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1130

  尽管只是口头上的支持,在欧洲各国纷纷支持丹麦的情况下,他们也不应该放弃争取奥地利的支持。
  “普丹双方条件差距太大,三天前双方的谈判破裂,昨天两国相互进行了宣战,战争爆发过后普鲁士人才向我们通报消息。”梅特涅皱着眉头回答道
  显然,他对普鲁士人的做法非常的不满。连提前知会一声都不做,这不是在无视奥地利么?
  弗朗茨倒是理解普鲁士政府的做法,就算是和奥地利进行商议也没有用,奥地利政府肯定不会支持他们兼并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公国的。
  不如造成既定事实,到时候奥地利只要不对普鲁士王国开战,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既然如此,那就让联系俄国人,表明我们的态度,让他们放心大胆的干,奥地利只会在名义上支持普鲁士。”弗朗茨冷笑着说
  这个年代的丹麦王国早就没落了,根本就不是普鲁士人的对手,可是架不住人家会联姻,找了俄国人当靠山。
  没有奥地利的全力支持,普鲁士想要兼并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先问问俄国人答应否?
  民意确实很重要,可是如果能够让普俄干上一仗,弗朗茨不介意违背一次民意。借口他都想好了,奥地利政府没钱打仗。
  反正奥地利民众又没有培养出国际主义精神来,不会为了这点儿事就出来游行示威的。谁要是叫嚣的要开战,弗朗茨不介意把他们的家产全部拿来充军饷。
  “陛下,俄国人向普鲁士王国发起进攻的可能性不大,否则去年俄军就发起进攻了。
  如果我们不干预的话,普鲁士人真的有可能占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这对我们非常的不利。”梅特涅分析道
  俄国人不想为了丹麦人,和普鲁士王国开战这是非常明显的,发动这场战争并不符合俄国人的利益。
  俄国人都不想打,欧洲各国就更不用说了。喊喊口号还行,真的要出兵打仗,估计大家都要怂。
  奥地利名义上的支持,更是让普鲁士人增加了信心,至少不用担心南边了。
  “向普鲁士人表达我们的不满,同时通过德意志民族主义者鼓动普鲁士王国坚持战斗,给他们造成一种德意志人民都在支持他们的错觉。
  秘密联系德意志其他邦国,一旦普鲁士人占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大家就一起施压,逼迫普鲁士人把这个两个公国独立出来。
  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发起一次预防性战争,把普属波兰割让给俄国人,换取俄国人出兵。”弗朗茨想了想说
  好吧,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只要普鲁士人不傻,就会提前想通的,历史上他们不就退缩了么?
  弗朗茨挖这个坑,只是未雨绸缪,万一套住了普鲁士王国那就赚大发了。
  “陛下,如果要让普鲁士王国上当,那么最好我们不要和德意志邦国秘密接触,不然参与的国家多了很难进行保密。”梅特涅想了想说
  尽管他不认为弗朗茨的计划能够成功,可是梅特涅同样不介意尝试一下,失败了大不了奥地利政府白白表演一次,成功了奥地利在德意志邦国老大的地位就稳了。
  “外交部看着办吧,如果普鲁士政府不上当,就让民族主义分子给他们施加压力,尽可能的让普鲁士人在战争中多坚持一段时间。”弗朗茨想了想说
  战争是非常费钱的,普丹战争每拖延一天,普鲁士政府要支出的军费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在战争中花的钱多了,普鲁士王国能够投入到国内建设中的钱,自然就减少了。
  一天两天还不明显,要是拖上几个月时间,普鲁士王国一年的财政收入就差不多打没了。
  要知道,现在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地区的革命政府也需要普鲁士人资助,这些都是纯投入,短时间内是得不到回报的。
  就算是打赢了丹麦王国也没有奖,有俄国人做后台,丹麦人是既不用割地,又不用给赔款。
  历史上,普鲁士王国就是迫于各国的压力,灰溜溜的退出了这场战争,然后眼睁睁的看着扶持起来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革命政府被丹麦人消灭。
第十七章、俄奥密约
  给普鲁士找麻烦,弗朗茨只是顺手为之,奥地利政府是不会为此投入太多资源的,现在最重要的依然是发展国内。
