至少不会出现大范围的将金子或银子融化掉筑器卖高价的现象。
可若想制止私币的出现,其难度有多大?这一点李元吉几乎可以想象到。
大批量的还好,家庭作坊式的小规模制造,自己根本无从下手,人家院门一关,一次制造个一二十两,自己连知道消息都有些困难,更不要提去打击他们。
“说说情况吧!”瞅着大臣来的差不多了,李元吉有些沉闷的吩咐了句。
“诺!”罗尘毕恭毕敬的应了声,“这些私币是昨日钱庄发现的,起初只是觉得有些奇怪,也没有太过在意,不过在当晚盘点的时候,店员留了个心眼,结果便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朝廷发型的金、银都有特殊的记号以及一整套的流程,而且层层把关,中间出错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正规的金、银背面刻有重量数字,铸造年份,铸造地点代号,以及刻印官员代号。所有的金、银货币背后的内容,只有重量与年份有可能重复,或者是同一地点,同一批次,同一官员刻印。
所以这些也是钱庄用来分辨真伪的主要途径之一,不过这次钱庄真的是出现了纰漏,结果忽视了这么严重的问题。
这批金子的背后,竟然刻着不同地区的代号,和官员代号,加上其制作稍显粗糙……”
大臣们这才明白皇帝让他们过来的原因,原本还以为皇帝发财了要发赏钱呢,结果没想到竟然是有人私铸货币。
私铸货币,那可是重罪,情况恶劣的甚至要诛族的,当然,数额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砍头是跑不掉的,但最好的结果也是打为奴隶,发配边疆。
“金子是真的吗?”房玄龄觉得这事有些小题大做。
不是不重要,而是大臣们太忙,没时间去管这个事,但也不能不管,尽早确定下来,然后大家各干各的,谁也别耽误谁的时间。
“是真的,纯度也没有问题。”罗尘点了点头,来之前他已经问清楚了,不然以一个外人的身份,怎么可能知道这些东西?
“陛下,既然这些黄金是真的,那朝廷的损失其实也不大,可将这些私铸黄金收回,统一融化重铸,另外再让刑部派人调查就好了。”房玄龄朝着李元吉建议道,意思很明显,这是让刑部慢慢查就行了,大家都挺忙的。
“若是这些黄金的来源有问题呢?”李元吉微微眯着眼睛问道。
如果真像房玄龄说的那样,自己也不会这么上心,可问题并不仅仅只是表面那么简单。
“来源有问题?”房玄龄一愣。
“是这样,现在金饰价格基本与黄金兑换白银等价格持平,即便有人想要借此牟利,那也是想办法来钱庄兑换黄金,然后拿去融了打造饰品,现在的情况则刚好反过来,能拿出这么多饰品的,完全可以直接拿去交易,获取的利益未必会小,而将其融化,在私铸成货币,其中的成本固然不说,为了那么点蝇头小利,落个满门抄斩,反正在我看来是很不划算的。”罗尘连忙提醒着。
房玄龄猛一拍脑门,感情自己进入误区了。
之前只是觉得朝廷没有亏什么,所以也就没打算下力气追查,让刑部那边意思下就行了,若是能查到,自然最好,查不到朝廷也不亏。
这倒不是因为他不尽职,而是实在太忙了,根本没那个功夫。
罗尘这么一提醒,房玄龄倒是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以前倒是有不少人利用这个差价来赚取利润,甚至有人专以此为生。
可他们的套路哪一个不是将铜钱融化掉来铸造饰品获取差价?还没见过有哪个拿饰品融化掉来铸造铜钱的呢。
当然,说没有那是瞎话,肯定是有的,而且还有不少。
但那些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些饰品见不得光,只能少赚一些尽快出手。
“陛下是觉得这些黄金可能是从那里出来的?”房玄龄指了指地下。
“朕觉得很有可能!”李元吉点了点头,什么地方出来的东西见不得光?墓穴中的陪葬品。
陪葬品中分为两种,一种是日常生活用的,这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摸金校尉们将其拿出来以后,可以直接脱手。
但另一种就有些特殊了,是专为死人打造的陪葬品,这些物品被统一称之为冥器。
而普通的陪葬品别人看不出来,可若是冥器,大家一眼就能瞧出来,谁会有胆量去买个冥器放在家里?
特别是在这个封建迷信盛行的古代,凡是跟死人有关系的,人人都恨不得离的远远的,根本不会去触碰他们的东西。
所以,摸金校尉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将其融化,打造成新的饰品,或者直接打造成钱币花掉。
两者各有各的好处,打造成饰品出手更为稳妥,不易被人发现,而打造成钱币,那可就涉及到另一项罪名了。
“这事可不太好查,那群地老鼠们来无影去无踪的,警惕性可是不低。”张亮调任鄯善道行军总管之后,几年内连升几级的张行成由刑部侍郎接任刑部尚书一职,入内阁。
张行成不说深得李元吉的信任,但能力还是不错的,之前世家镇州放贷一事,刑部派去的官员就是张行成,也正是那件事情之后,才让张行成上了李元吉的尚书名单。
有前途,对皇帝也算是有些了解,忙碌公务之时,张行成也更是将自己埋在书籍中去学习,去补充自己。
不求做到事事皆懂,但至少也要事事皆知。
张行成的牢骚之言,倒是让李元吉眉头紧皱,这群摸金校尉们,哪一个不是猴精猴精的?指望他们像某些二代那样招摇过市一般的炫耀?没门。
干这一行的,不能说所有人都是活不下去的,起码有一大部分是这样,没什么拿出手的能力,只能靠这个吃饭。
但这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调,不是说他们作案低调,是得手之后的低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7/5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