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8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4/1130

  丧失了速度的装甲部队,实际上也就是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军队,很难发挥出战略性的作用。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点了点头,补充的:“保密工作必须要做好,对外宣布这些营地是军火库,禁止任何无关人员靠近。
  为了安全起见,装甲部队抵达的事情,暂时就不要通知比德两国了。
  我们这次的战略目标是留下法军的大部分主力,最大限度的杀伤法兰西的有生力量。
  想要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所以我们必须要要利用装甲部队的优势,打法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要是让法国人反应了过来,将主力部队收缩回国内,这场战争就难打了。”
  这是事实,在莱茵河畔和法国人决战,要远比在法国本土同他们决战容易得多。
  别的不说,赢得战争过后抓溃兵就要轻松的多。德意志民众可不会掩护法军士兵跑路,迎接他们的是人民战争的包围网。
  一名年龄略长的军官,疑惑的道:“元帅,装甲部队真的有那么厉害么?
  仅凭这两百多辆坦克、七百多辆装甲车,就想要重创法军主力,恐怕有些……”
  没有办法,装甲部队受到了最严格的保密,即便是在奥地利军队高层中,也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
  除了少数几名观看过装甲部队演习的军官,谁也不知道钢铁洪流的威力有多大。
  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清楚,这不仅仅只是某个人的疑问,在场的大多数人都对装甲部队能否重创法军表示怀疑。
  毕竟对面的法军总兵力,已经快要突破两百万了。就这么点儿装甲部队,分散到茫茫人海中,还真的不够看。
  “弗雷德里希,你是装甲部队的指挥官,现在就由你向大家解说一下装甲部队的作战方式吧!”
  裙带关系在哪里都少不了,奥地利军队也不例外。哈布斯堡家族,就是最大的关系户。
  包括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的崛起,也利用了这层关系,要不然他也没有那么容易,在拉德斯基元帅去世后就成为奥地利军中第一人。
  对自己的侄子,兼政治资源继承人,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从来都不曾掩饰过自己的提携之意。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弗雷德里希可堪造就。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也不少,要是没有能力,阿尔布雷希特也不可能去扶持。
  本质上来说,扶持弗雷德里希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皇室对军队的掌控力。
  这种政治军事格局,已经延续了上百年,是保障皇权的重要手段之一。
  具体可以参考斐迪南一世时期,皇帝长达数十年无法理政,哈布斯堡王朝的皇权都没有衰落。
  同样也是弗朗茨上位后,能够迅速掌控局势的原因。因为至始至终,军队都没有脱离皇室的掌控。
  ……
第一百八十三章、核心
  装甲部队,在奥地利军队高层中还有一个别称——“重装骑兵”。
  在很多人看来,这玩意儿就是骑兵的加强板,真正意义上的“钢铁骑兵”。
  包括对装甲部队的使用,奥地利军方也存在着争议。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把装甲部队当骑兵用就好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看法也并非没有道理,装甲部队和骑兵确实有很多相似性。
  比如说:都比步兵贵,对后勤的需求大,遇到恶劣的冰雪天气,行动要受限制……
  很不幸莱茵河畔早就被冰雪覆盖了,在深夜气温最低的时候,气温甚至有可能下降到零下十几度。
  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下,汽车想要发动,都要提前给发动机预热,要不然都打不上火。
  本质上来说,装甲部队和汽车也差不多,无非是对发动机动力要求更高一些。
  在面对恶劣气候的时候,两者都差不多。不是不能使用,关键是在这种天气故障率要高得多。
  本身奥地利的装甲部队故障率就偏高,要是再挑选恶劣天气行动,那场面简直是不敢想象。
  幸好中欧的冬天持续时间不长,恶劣天气也就那么几天,做好保养工作也就抗过去了。
  要是换了莫斯科的地狱模板气候,估计战争还没开打,装甲部队就要爬下五分之一。
