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1130

  匈牙利人要独立,意大利人要独立,波兰人要独立,捷克人要自治……
  好在,民族主义没有渗透到整个社会,起来闹独立的只是资本家和部分贵族,奥地利才把他们镇压了下去。
  南德意志地区的最大财富不是其他,而是那一千五百万人口。
  要是兼并了宗教信仰、语言文化相同的南德意志邦国,奥地利的主体民族瞬间就可以超过一半,分裂危机会下降到最低程度。
  弗朗茨想了想说:“大家也不要光想着扩张了,要解决民族问题,我们还可以在内部想办法。
  整个奥地利帝国目不识丁的文盲有两千多万,这些人有几个知道自己是属于哪个民族的?
  教育部给我编一部教材出来,把各个地区的民族都给我串联一遍,找出他们是日耳曼民族的根源来。
  实在是扯不上关系的,就给我拿民族融合说事,我就不相信了他们的祖宗十八代,都和日耳曼民族扯不上关系?
  只要不清楚自己是哪个民族的,就告诉他们是日耳曼人。
  有文化传承的少数民族,就对他们宣传奥地利体系。重点强调血统上大家都是混血儿,拥有多民族血统,这里面自然也包括日耳曼血统,不信的就让他们自己回家找家族史去。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民族融合,我不相信纯血民族还有多少?
  先把民族关系捋清楚了,再向全国范围推广德语,不对是推广奥地利语,逐步取代地方的方言。”
  弗朗茨已经准备耍无赖了,主体民族不够,那就自己制造好了。
  不管是不是真的日耳曼人,先忽悠着试试,只要他们自己认为是那就行了。
  忽悠一个算一个,只要官僚们努努力,要不了多久日耳曼民族就就会迅速扩大。
  历史上普鲁士王国也进行了一次日耳曼化,他们本身的日耳曼民族同样不占主导地位,硬是靠着语言文字同化占据了主导地位。
第一百一十二章、最穷的义务教育模式
  政客的底线通常都很低,弗朗茨的提议大家都没有什么异议,为了奥地利的长治久安,忽悠一下也算不了什么。
  反正内阁高层都是来自德意志地区的贵族,是根正苗红的日耳曼民族,日耳曼化运动又不会伤害他们的民族感情。
  不过教育大臣就蒙逼了,篡改历史起源这个简单,千百年年前的历史本来就很难说清楚,可是奥地利语是什么鬼?
  “殿下,奥地利语是什么?”利奥-冯-图斯-霍哼伯爵疑惑的问道
  弗朗茨解释道:“单纯的推广德语,容易引起别的少数民族心里不平衡,为了照顾他们的情绪。
  我准备召集奥地利的语言学家、历史学家,以德文为核心,加上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创立一套奥地利的语言文字。”
  费利克斯首相皱着眉头说:“殿下,德语是奥地利最通用的语言,再搞一门奥地利语出来,大家还要重新学习,这是不是太麻烦了?
  况且,一门独一无二的奥地利语,还会加深我们同德意志地区的隔阂,让那帮小德意志主义的叛徒得利!”
  弗朗茨哈哈一笑,道:“这就要看教育部的奥地利语怎么编了?如果我们直接套用德语,只改变个别陌生名词,不会影响日常交流吧?
  德语和德语之间不是也有差别么?只要我们奥地利语,可以和德语正常通用,就不存在所谓的交流隔阂。”
  众人脸色恢复了正常,如果只是改变普通人一辈子都用不到的陌生名词,那么就不存在问题了。
  现在话语权在奥地利政府手中,怎么改都是他们说的算。推广德语变成了推广奥地利语,实际上只是换了一个说法。
  反对派?貌似现在这个时候,奥地利的反对派是最势弱的时候,敢闹事的都在叛乱中见了上帝,剩下的最多也就停留在嘴炮阶段。
  任何一项政策,都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支持。保守的奥地利又不是法国,民众革命热情还没有那么高。
  只要没有损害到他们的利益,民众是不会因为这么一点儿小事,就起来闹事,甚至是造反的。
  弗朗茨知道,他提出来的奥地利语,只是为了政治作秀,表示中央政府重视每一个民族,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化传统。
  这并不能令所有人都满意,可是做了比没做好。奥地利语中确实加入了各族的语言文字,尽管都是一些陌生名词。
  “殿下,语言文字同化是项长期性的投入,想要完成这项计划,至少需要二十年时间,期间必须要不间断的投入大量资金。”教育大臣利奥-冯-图斯-霍哼伯爵想了想说
  一旦把统一语言文化纳入国策,那么教育部的话语权就会大大增加,未来数十年内,教育部就是奥地利最重要的部门。
  弗朗茨点了点头说:“当然,经费的问题我和首相已经商议过了,政府会想办法解决。
  这次统一语言文化的行动,将和奥地利的义务教育相结合。
  在实施义务教育前,我们还缺乏大量合格的教师,教育部必须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招募不够的话,就降低标准进行短期培养,只要三观正确,能够掌握初级的小学知识,就可以上岗。”
  三观正确?
