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里的超级帝国(校对)第1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157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也完全不必担心它们的开销了,都是一些小舰而已,少造一艘中华舰,就能养活几艘航空母舰了。
  如果要是让王林知道了李平的这个想法的话,估计一定会被李平逗得乐不可言,一艘中华舰就像养活几艘航母?开什么玩笑,几艘中华舰能够养得起一艘航母王林不想去了解,也不愿去了解,但王林知道的是,一艘航母的开销足以支撑一个舰队的开销。更何况是一个航母编队呢?
  红警单位制造出的航母并不是什么大型航母,如果按照后世的标准来计算的话,充其量也就算是个准大型。大型航母为六万吨以上,中型航母为三至六万吨,小型航母则为三万吨一下。红警单位制造出的这个航母,也不过才五万七千多吨而已。至于具体是什么型号的,王林也不知道,就连红警单位内的士兵们也不知道,反正只知道是系统内的东西。
  但值得庆幸的是,这艘航母的舰载机搭载数量并没有让王林失望,足足可以搭在八十多架战机,尽管这样看起来有些拥挤,但仍是显示出了它那庞大的空间。而舰载机那折叠式的机翼,更是为他们省出了不少空间,饶是如此,搭在八十多架战机也着实让王林震惊不已,要知道后世的航母,也就搭载个五六十架左右。
  但航母的开销,的确是有些过于庞大了,饶是目前不缺钱的王林,也不觉得暗暗感到头疼。
  “航空母舰固然不错,可我们目前没有更多的兵力来组建航空母舰,皇上,我们是不是继续招一部分兵?用来填补海军方面的空缺?”晨雨想了想,训练士兵没问题,问题是没人可以参加训练,正值战争时期,谁还有工夫跑回家去参加训练呢?连打仗兵力都不够。
  “不用了,人员就从中华舰上抽取,另外,李总理,可以适时的向外透漏出我们有意出售现役中华舰的意思。海军方面也做好准备,一旦买卖谈成,立即交舰走人”王林大义凌然的说着,丝毫没有注意到下面几人的表情。
  震惊,太他妈的震惊了。这都什么世道?刚刚服役没几年的中华舰,就这么卖了?更何况卖了他们,以后海军用什么?还不容易打出了中国海军的威风,也深知中华舰的威力,皮糙肉厚的,真的卖了他们,以后如果对手拿中华舰来对付中国海军,他们又该怎么办?难不成让别人拿着自己的武器装备来打自己吗?
  “皇上,这有些不妥吧?”晨雨有些惊阑不已的偷偷瞄着王林,心中一颤一颤的,中华舰呐,那可是晨雨的心头肉。
  “没什么不妥的,既然敢卖中华舰,我就已经有了对付它的方法,就好比之前我们卖坦克一样,没有最新型号,能够完克它的装备出现,我又怎么会这么肆无忌待的将它出售?况且中华舰也的确是老了,以后的战争,也逐渐将会失去中华舰的身影。”王林重重的点点头,像似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决定。
  中华舰是一定要卖的,而且是越早越好,在航母与战列舰交替的时候,大肆的出售战列舰,对于正在战争中的欧洲国家来说,的确是个很好的消息。相信只要李平将这一消息放出,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国,又或者德国,甚至俄国,美国都有可能派人前来谈判。毕竟中华舰的威力在那放着,他的战绩在那放着。
  即使不相信中国人的实力,难道还不相信英国人的水平吗?连英国那种百年海军的老牌强军,都嫣然无声的躺在了中国海军的脚下,即使在怎么傻,他们也能猜到,中国人一定是拥有极其强大的武器。当然,这在后来中华帝国推出中华舰的时候也得到了印证,中国人,的确有极其强大的武器。
  之前虽说也卖过一些中华舰,但那只是少数的,而且也只局限在那几个国家之内。特别是以德国为主,当然,为了有效的牵制一下德国人的野心,王林也硬着头皮卖给英国人两艘。眼下已经列装了十多艘中华舰的中国海军,无疑是这个世界装备最先进的海军部队。如果在这个时候宣布出售现役军舰,不知道那些正在为了一块蛋糕而打的水火不容的列强们会是什么反应?
