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3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0/427


而比孙浩晟等人还要激动的,当属刘大力,作为曾经军队的一员,对于皇帝那可是有着无比的崇敬,甚至做梦都想到将来有一天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将军,然后接受皇帝的授衔仪式,虽然成为将军已经没有了可能,但是好在他终于有机会见到皇帝了。
刘大力在得知消息之后,特意回宿舍换上了自己的那套军装,虽然没有了军衔,自己也是个残疾人,但是他更愿意以退役军人的身份去面见皇上。
而当刘大力从宿舍走出来的那一刻,四周警戒的卫队士兵也不由的朝他递来了尊敬的眼神。九点十分,皇帝的车队进入了运通公司的大院,运通公司内掌声不断,提前赶到的媒体记者也更是将这一幕拍了下来。
当王思锐下车的那一刻,在所有人都在激烈鼓掌的时候,刘大力单手夹着单拐,直起了腰板,朝着王思锐敬着军礼。
而王思锐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个残疾军人,事实上在了解运通公司的时候,他也了解过这个军队退役的上尉,所以,对于刘大力,王思锐并不陌生。
王思锐也是军人出身,对于军礼也并不陌生,下车之后,王思锐也是直接走向了刘大力所在的位置,朝着他还了个军礼,并且重重的握住了他的手。而此刻,刘大力早已是激动的浑身颤抖,泪流满面。跟在一旁的记者,也没有偏差的将这一幕拍了下来。
“你是刘大力同志吧?朕了解过你的资料,你很不错,在军队就是模范连长,回到地方以后也能够自强不息,将在辎重部队所学习到的知识带回到地方,继续为帝国的发展做贡献,帝国需要更多你这样的人才,你为其他人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模范作用。”王思锐丝毫没有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对于这样的人才,就应该表扬。
当然,王思锐也不是几年前那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也不会为了表扬刘大力而去伤到其他退役将士的心,所以,王思锐特意点出了辎重部队,这也是为了告诉其他人,你们或许没有刘大力取得的成就高,但那是因为你们所处于的部队不同,专业不同。对于那些一线作战部队的将士,退役之后难道让他们去杀人吗?他们学习的就是杀人的本领,所以回到地方以后,也就只能去干一些轻松的工作,因为没有专业知识可以让他们去使用。
“原第一集团军,第二军第四十二师,四二一旅第七辎重团三营一连,上尉连长刘大力,向您报道!”听着皇帝的话,刘大力瞬间哭成了泪人,断断续续的报出自己原部队的番号以及职位,希望以此来表达对皇帝的敬重。
王思锐轻轻的拍了拍刘大力的肩膀,又说了几句鼓励赞美的话,之后又跟运通公司的五位股东分别握手,然后便开始了视察工作。
第495章
皇帝的专访
任何一个国家,若是想全力发展一个行业,那么除了那些本土匮乏的资源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以外的其他所有行业,都将在国家做出决定的那一刻,开始突飞猛进。
就在一些商户开始对同行们之间的价格战有所不满的同时,在这股价格战的风潮尚未席卷全国的同时,作为中华帝国的开国皇帝,王思锐却悄然莅临运通公司视察,而这一消息,也在第二天的报纸上被报道了出来。
直到这个时候,民众们才知道,原来最近一些商铺价格便宜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运输成本降低了,而对于百姓来说,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是以后他们购买商品的价格要降低了,在这个恨不能将一元钱掰开两半花的年代,这无疑是个绝对的好消息。
而惆怅的则是那些从事运输行业的农民们,这些力夫大多都是在农闲的时候,用家里的牲畜出来找活做,多少也能弥补一些家用,但是随着汽车运输行业的兴起,虽然目前来说对于整个大环境影响并不大,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传统的人力畜力运输模式将被彻底的淘汰出局。
但是到目前为止,那些依旧从事这一行业的老百姓们,却并没有看到汽车运输将会为他们所带来的冲击,这就像后世电商崛起之前,根本就没有人觉得电商能够对实体商业产生威胁的可能性。
当然,无论外界对于这件事情的争议声到底有多大,但是运通公司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且还是敢于将全部身家一口气砸进去的人,却是最终的得利者,加上皇帝亲自视察运通公司,所以,接下来只要运通公司自己不发生什么原则性的问题,基本上可以保证他们能够一步步的做大,做强。