  在普丹战争再次爆发的同时,俄奥谈判也落下了帷幕,经过了近半年的努力,两国终于就各自利益达成了一致。
  1849年3月21日,奥地利驻俄大使韦森贝格同俄国外交大臣卡尔-渥赛尔罗德,在圣彼得堡签订《俄奥贸易协定》。
  条约内容:
  1、两国互为最惠国待遇,商业往来关税不得超过第三国;
  2、两国结成贸易战略伙伴关系,遵循自由贸易原则;(一方与第三国爆发战争,双方的贸易照常进行)
  3、……
  这些份很草率的商业贸易协定,显然不是两国政府努力半年的成果,真正值得双方重视的还是签订的密约,包括《俄奥军事同盟》、《俄奥势力划分》。
  《俄奥军事同盟》内容:
  1、自条约签订之日起,两国正式缔结军事同盟;
  2、如果一方遭到外来军事入侵,均视为向两国共同宣战;
  3、某一方向第三国宣战时,可以要求对方进行援助,包括物资援助和军事援助;
  4、……
  毫无疑问,《俄奥军事同盟》是《柏林公约》延续,甚至还更进了一步,只不过缔约国没有了普鲁士。
  因为普丹战争的关系,尼古拉一世对普鲁士王国非常不感冒,这场战争的爆发也标志着“北方三宫廷”时代的结束。
  与军事同盟相比,《俄奥势力划分》才是两国结盟的基石,两国各取所需,拿到了需要的一切。
  条约规定:
  1、奥地利承认俄罗斯帝国对黑海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及沿岸土地拥有全部主权;(包括君士坦丁堡、小亚细亚半岛,和巴尔干半岛的部分地区)
  2、奥地利承认俄罗斯帝国在远东所的权益;
  3、奥地利政府承认俄罗斯帝国在中亚地区的利益;
  4、奥地利政府承认俄罗斯帝国在波斯的权益;
  5、两国共同瓜分巴尔干半岛和地中海的利益;
  6、俄罗斯帝国承认奥地利对南德意志地区拥有主权;
  7、俄罗斯帝国承认奥地利在多瑙河流域的利益;
  8、俄罗斯帝国承认奥地利在意大利地区的利益;
  9、俄罗斯帝国承认奥地利开辟的海外殖民地取得的利益;
  ……
  双方约定的非常明确,你支持我获得黑海沿岸的地区,我支持你兼并南德意志邦国,大家一起来瓜分巴尔干半岛和地中海的霸权。
  在这些核心利益之外,只要双方的利益没有冲突,就互相给予支持。
  俄奥在各自扩张上达成了一致,这也意味着英国人主导的《海峡公约》作废了,没有了奥地利的支持,英法两国想要在近东地区压制俄国人的野心,已经很难做到了。
  按照双方的约定,奥地利将获得南德意志地区、波黑地区、大半个塞尔维亚和大半个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部部分地区。
  从领土面积上来说,还不到俄国人的二分之一;从经济发展来看,双方更是没法比。
  这个年代黑海沿岸都发达地区,奥斯曼帝国的精华都在这里,而奥地利这边除了南德意志邦国外,别的地区都没有来得及开发。
  看着双方的收益对比,弗朗茨也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俄奥会翻脸了,俄国人拿的太多了,奥地利政府眼红了。
  更关键的是,一旦让俄国人的野心达成,奥地利帝国就再也睡不好觉了。
  本来弗朗茨以为黑海海峡的利益就可以满足俄国人的胃口了,最多再加上半个巴尔干半岛,事实证明他想错了,俄国人把小亚细亚半岛也圈了过去。
  既然毛熊的胃口这么好,他当然不介意推一把了,奥地利承认俄罗斯获得小亚细亚半岛,俄国人在巴尔干半岛做出了利益让步。
  双方约定的巴尔干势力范围,弗朗茨并不在意,能够拿到固然好,拿不到也无所谓,只要占领了贝尔格莱德就可以了。
  现在的奥地利帝国还没有那么好的胃口,一口吃下去就撑着了,要不是这个年代巴尔干半岛的人口还不多,他是碰都不敢碰。
  不过做戏做全套,要是奥地利的胃口太小了,估计俄国人还会怀疑这背后有没有阴谋。
  弗朗茨大胆的猜测,这个时候圣彼得堡宫廷内正在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
  历史上俄国人拆散《海峡公约》,可是出兵帮奥地利镇压匈牙利叛乱换来的。
  这个时空,奥地利政府没有出现混乱,自己就搞定了叛乱,自然不需要帮忙了,报酬也就无从谈起。
  要是有《海峡公约》在,后面克里米亚战争就打不起来了,俄国人不可能单挑英法奥三国。
  这也是历史上奥地利背叛俄国人过后,里外不是人的原因。在英法看来,如果不是奥地利最初对俄国人的放任,这场战争根本就打不起来。
  “陛下,这份条约我们太吃亏了,一旦变成现实,俄国人就无人能制了!”费利克斯首相皱着眉头说
  兼并南德意志这项国策,是他这个首相主导的,可是看到和俄国人妥协的代价过后,他就后悔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