  “航空母舰,是以多艘战舰共同组成战斗群出去的,航母从来都不会单独行动,这是因为航母自身的保护能力过于低下,甚至根本就没有防御能力,但航母的攻击能力是无需置疑的,可搭载八十多架战机,单是想想就明白了他的威力到底有多大。按照我的预想,一个航母编队要有一到两艘航母,两到三艘防空巡洋舰,四到六艘防空反潜驱逐舰,一到两艘攻击潜艇组成。”
  “一个航母编队,就有十多艘舰船组成,当然,除了航母之外,其他的基本上吨位都不会超过万吨,除了两艘防空巡洋舰可能会超过五千吨之外,其余的基本都在五千吨以下。”王林暗暗的解释着。
  未来的海战,是信息化的战争,巨剑大炮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没有人比王林更加清楚这个,多了几百年的人生经历,王林在一些事情上所作出的决定,虽然细节有可能是错误的,单是大体方向绝对是正确的。至少到目前为止,之前所发生过的事情就是这样的。
  “皇上,如果我们的航母编队遇到了敌人的战列舰该怎么办?我们没有相等的战舰与之抗衡,一旦让那些战列舰近身,整个航母编队都会受到威胁的。”晨雨想了想,疑惑道。身为海军总长的晨雨,在事关海军未来改革的问题上,可丝毫不敢有任何的马虎。
  “敌人的战列舰根本不可能近身,往往一个航母编队就会搭载有八十至一百六十架战机,同时还有几架侦察机二十四小时不停的在航母上空盘旋,负责侦查周围的情况。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只要负责侦查的飞行员不是傻子,或者故意放水,敌人是根本不可能近身的。至于战列舰,难道都这么久了,你还不清楚战列舰的弱点在哪里么?”王林不怒反笑的反问着。
  战列舰的弱点在哪里晨雨自然是在为清楚不过了,过于结实的侧面装甲,自然而然的占了一大部分排水量的吨位,但一艘军舰的排水量就这么点,这个地方超标了,那么下一个地方自然而然的就要少一点,至少现在整个世界都是这样安排的。战列舰的统一弱点,自然而然的是在上方。
  当然,在没有飞机满天飞的时代,他们自然不会为这个问题担忧,谁也不相信敌人的炮弹会次次命中战列舰上方,即使命中,也是直直的擦过去,致命弱点,是从上至下的攻击。除了飞机,基本上没有其他的武器可以让战列舰颤抖。
  另外,还有一点王林没有直接的告诉他们,那就是航母上已经装备了最新的雷达,之所以是最新,其实也不算是最新了。早在中华舰上面的时候,就已经装备有雷达,但后来王林并不想过早的让这一科技露面,所以便暗中将其拆除,现在制造出了航母,雷达就不能没有了,除了海军之外,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空军也要装备雷达等等。
  “好了,就这么决定了,第一艘航母的名字,我看就叫海南号吧,毕竟是在海南建造成功的,那里也是我们起家的地方。”
第三百一十五章:美好的幻想
  海南号航空母舰的出世静悄悄的,没有人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出世的,也没有人知道,中华帝国竟然有了这样一个逆天的装备,在这个巨舰大炮的时代,突然间出现一个强大的航母编队,对于敌人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甚至那些敌人,将会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不是王林不愿高调宣传,而是低调登场,才能取得最好的战果。最重要的是,此时的那些中华舰还没有卖出去,在没有卖出这些战列舰之前,王林是不会让海南号航母大大方方的出现在世人面前的。
  但是这并不影响海南号航母会出去做些坏事,给人留些一番联想翩翩的东西。几日之后,得到中华帝国要大肆出售现役中华舰的消息之后,一些交战国开始逐渐的找上王林,希望能够详谈购买价格。当然,至于那个什么狗屁的条约,不准向交战国出售军事装备等等,王林很自然的忽略了这一条约。