在运通公司视察的时候,王思锐对于运输公司的运营方面提出了几个意见,不过这个主要是根据后世的一些物流公司的运作模式来提出的意见,是否与现代的运输公司通用,这个还有待商榷。
王思锐在运通视察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然后便驱车返回了皇宫,但是整个运通公司却陷入了一整天的“混乱”,对于皇帝亲自来视察,显然不是一两天就能够让他们平静下来的,而原本计划当天开会的运通股东们,也不得不将会议推迟到了第二天上午。
回到皇宫之后,王思锐接受了帝国日报的记者专访,帝国日报是官方媒体,也是国内目前唯一的官方媒体,覆盖范围高居全国之最,如果以县城为核算基础的话,那么帝国日报的覆盖范围是百分之八十以上,除了西北新疆方向,西南西藏方向暂时无法覆盖以外,其他的地区全部都能够见到帝国日报,不过时效性却要差很多,而最远的地区,基本上只能收到半个月前的报纸。
但好在帝国日报并不是日刊,而是周刊,所以偏远地区收到的报纸,其实也就是之前的倒数第二刊而已,影响并不算太大。
“陛下,请问是什么原因让您决定视察运通公司这个新兴行业,新兴公司的呢?”帝国日报中京部总编尹志陆轻车熟路的问道,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为皇帝做专访了,事实上皇帝的每一次专访,都由中京部的总编亲自负责,而这是尹志陆上任以来对皇帝进行的第二次专访,规矩什么的他都懂,所以基本上不会出现任何的差错。
而这个规矩,其实也有很多,比如一些敏感问题是不能提问的,除非皇帝自己亲自开口讲述,如果你提问的一些非敏感性问题皇帝不愿意回答,那么就要跳过这个问题,然后在新闻稿上将这个问题给抹去。完成采访之后,在写出新闻稿之前,要将稿子拿到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如果通过,则可以发表,如果不通过,则继续修改。
当然,这只是针对皇帝的专访以及皇族新闻才是这样定义的,其他的除了皇族以外,媒体可以不经任何部门审核直接对外发表,但必须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如果发现是虚假信息,那么相关部门也将会介入调查。
所以,各地区的宣传部门也特意开设了举报中心,举报者需要出具新闻的疑点证据,否则便不予接受。
“视察运通公司是朕在听说了近期民间一些商家大打价格战之后才临时起意的,但其实又并不意外,在决定开放汽车行业的时候,朕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让朕意外的是,没想到会这么快的就有人做出了成绩。”王思锐点了点头,为了刺激运输业快速发展,这时候他也不惜多说一些话来鼓励市场。
“开放汽车行业大约是一个半月前出台的相关文件,如果抛去运通公司运营的这半个月,前期准备的半个月,那也就是说,他们在文件出台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就决定并且做出了实际的动作要投身这一行业,而目前运通公司的业绩也让人惊讶,短短半个月内,便得到了大约五万元的纯利润,如果有更多的商家想要投身运输行业,那么帝国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接纳这些投资者?”尹志陆继续问道,他知道皇帝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所以问问题的时候也是做足了准备。
第一个问题是表示了皇帝很看好这一行业,第二个问题则是点出了运输行业的高利润,但是利润并不是他想要表达的问题,而是隐藏在高利润背后的一些东西。
“汽车运输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他的盈利能力很高,但是运营成本也非常的高,不能够只去看他的利润,而忽视他的风险,朕了解过运通公司的一些情况,也知道他成功的关键。任何一个行业,想要赚大钱,就必须要先做大才行,但是又不能盲目的去做,必须要考虑清楚自身的实际情况才行。
运通公司则是很巧妙的利用了这一点,并且成功的分摊了风险,他有五位股东,而这五位股东所拥有的独资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很不错,虽然目前来说他们暂时拿不出更多的钱去做这件事情,但是也没有为了这件事情而抛弃自己的老本行。他们雇佣了一些专业的人士来负责公司的运作,同时又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手中现有的资源去为本身的企业服务,朕也了解过他们这五家公司近半个月的盈利情况,比半个月前盈利增长百分之二十,比历史半月最高盈利增长百分之八,但是这仅仅只是半个月的成果,如果他们全部采用卡车运输这种便捷,快速的运输方式的话,那么盈利能力可能会继续提升不少。
