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2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427


“蔡锷,这是你应该考虑的事情吗?帝国对于这场战争到底有怎么样的考虑,陛下自然心知肚明,用得着你来考虑?不要忘记了你参谋官的身份,对于这件事情,你必须要做出深刻的检讨,有必要的话,我会向集团军部申请给你处份。”参谋长胡可厉声训斥道。
“参谋长,我会做出深刻检讨的,也愿意接受任何处份!”蔡锷颇有些无奈,但是对于参谋长的训斥,他却无法反驳。
虽然他心中很清楚,参谋长并不喜欢自己这个下属,甚至有些反感自己。
但是他却不得不承认,参谋长的确是个合格的上司,也是个不得不让人敬重的上司。
至少,蔡锷先前在军事上所提出的一些反对意见,参谋长并没有借助他的身份来强行压制自己,反而是采纳了很多自己的建议,并且容忍了一些自己看起来胡闹的行为。
而刚才蔡锷的那一番话,也的确是触及到了军队的忌讳,参谋长也并没有因此而公报私仇,直接将自己免职,而是只让自己作出检讨,有必要的话在申请处份。
蔡锷缓缓的离开了司令部,回到自己的帐篷里独自写检讨去了,对此,蔡锷的心中却并没有任何的不满。
“老胡,你说你这是何必呢?明明很看好这个小子,却偏偏装出一副讨厌的姿态,你不怕这小子以后混起来了给你小鞋穿?”曹锟无奈的笑着对胡可说道。
虽然训斥了蔡锷,但实际上却是保护了他。
“人才总不能走到哪里都被人惯着吧?只有历经磨难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我对他这点磨难算什么?要不是现在情况不允许,我恨不能天天去找这小子的麻烦。”胡可一脸无所谓的回应道。
第341章
混乱的远东局势
人才的确不能总是被上级惯着,长久以来的话,会使真正的人才发生扭曲的。
胡可并不是全军最好的参谋长,他的成绩也并不突出,甚至稍显平庸。但是在数百万皇家陆军当中,他既然能够做到第八军参谋长这个位置上,那就证明了他本身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的。
胡可做不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来,但是胡可却有一双能够洞察一切的双眼,他总是能够在合适的时候,对某些人进行敲打雕琢,从而使他们能够真正的成才。
按理说胡可的这一属性应该去军校任职才对,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帝国初立不久,高层军官紧缺呐,权衡了利弊之后,还是让胡可留了下来。
当天夜里,蔡锷便接到了曹锟的命令,由蔡锷率领一个排的司令部警卫部队,连夜赶往前线,负责监督前线那三个师的动作。
以下克上,这是日本军队最喜欢干的事情。
九年前的甲午战争,去年的二次战争,以及现在的这场三次战争,其实从根本上来看的话,日本国内并没有发布战争的命令,甚至他们都不知道第二军给他们的布防图是假的。
也正是因为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加上高层尝到了甜头,也不想就这么生硬的打压将士们的士气,所以也就等于是默认了这种事情。
但是,日本人可以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中华帝国却绝对不允许,甚至,整个世界上怕是除了日本人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
光是想想就觉得很是荒唐,一场战斗规模达到几十万人的超大型战争,而战争的起因却并不是因为国内首领发布的战争命令,而是来自于几个基层军官的一系列举动。
也不知道主动挑起战争的这几个日本人在见到那些死者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想法?尴尬吗?
与此同时,身于京城的日本钦差大臣小村寿太郎刚刚得知皇家陆军已经攻进朝鲜的消息,因为通讯手段的落后,前线具体的情况小村寿太郎还并不清楚。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日本陆军并没有做出任何挑衅性质的行为,是中华帝国在毫无征兆的前提下,主动的发起战争的。
于是乎,不明所以的小村寿太郎立即连夜向中华帝国总理府提出了严正抗议,要求中华帝国必须立即撤兵朝鲜,并对此次事件做出解释。
而另一方面,小村寿太郎则立即联络了其他列强代表,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出面,对中华帝国进行施压。
不过当天夜里响应小村寿太郎的列强代表更是寥寥无几,反正又不管他们的事情,谁会为了日本人去得罪如今正如日中天的中华帝国呢?
