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8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3/1130

  这显然不是坐困孤城能够做到的。巴黎城内的物资可不多,在丧失外援之后,就算是敌人不进攻,我们也撑不了多久。
  换我是敌军指挥官,就会围困巴黎,分兵占领法兰西其它地区,然后就拖时间。
  反法同盟几百万军队,在法兰西一散开,会造成什么样的破坏大家可以想象。或许连停战谈判都不需要,敌人就把法兰西搬空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实会发生的。“抢劫”是欧洲军队的传统,要是放任几百万盟军在法兰西本土肆掠,不被搬空才有问题。
  财务损失只是小问题,怕就怕敌人不那么守规矩,给他们来一场十室九空的人间惨剧。
  到时候就不是背负骂名的问题了,而是会不会有法兰西都是一个问题。反正反法同盟成员多,十几个国家可以相互背书,黑的也能变成白的。
  残酷的现实,令主战派无言以对。此刻,他们才真正体会到了政府的难处。
  ……
  1891年10月27日,在进行一番象征式的抵抗过后,巴黎革命政府被迫向盟军投降,为持续一年多时间的欧陆战争画上了一个句号。
  接受了法国政府的投降后,也不管法国人是否愿意,阿尔布雷希特第一时间下令军管巴黎。
  再次进入巴黎,阿尔布雷希特是感慨万千。“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居然会以征服者的身份进入巴黎。
  车队进入香榭丽舍大街,望着前方那座气势磅礴的大门,阿尔布雷希特眉头一皱,冷漠下令道:“派人拆了它!”
  1806年2月,拿破仑在奥斯特尔里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为了纪念这次辉煌的胜利,法国政府特意建造这座代表着法兰西辉煌“凯旋门”。
  代表法兰西的辉煌没关系,关键是奥地利做了踏脚石。落入阿尔布雷希特元帅的眼中,这就是奥地利屈辱的象征。
  以前那是没办法,奥地利确实在奥斯特尔里茨战役中输了,反法战争的胜利也是俄国人打出来的。
  上一次反法战争结束后,好面子的奥地利,也不好意思在维也纳和会上要求法国人拆了。当然,这可能和工程烂尾也有关系。
  现在不一样了,奥军都打进了巴黎,自然没必要留着这栋碍眼的建筑物。
  “等等!”
  弗里德里希中将劝说道:“元帅,这座大门是纪念拿破仑赢得奥斯特尔里茨战役所建,伴随着我们的坠落,法兰西走向了巅峰。
  历史就是历史,就算拆掉这座大门,也无法改变。与其如此,不如留着它警示后人。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我建议战后的所有条约都放在凯旋门下签订。”
  能够令两人恨得这么刻骨铭心,自然不是一次因为战役的失败,在过去几百年的岁月哈布斯堡王朝打得败仗多得去了,也没见大家这么动容。
  关键是奥斯特尔里茨战役后,拿破仑逼迫哈布斯堡王朝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将哈布斯堡家族的脸按在地上蹂躏。
  作为皇室成员,就没有不想报复回来的。波拿巴王朝迟迟无法融入欧洲贵族圈子,也和哈布斯堡王朝的打击报复不无关系。
  似乎想到了什么,阿尔布雷希特微微一笑:“弗里德里希,你说得不错。历史确实应该铭记。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得感谢法国人,要不是他们帮忙记录,恐怕我们都有可能遗忘了那段历史。
  要是没有这段屈辱历史的鞭策,也没有今天奥地利。你的建议也非常棒,我会向国内转达的。
  传令下去派人保护这座大门,禁止任何人破坏。”
  毫无疑问,所谓的“铭记历史”、“历史鞭策”,都是无稽之谈。或许对阿尔布雷希特年长的人影响很深,对年轻一代真没啥影响。
  时间可以冲淡一切,要不是历史书上提了一句,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事。故意强调这些,无非是为了给哈布斯堡王朝塑造一个光辉形象。
  包括在“凯旋门”下签订条约,也不仅仅是为了羞辱法国人,更重要的是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曾经的神圣罗马帝国要回来了。
第两百二十四章、维和部队
  “法国人投降了”!
  消息传出后,全欧洲都沸腾了起来。尽管在此之前,反法同盟就一路高歌猛进,大家早就料到法国人这次要凉,还是被这个消息惊呆了。
  没别的原因,主要是法国人投降的太快了。按照主流观点,大多数人认为法国能够坚持到1892年底,甚至还有人乐观的估计法国人能够坚持到1893年。
  战争提前结束,对普通民众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不用政府组织,民间就自发举行了庆祝活动。除了法国人外,全欧洲民众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维也纳宫,欧陆战争一结束弗朗茨就忙碌了起来。尽管事先做好了预案,但政治是灵活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机应变。
  最起码法兰西内部权力斗争的烂事,就超出了弗朗茨事先的预料。要不是真的发生了,谁敢相信只存在于小说中的桥段,居然在现实世界发生了呢?
