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8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2/1130

  中路军由第……”
  计划没有变化快,就在英军放弃围剿游击队,分兵增援前线的时候,安德胡伊战场也进入到了关键时刻。
  在苦苦支持一个星期后,守卫安德胡伊的第九步兵师还是崩溃了,马卡乌上校期待的第五师援军,至始至终都没有出现。
  不是第五师指挥官没有大局观,问题是俄国人已经出现在了马扎尔谢里夫地区,战斗一触即发。
  在前景不明的情况下,第五师又如何敢抽调兵力增援安德胡伊呢?
  随着最后一道防线告破,俄军已经攻破了安德胡伊的全部城防工事,继续坚守就只能打巷战了。
  指望军心士气全无的印度殖民师和俄国人打巷战,马卡乌上校还没有疯。
  看着身边汇聚的几百人,马卡乌上校知道大势已去,无奈的下令道:“撤!”
  ……
第一百三十四章、战略分析
  随着安德胡伊攻防战的结束,俄军终于在阿富汗地区获得了一个立足点,取得了暂时领先。
  消息传到维也纳,已经是半个月后的事情了。密切关注阿富汗战争的弗朗茨,此刻正盯着中亚地图研究。
  他承认安德胡伊风景很不错,每一个山谷都是一个风景点,抬头是雪山,低头是绿地,远望有瀑布,近观有果树。
  可是俄国人万里迢迢打过去,总不可能为了去安德胡伊看风景吧?
  除了风景不错外,当地的自然条件也相对优渥,算得上是阿富汗地区的富庶之地了。
  至于战略价值,坦率的说弗朗茨并不认为这里有多重要。
  从战略上来看,俄国人无论是夺取偏西的赫拉特地区,还是夺取东边的瓦罕走廊,都比安德胡伊地区有价值。
  尤其是瓦罕走廊,跨过去就是英属印度。
  作为一名合格的吃瓜群众,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好奇心,弗朗茨也不例外。
  自己的军事水平有限看不出来俄国人的真实目的,那就找看得出来的人问,奥地利可养着一大帮子参谋,就当是临时考核了。
  维也纳宫,弗朗茨临时召见了奥地利总参谋部的几名后起之秀。
  “英俄战争已经爆发快一个月了,抢先动手的俄国人,没有调集重兵夺取战略要地赫拉特和瓦罕走廊,反而攻克了安德胡伊。你们觉得俄军指挥官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这是一道没有答案的送命题,考验的是脑洞。理性分析也罢,连蒙带猜也可以。
  在弗朗茨看来,这道题适合运气比较好的人回答。
  毕竟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和俄军指挥官最初的计划截然不同。怎么理性理性分析,也抵不住战场上千变万化。
  对军人来说,运气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有点儿迷信的味道,但有时候不相信都不行。
  一将功成万骨枯,能够从战场上一路杀出来的将军,除了个人能力之外,运气的成分也非常重要。
  运气不好的家伙都在半路上倒下了,这一点翻一翻奥地利的军校记录就知道。
  每年成绩排名最前面的军校生,个人能力都不差,但是能够混出来的仍然只是少数。
  剩下的都是倒霉蛋,比如说:战场上领了盒饭、训练中受伤退役、该提拔的时候突然犯错误……
  “陛下,安德胡伊有可能只是俄军虚晃一枪,用来迷惑英国人的。
  俄军的进攻方向虽然不确定,但是他们的最终战略目的是明确的,不管干什么都是围绕着夺取阿富汗地区展开的。
  我觉得俄国下一步应该是赫拉特,英国人在当地部署了重兵,强攻的损失太大。
  或许俄军指挥官想要打破常规,挑选一条出人意料的进攻路线,比如说:学习蒙古人当年的大迂回包抄。
  强行从波斯借道,穿插到赫拉特的后方,切断守军的后路,然后进行围攻。”
  丹克上校的计划可不可行,没有当地的详细资料,弗朗茨无法下结论,不过这个脑洞首先就值得肯定。
  古往今来的无数经典战例,都是依靠常人无法想象的脑洞,再加上最重要的运气。
  想要复制这种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大迂回包抄战术也是如此,蒙古人玩儿成功了,不等于俄国人也能够效仿。
  万一波斯人头铁了一回,不配合俄国人的行动,出兵拦截了俄军借道,那就有乐子瞧了。
  没有进行任何点评,弗朗茨只是对丹克上校微微一笑,然后对旁边的侍从吩咐道:“先记录下来,大家还有不同的看法么?”