  硬着头皮上,早就不是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的作风。随着年龄的增长,阿尔布雷希特的用兵风格也越发稳健了。
  不光是阿尔布雷希特,奥地利军队高层大部分指挥官的用兵风格,都是偏稳健类型的。
  喜欢剑走偏锋、出奇制胜的,就只剩下一帮中下层青年军官了。
  两种用兵风格,没有本质上的差距。无非是随着身份地位的变化,思想观念、眼界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在军队这个靠战绩吃饭的地方,年轻的时候想要向上奋斗,只有冒险才能够弯道超车,甩开同龄人。
  事实上,奥地利军队高层的大部分将领,曾经也是喜欢剑走偏锋的主,正是靠出奇制胜才甩开了竞争对手,一路平步青云的。
  现在只是身份地方发生了转变,财富、身份、地位都有了。创业的时代已经结束,到了守业的时候,稳健思想又渐渐占据了上风。
  凡事都有两面性,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这肯定是有利的。
  从本质上来说,军事上任何剑走偏锋的行为,都是一场赌博。
  中下层军官手中的筹码小,只需要战术问题,就算是输上百八十次,奥地利也兜得起。
  况且,能够成为军官的也没有傻子,就算是进行冒险,也要有几分把握才会行动的。
  从总体上来看,赢得几率还会更大,毕竟在赌局开始前,指挥官已经权衡过风险与收益。
  很多时候,战场上赢一次的收益,就可以抵消失败数十次的损失。
  说白了,他们拿出来冒险的筹码,最多也就那么千儿八百号人。赔了也就那么多,赌赢了的收益可能就是一场战役的胜利。
  高层军官就不一样,他们往往决定着数万、数十万、乃至于上百万军队的命运,任何一次失败都会伤到国家元气。
  换个角度,站在军人个人的立场上就不一样了。在这种模式下,奥地利很难诞生名将。
  没有办法,外界主流舆论推崇的名将,大都是剑走偏锋、出奇制胜、以弱胜强的主。
  那种堂堂正正、以势压人、全靠综合实力打赢的战争,在大家看来都是理所当然,并不受认可。
  这对奥地利军官非常的不友好,或许在年轻的时候,还有这样的战绩;可是随着职位的上升,大家的战绩越来越平庸了。
  从这方面来看,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无疑是幸运的。
  刚出道就拿叛军刷了副本,接着又遇到了土鸡的副本,没怎么发挥就自动晋级为名将。
  现在又赶了欧陆战争,弗朗茨搞出了一堆黑科技,让他有机会踩着法国人走上神坛,成为新的“军神”。
  军事会议结束后,阿尔布雷希特单独留下了侄子:“弗雷德里希,刚才你似乎有话要说,莫不是对我的安排不满?”
  “元帅,现在的天气虽然恶劣,却也没有到装甲部队无法施展的地步。
  趁法国人没有反应过来,明天我们就发起突袭,装甲部队可以轻松撕碎法国人的阵地,全军压上去绝对可以重创法军。
  要是拖得时间长了,装甲部队恐怕会暴露出去,让法国人有了防备。”
  奥地利军队是非常重视规矩的,叔侄那只能是私底下的称呼,在指挥部中对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的称呼只有——元帅。
  要是不重视规矩,欧洲贵族之间的关系那么复杂,一不小心就会发现军营中遍地是亲戚,那会让平民军官直接绝望的。
  尽管实际上裙带关系一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是好歹还有一条路,只要在战场上立了军功,那就升的比谁都快。
  这条路不光是给平民军官留下的,同样也是贵族军官晋升的标准。
  不要以为关系户就厉害了,当周边都是关系户的时候,你会发现最终比拼的还是实力。
  没办法,谁让德意志地区的传统就是人人从军呢?举国上下的贵族,都要进入军队中服役。
  或许很多家族的嫡系成员不多,可是没有爵位的旁系成员绝对不少,如果再算上私生子之类的,这个群体就更庞大了。
  这个时候,所谓的关系背景,实际上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在奥地利军队完成军制改革后,没有足够的能力,再多的资源也推不上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皇储腓特烈,和弗雷德里希的年龄差距不大,资源、人脉、关系全部都到顶了。
  后者已经是中将了,腓特烈皇储却顶着中校的头衔退役了,估计这也是奥地利推广军衔以来,军衔最低的皇储了。
  当然,这么比对腓特烈非常不公平,毕竟军制改革前后的差距太大了。
  以弗朗茨本人为例,刚开始吃奶就是一名奥地利军官,不等成年就成为了将军,水分之大都没法堪比了,那就全是水。
  到了腓特烈这里,躺赢的好日子就结束了。边吃奶边从军的美好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从军校毕业后,必须要和普通学员一样从基层干起。
  作为皇储,腓特烈不可能一直在军队待着,这就影响到了他的晋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4/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