要知道,中华帝国的这个皇帝可是一点也不好对付,搞不好的话,还有可能会引火上身,就凭这一点,在答应日本人之前,他们就得好好的考虑一下。
反正美国人是肯定不会答应的,他们巴不得远东地区打的天昏地暗,这样他们才有可乘之机。俄国人虽然也很关注这件事情,但他们更关注的是皇家陆军与日本陆军之间的战斗结果以及过程,同时权衡一下如果是俄军的话,这仗能不能打赢。
德国人态度比较暧昧,因为在山东地区有他们的铁矿,其他地区还有一些稀有金属低价卖给他们,加上双方间还有一些军事合作,这个时候德国人自然不会跳出来去找中华帝国的麻烦。
英国人倒是急的一阵乱跳,可是也只能就这么跳两下了,英国在远东的陆地军事力量并不强大,如果没有强大的海军舰队的话,估计远东地区没一个国家会鸟英国人。
所以,求爷爷告奶奶的找了一大圈之后,数十个列强之中,也只有英国人答应出面调停一下。
但是很显然,英国人与中华帝国的关系也并不怎么友好,英国先前选择了日本作为盟友,虽然因为种种因素,双方并没有签订真正的盟约,但是英国人也并没有完全放弃日本这个盟友。
总理府拒绝了小村寿太郎的拜会,告诉他有事明天早晨上班以后再说。
而从英国使馆区离开之后,英国钦差萨道义也是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他一直都在促成着英日同盟关系,但是国内的一些人却总是顾及左右,整日里吵的不可开交,最终因为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国际地位下降,而导致了同盟谈判暂时搁浅。
萨道义已经不知道往国内发了多少封电报,说了多少次中华帝国威胁论之类的话,可是国内那些大老爷们却总是难以做下决定。
中华帝国的崛起,的确触动了他们的心神,甚至让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国本土都感受到了危险的气息。
最直接的,就是中华帝国会不会借助武力强行收复香港?
条约限制?这个在英国人看来并不保险,那是他们与前清签订的租借条约,而中华帝国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承认任何一个前清签订的条约的合法性。
英国人虽然是强盗,但中华帝国若是玩起了不要脸,死不承认先前的条约,英国人也是没办法的,只能加派兵力,武力震慑中华帝国,可是除了海军以外,英国陆军根本就没有信心抵抗中华帝国皇家陆军的兵锋。
“国内那些蠢货,难道他们还看不出中华帝国的野心吗?竟然还有人提出要与中华帝国联盟,我看他们那些大老爷们脑子全都锈透了,简直不可理喻。”萨道义气呼呼的怒骂道。
要是英国早一些与日本签订同盟条约的话,估计现在也就没有这么多事了。
而一旦日本被中华帝国从朝鲜赶了出去,那对于英国的远东部署,将会是重大的打击,甚至会影响到他们先前几年,十几年的精心部署,更加有可能打破远东地区的平衡局势,对于英国来说,这将会是一场灾难。
“先生,他们没有处在这种环境之中,所以他们永远也无法从您的描述中体会到中华帝国到底有多可怕?或许,在他们看来,只有限制俄国人才更加稳妥。
而日本人还没有进入到他们的眼界,加上日本国土狭隘,人口数量不如中华帝国,又缺乏战争资源,与日本结盟,英国将会损失的更多。
或许,那些人还做着中华帝国与俄国在远东拼个你死我活的美梦呢。”萨道义身旁的一位仆人打扮的老年男子叹了口气,说道。
“那些人只是看到了中华帝国强大的战争潜力,看到了中华帝国有着绝对的能力去将俄国人拖死在远东,但是他们却没有看到,中俄若是目前爆发战争,俄国人根本就跟不上战争的节奏,贸然挑起中俄之间的战争,只会让中华帝国越来越强大。到时候,他们培养出来的将不再是大英帝国在远东地区的一条狗,而是一个可以撼动大英帝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强敌。”萨道义暗恨道。
萨道义来到华夏也有一些年头了,虽不能说是一个华夏通,但也算是半个华夏通了。
从前清时期的赢弱,再到现在中华帝国的崛起,短短几年的时间,王思锐便将这个国家经营的有模有样,如果再给他几年的时间,英国人在这里还会有地位吗?