  放下了手中的资料,弗朗茨无奈的揉了揉额头:“现在的巴黎革命政府,有没有能力掌控法兰西?”
  “难!”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分析道:“法国的局势太过混乱,现在的巴黎革命政府只是名义上的法兰西政府,就连对巴黎的掌控力度都不够,更不用说其它地方了。
  无论是拿破仑三世,还是拿破仑四世都不是等闲之辈,在他们执政的这三四十年里,波拿巴王朝在法兰西的根基已经建立了起来。
  虽然现在波拿巴王朝被推翻了,但是地方上忠于他们的官员并没有被清洗。
  这些人根本就不买巴黎政府的账,某些地区甚至已经打出了区域自治的旗号,不承认巴黎革命政府合法性。
  尤其是盟军进入法兰西后,进一步打击了巴黎革命政府的权威,他们想要掌控全国更难了。”
  革命政府无力掌控全国,并且随时都有可能倒台,这让奥地利政府事先制定的计划破产。
  签订条约,不等于事情就结束了,更重要的还是在于落实。毫无疑问,无力掌控地方的巴黎革命政府缺乏足够的执行力。
  “假如我们撤走了军队,法兰西有没有可能爆发内战?”
  坦率的说,弗朗茨也有些搞不懂法兰西。原时空的法国也是三大保王派和革命党并立,谁也没有压服另外三方的能力。
  正常情况下,这样的政治格局,随便一点儿火星都有可能爆发内战。然而,原时空的法国人吵归吵,硬是没有将冲突限制在了政治斗争上。
  然后,在漫长的吵架岁月中,崛起的资产阶级成为了胜利者,逐渐掌握了政权,结束了传统的贵族政治。
  韦森贝格摇了摇头:“理论上是有可能的,不过法国的情况有些特殊,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演变,三大保王党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明显。
  如果局势发展下去,最大的可能是保王党干掉革命政府,然后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不用继续解释,弗朗茨也明白了。贵族之间的烂事,那是扯不清、理还乱。
  在过去的百年时间里,法国三大保王党贵族之间不知道联了多少次姻,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根本就分不清了。
  在这种背景下,保王党的身份也是随时变幻的,可能今天支持波拿巴,明天就支持奥尔良了,除了少数铁杆支持者外,剩下的都是根据利益决定自己的立场。
  所以,不是自己人的革命政府,就最先出局了。原时空资产阶级能够实现逆袭,不等于现在的资产阶级同样能够逆袭。
  拿破仑四世跑路前的最后一击,可是大大削弱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尤其是金融资产阶级更是损失惨重。
  丧失了“钞能力”的资产阶级,就是软脚虾。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了。
  没有这帮家伙捣乱,法兰西的未来会成什么样,弗朗茨也看不清。
  反正停战条约一签订,估计巴黎革命政府的末日也就快要到了。面对一群老狐狸,新生的革命党人还是太嫩了。
  卡尔首相:“如果法兰西的局势无法稳定,我们就必须要做好驻军的打算。
  可以想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法兰西都不会太平。层出不穷的起义,甚至有可能让法兰西演变成一个泥潭。
  为了这场战争,我们已经付出了太多,现在是时候让盟友们出力了。光拿好处不干事,哪有这么好的事!”
  “光拿好处不干事”,很明显说的是俄国人。尽管沙皇政府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法国人投降的太快,俄军还是晚了一步。
  为了拉拢俄国人,奥地利可是下了重注的。最少百分之二十的战争赔款,也不是好拿的。
  俄国人没有为战争做出贡献,就算是事先有约定,奥地利要履行约定,那也可以让这笔赔款最后支付。
  除非沙皇政府愿意等上百八十年,要不然现在就没法拒绝奥地利的合理要求。在维也纳政府看来驻军法国是一件苦差事,但是在俄国人眼中就不一定了。
  如果消息传了出去,估计很多俄军士兵都要抢着报名。或许危险了一点儿,可是收益丰厚啊!
  相比冰天雪地的俄罗斯帝国,法兰西可是非常富裕的,随便捞点儿好处,也比在国内吃糠咽菜强一百倍。
  弗朗茨点了点头:“外交部去和盟友们沟通,组建一支维和部队,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分派驻军。
  除了损失惨重的比利时和德意志联邦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派兵外,其他国家想要参与分战利品分配,就必须派兵参与维和。
  另外法国海军也一并处理掉,想必英国人这个时候已经急坏了。要是再拖下去,没准伦敦政府那帮家伙又要干蠢事了。
  把法国人的军舰分成一大份和若干小份,主力舰夹在着附属军舰一起卖,邀请世界各国一起参与。
  全部一次性出价,我们也参与竞争。英国人不是想要这批军舰么,那就让他们掏钱来买吧!”
  弗朗茨也是想通了,反正法奥仇恨已经结下了,那就干脆把事情做绝。
  利用战后法兰西局势不稳的机会,把维和部队派过去,进一步消耗法国政府的财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3/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