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校对)第6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3/1130

  遣返回俄罗斯帝国,就是最大的惩罚。沙皇政府不会欢迎他们,能够去西伯利亚种土豆都是幸运的了。
  费利克斯首相提议道:“陛下,遣返这些闹事的难民问题不大,麻烦的是愈演愈烈的欧洲革命浪潮。
  虽然革命党发起的暴动大都以失败告终,没有1848年那么厉害,可这种频繁发生的暴动,带来的危害依旧不容小觑。
  为了欧洲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我们有必要再召开一次国际会议,把各国联合政府起来,共同遏制革命思想扩散。”
  这年头就没有不恐惧“革命”的政府,受生产力限制,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底层民众日子都不好过。
  “日子不好过”就有革命的意愿,革命的土壤存在了,既得利益者自然恐慌了。
  看似这些革命事件是孤立发生的,实际上这里面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革命,都和国际势力脱不开关系。
  或许大家没有直接策划叛乱,但支持革命组织、传播革命思想,给革命党人提供庇护,这些都是大流氓们干的。
  当然,小国也有参与。只不过动作幅度更小一些,主要是做思想输出。
  1848年大革命过后,欧洲各国吸取了教训,安分了一段时间,没有想到现在又死灰复燃了。
  在这个问题上,弗朗茨没有指责别人的资格,类似的事情奥地利也没少干。
  最起码发生在英法国内的动乱,都有维也纳政府的一份功劳。要是没有奥地利参与,欧洲大陆就没这么热闹。
  ……
第四章、战略铁路计划
  人类是善于反思的,尤其是经历过“切肤之痛”后。愈演愈烈的革命浪潮,让统治者们意识到了危险。
  奥地利文化传统趋于保守,在经济危机中损失不大,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受革命浪潮影响较小。
  国内爆发的几次动乱都有国际势力参与,民众的革命意愿并不高,维也纳政府的危机感还不是太强烈。
  在弗朗茨还在考虑是否召开国际的会议的时候,拿破仑四世就已经向欧洲各国发出了号召。
  没有办法,法国民众的革命热情太高了。整个就一火药桶,一点儿火星,就能够引发一起革命。
  据不完全统计,从里昂一声枪响开始到现在,法兰西爆发的叛乱、暴动事件已经高达116起,超过欧洲其他地区的总和。
  游行、罢工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每一个法兰西城市,都发生过罢工。只要老天给面子,巴黎的大街上就有人游行示威。
  深入了解了法国的局势,弗朗茨就理解拿破仑四世召开国际会议的迫切心情了。
  革命圣地真不是吹的。最近一段时间,巴黎民众似乎爱上了革命这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几乎每周都要暴动两到三次。
  幸好,在镇压叛乱的问题上,法国统治阶级站在了同一立场上,要不然凡尔赛宫又要换主人了。
  巴黎的几家金融财团已经先后向法国政府提供了15亿法郎,用来镇压叛乱和稳定国内局势。有钱收买了军队,拿破仑四世才勉强稳住了局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个大流氓还是互相捅刀子,最先崩溃的肯定是法兰西。
  胜利就在眼前,弗朗茨却不得不收手。奥地利在打压法兰西这个竞争对手没错,但这里面不包括推动法国革命。
  革命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法国这个时候革命成功,谁知道接下来会不会扩散到全欧洲?
