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8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5/1130

  随手接住一份从天而降的小纸片,标题赫然是《告法兰西人民书》,看着上面控诉资本家、财团的内容,拿破仑四世是深有感触。
  要是没有这些利益集团的推动,这次欧陆战争根本就不会爆发,至少拿破仑四世本人最初是反对这场的战争。
  只是个人无法违逆大势,法兰西被迫绑在了资本的战车上,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挑起战争也就算了,关键是这些家伙中途还掉链子。为了谋取暴利无所不用其极,不仅影响到了前线作战,还令国内民众怨声载道。
  要是没有这些拖后腿的家伙,法兰西就算是要输,也不会输得这么快。
  “陛下,首相他们来了。”
  侍女的声音,将拿破仑四世从幻想中拉了回来。扯后腿的家伙,每个国家都存在,并不是法兰西的孤例。现在只是因为法兰西要战败了,问题才变得凸现起来。
  “带他们过来吧!”
  拿破仑四世淡淡的说道。
  自从确定皇宫周边是安全区后,法国政府的办公地点都搬了过来。倒也方便了各部门之间沟通,连电话费都可以省了。
  ……
  外交大臣卡雷尔·卡德莱茨:“陛下,英国人拒绝了我们的贷款申请,同时还宣布今后的交易必须要先付款。”
  盟友,不存在的。要不是考虑到战后国际格局还需要法兰西,估计英国人早就落井下石了。
  前面没有落井下石,现在动手也不晚。
  战争进行到现在,法兰西的外汇储备早就见底了。就连发行货币的储备金,都抵押给了英国人,目前已经在伦敦放着。
  断绝了贷款,又要求先付款后交货,分明就是逼死法兰西的节奏。
  “英国人想要什么?”
  拿破仑四世冷冷的问道。仿佛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没有引起丝毫的波澜。
  外交大臣卡雷尔·卡德莱茨:“英国人盯上了我们的海外殖民地,主要是中南半岛地区,他们担心这些地区战后落入奥地利手中,威胁印度地区的安全。”
  政治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只有永恒的利益。眼瞅着法兰西战败在即,英国人也忍不住要趁火打劫了。
  奥地利的势力虽然没有深入到中南半岛,可是德意志联邦却占据了马来半岛,战后德奥合并,势力延伸到中南半岛是必然的。
  要是再让法属中南半岛落入奥地利手中,南洋地区就变成奥地利一家独大。到时印度就在战略上被俄奥同盟三面包围,要面临的军事压力大得去了。
  拿破仑四世冷笑道:“现在知道了担心,早干嘛去了?要不是英国人搞鬼,我们早就突破了莱茵河,也不是现在的局面了。”
  众人纷纷低头,没人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和皇帝争论。即便是大家都知道,拿破仑四世的话有失偏颇。
  英国人扯后腿确实影响到了法军作战,但那不是法军无法获胜的根本原因,本质上来说还是双方实力差距悬殊。
  真要是越过了莱茵河,没准法军败得还要更惨一些。起码现在没有遇到游击队,占领区是稳定的。
  停顿了一会儿功夫后,拿破仑四世补充道:“罢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英国人准备出什么价?”
  欧陆战争不同于原时空的普法战争,奥地利拥有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这就注定了战后的法兰西无力保住自家海外殖民地。
  在这种背景下,拿破仑四世并不介意卖给英国人,令他不爽的是英国人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
  外交大臣卡雷尔·卡德莱茨:“抵扣我们之前的部分债务,外加一批物资援助。折算下来,总价值大约在600万英镑左右。”
  听到这个数字,拿破仑四世当即一拍桌子,质问道:“他们怎么不去抢?”