  手中有的是实力,我想卖东西用得着你管?敢管下试试?朝鲜日本就是你们的榜样。不想这么早就灭国还是老老实实的打你的仗,玩你的过家家,大国的事情,不是你们能够掺和的起的。
  一时间,整个世界风云弥漫,猜测一通,众多著名人士开始逐渐的分析王林这样做的原因。当然,更多的人还是得到一个可靠的结论,那就是中华帝国,很有可能已经研究出了比中华舰还要强大的战列舰,而且他的性能也足够优秀。从目前中华帝国急于甩掉这些中华舰的形式上来看,许多人都普遍地认为,中华帝国很有可能是为了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那些新的舰艇上,所以才决定削减中华舰。
  但一艘不留(其实留了一艘,是供后人游玩用的,毕竟也是风靡一时的战列舰,而且还是自己国家造的,一艘也不留的话,难免会让后人们伤心不已),这就有些让人疑惑不已了,即使再怎么着急,也不能全部卖出去的。毕竟新老舰交替之期,是有一个磨合期的,如果敌人在这个磨合期突然发动进攻,中华帝国很有可能会损失惨重。但回想起王林以往的作风,那些著名人士们也不敢胡乱的去猜测什么,一个典型的一点亏也不肯吃的人,会给你留下这么大的破绽吗?很显然是不会的。
  面对铺天盖地的购买意向,李平这个大总理也难免会有些头疼,这么多国家都要派人来商谈价格,而要出售的中华舰也就只有那么点,到底该卖给谁好呢?头痛不已的李平,最终只能将这一皮球踢给了王林,你是皇帝你决定,我这官职太小,这些事情决定不了。
  王林倒也没说什么,笑呵呵的接过了那些购买国家的名单,这些都是李平之前整理过的,最上面放着的是购买国家的名单,然后下面依次排序,放着的是他们购买中华舰的请求电报。
  无意之间,王林心神忽然一阵,他看到了一个令他难以忘怀的名字,一个令他伤心不已的名字。那是一场所有华人都愤怒的事件,那是一场长达数十年后才被公布出来的数据,那是一场惨不忍睹的大屠杀。
  清帝国的败落,让他们无依无靠,成为西方列强的玩偶,没有强硬的靠山,他们只能在失败后开始逃亡,苏门答腊,马来西亚,最终却到达了新加坡。兰芳共和国,成立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最终消散在历史的河流当中。
  荷兰人正是因为看到了清帝国的陨落,这才逐渐的开始进军兰芳,但最终碍于清帝国的威名,始终不敢承认兰芳已经被他们占领。最终清帝国终于是败落了,被国内起事的王林给打倒了。荷兰人正急着想要将这一消息公布出去,却才发现,原来王林是个更加护短的主。兰芳共和国与中华帝国有着同样的血脉,同为中华儿女,荷兰人很清楚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可既然做也做了,后悔是没有用的,唯一能做的,只是希望王林能够不要关注这里的状况,而荷兰人,在兰芳的时候也低调了许多,并没有大肆的宣扬什么。起先逃到了新加坡的一些兰芳国人,似乎已经丧失了从回国家的念想,大清国不在了,他们的保护伞没了。新成立的中华帝国虽说很强势,但却四面树敌,就连他们自己能不能安然无恙也还不清楚,更别提保护兰芳,或者帮助兰芳复国。
  后来中华帝国的表现逐渐的被兰芳残部认可,原本以为只是强势一段时间便会开始软弱的中华帝国,却没想到竟然一直强势了这么久。而且层出不穷的新式装备,更是让兰芳人隐隐升起一股热血。没有什么比复国更加能够让他们兴奋的了。
  “兰芳共和国”王林最终略显凝重的念叨。
  “兰芳共和国?皇上所说的,可是那个位于马来西亚群岛,由华人组建的兰芳共和国?”李平微微皱了皱眉头,第二个由华人组建的国家,这或许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深深明白王林的为人,李平也不得不紧紧的皱着眉头。