  没有任何意外,包括奥地利在内的欧洲各国,纷纷响应拿破仑四世的号召。
  经过初步磋商决定:1882年4月15日,在巴黎召开国际“反动”联盟会议。
  ……
  维也纳宫,经济会议上
  铁道部长索尔特伦:“鉴于国内目前的经济形势,铁道部决定提前启动战略铁路网计划。
  主要线路有:环阿拉伯半岛铁路、中东铁路、中美洲南北铁路、南洋铁路,以及环奥属非洲铁路。
  考虑特殊情况,环阿拉伯半岛铁路和中东铁路,会分段修筑,部分地理条件恶劣的区域暂时搁置,等技术成熟后再进行施工。
  我们在南洋地区的殖民地都是岛屿,铁路建设不可避免的要根据岛屿地形展开,目前重点区域是兰芳自治省、新几内亚岛。
  尤其是兰芳自治省,已经成为了南洋地区的经济中心,居然没有一条像样的铁路,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环奥属非洲铁路,因为地理条件的限制,以我们现在的技术,还无法保证全面贯通。
  铁道部正在和法国人谈判,看能否和他们在埃及地区的铁路并轨。
  用’利比亚——埃及——苏丹——乌干达’,替换掉原来那条’利比亚——咋得——中非’铁路线。
  如果计划能够顺利实施,我们下一步就是在苏伊士运河上面修筑一座大桥,连通非洲和亚欧大陆。
  现在法兰西国内的局势非常糟糕,只要外交部能够配合施压,成功的几率非常高。”
  铁道部的战略铁路网络计划,除了阿拉斯加和巴塔哥尼亚高原外,奥地利的海外殖民地基本上都被覆盖上了。
  理论上,完成了这些铁路干线过后,维也纳政府对海外殖民地的掌控力力,又要上一个台阶。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索尔特伦爵士,你们的计划都很不错,只是最后环非洲铁路有些不靠谱。
  法兰西可不是小国,就算是他们现在的局势不好,我们能够施加外交压力逼迫巴黎政府做出了让步,未来也会闹出乱子来。”
  索尔特伦不解道:“为什么?铁路贯穿非洲和亚欧大陆,可以有效的促进埃及的经济发展,法国人也是受益者。”
  韦森贝格耐心解释道:“这不仅仅只是经济利益的问题,还涉及到战略安全。
  如果按照铁道部的计划,埃及就成为了中东和奥属非洲之间的交通枢纽,同时也陷入了我们的包围网中。
  一旦法奥关系恶化,或者是爆发战争,我们的军队就可以通过铁路杀入埃及。
  在多线围攻之下,法国人绝对没有守住埃及的可能。丢了埃及,就丢了苏伊士运河。
  丧失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法国人就丢掉了一半以上的海外贸易,基本上可以宣布战败了。
  就算是现在迫于局势危机,法国政府选择了妥协,出于国家战略上的安全,法国人也会搞破坏。”
  某种意义上来说,埃及就是法兰西的生命线,原时空法国人跟着英国人混,何尝不是因为被卡住了脖子呢?
  现在也差不多,如果某一法奥翻脸,法国人就必须要守住埃及。
  要不然丢了苏伊士运河,好望角又走不通,他们的海上生命线就被掐断了一半。
  首相费利克斯补充道:“不光是环非洲铁路存在问题,南洋铁路同样也有麻烦。
  兰芳自治省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中央政府从来都没管过他们,自然也不存在多少约束力。
  如果不是他们每年都在缴税,我都快忘了,还有这么一个自治省。
  刚刚过去的1881年,兰芳自治省政府向中央政府上缴税费376.4万神盾,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给他们提供安全保护。
  这是一笔稳定的财源,在制定涉及兰芳自治省政策的时候,原则上政府反对任何可能激化矛盾的政策。
  想要在兰芳自治省建设铁路,铁道部必须要取得自治省政府的同意。这很难,他们在建设铁路的问题上非常保守。”
  没有办法,兰芳自治省表现的太安分,在政治上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
  和他们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外交部和税务部,外交部负责处理国际冲突,税务部负责收税,然后就没然后了。
  不需要付出多少成本,就能够获得丰厚收益的稳定财源,没有人不喜欢。
  维也纳政府不愿意打破现在的和谐局面,只要能够按时缴税,不惹事、不给政府添麻烦,别的问题都不算事。
  索尔特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作为一名技术官僚,他只是对这些问题了解的不多,并不等于他就是政治小白了。
  计划无法实施,那就修改好了。政府任何一项大计划,都是经过多次修改,权衡各方利益后,才会出台的。
第五章、战争契机
  开辟殖民地的本质就是为了赚钱,对奥地利政府来说,只有两种殖民地是有价值的:赚钱的和有战略价值的。
  毫无疑问,兰芳自治省是赚钱的,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战略价值。
  兰芳自治省加上奥属南洋其它地区,共同奠定了奥地利在南洋地区的区域霸主地位。
  维也纳政府不是没有直辖兰芳自治省的呼声,关键是谁也不能够保证,直辖管理后能够获得更丰厚的收益。
  兰芳自治省对维也纳政府的经济价值,远远不只是每年那376.4万神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3/11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