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7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1/1130

  不过,这都是早些年的事情,奥属非洲中已经没有这些危险分子了。或许在英法葡三国的殖民地中,还有可能存在。”
  看似淡定的胡蒂尔,实际上也是道听途说。就算是比这些人早来几年,他也没有赶上殖民运动。
  最先缓过来的是法金汉,只见他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真是一个野蛮的世界,不过这对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来说,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只可惜让法军主力给溜了,要早知道他们弹药缺得这么严重,我们就提前发起进攻了。”
  ……
第六十三章、贸易逆差
  没能够留下法军主力,胡蒂尔等人也没有继续追杀埃及殖民军的兴致。结束了战斗过后,第八师立即开始了大征兵运动。
  短短的一个星期内,第八师的编制就扩大三倍,周边的青壮全部都征召一空。
  总算是还有良知的,没有真的学流寇把男女老幼都编入部队当炮灰。
  大军顺着尼罗河浩浩荡荡的前进,对沿途的城市视而不见,专挑选乡下的种植园下手。
  一面捣毁庄园,一面收编被奴役的埃及人入伍,传播民族独立思想。
  靠着欺软怕硬的打法,第八师可谓是一帆风顺,滚雪球般的迅速膨胀。
  相比之下,起义军主力的进度就要差得多了。不同于胡蒂尔等人干一票就走,起义军高层还是有追求的。
  想要当军阀,自然少不了地盘。马赫迪这位领袖已经镇不住场子了,各大实力派纷纷出动抢地盘。
  甚至为了抢地盘,还大打出手。如果不是法国人的威胁还在,估计起义军自己就分家了。
  为了让起义军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法国人接下来的反扑,杰雷特中将都多次出马协调各方关系。
  然而,该乱的还是要乱。起义军成分太过复杂,内部矛盾层出不穷,只是迫于法国人的威胁,才维系着一个空架子的统一。
  作为起义军领袖的马赫迪,非常不满这种局面。怎奈前面炸毁阿斯旺大坝的事情,让他在起义军内部威望大跌。
  如果不是有英国人的支持,他还能不能坐稳老大的位置,都是一个未知数。
  到了这个时候,他要是还不知道被英国人坑了,马赫迪也不能在原时空留下赫赫威名。
  事实再一次证明,什么锅都能背,唯独黑锅碰不得。
  顶着心狠手辣的名头,马赫迪招揽小弟都困难。大家对这个随时可能出卖自己人老大,着实没有好感。
  受此影响,起义军二号人物雷霆斯直接带着自己的部队,向河谷平原出发,准备割据一方。
  对此马赫迪也无能为力,虽然赢得了第一轮反围剿战争,但是他的政治声望也因此大跌。
  没有实质上的约束,仅凭个人威望拉起来的起义军,本身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迫于无奈,马赫迪也只能加入抢地盘的行列中。这令想要挥师直捣黄龙的杰雷特中将非常的不满。
  起义军指挥部,杰雷特中将义正言辞道:“诸位,危机才刚刚开始,还远没有到享用胜利果实的时候。
  法国人是不会甘心失败的,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卷土重来,到时候我们要面对的就不是殖民地的乌合之众了。
  世界第一陆军的名头,想必你们也都听过。这不是法国人吹出去的,而是一刀一枪从战场上打出来。
  凭借侥幸赢得了一次胜利,但同样的战术无法使用第二次。上过一次当后,法国人不可能再上第二次。
  未来,我们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苦战。想要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占据优势,我们必须要先拿下这里。”
  顺着杰雷特中将指挥棒指着的位置看去,没有出乎意料正是开罗。
  这座同时具备政治、经济、军事价值于一体的古城,对起义军接下来的战斗至关重要。
  拿下了开罗,起义军才有从法国人手中独立的一线生机。
  一名中年男子疑惑的问道:“中将阁下,第八师不是已经向开罗出发了么?”