  王林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至少现在是这样的,他根本看不得有人和华人分裂,到外面去组建其他的国家,当王林提到这个国家的时候,李平心神微微一颤,难道要收服兰芳了吗?一向只管内事不管外事的李平,很显然还不知道兰芳共和国,已经灭亡二十年的事情。
  “是的,一个命运悲惨的国家啊他们竟然也提出了要购买中华舰”王林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天花板,原本以为已经没有了继续斗争下去信念的兰芳人,如今却再一次的死灰复燃。
  “皇上,那我们该怎么办?卖给他们?还是不卖?”李平此时有些拿捏不准王林的意思,只能小心翼翼的呆在一旁,仔细的回味着王林话中的意思。
  “哎,都是同出一脉,炎黄子孙。通知兰芳的人,就说我想跟他们谈一谈。”
  李平点点头,快速的离去,王林这来回转变不停的想法,着实是让李平有些难以猜测,原本还以为王林要动手收回兰芳,可转眼间却听王林说出同出一脉的感叹话,似乎想要帮助他们的样子。李平这个平日里风光无极的人,如今却也落个头痛不已,拿捏不准。
  不过既然王林打算接手了,无论最终的结果怎样,李平都不用再去头疼了,只需要把国内的事情搞好就行了。尽可能的在自己的任期内,将一些该做的事情都给做了,免的以后留下什么遗憾。
  兰芳共和国的代表,在四日之后来到了武汉,兰芳虽亡,但他们的心却还在,已经逃亡到了新加坡的兰芳人,并没有放弃自己最后的一丝希望,在中国,首都武汉被安排有兰芳共和国的人,而掌管大小事务的,则在广州。李奇瑞,正儿八经的广东人,出生于兰芳共和国,其祖上先后搬迁到南洋。
  得到了中华帝国皇帝的召见之后,李奇瑞立即得到了兰芳高层的指示,并且授权他与王林进行交谈,如果能买到中华舰最好,买不到的话,能够寻求中华帝国的庇护也行。反正不管怎么样,兰芳人是不愿再过现在这种日子了,实在是太难为人了。
  李奇瑞有些心惊胆颤的站在王林的面前,他实在是无法相信面前的这名年轻男子,竟然就是名震世界的中华帝国开国皇帝。年龄还没有李奇瑞大的王林,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难道只是依靠运气吗?很显然,这里面肯定有一些运气的存在,但更多的还是能力问题。不过现在李奇瑞并不像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太多,因为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眼下李奇瑞更关心的,是王林对于兰芳的态度。
  “在南洋的这些年,生活的还好吧?”王林突然间开口道。
  李奇瑞一时间有些难以反映过来,这是什么情况?我是来谈关于购买军舰的事的,怎么突然扯到这个问题上了?不过李奇瑞并不敢反驳这位年轻皇帝的话语,谁都知道这名年轻皇帝的治国手段以及外交手段,真是宁可得罪全世界,也千万不要得罪王林。
  李奇瑞只能连连点头,说:“还行吧,虽说过的不是很好,但这几年却稳定了许多。”
  王林轻轻的点了点头,李奇瑞话语中的情况,王林在后世或多或少的也了解一些,谁说兰芳曾经没有强大过?当年兰芳的威名,不依然响彻整个南洋?哪一个部落不是挣破了脑袋的也要进入到兰芳的统治管理下。
  只是可惜了,虎落平阳被犬欺,曾经强大一时的兰芳共和国,因为有清帝国的保护而变得越来越强大,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在欧洲已经败落了的国家,却依然敢瞅准了机会的就上去咬一口。兰芳共和国就此灭亡。
  “这些年来我也有错,国家刚建没多久,各方面的情况也不是很稳定,所以没能在第一时间内派兵到南洋去协助你们,这才让你们继续受了这么多苦,总的算下来,我王林也有许多对不起那些还在南洋的父老乡亲们。回来吧你们离开的时间,已经不短了”王林轻轻的念叨着。