回到先前的问题,运通公司属于重资产公司,虽然目前公司已经展现出了他极强的盈利能力,但是总体上却依旧保持着较为严重的负债率。目前他们大约负债两百多万,那么即便按照日后每月能够拥有纯利润十万,二十万,那么他们也需要差不多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够摆脱负债这一问题。
但是以运通公司目前的规模,想要赚大钱还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他的规模实在是太小了,尚无法满足河南一省所需,如果想要发展,那么他们将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置办车队,但是这样的话,一年后刚刚还完债务的他们,将再次背负巨额的债务,否则公司将有可能陷入发展瓶颈,甚至是被其他有实力的对手抢走市场份额,从而开始衰落。
而相比较于其他行业,他们的负债率没有这么高,即便是普遍被认为是重资产的工厂,实际上他的盈利能力也要比运输业更强一些,但还是那句话,任何一个行业,只要肯静下心来,沉下去去做,那么都是可以赚大钱的。”
“陛下,按照您所说的,那么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重资产并不代表着赔钱,只不过是将手中的现金转化为了资产,只要做的好,资产和盈利只会越来越多,如果做的不好,那么它反而会成为一种累赘?”尹志陆问道。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王思锐点了点头,肯定了尹志陆的解释,他的目的也就是让那些对这个行业并不了解,只是想插进来老钱的人给赶出去,免得到时候出现大规模的投资亏损。
“陛下,据我拿到的资料显示,运通公司内有一位车队运营负责人刘大力是从皇家陆军负伤而退役的一名军官,这是不是意味着,未来国家将会鼓励更多从军中退役的将士到一些行业中去工作?”
“刘大力的情况比较特殊,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刘大力这个属于专业对口,他在军队就是搞后勤辎重的,所以对这方面也很有经验,很有心得,回到社会之后,能够凭借着在军队中的积累走到今天这一步,的确值得欣慰。但是军队并不仅仅只是有后勤,他还有更多的兵种,而相比较于后勤,战斗部队的将士因伤退役的人会更多,但是他们在军中学习的就是杀敌的本领,回到地方以后很多事情他们都做不了。这就好比你这个总编,在这个位置上你做的很好,但是如果把你安排到钢铁厂去负责生产呢?你肯定搞不好,这个也是一样的道理。
而对于这些因伤退役的将士,朕鼓励他们自主奋斗,但是也要量力而行,绝不能因为某些原因,或者为了一腔热血而拒绝国家的安置,帝国会根据他们自身的情况来做出具体的安排,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多数人都会被安排到基层,参与到教育事业当中。
我们的军人的文化程度,可以说在全世界都是顶尖水平的,或许他们讲不出什么知乎所以,但是教孩子们识字还是没问题的,这样也会解放更多的教师,让他们能够专心的去做后期的教育。”
第496章
出名后的烦恼
王思锐的这篇专访引起了国内许多行业的重视,同样的,也引起了不少国外势力的重视。
作为皇帝,他的一言一行都不可能是那种胡侃的性质,他的每一句话都必须要深思熟虑,之后在经过专业的人士进行审核,如果没有问题,那么才能够公布出来,所以,通过这种专访或许不会让你了解到王思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但是你却可以了解到近期国家的一些战略布局。
运通公司虽然在河南省内闹的比较大,而且随着帝国日报的报道,皇帝的视察,在未来半个月到一个月内,运通公司的名头也将在国内忽然崛起,这对于运通公司日后的业务扩展还是很有帮助的,但凡事有好便有坏,这对于运通公司来说既是优势,亦是劣势。
运通公司会议室内,专访的报纸就摆在案台上,每人身前都有一份,五位股东加上刘大力,六个人成为了运通公司的最高决策者,当然,刘大力并没有股份,但是他在运通公司的地位也是尤为重要。
“大力,你在部队的时候对这方面比较有经验,说说你的看法吧。”孙浩晟皱着眉头,久久的不知道该怎么去开口,尽管他心中已经对运通公司的发展做好了计划,但是在看到这份专访之后,却忽然间意识到,自己对于未来的挑战,似乎预料的仍旧有所不足。