  法属中南半岛面积将近74万平方公里,当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不可多得的宝地,每年都能替法兰西带来大量的财富。
  这种优质资产,往常的时候,莫说是区区600万英镑,就算是6000万英镑,都有人抢着要接盘。
  现在情况特殊,敢从奥地利虎口夺食的没几家,但也不至于贱卖到600万英镑。要知道法国政府开辟法属印度支那的成本,都不只600万英镑。
  然而,就连这600万英镑,英国人都不准备付现款,而是要进行抵扣。
  以现在的物价,600万英镑最多买战前300万英镑的物资,对法兰西来说可谓是血亏。
  特伦斯·布尔金首相提醒道:“陛下,我们现在没得选择。明知道英国人这是在讹诈,我们也无法拒绝。
  毕竟这些地区落在英国人手中,总比落在奥地利手中强。况且,接下来的善后谈判,我们还需要英国人的支持。”
  世界上最悲催的事情,莫过于明知道人家在抢,自己也只能乖乖的送上去。
  幸好,经历一系列的社会毒打后,拿破仑四世的心气已经磨平了,要是搁在十年前,他可以直接和英国人翻脸。
  “告诉英国人,想要把这些地区拿到手,就拿出足够的诚意来。要不然我们宁愿把印度支那留给奥地利,也不会让他们得逞的。”
  拿敌人威胁盟友,拿破仑四世也是有苦难言。从父亲手中继承了诺大的法兰西帝国,在短短的不到二十年里,居然落到如此田地,这种心里落差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追根溯源只是因为在错误的时间点,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总体上而言,拿破仑四世还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可惜一次失误就赔上了所有。
  意大利地区注定是保不住了;法属非洲也是凉凉,仅凭阿尔及利亚地区的守军是支撑不了多久的;眼瞅着法属印度支那也要易主,法兰西的疆域一夜之间回到了70年前。
  这还不是全部,从反法同盟的阵仗来看,法兰西本土都很难保持完整,最终的结果可能会比1815年更惨。
  特伦斯·布尔金首相:“陛下,巴黎最近几天流言四起,那些隐藏在地下的家伙,又开始不甘寂寞了。
  如果局势持续恶化下去,甚至有可能出现叛乱。内阁建议加强舆论管制,打击散播谣言的家伙。”
  加强舆论管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是政府管得了报社,却管不住流言蜚语;控制的了新闻传播,却阻挡不了从天而降的传单。
  没有丝毫犹豫,拿破仑四世直接将手中的小纸片递了过去:“看看吧,这是奥地利人的劝降信。你们准备怎么做?
  背面还有一副漫画,有钱人大鱼大肉,普通民众在前线流血牺牲、还要忍饥挨饿。
  上面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事实,很容易引起普通民众的共鸣。一旦被有心人利用,一场动乱就在眼前。”
  真相往往最是扎心,没有揭开盖子大家还可以装糊涂,一旦把事情暴露在了阳光下面,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民众的忍耐是有限的,尤其是在肚子饿了的时候,一个火星都能够引发一场动乱。
  摆在大家眼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和资本财团站在一起,共同分担来自民众的愤怒;要么顺水推舟果断甩锅,趁机铲除国内的财团势力,再拿他们的财富来安抚民众。
第两百一十五章、专业的黑手
  自从法军在前线失利过后,国内的内部矛盾就逐渐暴露了出来。日益高涨的物价和普通民众的微薄收入成为了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
  平息物价是不可能的。除了资本家囤积居奇外,国际物价上涨也是导致法国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欧陆战争爆发后,法兰西国内的工农业生产都出现大幅度下降,必须要进口大量的物资才能够满足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物价上去了,工资却没有上涨,矛盾就产生了。甭管涨价的理由多么充分,民众填不饱肚子那就是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仅1891年上半年,法国工人阶级就发动罢工126次,其中罢工人数超过十万的都有3次。作为革命圣地的巴黎,几乎每周都会爆发游行示威活动。
  既然成了火药桶,自然少不了爆发革命。最近一个月内,法国政府就扑灭了4次暴乱。
  明眼人都知道,这样下去法兰西非得出问题不可。法国政府也几度想要出手,遗憾的是看到问题容易,要解决问题就难了。
  没有办法,利益动人心。政府要强制平息物价,势必会割利益集团的肉。
  别看奥地利的传单上把黑锅扣在资本家、财团头上,就以为都是资产阶级的责任了。要是没有贵族、官僚参与,仅凭资本家个人的力量这么玩儿,早就被人拉出去打靶了。
  这其中牵扯到了多少人,谁也不知道。总之,官商勾结的利益集团已经成为了法兰西的顽疾。
  为了解决这些顽疾,法国政府也做了很多努力。在拿破仑三世时期,资产阶级财团的力量就受到了限制,顺便还获得了“社会主义皇帝”的称号。
  可惜之前大革命,让政府的努力毁于一旦。在向财团让步的同时,也让财团的触手深入到了法兰西的每一个角落。
  时至今日,法兰西各行各业都充斥着财团的影子,法兰西超越欧洲各国,率先进入了大垄断时代。
  没有哪个君主喜欢这种不受控制的力量,拿破仑四世也不例外。矛盾的种子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就等着生根发芽。
  从天而降的传单,只是把法国内部的各种矛盾挑在了明处,顺便给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馊主意。
  傍晚,菲尔特庄园灯火通明,借着宴会的掩护,法兰西的金融皇帝们正在进行一场秘密聚会。
  作为金融界的头号人物,马克西姆·西多洛夫当仁不让的成为了会议主持者。没有什么长篇大论,上来就是干货
  “想必大家都感受到了,战争爆发以来,国内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生意也越来越难做了。
  战争债券销售不出去,英国人又拒绝向我们发放贷款,政府已经穷得叮当响。
  就连最暴利的军火买卖,现在也成了鸡肋。谁也不能保证手中的法郎,未来是货币,还是一团废纸。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赢得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旦法兰西战败,我们也难以独善其身。
  今天邀请大家过来,就是为了商议对策。为法兰西寻找一条路,也为我们自己寻找一条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5/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