  对于兰芳这个国家,王林其实并没有多少感情色彩的,对于兰芳的感情,也全部基于他们是华人组建的。无论最终他们回不回来,王林都会帮助他们的,毕竟大家都是炎黄子孙,现在大家的地理位置,无疑更像是一个大家族一样,王林是嫡系子孙,兰芳是旁系子孙,未来的一家之主,自然是要关心一下旁系子孙的。
  回来吧王林的这一声回来吧,让李奇瑞浑身轻轻的颤抖着,多少年没有听到过这句话了,又有多少人对他说过这句话。可是如今,却是李奇瑞第一次感觉到了一股真诚,或许因为这是从当前中华帝国皇帝口中说出来的,李奇瑞又或许是受到了王林身份的干扰。但毫无疑问,李奇瑞的内心深处,还是比较挂念着这个家的。
  可一个人同意了又有什么用?兰芳共和国是祖辈数代人共同创建的国家,被灭亡了他们就已是心碎不已,如今有了这个机会,却连试也不敢试的就回归了祖国,这在以后他们老去的时候,还有什么颜面去见下面的那些列祖列宗们?即使李奇瑞一时激动点头同意了,也不过只是代表着他一个人的意思罢了。
  整个兰芳,他代表不了,兰芳的老一辈虽说在当年死了不少,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也逐渐的老去,但现在的兰芳,并非没有老人们存在,他们将自己的一辈子都献给了兰芳,在他们的眼中,兰芳才是真正的家。至于中华大地,那只是他们的祖籍而已,甚至有很多人,只知道自己是汉人,来自于中华大地,可是从出生到老去,却一步也没能踏上中华大地的土地。
  “对不起,皇上,请恕我直言。这件事情事关重大,虽然我也很相同意,尽快的回到祖国的怀抱,可这毕竟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决定的,那边还有老一辈的人还健在,我们这些小辈是无法决定这些事情的。”李奇瑞苦笑着摇摇头,将实情给讲了出来。
  “呵呵,谁还能没点难处?你的情况我理解,况且我也没有打算让你立刻给我答案。这样吧,兰芳以前的领地,我会帮你们打下来,你们准备一下重回领地。不过既然身为中华人,领地自然不能太小了,我会帮你们打下一个合适的环境的。如果到时候你们想回来的话,就把名字改为兰芳省,成为帝国的一个海外行政省,如果你们不愿回来,可以继续叫兰芳共和国,只要你们有难,可以随时向帝国求助,帝国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去援助你们的。”王林淡淡的说着。
  有时候,一个劲的强势也并不是什么好事,以德治人虽说是最高境界,但却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合适的。一些年纪大的,老一辈人,自然是以德服人最好,对于一些年纪小的,思想活跃的,那就自然需要武力解决了,只有让他们看到了真正的实力,他们才会害怕你手中的拳头乖乖的听话,不乱捣乱。
  眼前在应对兰芳共和国,王林从刚才的谈话中已经得知了,兰芳共和国还是由老人们执掌的,所以说,以德服人没错,再加上那些离开了祖国的人,自创一国,这属于什么性质他们并非不清楚,而王林的这一做法,正是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觉得对不起自己的祖国。
  反正到底回不回来的大权还是交到了他们手中,王林也并没有刻意干扰的意思,该办的事,王林依然会办,而且是免费的。至于出售战列舰,还是算了吧,依照王林的感觉,兰芳共和国最终肯定会回到祖国怀抱的。
  最终,王林给予李奇瑞了一个最终的承诺,过完年之后,国防军将会正式开始对马来西亚地区进行进攻,帮助兰芳共和国复国,但兰芳共和国显然也是要出力的。他们需要给国防军充当向导以及翻译。毕竟国防军内此时还缺少语言人才,出了国门,便是两眼一抹黑,别人即使骂他他也不会知道的。