  作为奥地利脑洞最大的部门,从来都没有统一意见的时候,弗朗茨的话刚落地,又有一名军官开口了。
  “陛下,我觉得俄军的指挥官就是单纯的为了占领安德胡伊,没有别的目的。
  从阿富汗的地理条件分析,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土地相对肥沃的地区,就只有安德胡伊地区和赫拉特地区,其它地区都相对贫瘠。
  俄军现在打着解放阿富汗地区的旗号,和阿富汗人的关系暂时还不错,一旦占领了这两个地区后,就可以从当地获得一部分粮食充当补给。
  俄军的后勤体系非常混乱,作为前线的指挥官,应该清楚国内那帮官僚的属性。
  这次战争又是提前发动的,前线部队的后勤物资并不充足,如果战场上推进的太快,后勤随时都有可能出问题。
  换我是俄军指挥官,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解决后勤问题,至少要保证前线的部队不会饿肚子,而不是如何获得胜利。
  英军在赫拉特地区部署重兵,俄军能够轻松夺取的只有安德胡伊地区。占领了当地,至少可以解决几万俄军的吃饭问题。
  从这方面来说,俄国人夺取安德胡伊的战略意义,并不比夺取瓦罕走廊小多少。”
  尽管有些难以接受,不过弗朗茨还是认为真的有可能发生。毕竟俄国官僚是一种神奇的生物,坑死前线的作战部队的事情已经发生过无数次了。
  英俄都是大国,阿富汗地区对两国都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这就注定了战争不是短时间就能够结束的。
  不先想办法解决部队的吃饭问题,万一遇到突发情况,那就完犊子了。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安德胡伊地区最多解决几万俄军的吃饭问题,但是弗朗茨不这么看。
  要是到了关键时刻,这一地区就能救下俄军的命。毕竟粮食不够吃,还可以出去抢当地人的。
  完全解决粮食问题不可能,但是个把月的口粮,还是有希望筹集到的。
  战略物资不足,大不了停止进攻,就地构筑防御工事减少消耗。只要不让大家饿肚子,别的问题一切好说。
  至于得罪阿富汗人的问题,到了那种地步,估计没有哪个俄军指挥官还会在乎。
  ……
  一个个神奇的脑洞,令弗朗茨耳目一新。如果不是知道到这些都是瞎猜的,他都要怀疑俄军指挥官是不是当世名将,夺取安德胡伊还有这么多门道。
第一百三十五章、被低估的拿破仑四世
  不管俄国人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安德胡伊攻防战带来的影响,都是恐怖的。
  一堆水平连弗朗茨都不如的专家学者,纷纷跳出来指点江山,仿佛战火明天就会烧到印度似的。
  电报的出现拉近了世界的距离,欧洲舆论的不看好,同样影响到了英国舆论,一时间英国政府压力大增。
  “前线发生了什么,安德胡伊为什么会失守,帕特里克是干什么吃的?”
  一连三个为什么,足以证明格莱斯顿首相现在的心情非常糟糕。
  阿富汗的面积不小,安德胡伊也不是什么核心战略要地,仅仅只是丢掉安德胡伊周边那几万平方公里,对整个战场来说不值得一提。
  同样是丢城失地,刚刚开打就丢失了大片土地,和经过长时间鏖战丢城失地是截然不同的。
  安德胡伊就是刚开打就丢失的,外界的舆论质疑英军的战斗力,反对党也趁机搞事情,弄格莱斯顿首相狼狈不堪。
  陆军大臣罗萨里奥满脸愤怒的回答道:“都是俄国人太卑鄙了,不等宣战的消息传到前线,他们就发起了偷袭。
  我们在阿富汗地区的部队正忙着剿灭游击队,安德胡伊因为战略价值不高,在当地部署的兵力有限,让俄国人有机可趁。
  不过大家可以放心,帕特里克中将已经放弃了之前围剿游击队的计划,出兵增援前线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现在前线已经稳住了,只等我们的援兵抵达,就可以发起反攻。”
  不解释还好,听了帕特里克的解释,在场的众人反而越发感到不安了。
  放弃围剿游击队,同样也意味着被围困的游击队可以出山了。外有俄国人大军猛攻,内有游击队肆掠,这让人如何能够放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2/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