“运力的确是关键性的问题,在部队的时候,为了避免资源浪费,通常都是先通过铁路将物资运往相近的地点,然后再由卡车进行转运,如果将每一道运输程序都化作一个等级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在军中一共有三个等级的运输机制,火车是第一个,然后再由辎重师将物资运往该师的屯驻点,最后再由各部队的辎重部队前往屯驻点进行运输物资,这种模式极大的减少了各个部队的运输路程,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运输物资。
而部队中因为配备了大量的卡车,所有的物资基本上全部都是通过卡车来运输的,我曾经做过一项统计,就我们连而言,在拥有卡车之后,运输费用和时间方面基本上都缩短了一倍左右。
而陛下昨日也为我们提出了几条建议,分级运输制,单据责任制,统一管理制。分级运输制我想跟部队的情况差不多,就是需要我们在一个相对各地都较近的地方修建一座大型转运中心,各地的货物全部送往这里进行集中分配,从而缩短车辆的运输路程,即信阳到章德过来的货物,车队可以不用直接开往章德,他们只需要开到开封即可,然后在这里换一台车送往章德,这样等于将原本的路程缩短一倍,让车队的运作时间减半,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运力。
同时,我们也要在沿国道修建几座小型收发站,这个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那么,如果是从确山发往开封的货物,则可以由这台车进行搭载运输,到了我们转运中心之后,再由往东去的车队进行运载。
返程也是一样,这样也会比较有效的控制空车返程的情况发生,而这么做,我们只需要按照货物的流通量,在各个站点重新分配不同数量的车队就可以了。
单据责任制,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在部队的时候采取的方式跟这个差不多,即运输部队在出仓的时候,会有一份单据,单据上写明了货物的收货地址,收货单位,货物种类,数量等详细信息,货物送到之后,由接收方在单据上签字确认收货,一旦接收方签字确认收货,即意味着该次任务基本完成,剩下的只需要等运输部队回来之后将单据上交就算是彻底的完成。这样做的好处是,发货方可以不用派人跟随车队前往交货,他们只需要将货物交给我们,将情况写清楚,剩下的将全部由我们代劳。
统一管理制,这个目前我们还做不到,不过我会尽可能的想办法进行完善,争取尽快的完成改制。”刘大力先将昨天皇帝提出的三个建议进行了解读,事实上,打一开始刘大力就可以这么干的,但是这些制度是跟部队的运行机制完全一样的,而刘大力又是出身部队,他也怕如果这么干了,会让有心人看出猫腻,从而了解清楚部队的辎重体制。
而一旦被敌军了解透彻他们的辎重体制,那么在针对这一体制做出针对性的安排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刘大力一直都没有这么做,而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的布局。
至于第三个,这个就更简单了,统一管理制,如果只是有开封的这一个总部也就算了,想要做到这一点很容易,但是他们在省内各地都有分部,而分部之间的通讯基本上也就只能依靠车队之间来进行交流,虽然速度依旧不慢,但是跟军中的无线电比起来还是慢了太多。
而无线电则是绝对的机密,所以这一条刘大力并没有解释的太清楚,只是说以目前的情况还做不到。
“来回不停的转运需要时间,同样的也需要大量的人力来进行搬运,这样无形之中亦会增加成本,而我们目前的车辆仍旧不是很充足,且短期内根本无力继续扩充,眼下银行贷款也已经用完,仅仅依靠每月的利润,最多只能以每月十几台车的增速进行增长,这远远无法满足我们的发展需求。
而据我所知,南边的资本大鳄盛宣怀,似乎有意进军运输行业。”孙浩晟郁闷着说道,刚开始的时候的确没有考虑这么多,他只算到了利润,算到了什么时候会回本,但是却没有去想运输行业属于重资产,需要挤占大量的资金,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是很难出现盈利的,当然,在账面上却一直都是增值的。
“什么?盛宣怀也要参与进来?”其余几人不由猛然一愣,盛宣怀那是谁?早年间的官办商人,经商头脑并不比任何人差,而且凭借着多年来累积的经验与财富,早在八年前就向朝廷提出了辞官,并且被批准。
这几年以来,盛宣怀也是在江浙一带兴建了数座大型工厂,其中涉及到纱厂,船运,丝绸,茶叶,粮食,零售等行业,可以说,盛宣怀的实力在目前国内的这些实业家当中,排行绝对是前五的存在。
而一旦盛宣怀决定要入场,或许只需要从指缝里漏点钱出来,就比他们去银行贷款出来的钱还要多。
不过震惊归震惊,几人好歹也经商多年,即便经商以前是个榆木脑袋,经过这几年的磨练,也基本上算是开过光了,运输行业在皇帝的专访之后,虽然看起来很容易遇到发展瓶颈,但是这其中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只要前期能够顶得住,后期绝对的毫无压力,否则的话,盛宣怀为什么要选择入场?