  送走了李奇瑞,王林也再一次的陷入了沉思当中。两百万的国防军陆军部队,留在朝鲜两个军,十一万多人,前往日本了八个军,四十余万人。此时国内还有将近一百五十万的陆军部队,王林目前可调动的部队还大有空间。
  如果不是海军方面有难度的话,王林甚至都想立刻调兵南下。顺道一块连东南亚那几个后来不听话的小弟也给一块收拾了,省的放在那里碍手碍脚的,没事还充当一下拦路虎的角色。
  不过现在的王林,目标重点已经不再日本方面了,日本最终的失败,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等到部队修正完毕之后,日本将会全面陷落,成为中属国家,将会是日本最终唯一的选择。日本现在对于中国而言,更是没有任何威胁。
  甚至王林已经开始琢磨,如果将日本女人全部拉来当中国家庭的保姆兼小妾那会怎样?想必国内的男人们一定都爽风了吧?至于一些问题,王林根本就不用担心,此时的日本民风,根本就没有后世那般开放,一个个的小闺女,跟中国女人差不多,平日里都拘谨的很。
  日本男人为中国冲锋陷阵,日本女人来伺候中国人,同时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将中国人的优良基因带回日本,然后彻底改变整个大和民族,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每每想到这一点的时候,王林总是情不自禁的好生偷笑,前生许多男人的愿望,时至今日,王林也终于算是有了这个能力帮助他们实现了。
第三百一十六章:去东京
  反说日本方面,王林着急,龙宇晖比王林更加着急,经过了几天的休整,部队已经全部进入到了状态,日本与中国,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中国地大物博的,国防军都是走南闯北的人物。
  既然能够适应中国的天气,那么就能适应日本的天气。他们需要适应的,也不过是晕船所带来的副作用罢了,再加上战前的休息,使他们的睡眠以及体力能够得到充足的补充。
  经过了半个月的休整,前期到达的部队已经接到了出发的命令,五十六师打头阵,七十二军紧随其后,第九军其次,三支部队数十万人浩浩荡荡的大举进攻,之后平均每一天时间,便有一个军的部队出发。这样既保证了作战进度的推进,又能够让士兵们得到充足的休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起先,在五十六师的带领之下,国防军部队犹如有头洪水猛兽一般,毫无阻拦的冲破一切防御,将日军部队冲击的七零八乱,日本民众更是隐隐的开始出现了转移。但所有人都有一个意志,往北走,走到东京,到了那里,天皇陛下就总该有个说法了吧?天皇陛下可以容易看着他们这些普通百姓们受苦受难,死于非命。难不能还能看着皇室成员死于非命?
  不得不说,日本民众还是极其聪明的,至少知道出了事情,大家就一起跑到皇城脚下,拉着皇亲国戚一起上路,别的不说,至少在黄泉路上,咱还可以欺负一下那些个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大臣们不是?活着的时候没办法欺负他们,死了以后,这根本就不是个事。
  国防军的进度的确是太快了些,以至于一天后才出发的部队,基本上也就是跟在后面游行示威一般,丝毫没有任何作战的情况,沿途的日本民众,除了拿愤怒的眼光看着国防军,便再无其他的动作。
  时间一久,国防军将士们反倒是习惯了,看看就看看吧,反正也少不了一根毛,让他们看一眼就能侵略他们的国家,而且还是不抵抗的,这种买卖多划算?如果真的可以这样的话,那么他们不愿意让人多看几眼,哪怕是脱光了给他们看都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