前清搞了几十年的洋务运动,最终的成效还没有中华帝国两年的效果好。
现在,就是萨道义知道的,就已经很让人震惊了。
四座百万吨级的钢铁厂,年产铁将近六百万吨,钢五十万吨,虽然还比不上英国,虽然这是他们产能最大化之后的结果,虽然产能最大化还需要至少两年的时间。
但是目前中华帝国的钢铁需求,基本上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了,这意味着,列强再也无法在原材料上对中华帝国做出任何的制裁了。
两座大型的步枪工厂,年产量五十万支步枪,两座重机枪工厂,年产量三万挺,弹药工厂萨道义还没有找到,但是根据观察,他知道皇家陆军并不缺少弹药。
这种军事工业能力,就是英国人也只能望而叹之,他们的产量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英国陆军军工总和。
更要命的是,他们得到了该死的德国人的授权,步枪生产的全部是毛瑟工厂最新式的毛瑟步枪,机枪则是拿到了马克沁的生产授权,现在即便是英国人找马克沁让他收回授权也已经来不及了,机枪技术什么的估计也已经被吃透了。
这样一个庞大的中华帝国,那些大老爷们竟然不详尽办法的阻碍他的发展,反而想要联盟,这不是脑子坏透了是什么?
“不行,我必须要阻止中国人,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萨道义终于是下定了决心,他绝不能看着中华帝国将日本赶出朝鲜。
而陆地上他又没有任何的把握,唯一可以依靠的,也就只有海军了,中华帝国没有海军,他必须要想办法给王思锐施压,让他下令皇家陆军从朝鲜撤军。
“帮我联络一下菲利曼特尔,请他近期内在天津外进行一次海军军演,声势一定要搞的足够大。”
第342章
抗日援朝志愿军
次日一早,总理府的工作人员还没来到单位正式工作,小村寿太郎便已经焦急的等候着了。
虽然小村寿太郎在中华帝国并不受人待见,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代表的一个国家,该有的礼仪,还是要有的。
所以,尽管还没有开始工作,工作人员还是将小村寿太郎请到了总理府内的候客厅内。
一直到差不多九点钟的时候,小村寿太郎依旧没有得到王士珍的召见,而此时英国钦差萨道义姗姗来迟。
在意识到小村寿太郎在这里受到了冷落之后,萨道义的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
英国好歹也是世界霸主,你可以冷落日本人,但英国的代表来了,你就不能继续冷落了。
老大的脸上挂不住了,这让其他人还怎么活?
不过王士珍却很清楚小村寿太郎和萨道义今天过来的目的,事实上,早在八点整的时候,王士珍就已经来到总理府的办公区了。
当然了,为了保护国家高层政要,王思锐对于行政制度作出了一定的改动。
总理府可不仅仅只是挂着个牌子的办公场地,整座总理府占地规模极为庞大,是前清时期的一座王府,帝国成立之后,对这里进行了一番的改动,后院被划分成为了五个区域,正中间的,也是最大的一片,是总理王士珍的住宅,其他四片是四个副总理的住宅区域。
前面则是办公区域,这是集居住,办公为一体的官邸。
同时,有一个连的警卫部队就驻扎在这里,负责站岗,巡逻等保卫任务。
其他的一些国家级的单位也是同样的组成,那些国家大佬的办公场地和居住用房都是在一起的。
而中京那边新规划的首都也是按照这种模式来修建的,虽然并不豪华,但是对于这些一心想要将国家发展强大的政客们来说,这样却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他们的时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