  在他看来开罗的法军在不久前的战斗中损失惨重,现在正处于兵力最空虚的时候,根本就挡不住第八师。
  杰雷特摇了摇头:“埃逊尔,你太乐观了,开罗可不同于你遇到的哪些小城。
  事实上,起义军之所以进展顺利,那是这些小城中的法国人被吓破了胆,根本就没有组织起像样的对抗。
  开罗不一样,这里是埃及的中心,法国人肯定不会放弃。
  前线战败的消息已经传回去了,留守的法国人估计此刻已经组织起了新的守备军。
  在没有重火力的情况下,第八师想要夺取法国人严防死守的开罗城,完全是痴人说梦。”
  坦率的说,杰雷特还是很满意奥地利人指挥的第八师。
  无论是捣毁沿途的棉花种植园,还是直奔三角洲而去,都非常符合不列颠的利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埃及的棉花产能注定会大跌,在未来数年之内,都难以恢复过来。
  这对英国棉纺企业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好消息。此消彼长,竞争对手原材料供应不足、产能下跌,无疑是抢占市场的最佳时机。
  尽管这不是杰雷特策划的,但这并不妨碍他把这份儿功劳拦在自己身上。
  政治也是讲究等价交换的,作为这次埃及叛乱的主导者,回国之后自然会收到国内企业的一份回报。
  可能是经济上的,也有可能是政治上,总之杰雷特中将这次是赚大了。
  鼓动起义军进攻开罗,只是杰雷特中将计划中的一部分,如果可能的话他最希望的还是起义军兵临苏伊士运河。
  最好是能够堵塞运河通航,然后大英帝国就可以用保卫运河通航的机会,把势力深入到苏伊士运河地区。
  ……
  资本市场是敏锐的,受埃及战场失利的影响,巴黎纺织类企业股价暴跌,多家从事埃及种植园经营的公司直接破产。
  山雨欲来风满楼,受纺织业股价暴跌的连累,在短短的一周内,巴黎股市大盘整体下跌11.4%,数十亿法郎的市值被蒸发一空。
  国际棉花价格也出现了剧烈震荡,伦敦的棉花期货市场上,棉花价格一度暴涨三分之一。
  在这双重打击之下,法国棉纺织业迎来最大的寒冬。
  受原材料供应减少影响,无数企业宣布裁员、减产,一时间社会失业率暴涨,法国经济再次遭遇挑战。
  尽管早有心里准备,当这一切真的发生后,拿破仑四世还是仿若隔世。
  不管心里怎么苦,问题还是想办法解决的,要不然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又要爆发了。
  经历过巴黎革命,拿破仑四世对可能动摇自身统治基础的经济危机,可是警惕万分。
  “国内经济持续恶化,经济部有什么计划?”
  略加思索过后,经济大臣艾尔莎慎重回答道:“这次经济动荡主要是受埃及叛乱的影响,棉花产能大幅度下跌。
  加入今年北美地区遭遇旱灾,棉花产能有所下跌,国际市场上棉花价格大涨已成定局。
  经济部建议政府暂时免除棉花进口关税,降低纺织企业进口原材料的成本,同时给他们发放低息贷款度过难关。”
  降低关税,就能行么?
  答案是:否定的。
  国际市场上棉花量供应不足,这就意味着必然有企业采购不到足够的棉花。
  资本合作也是要讲先来后到的,从事棉花批发的资本家,在差不多的价位下,肯定会优先选择和靠谱的老顾客合作。
  很多供应合作关系,都持续了数年,乃至于数十年,根本就不是后来者能够轻易撬动的。
  这些企业大部分集中在不列颠,作为后起之秀的法国棉纺织业,更多的还是占据埃及这个棉花产地过后,才发展起来的。
  除非能够出高价抢购,要不然法国纺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根本就收购不了足够的棉花。
  正是因为知道这一切,很多企业才在储备的棉花没有耗尽前,就提前宣布裁员、减产,以应对接下来的危机。
  外交大臣特伦斯·布尔金提醒道:“没有这么简单,国际棉花批发商不是傻子,这么好的机会,他们不可能不敲竹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可能会以此为要挟,让我们永久性的废除棉花进口关税。”
  关税壁垒也是法国棉花种植园经济能够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额的关税,令原本廉价的棉花,进入法国市场后丧失了竞争力,本土的种植园商人大发横财。
  在利益的驱势下,近些年投资棉花种植园的资本家,也在不断增加中,法国人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棉花自给自足。
  这就损害了海外棉花种植者、批发商利益,大家对这片市场是望眼欲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1/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