  何为三观?
  毫无疑问,自然是弗朗茨版的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了。
  总结起来就是,必须要拥护伟大的哈布斯堡王朝,必须要忠于伟大的皇帝陛下,必须要遵守奥地利的法律法规,没有不良嗜好。
  只要忠心够了,个人能力不足,还可以想办法进行弥补。
  大不了开设教师培训班,慢一点也无所谓,千万不能让害群之马带坏了下一代。
  费利克斯首相说道:“没错,内阁已经制定初步计划,准备在全国范围内新建3000所公立小学,推广全民义务教育。
  新的公立学校中,全部要开设奥地利语和数学两门正课。在少数民族地区也开设民族语言课,不过地方民族语言是选修课,升学考试不计入成绩。
  奥地利义务教育暂定为6年,凡是年龄在6~12岁阶段的儿童,必须进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超过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如果愿意进入学校学习,学校也必须收录。
  六年义务教育完成过后,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通过升学考试进入中学。
  凡是靠个人能力考入中学的,家庭困难的都可以由政府资助他们完成学业,后面的大学同样是如此。”
  “首相,经费怎么办?那怕我们全部采用最低档次的配置,每年的开销都不会低于五千万盾,加上高等教育的拨款,恐怕教育经费未来会突破一亿盾。
  光靠收取学费,只是杯水车薪。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就算是加上匈牙利地区,最多也不过3亿盾。难道政府能够拿出三分之一的钱,投在教育上?”利奥-冯-图斯-霍哼伯爵皱着眉头说
  不要以为他是教育大臣,就不关心其他问题了。从全局上出发,奥地利政府不可能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投入到教育上。
  奥地利政府需要投入的方面很多,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盲目的投资教育,估计还等不到教育红利的产生,国家就提前完蛋了。
  费利克斯摇了摇头说:“不用收取任何费用,普通民众根本就无力承担这笔开销,经费政府会想办法解决。
  教育部尽快做出计划书来,我们要核算下一个年度的教育经费,1849年开始奥地利将启动义务教育。”
  拿教会开刀的事情,目前还处于保密阶段。弗朗茨登基在即,现在奥地利是稳定压倒一切,这个时候自然不会节外生枝。
  弗朗茨开口说:“好了,具体的经费问题,后面内阁政府单独召开会议想办法,今天主要是落实义务教育的问题。
  奥地利不富裕,我们只能搞穷教育。在有限的经费开销下,尽可能的多培养人才出来。”
  这个培养人才?显然不是培养什么高科技人才,弗朗茨不可能定那么高的要求,义务教育培养出来的仅仅只是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产业工人。
  就算是小学毕业的产业工人,在庞大的基数之下,总是会产生一批合格工程师的,他们的成长上限,要比只能干苦力的文盲高得多。
  “是,殿下!”教育大臣利奥-冯-图斯-霍哼伯爵回答道
  奥地利的义务教育,在效仿隔壁的普鲁士王国。这个年代成功完成义务教育的,就只有普鲁士王国,英法都还没有开始义务教育。
  框架上学习普鲁士,到了具体的细节上,双方又不一样了。
  奥地利这个时候搞义务教育,实际上也是穷教育,简单的来说,就是怎么便宜怎么搞。
  按照弗朗茨的计划,这种廉价的义务教育,还真的不贵。
  比如说:学校,就可以借用地方上的教堂,或者是把没收叛乱分子的房产,要不就动员民众修建几间木屋,能够先凑合着用就可以了。
  又比如说:教材,只要保证老师手中有书本就行了,学生能不能拿到课本还要看经费情况,笔墨纸砚都省略了,每人带上一个沙盘就可以去上课了。
  最大的开销就是教师工资,和学生们的伙食费。
  弗朗茨穿越前是经历过苦日子的,他知道对很多底层民众来说,一日三餐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要让家长承担孩子们的伙食费,很多家庭都无力承担,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童工了。
  如果经济条件可以,谁能够狠的下心,让几岁的孩童进入黑暗的工厂呢?
  要知道,童工的伤亡率可是居高不下,很可能早上出发的时候,还好好的,晚上就见不到人了。
  死了,也是白死,没有人会追究资本家们的责任。他们最多也就随便给几个年的工资赔偿,就算完事了。
  为了不降低生育率,弗朗茨还是决定不要增加家长们的教育负担,义务教育阶段还是政府来承担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