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9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5/1130

  眼馋归眼馋,但儒尼奥尔是一个理性的人。不会盲目受外界影响,就胡乱做出决定。
  飞机坦克虽好,但这真是西班牙军队现在需要的么?
  飞机也就罢了,反正都是在天上飞,使用范围非常广,很少受地形限制。
  坦克装甲就不一样了,平原地区是王者,一旦进入山地、丘陵,那就秒变青铜了。
  西班牙已经不是从前那个牛逼哄哄的日不落帝国了。政府手中的钱,都是从外面借来的,未来可都是要还的。
  如果不省着点儿花,要是钱花光了,叛乱还没有被镇压下去,那就要悲剧了。
  儒尼奥尔可不认为维也纳政府的钱,真的好拿,花光了还可以去再要。
  就算是给人当小弟,那也也要表现出自身的价值来。维也纳政府扶持西班牙的目的,明显人一看都知道,就是充当打压法兰西的马前卒。
  扶持的前提条件是西班牙能够扶得起来,同时也必须要拥有一定的军事实力。
  要是军事实力一直上不去,那么西班牙和比利时、瑞士、撒丁这些小国,有什么区别?
  甚至还比不上这些小国,撒丁就不说了。比利时和瑞士虽然小,但是人家的军队战斗力还真的不差。
  两国加起来,人口差不多也有法兰西的百分之三十。反法战争中,又从法兰西身上咬下了一块肉。
  两国一旦发展起来,国力达到法兰西的三分一不是梦。毕竟,法国受到了欧陆联盟打压,根本就不可能放开手脚发展。
  理论上来说,只要西班牙表现不差,从背后威胁法兰西,加上几个意大利邦国帮场子助威。那么法兰西即便是复兴了,也会被周围几个邻居压制死死的。
  没有这个捣蛋鬼添乱,神圣罗马帝国就可以放开手脚,向英国人的海洋霸权发起挑战。
  这是一个阳谋,明知道维也纳政府的扶持是别有用心,西班牙政府仍然没得选择,甚至还要主动加入进去。
  没有别的原因,西班牙同样想要复兴。但是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欧洲大陆已经出现了霸主,西欧弹丸之地容不下两个区域小强。
  无论是因为仇恨,还是因为利益,西班牙都有和法兰西对上的必然。欧陆战争结束后,西班牙就成了打压法兰西的急先锋。
  纵使殖民地叛乱爆发,西班牙仍然有一支“精锐”部队驻扎在法兰西境内。西班牙政府宁愿征召雇佣兵,也不愿意动这支部队,就足以说明了问题。
  儒尼奥尔:“犹太人那边怎么样了,后续贷款能不能保证?”
  不管什么样的战略计划,归根结底还是要看“钱”。为了弄到更多的钱,儒尼奥尔已经顾不上道德节操了。
  即便是明知道犹太贷款可能存在问题,但是看在神盾的份儿上,儒尼奥尔还是乐得装糊涂。
  甭管犹太人的贷款资金来源是否有问题,也不管犹太资本是否有存在阴谋,都和西班牙这个借款人没有任何关系。
  儒尼奥尔签订的就是一份普通商业借贷合同,银行的资金来源,和他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就算是未来出了事,也牵扯不到他头上。全世界都没有任何法律规定,借款人要为银行资金来源负责。
  布拉德公使:“犹太人正拿着和我们签订的合同,在四处融资。我暗中派人去参加过他们在维也纳宣讲会,情况不怎么乐观。
  市场对我们的还款能力,抱有很大怀疑。如果不是有高回报做支撑,恐怕根本就没有投资人参与。
  当然,那帮犹太人的演讲确实不错。投资人即便是心中迟疑,不少人还是试探性的投上了一笔。
  理论上来说,只要他们不捐款跑路,后续贷款应该不会出问题。毕竟,现在有钱没地方投的人太多了,总是会有几个胆大的。”
  “赖账”?
  不!
  虽然贷款利息高了那么一点点,但是只要有能力偿还,西班牙政府就不会赖账。
  国家信誉可是很值钱的,如果不是逼不得已,没有哪个政府会故意赖账。
  “那就暗中派人盯着,暂时不要采取行动。只要每个月的贷款,能够按时划拨,我们就先配合他们。”
  儒尼奥尔希望债主出问题,但绝对不是现在出问题。最好是等他们把贷款全部拿走后,再出现暴雷。
  内心深处,儒尼奥尔还有一个无良的想法,那就是:先搜集犹太人的把柄,等拿到全部贷款之后,就反手举报一波,逼这些家伙跑路。
  当然,这种事情风险也很大。一旦传了出去,西班牙政府的名声就臭了,再也不会有任何银行敢和他们合作。
  “天下乌鸦一般黑”,可不是说着玩儿的。这年头的银行,就没有几家是完全干净的。
  差距只在于问题大小的区别,一旦暴露在阳光之下,大部分银行都会吃不了兜着走。
  布拉德公使点了点头:“没有问题,我会派人长期盯着他们,不会惹出乱子的。”
  停顿了一下,布拉德公使问道:“大臣阁下,军购的问题你想好了么?”