“盛宣怀要入场?孙老板您怎么会知道的?”刘大力稍稍有些疑惑,这是在部队里养成的习惯,无论对手做出什么决定,他总是要先思考一番,然后在做出相应的对策,不管对手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呵呵,早年间我也经常到江浙那边去经商的,在那边也有一些朋友,昨天晚上我收到一位朋友的电报,而盛宣怀这种商人,又怎么会放弃开封呢?所以他在这边也有分部,应该是昨日打听到了陛下视察我们公司的情况之后,将之告诉了盛宣怀。”孙浩晟苦笑着说道,坦白地讲,面对盛宣怀,孙浩晟还是有较大压力的。
“不对,事情可能没有这么简单,我还在工厂的时候,曾经看到过卡车订单企业的名单,盛宣怀好像定购了二十台卡车,这些卡车应该是自用的,他应该不是早就看出了卡车运输业的前途,而联想到这个时间点,而您的朋友又这么急的将消息转交给您,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盛宣怀可能是看上了我们运通。”刘大力在听到孙浩晟的解释之后,立刻想出了事情的缘由。
虽然刘大力在经商方面的头脑并不强大,但是部队可是个极其锻炼人的地方,特别是前线,那就是逼着一个人去激发出身上最大的潜力,没办法啊,不想动脑子就可能会死掉,在死亡的威胁面前,没人敢在这方面懒惰。
刘大力也是同样的,加上他本就是军官,所以思考以及战略方面多多少少的还是有些强人之处的。看出盛宣怀的目的,倒也不算什么难事。
“这……这不大可能吧?”
“如果是在昨天之前,那么的确不大可能,但是现在,我有很大的把握可以确定我说的绝对是真的。不要忘了,昨天陛下才刚刚视察过我们运通,在这之前,你们可曾听说过陛下视察任何一家私人企业?他看中的是我们的品牌,是陛下的名人效应,一旦他带着大量的资金入股,或者收购我们公司,那么靠着陛下这块金字招牌,恐怕那些企业会争着将生意送到我们这里,所以,如果盛宣怀胆子足够大,那么明年就回本也不是不可能的。”刘大力极为肯定的说道。
第497章
资本的诱惑
作为一名官员,盛宣怀是成功的,但也是失败的,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于盛宣怀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打击,也是在同一年,盛宣怀向清廷提出了辞官请求,但是被拒绝,无奈之下只好继续憋屈的继续过下去。
1900年,随着八国联军的到来,清廷开始进入了名存实亡的阶段,而在刚开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到清廷已经失去了统治权力,而清廷的权力,则是悄无声息的转移到了当今皇上王思锐手中。
于是,在1902年的时候,发觉了这一情况的盛宣怀,再一次的上奏请求辞官,而这一次的辞官结果,倒是与盛宣怀的猜测差不多,上面很快的便同意了他的辞官请求。
自此之后,盛宣怀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实业当中,一举创办了偌大的家业。而在1904年开始,随着中华帝国的成立,国家对于工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虽然当时还不像现在这样开放,但是比起几年前,已经算是开放的够多了。
而盛宣怀也正是抓住了这次机遇,将自己的产业开始扩大规模,现如今,又一个七年的时间过去了,盛宣怀也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盛宣怀,虽然他已经由一名成功的官员转变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但他毕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只要是人,终归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0/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