  不管是镇压菲律宾土著叛军,还是镇压古巴独立运动,都少不了军火。
  西班牙的工业化仅仅只进行了一半,军工生产能力只能说“能造”。理论上来说,无论是飞机大炮,还是坦克军舰,西班牙都能够自主建造。
  能造不等于能用,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莫说是飞机大炮、坦克军舰这些高档货,就连弹药生产能力都有些。
  不光是产能不足,更重要的是造价高昂。自家的生产成本,和国际军火市场上的售价相差无几,偏偏质量又赶不上。
  为了改变这一切,西班牙政府也做出了努力。
  反法战争结束后,受维也纳条约的限制,法兰西被禁止从事军工生产。
  生产武器的机械设备,直接被反法同盟给没收了,成为了大家的战利品,不是被各国拆了回去,就是在现场进行了烟火表演。
  只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看似宝贵的机械设备,实际上却是鸡肋。
  有能力利用这些设备的国家,早就完成了工业化,拥有自己的一套工业体系,根本就不需要这些东西。
  需要这些设备的国家,又受限于工业基础和人才,拿到了机械设备,也利用不起来。
  作为战胜国的一员,西班牙也没少从法兰西拆设备,怎奈缺乏配套的工业体系和产业工人,根本就无法投入工业生产。
  显然,西班牙政府官僚不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人。以至于这些机械设备,现在都躺在仓库里等着生锈。
  生产线开动不起来,弹药就是打一发少一发,以至于西班牙军中的法械装备很快就成了烧火棍。
  正在西班牙政府在考虑,要不要花大价钱,从法兰西拉人回来开动生产线的时候,维也纳政府的武器装备援助也来了。
  免费的东西不要白不要,在真香定律之下,西班牙军队很快就抛弃了法械装备,换上了战场上表现更优秀的奥械装备。
  事实证明,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免费的午餐。前期占了便宜,现在就到了买单的时候。
  伴随着日西战争的结束,免费武器弹药援助的时代也结束了。为了满足战争需要,西班牙政府不得不从神圣罗马帝国采购弹药。
  儒尼奥尔:“我们的经费有限,只能省着点儿花。普通武器装甲和弹药采购,直接按照事先准备的清单采购就是了。
  飞机暂时只购买二十架轰炸机,装甲坦克用途不大,对付叛军还不需要这些东西。”
  让外交大臣决定军备采购,儒尼奥尔也是无话可说。这究竟是出于“信任”呢,还是出于“信任”?
  没有办法,西班牙官僚最擅长的就是捞好处。下面的人同样不是专业人士,包括军方代表都是文官出身。
  既然大家都是外行,那还不如让有节操的外行,来干算了。起码作为外交大臣的儒尼奥尔,不会眼皮子浅到要从中收取回扣。
第四十三章、后续影响
  顾客就是上帝,甭管人家买的武器是否合适,那都是人家的自由。
  正所谓“千金难买我高兴”。在这个问题上,神罗的军工企业脑子都非常清醒,从来不强迫顾客买自己不喜欢的商品。
  技术封锁,出口限制通通不存在的。现在是19世纪,就算是把武器建造图纸全部打包送人,都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复制出来。
  拿着武器逆推技术,那就更不用说了。估计也就英国人能够做到,其它国家就算是把技术推了出来,一时半会儿也无法量产。
  那么问题来了,英国人搞一堆陆军装备出来,能够干什么?
  总不能为了和神罗抢夺军火市场吧?
  要知道,这年头正处于武器更新换代的大时代。今天还是先进技术,明天就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想要一直保持领先,就必须要不断的投入。以目前国际军火市场的盘子,再怎么努力经营,和平年代也养不起几家吞金兽。
  神罗的军工企业可以不断投入,那是因为神圣罗马帝国本身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军火买家。仅自身的军费开销,就占到了全球军费开销总额的1/3以上。
  英国人的军费开销确实不低,但那也要伦敦政府舍得把钱往陆军上砸才行。很遗憾,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为了保持皇家海军的优势地位,英国政府就足够努力了,再和神罗搞陆军军备竞赛,那绝对是嫌死得不够快。
  至于空军,这年头就是一个小弟弟。不管弗朗茨如何重视,空军仍然被海陆两军远远甩在后面。
  神罗都是如此,其他国家就更不用说了。对很多国家来说,搞几架飞机回去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5/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